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獵遊是目前一種被眾人推崇的時尚的旅遊方式,即狩獵旅行。獵遊(safari)這詞過去通常是指非洲五霸的狩獵,在生態旅遊流行後實指野生動物的觀賞與攝影,與過去不同的是狩獵的工具由獵槍變成了捕捉影像的相機和攝像機。
2月7日傍晚到達埃託沙營地,我們將在這裡住兩個晚上,到達後即乘坐大篷車前往納米比亞最大的國家公園埃託沙國家公園獵遊。在公園大門口居然第一次看到警察持槍把守,並要求遵守公園規則,不能下車,不能大聲喧譁,不能投食餵食,不能使用強烈閃光燈等等。我們不遠萬裡來非洲,就是想看動物,打卡非洲五霸。終於這美妙而激動的時刻到了,大家非常期待,把手機、相機拿在手上,都瞪大眼睛、屏住呼吸,生怕錯過了那一瞬間,一路上大家特別興奮。
對於埃託沙國家公園的獵遊,因為這時並不是獵遊的最佳季節,我已有心理準備,抱著平常心,能看到多少是多少。況且,四年前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博格利亞國家公園、庫魯姆國家公園、還有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恩格羅恩格羅國家公園等,整整13天的獵遊,應該說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動物品種幾乎都看到了,所以這次沒有很大的興奮性和更多期待。即使這樣,也還希望能多看到一些。
部分覺得坐大卡車獵遊不過癮的團友,升級為四輪驅動越野車,四周無遮擋,視野更好,獵遊線路也更靈活。
其實,獵遊的樂趣在於尋找追蹤動物的過程中,尤其是發現動物的那一刻荷爾蒙瞬間增高帶來的喜悅和欣喜,沒有參加過的人是無法體驗到的。
納米比亞有十個國家公園,埃託沙國家公園最大。佔地22700平方公裡,是納米比亞第一個自然野生動物保護區。打卡非洲五霸,全靠你的運氣、耐性和眼力。羚羊和跳羚,犀牛,獅子,這些都是沙漠國家公園特有的野生動物。可能是季節和地域的原因,不出我的所料,看到的野生動物品種和數量都參差人意。
但對於第一次獵遊的團友來說,能看到這些不說很滿足,也是挺高興的了。
動物園中一個個僅存少量雨水的池沼就像一顆顆明珠散落在埃託沙國家公園內,為動物提供了救命之水。為了存活,動物必須在長途中跋涉到遠處的池沼去飲水,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公園內修建和維護了數百個水塘或動物飲水點。
看來運氣不是很好。我們在多個水塘邊看到的多是食草動物,而且品種單調。這種時候我的手機想拍到清晰的片子就勉為其難了,大家湊合著看吧。
這是埃託沙鹽沼,長約96公裡,寬約48公裡,底部海拔1030米,面積4800平方米,是非洲最大的鹽沼。這鹽沼地無出海通道,平時乾枯,地表覆蓋薄層鹽殼。洪水期間,鹽沼充水,成為附近居民和畜群的季節性飲用水源。我第一次見到,也是長知識了。
2月8日,我們到達了納米比亞首都溫荷克,溫德和克是納米比亞的第一大城市,人口只有30多萬,相當我們一個小縣城,這裡氣候很涼爽,年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7℃。 這裡曾經為德國和南非殖民,城市建築雖不算現代,路窄人少,但街道整潔乾淨,人們友好,是一個安靜安逸的小城市。
首先參觀的是這座百年教堂,又叫路的福音教堂,位於溫德和克市中心的山丘頂上,是溫德和克標誌性建築,紅色的頂尖和彩色的玻璃在陽光下十分美麗,無論哪個角度看上去都很美。
教堂的對面是納米比亞獨立紀念堂,朝鮮援建的,正中央的銅像是第1任開國總統。
與非洲大多數城市相比,這裡的街道和建築顯得分外乾淨整潔,沿途可看到德國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各式建築,這裡歐韻濃厚,琳琅滿目的商店,餐館,咖啡館,酒吧,遍布街頭,尖頂圓拱的基督教堂,日爾曼風格的城堡,色彩鮮豔,錯落有致的庭院別墅,如果不是黑人兄弟姐妹與我摩肩接踵,真讓我錯把這裡當作一處歐洲城鎮。
在溫德和克的這一天,恰逢元宵節。大家聚集在首都人氣第一的網紅餐廳,名為喬的啤酒屋歡度節日。這家店生意非常紅火,座無虛席,餐廳的裝飾帶有濃鬱狂野的非洲風情。
這家餐廳菜品點擊率最高的是德國烤豬肘和德國純釀啤酒。朋友們舉杯暢遊,把酒言歡,在遙遠的非洲,度過了美好的元宵之夜。
回來的路上,看到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千裡共嬋娟,天涯共此時」,別有一番思緒湧上心頭,隨即駐足用手機拍下了十五的月亮並製成這張電子賀卡發在朋友圈。遙祝家人平安!朋友們節日快樂!祝福祖國早日戰勝疫情,繁榮昌盛!
在溫德和克的最後一晚,預示著在納米比亞的9日行程結束,我們將前往下一個充滿野性的國家——波札那。穿越非洲五國之旅(4)未完待續,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