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巴士原創 轉載請聯繫作者
今天是12月25日聖誕節,又是一個現充歡聚的時刻,大街小巷的愛情公寓爆滿不可避,電影院不知又會否有大佬帶著滿滿的惡意把所有單數號的座位全包了呢?Steam又開始了新一輪圈錢活動,你的錢包儲存量是否足夠呢?
不過就在這麼一個值得喜慶的日子,在網上小編卻看到了不同的聲音。
而在前幾天小編發的一篇介紹Steam上一款遊戲《聖誕萬歲!》的文章下的評論裡,也有著相似的評論。
本來只是一篇簡單的遊戲介紹文,但看了評論後小編卻不由得陷入了思考:我們是否真的有必要過西方的節日?聖誕節真的有著網上傳言那般可怕的真相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小編進行了一輪充分的調查,結果令我十分驚訝!下面就來和大家整理分享一下吧!
聖誕節的由來
首先,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提到聖誕節就自然會想到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那位聖人——耶穌,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將12月25日定為「聖誕」。
但事實上,《聖經》裡並沒記載耶穌是哪一天出生的,那12月25日這個日期又是如何定下來的呢?這其實和古羅馬有關,因為12月25日其實也是古羅馬的「冬至日」,也是太陽神密特拉的生日,密特拉教當時在羅馬士兵內十分流行,並且是基督教最大的競爭者之一。因此基督教把12月25日定為了耶穌的誕辰日,正是為了藉此打壓密特拉教。要知道冬至日這天是一年日照最短的時候,可偏偏這天被密特拉教定為自己主神的生日,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而基督教宣稱耶穌在這天誕生,其用意就很明顯了——在人間最缺乏光明的一天,耶穌降臨了,並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而關於聖誕節成為「狂歡日」的說法,則要再往後推好幾百年,查理曼大帝徵服歐洲之後,於公元800年12月25日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這標誌著一個嶄新帝國的誕生,也因此這一天成為了天主教國家的狂歡日。或許這場狂歡的確是建立在無數戰爭與殺戮的基礎上的,但和「屠殺中國人」沒有任何關係。
聖誕老人
而聖誕老人的故事起源於基督教聖人聖尼古拉,他經常向窮人伸出援手與救濟,而現在我們看到的聖誕老人經典形象——白鬍子、紅衣服紅帽子、黑皮靴,則是1931年時可口可樂公司設計的創意形象。
可以說在最早的時候,聖誕節就是一個傳統的宗教節日,而今天的聖誕節在商家們的大力作用下早已偏離原意,尤其對於沒有基督教基礎的國內更是純粹的商業活動節日了,就這個意義上,「過與不過」那的的確確是個人的自由,畢竟又不是國家法定節日。不過Steam的聖誕打折活動,該參與的還是要參與啊!筆者是已經看上打折的鬼泣4特別版和FEX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遊戲呢?
最後,小編再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搜集資料過程中得知的其他兩個「偏離了原本意義」的西方節日。
感恩節
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這是美國獨創的節日「感恩節」,雖然是在1863年才由林肯總統宣布為全國法定節日,但感恩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兩百年多前。當時最早一批來自英國的移民——英國清教徒,因為遭到政府和天主教的壓迫而展開了一場橫跨大西洋的遷徙,但是清教徒們來到美洲大陸後卻無法適應環境、難以生存,而當他們饑寒交迫快要餓死的時候,正是當地土著印第安人救了他們,並教會了這些清教徒如何打獵、捕魚、種植莊稼,而清教徒為了感謝印第安人,便設立了這個「感恩節」,大家一起聚餐,歡聲笑語、載歌載舞,盛大的慶典持續了整整3天。
然而,後來我們也知道了,印第安人遭受了何等毀滅性的災難。而今,當人們在餐桌上對著肥碩的火雞,雙手合十,閉上眼睛默念「Thanksgiving」的時候,還會想起曾經引導先祖在這片大地上生存的印第安人嗎?
兒童節
首先兒童節是個西方節日,估計就很有一部分人不知道了;而對於更多單純地把兒童節當做是孩子可以開心玩耍的日子的家長來說,可能更不知道,原本的兒童節是和一場悲慘的屠殺有關!
1942年6月10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入侵捷克利迪策村,將村內的140餘名男性和嬰兒全部屠殺,婦女和90多名兒童則被帶入集中營。而這只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引發的慘劇的冰山一角。戰爭結束後,國際婦聯決定以每年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為了紀念在戰爭中死去的孩子們,改善兒童們的生活。
順帶一提,我國最早的兒童節是4月4日(這日期……),後來才改為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