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全面啟動綠道建設,至2020年年底將爭取完成1000公裡的目標。
與普通的慢行步道、健身步道相比,綠道最大的特點是被綠蔭環抱。它能串聯起城市已有的綠地、林地、公園,將原本散落在各處的「珍珠」,串成一根美麗的「綠項鍊」。
這樣的特點和綠道前身「外環綠帶」關係密切,因為外環綠帶基本是20年前設計的效果。當時,上海基本以「防護綠帶」的模式對於外環沿線進行設計,因此景觀效果很弱。但隨著時光流逝,這些進不去的「防護綠帶」無法滿足市民們的休閒需求。於是,「外環綠道」應運而生——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條件和硬體設施,將外環周邊的防護林變為「走得進的休閒地」,整個綠道由慢行步道和沿線的景觀綠化、林下棧道、設施景牌等構成,還將串聯沿路橋梁和人文景觀。
記者從長寧區建管委了解到,今年,整個長寧段的外環綠道與蘇州河健身步道將實現貫通,兩者將「手牽手」勾連成一個完整的生態慢行系統。
外環綠道入口位於仙霞西路可樂路上,「外環綠道入口」的標識十分醒目,沿著小徑直走十來米,便進入到了外環綠道。受疫情影響,目前進入綠道需要測溫出示綠碼後方可入內。
水杉鏡林、綠野尋蹤、藝術隧道,門口的指示牌將步道不同方向的「景點」清晰標註。春風拂面,步道和騎行道「各司其職」:附近遛娃的,專業騎行的,大家彼此互不幹擾。
家住新涇家苑沈阿姨告訴記者,自從綠道對外開放後,他們就習慣每天上午帶著小孫女到這裡來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以前這附近能坐坐的地方很少,我們是看著綠道一天天建設好的。」她說,除了前段時間一直在家沒出門,這段時間天氣回暖,她和老伴兩人又開始帶孫女出來了。「室內樂園不能去,我通常會帶點水果、點心,呆到個中午回去下碗面,老兩口解決下中飯,小孫女又該睡午覺了。」
■供租借的共享單車。
據長寧區建管委介紹,外環西河一期和二期的生態景觀工程已經完成。
■已經建成的長寧區蘇州河健身步道。
今年,從周家浜到蘇州河的三期景觀工程也將建設完畢。目前,東西向的蘇州河部分健身步道已經建設完成,將於同南北向的外環林帶生態綠道實現連通。此外,長寧區建管委還將繼續在沿岸打造多處親水平臺、休閒座椅、景觀燈等便民設施,為市民提供一個更優美舒適的休閒環境。
■已經建成的長寧區蘇州河健身步道。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