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八陣圖在實戰中表現如何?涼州之戰給出答案

2020-12-17 江山舊事

諸葛亮之所以千百年來一直被後世頂禮膜拜,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諸葛亮對蜀漢忠心耿耿,無論是侍奉劉備還是劉禪,都始終如一,忠誠不二。第二個原因是諸葛亮文武全才,無論治理民政還是用兵打仗,都屢創佳績,出將入相,才兼文武,是十分罕見的全才。

諸葛亮雖是謀臣,卻精研兵法,且曾經六出祁山,獨立主持蜀國北伐戰爭,面對實力數倍於己的曹魏大軍,竟能做到完全採取攻勢,絲毫不落下風。號稱一代梟雄的司馬懿,平遼東敗東吳威震三國,可是一見諸葛亮就無計可施,只能憑堅固守堅守不戰,由此可見諸葛亮軍事才能之強。

諸葛亮不僅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還有精深的軍事理論水平。他在處理國事之餘,對前人留下的兵法與陣圖細加參詳,並結合自己多年的軍事經驗融會貫通,創製出名聞千古的「八陣圖」,是我國古代軍事發展史上的扛鼎之作。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諸葛亮雖然創製了「八陣圖」,但由於種種原因,史書中對他採用八陣圖進行實戰的記錄卻語焉不詳,不免讓人對八陣圖的實戰效能產生懷疑。正史《三國志》中,只提到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但並沒有任何諸葛亮把其用於實戰的任何記載。

《三國演義》中,對八陣圖的威力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寫,說是夷陵之戰後,劉備大敗而逃,東吳少帥陸遜緊追不捨,結果被諸葛亮預先設下的八陣圖石陣困住,險些走不出來。但《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而不是真實歷史,因此這段描寫可信度幾乎為零。

諸葛亮雖然沒把八陣圖用於實戰,令人欣喜的是,他死了四十多年後,有一個人終於實際檢驗了一下八陣圖的實戰效能,讓這個歷史之謎有了答案。此人就是晉朝初年名將馬隆。

馬隆,最初是魏國兗州的一名基層武官,「少而智勇,好立名節」,是一個智勇雙全的將帥之才。但在三國時代燦若星河的眾多名將中,馬隆一開始顯得寂寞無聞。西晉泰始年間,晉武帝司馬炎下詔求賢,兗州地方官向朝廷推薦了馬隆,馬隆由此被任命為司馬督。

公元278年,遊牧部族聚居的涼州地區陷入動蕩,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倚仗自己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擁兵自重,企圖奪佔隴西和關中地區。西晉先後四次出動大軍前去攻打,結果都被禿髮樹機能殺了個落花流水,有去無回。晉武帝司馬炎無計可施,張皇失措,新生的晉朝面臨著一場巨大危機。

緊急關頭,馬隆主動請纓,要求前去平定涼州之亂。他的條件極為簡單:只要求朝廷給他準備三千精銳步兵即可。禿髮樹機能有數萬騎兵,馬隆為何如此底氣十足,敢只帶著三千步兵就去挑戰數萬兇悍的鮮卑騎兵?

馬隆敢這麼幹,不是盲目自大而是胸有成竹。《晉書》記載,他已經精心鑽研了諸葛亮的八陣圖,參透了其中奧妙。所謂八陣圖,其實是一種專門用以對抗騎兵的車戰陣法,如《諸葛亮集》所說,「若賊騎左右來至,徒從行以戰者,陟嶺不便,宜以車蒙陣而待之」。

馬隆按照八陣圖,精心打造了上千輛戰車「偏廂車」,這些戰車外側裝有木質裝甲,行軍時可以用來裝載盔甲軍械輜重,宿營時可以充當寨牆,作戰時把戰車聚攏,按照八陣圖圍成軍陣,可以有效防禦敵軍騎兵衝擊,最大限度保存自己有生力量,是步兵對抗騎兵的終極利器。

馬隆就靠八陣圖的戰車陣,帶領著3千步兵,「地廣則鹿角車營,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奇謀間發,出敵不意」,「轉戰千裡,殺傷以萬數」,「前後誅殺及降附者以萬計,又率善戎沒骨能等與樹機能大戰,斬之」,終於殲滅了敵軍數萬騎兵,斬殺禍首禿髮樹機能。諸葛亮八陣圖在涼州之戰中終於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它的威力確實非同凡響,是一種實戰效能極高的軍事陣法。

