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下十分汗 雖殘卻不貧 東西部扶貧協作榕江縣殘疾人產業就業扶貧...

2020-12-14 天眼新聞

陽春三月,放眼望去,貴州省榕江縣車江壩區60畝的辣椒田裡一片春綠,辣椒苗長勢喜人,有些已經開了花。地裡頭,只有一隻手的楊秀橋正和自己的妻子在辣椒田裡進行田間管理。旁邊已經70多歲的薛宏梅正揮著鋤頭也在為自家的辣椒苗除草,看著早前自己親手種下去的辣椒苗長勢越來越好,他們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活兒也越發乾得起勁了。

圖為貧困殘疾人及家屬正在施肥、蓋膜

「我家是2018年搬進富民小區的,我兒子和我都是殘疾,他腳不方便,別看我已經70多歲了,右手也不靈光,但是腳還走得,還可以下地幹點農活種點菜。」薛宏梅一邊除草一邊和我們說著家裡的境況,「國家『掛欠』我們,送我們房子又拿田給我們種,種子和肥料錢都不用我們出,賣菜得的錢也是我們自己的,還是國家好啊,前段時間賣白菜我們家賣得了800元呢。」說到這兒,薛阿姨樂呵呵地笑了。

「是啊,我們搬遷到臥龍小區之後,她手腳好可以進廠上班幹點針線活,但是我一個殘疾人真的不知道能幹些什麼,還是國家政策好,我們才得地種,才多一份收入。」一旁的楊秀橋用僅有的一隻手一邊為辣椒苗整理雜草一邊說著。

薛宏梅正在給辣椒苗除草

據了解,薛宏梅的兒子宋啟彬是一位肢體殘疾人,無法正常行走,久站也困難,他和妻子育有三個子女,大兒子和女兒都是大學生,小兒子還在讀高一,妻子在縣工業園區內衣廠上班,因為身體原因,家裡的日常生活開銷、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費等都靠妻子一個人在維持,這讓宋啟彬心裡非常內疚但同時也無能為力,他內心一直希望能替妻子分擔一些家庭重擔。

楊秀橋的妻子楊俾連正在進行田間管理

2019年桐廬縣對口幫扶榕江縣工作組積極對接桐廬縣殘聯,針對易地扶貧搬遷殘疾人的創業、就業開展調研評估,以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協調榕江縣農業公司劃轉60畝土地作為殘疾人產業就業幫扶項目用地,由桐廬縣殘聯籌資30萬元對口幫扶榕江縣殘聯創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榕江縣殘疾人產業就業扶貧示範基地,依託榕江縣農業公司技術指導,帶動33名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屬認領地塊發展壩區農業,幫助貧困殘疾人家庭增收脫貧。

據基地管理員姚茂方介紹,東西部扶貧協作榕江縣殘疾人產業就業扶貧示範基地每年可種植三季,以種植早春蔬菜、辣椒、黃瓜、西紅柿等周期短、效益高的農產品為主,採收後由公司統一收購,認領地塊的群眾只需投入勞動力即可獲得全部收益。今年第一季早春蔬菜在33名貧困殘疾人的細心管理下已經「開花結果」、喜獲豐收,蔬菜畝產達2000公斤,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銷售的蔬菜僅2萬餘斤,戶均收入約800元。第二季早熟辣椒也已經全部完成栽種,預計畝產達1500公斤,產值約12萬餘元,戶均增收3800元左右。

圖為榕江縣農業公司正在收購第一季度的早春蔬菜

據介紹,桐廬縣對口幫扶榕江縣工作組目前仍在多角度探索殘疾人幫扶新模式,努力為更多殘疾人提供更多脫貧路子和幫扶服務,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激發勤勞致富的積極性,扶貧扶志雙向發力,切實幫助貧困殘疾人在2020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同步全面小康。

