深圳新聞網訊(記者黃力雯)「我相信半個月以後,生意又會像以前一樣紅火起來。」在樂園路新東門市場的海鮮檔,從事了30多年海鮮批發的李馬和,儘管從東門肉菜市場搬遷到新地方,依舊對未來信心滿滿。3月31日,見證深圳菜籃子發展的東門肉菜市場,隨著城市更新進程的推進,正式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附近新建的樂園新東門市場將接力東門市場的輝煌,繼續做深圳百姓的菜籃子。
東門肉菜市場作為為全國10大肉菜市場之一,是羅湖最老牌的海鮮批發市場。市場面積達數千平方米,檔位近千個,鋪面數十家。東門肉菜市場分為兩層,一樓為各類水產、海鮮、水果、凍品及乾貨滋補品,二樓則主營蔬菜、肉類。在2012年,湖貝舊村城市更新項目正式啟動,並於在2017年取得階段性成果,而東門肉菜市場作為被改造的區域,已列入搬遷拆除計劃。
31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東門肉菜市場,發現市場裡面已經停止營業,大部分商戶已經搬遷,尚未搬遷的少部分商戶,在市場一側的禾塘街路邊,開展著最後的經營。狹窄的巷子路旁擺滿著各類海鮮與蔬菜,加上人來人往與川流不息的送貨電動車,導致巷子汙水橫流、擁擠不堪。在市場旁邊,還張貼著「湖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稱2018年12月31日租賃合同到期後不再續約,收回場地終止全部經營活動並移交拆除。從2019年3月25日起,對市場大廈一、二樓實施停止供水供電,即時終止全部經營活動。
「說起深圳的老市場,東門肉菜市場絕對是其中的元老,這裡曾經是深圳各大酒樓以及市民採購海鮮肉菜等食材的首選。」今年55歲的李馬和是東門市場的見證者之一,1985年,東門市場剛成立時,李馬和就成為第一批的海鮮批發商戶。「最初的東門市場,只有一條街,可是生意非常火爆,很多香港的酒樓與居民都跑到東門市場來批發海鮮,雖然我們只是做一個檔口,但每天的營業額就有好幾萬元,那個年代來說,這個數是非常高啦。」
回憶起過往,李馬和還是露出開心的笑容,當時,他們一家5、6口人,24小時在海鮮檔口輪流值守,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後來,香港回歸到祖國的懷抱後,香港的酒樓不再到東門批發海鮮,他們的生意也略有下降,但是在深圳市場的批發地位依舊是首屈一指。
「城市發展我們也很支持,所以我們就搬遷到樂園新東門市場。」李馬和說,離開經營30多年的東門市場心中是有些不舍,但也做好了思想準備。去年7月份,他們就接到管理處的拆除通知,很多商戶也積極配合。3月31日是搬遷的最後一天,所以他們就全部搬到新地方來了。「我覺得樂園新東門市場位置不錯,所以全家加起來一共租了三個海鮮檔口,這裡緊靠著樂園路海鮮街,加上以前的老客戶,我相信過不了多久,生意一樣會好起來。」
隨後,記者隨同李馬和來到附近不遠處的樂園新東門市場,見雖然有些檔口還沒有完全施工完畢,但商場內井然有序,已然步入了正軌,附近也有不少市民在此選購肉菜等。
「我們從去年就開始進行了承接東門肉菜市場的準備工作,陸續有不少商戶遷入新市場。」樂園新東門市場總經理姚軍告訴記者,樂園新東門市場共有檔口406個,商鋪106個,承接了超過50%的搬遷商戶,目前除了提供場地,市場方面也將繼續做好客戶轉移,貨品保存運輸以及周邊配套設施的完善工作。接下來,市場將重點提升肉菜等的品質提升,規範管理健康運營,加強監管,確保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