參考資料:《晉書》

相關焦點

  • 《三國志》中只聞其名,未見其形的「八陣圖」,實戰能力究竟如何
    《孫子兵法》中有「以正合,以奇勝」的說法。《三國志》評論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很多人就誤認為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不強,甚至趕不上郭嘉、法正之流。且不論《三國志》的評價是否客觀中肯,自古以來,正兵的重要性要遠遠高過奇兵。即使不擅長奇謀,也無法掩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 八陣圖真能比十萬精兵?諸葛亮又是如何創製出八陣圖的?
    前言:「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首唐代詩聖杜甫所作的《八陣圖》,表達了作者對諸葛亮豐功偉績及卓越軍事才能的稱讚,也體現了對諸葛亮無法一統天下的惋惜與遺憾。然而這首詩也對諸葛亮的八陣圖極力讚揚,八陣圖在杜甫眼裡成為了諸葛亮軍事才能最突出的體現。
  • 諸葛亮有3寶,第1是八陣圖,第2是木牛流馬,第3個的攻擊力最兇悍
    蜀漢在魏蜀吳三國之中,疆域面積最小,轄區人口數量最少,綜合國力也最為薄弱,但是蜀漢軍隊的戰鬥力卻是強中之強。蜀漢兵威最盛之時,能在漢中之戰擊敗強大的曹魏,能在樊城之戰中水淹七軍。到劉禪時期,諸葛亮甚至帶兵以弱擊強,以小打大,連續北伐曹魏,強大的曹魏一度被打的只有招架之功。
  • 諸葛亮:名成八陣圖,八陣圖為什麼這麼厲害!
    八陣圖,是由三國時諸葛亮發明的一種奇門陣法。杜甫曾用「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稱讚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亂石堆成石陣,按奇門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千變萬化,陸遜帶領吳國大軍在裡面亂闖亂撞,就是出不去,後來受到諸葛亮的老丈人的指點才出陣,才能留住性命,由此可見,諸葛亮的八陣圖真的可擋十萬精兵!當然這只是小說,如果八陣圖真的這麼厲害,蜀國也就不會被滅了!
  • 諸葛亮的八陣圖,退敵十萬,黃帝時期就已經存在?
    武侯的七星續命雖然是小說,可他的八陣圖是真的,有野史竟然說諸葛亮的八陣圖是由鄧功久傳授的,提醒大家野史不能信,正史之中早有記載八陣圖是由諸葛武侯所作。列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
  • 他被稱為千古最知兵者,除了諸葛亮,他也會八陣圖
    給我三千城管馬隆的戰略目光很出色,他早早預言「涼州刺史跟羌人處得不好,早晚要出事」,果然被他言中,鮮卑人禿髮樹機能反了,這個禿髮不是說樹機能就是個光頭,而是指他部落的名字,「禿髮部」起名的人大概沒體驗過聰明絕頂的感受。
  • 三國史:諸葛亮除了三分天下,還有八陣圖,但這八陣圖是什麼?
    近處看,許多人都看不出它有什麼奇異之處。可是,遠處看,這些石頭卻深不可測,它們堆砌得整齊而有規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曰:「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史料中的記載就這麼簡單,卻搞得大家聽起來都迷迷糊糊的。如果深入其中,恐怕就更讓人摸不著東西南北了。八陣圖這玩意兒,涉及聲學、力學、心理學等多方面的知識。
  • 「八陣圖」究竟長啥樣,如果真那麼厲害,諸葛亮為何不多擺一點?
    《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提到了著名的「八陣圖」。陸遜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帶領追兵一路追到了夔關附近,在沙灘之上碰到一片亂石堆,這就是諸葛亮的「八陣圖」。「八陣圖」有何威力呢?「八陣圖」既然如此神乎其神,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為何不將此陣授予劉備,好讓他在夷陵打敗陸遜呢?既然此陣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困死敵人,諸葛亮為何不在蜀國邊境上多擺一些呢?如此逆天的陣法,他為何沒在北伐中再次使用呢?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歷史上諸葛亮的「八陣圖」。
  • 「八陣圖」隨想
    永順不二門國家森林公園內有一處景點,名曰「八陣圖」。其中亂石嵯峨,巉巖林立,曲徑盤旋,林木陰森。初遊者若無嚮導引領,恐怕迷不知歸。八陣圖傳說是孔明所布,作演練陣法之用。 其實湘西部分地區在三國時期雖為蜀漢所轄,但諸葛亮並未涉足溪州。那麼,何以會有這樣的傳說呢? 真正的「八陣圖」,據《東坡志林》:「諸葛造八陣圖於魚復平沙之上。」
  • 諸葛亮八陣圖:可擋十萬精兵,千年來只一人識破,但是卻不敢破陣
    提起三國,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諸葛亮,得益於《三國演義》的宣傳,諸葛亮幾乎成神,可以稱得上是諸葛半仙。 尤其是關於他創造的「八陣圖」更是令古今多少軍事家為之困惑,痴迷。
  •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諸葛亮創造八陣圖名揚千古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的作品《八陣圖》。杜甫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此詩前二句讚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後二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
  • 將八陣圖描述的神乎其神,諸葛亮有一定關係八陣圖到底是什麼東西?
    將八陣圖描述的神乎其神,諸葛亮有一定關係八陣圖到底是什麼東西?《三國演義》將八陣圖描繪的神乎其神,劉備伐東吳失利後,諸葛亮竟然擺了石頭陣阻撓了東吳的追兵。假如沒有諸葛亮嶽父黃承彥的幫助,墮入石頭陣中的陸遜也許就永久的困在石頭陣中。當然,《三國演義》虛擬的成分是盡人皆知的工作。
  • 諸葛亮的八陣圖有多玄?兩千多年來,只有此人識破,卻說:不敢破
    在我國古代的軍事戰鬥中,是講究排兵布陣、奇門遁甲的,所以留下了很多兵法奇陣,諸葛亮的八陣圖就是其中的著名陣法。杜甫的詩句「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就是對諸葛亮的頌揚,其實也是對八陣圖的讚揚。在夷陵之戰中,蜀漢損失慘重,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劉備在失敗後,見大勢已去,只得帶著殘軍一路逃跑,而陸遜則在後面窮追不捨,如果不是諸葛亮早就布下八陣圖困住東吳軍,劉備恐怕就在劫難逃了。
  • 兩千年來,他是看破諸葛亮八陣圖的第一人,卻搖頭嘆息:建議撤退
    八陣圖最早記載於《三國志·蜀書卷五·諸葛亮傳》裡,裡面提了句「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講述了八陣圖是諸葛亮推演兵法得出的產物,但具體怎麼排兵列陣,在實戰中運用,並沒有詳細說明。
  • 木牛、八陣圖與諸葛連弩中,竟隱藏著華夏興衰存亡的驚人秘密
    總之,蜀漢軍隊雖人數不及魏軍四分之一,卻擁有當時全球最高軍事科技,每次出徵就像一場世界級高精尖作戰武器大會展,讓土老帽的曹魏士兵目瞪口呆,嘆為觀止至於八陣圖,也是諸葛亮為了對抗曹魏強大騎兵而「推演兵法」所作之陣,即《晉書 志第十四 職官》所言「諸葛亮圍陣用兵倚伏之法。」所謂「倚伏」,就是依託某種東西掩護和掩蔽部隊。
  • 諸葛亮的八陣圖有多厲害?直令司馬懿猥瑣不出
    功蓋分三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八陣圖是諸葛亮重要的軍事創造之一。要解釋清楚八陣圖,首先得搞清楚一件事情:古代士兵是怎樣打仗的?《風后八陣兵法圖》記載八陣為: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八種陣圖,《唐李問對》中李靖認為是誤傳。太宗曰:「天、地、風、雲、龍、虎、鳥、蛇,斯八陣,何義也?」靖曰:「傳之者,誤也。古人秘藏此法,古詭設八名耳。八陣,本一也,分為八焉。
  • 八卦陣根本不適合實戰?諸葛亮隱瞞千年的秘密,劉備都蒙在鼓裡!
    喜歡三國歷史的讀者應該知道,夷陵之戰結束以後,劉備敗退白帝城,率軍接應的諸葛亮為追擊的陸遜擺下八陣圖,差點讓其直接名垂千古,幸好陸遜的戲份還夠多,這才得到了諸葛亮的嶽父黃承彥相助,免於一難。也正是經過了如此出神入化的一戰,諸葛亮「八陣圖」的大名便深深刻在了每一位三國愛好者的心裡,成為了其賴以成名的「最強陣法」。
  • 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製造了三個未解之謎,其答案就藏在正史之中
    如果我們只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有些問題根本無法解釋,但是對照一下《三國志》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演義小說中這些個謎題,在正史裡都有答案,至於這答案是否準確可信,那就有勞讀者諸君用心品鑑了。看小說看糊塗了,看正史鬧明白了,我們可以稱之為演義挖坑正史填平,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咱們今天就拿諸葛亮來說事兒,看看跟他有關的三道謎題,如何去正史中尋找答案。
  • 平戎萬全陣:比諸葛亮「八陣圖」還完善的陣法,宋朝為何難有勝績
    要說到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陣圖,非諸葛武侯的「八陣圖」莫屬。唐代大詩人杜甫曾作《八陣圖》一詩以作緬懷:「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有輝光。」
  • 諸葛亮八陣圖到底有多厲害,可以抵擋十萬雄兵嗎?
    這些倒不都是杜撰,有些在史書中也有記載,《三國志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連弩、木牛流馬、八陣圖都是存在的,其中八陣圖最受人關注,史書中並沒有說明八陣圖是怎麼一個樣子的,現在八陣原圖已經不在,後人考其遺蹟繪成圖形,記載在《武備志》。另外據《八陣圖碑記》記載:「諸葛武侯之八陣圖,在蜀者二,一在夔州永安宮,一在新都彌牟鎮。現在的八陣圖遺蹟位於彌牟鎮西南,其間以土為壘,壘的形式、大小 、高低變幻不定,大者周長20米,高約7米,低下者逐年漫滅,現僅存五磴半供人考察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