通訊員 黃學星

編審 周燦璧

相關焦點

  • 灑下十分汗 雖殘卻不貧 東西部扶貧協作榕江縣殘疾人產業就業扶貧...
    「是啊,我們搬遷到臥龍小區之後,她手腳好可以進廠上班幹點針線活,但是我一個殘疾人真的不知道能幹些什麼,還是國家政策好,我們才得地種,才多一份收入。」一旁的楊秀橋用僅有的一隻手一邊為辣椒苗整理雜草一邊說著。
  • 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座談會在我州召開
    本報訊(記 者 龍 瑩 通訊員 王剛 麻芙蓉)6月4日,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暨攜手奔小康座談會在吉首召開,回顧總結成績、分析交流形勢,研究推動下一步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相關工作。
  • 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難點 湖南繼續深化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
    華聲在線6月5日訊(記者 潘梁平) 4日上午,湖南全省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暨攜手奔小康活動座談會在吉首召開。會議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的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座談會上關於「兩不愁三保障」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落實全國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工作會要求,回顧總結湖南落實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和湖南省委布置的攜手奔小康行動進展與成效,安排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 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暨攜手奔小康座談會在吉首召開
    紅網時刻湘西6月5日訊(記者 田園 通訊員 王剛)6月4日,東西部殘疾人扶貧協作暨攜手奔小康座談會在吉首召開,湖南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肖紅林,省扶貧辦副巡視員、社會扶貧處處長鄒序樹,濟南市殘聯巡視員劉曰泉,上海市殘聯辦公室副調研員龔佳韜出席,湘西州委常委、副州長董懷敏致辭,市州及縣市區殘聯負責人代表等人出席會議,座談會由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譚奇元主持
  • 福建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用 創新就業扶貧機制
    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用,創新就業扶貧機制——  「點對點」服務 飯碗捧得住(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家門口上班,掙錢、顧家兩不誤,生活更有奔頭了。」羅秀平是江蘇鹽城濱海縣界牌鎮衝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鎮裡組織的免費培訓,她來到康瑞日用品公司開在村裡的扶貧車間上班,一年收入3萬多元。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扶貧是最直接的脫貧方式之一。各地區各部門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江蘇、福建、廣東等地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創新就業扶貧機制,「點對點」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
  • 麗水市龍泉市·廣元市昭化區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東西部扶貧協作加快了昭化區稻漁(蝦)產業示範園建設。昭化區浙廣扶貧協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石敏告訴筆者。     2018年,龍泉·昭化電商扶貧飛地掛牌成立,培養昭化電商人才80餘人。同時,該區聘請10名浙江專家教授作為昭化產業發展「首席顧問」,開展貧困戶就業技能培訓1700餘人。
  • 麗水市蓮都區·廣元市劍閣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東寶鎮是蓮都——劍閣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鄉鎮,伍元國幹活所在的扶貧協作脫貧產業示範園則是該鎮依託東西扶貧協作,結合鎮情,確定的產業發展項目。     東寶鎮東西部扶貧協作脫貧產業示範園是蓮劍兩地堅持「所需」與「所能」結合,「輸血」與「造血」並重,因地制宜開展產業合作的一個縮影。     劍閣所需,蓮都所能。「產業強大了,群眾的錢袋子才能豐滿牢固。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我們通過『一帶三園』建設,為當地老百姓找到了長效脫貧之策。」
  • 增進民生福祉 聚力產業合作 提升內生動力——青川:東西部扶貧協作...
    在吳興青川東西部扶貧協作推進中,河口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產業發展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如今,這裡不僅脫了貧,還成為外來遊客們口中「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 聚力產業合作 聯貧帶貧益貧 近日,在位於青川經濟開發區的吳興-青川東西部扶貧協作特色產業園內,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著。特色產業園內的工人有不少都來自周邊的群眾,對於他們來說,不用外出務工在家附近產業園內上班,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 .| 開啟扶貧協作新格局—— 杭州與黔東南開啟「三業聯動」模式...
    2013年,杭州市結對幫扶我州以來,在兩省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杭州市、黔東南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東西部扶貧協作重要指示精神,對照兩省協議和兩地黨委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牢記使命、精準聚焦、突出重點、協同創新,聚焦產業、就業和社會事業「三業」聯動,打造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樣板,開啟了杭州與黔東南扶貧協作新格局。
  • 天津市河北區與清水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我每天先送孩子上學,然後就來上班,中午和下午都能給孩子做飯,在家門口就業就是好。」王東梅說。清水縣食用菌產業扶貧示範園是清水縣委縣政府著眼產業扶貧,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培育特色產業,由清水縣農發公司整合涉農扶貧資金,投資建設的「五園一中心」重點項目之一,也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建產業園。
  • 搭建殘疾人就業創業產業架構「京蒙協作」共畫脫貧攻堅同心圓
    據記者了解,在精準扶貧戰略引領下,北京充分發揮東西部地理區位優勢、人力資本優勢、產業結構優勢,逐步構建起優勢互補大格局,為內蒙古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其中,針對貧困殘疾人進行了一系列的幫扶舉措,通過開展產業幫扶一批、就業創業幫扶一批、託養服務幫扶一批、公益服務幫扶一批和公共服務幫扶一批的「五個一批」幫扶行動帶動殘疾人脫貧,鋪設出京蒙殘疾人扶貧協作的康莊大路,讓更多的殘疾人受惠受益。
  • 強產業支撐 脫貧穩穩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一線探訪)
    俗話說,無工不富。2014年,屏山縣有78個貧困村、10853戶貧困戶、4.3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達15.7%。屏山脫貧,得益於屏山人的艱苦奮鬥,也離不開浙江嘉興市海鹽縣的精準幫扶。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浙江省幫扶四川省,海鹽縣結對屏山縣攜手奔小康。「屏山有水庫庫區留存電優勢,海鹽紡織產業有轉移升級需求。」
  • 天津市河北區與清水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我每天先送孩子上學,然後就來上班,中午和下午都能給孩子做飯,在家門口就業就是好。」王東梅說。清水縣食用菌產業扶貧示範園是清水縣委縣政府著眼產業扶貧,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培育特色產業,由清水縣農發公司整合涉農扶貧資金,投資建設的「五園一中心」重點項目之一,也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建產業園。
  • 小小勞務站 架起就業橋——清水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發展勞務產業速記
    小小勞務站 架起就業橋——清水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發展勞務產業速記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李雙勝 通訊員 毛文杰郭文晶是通過參加天津市河北區舉辦的東西部扶貧協作餐廳服務員培訓班,掌握了餐飲服務技能之後,於2018年12月被河北區駐清水縣勞務工作站推薦到天津市中山美食林快餐有限責任公司就業的,像她這樣通過培訓後在天津就業的貧困勞動力達到265人。
  • 同心共築小康夢 碩果纍纍滿園香——延邊寧波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綜述
    2016年10月,寧波與延邊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新動力「甬」入延邊。幾年來,寧波財政共安排8.55億元的援建資金,實施援建項目244個,直接受益貧困群眾超過8.6萬人次。產業幫扶、人才幫扶、全域幫扶……千裡相隔的延邊和寧波勠力同心謀發展,攜手共築小康夢,成為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生動樣本。
  • 鄞州——延吉東西部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在延吉召開
    8月19日,鄞州——延吉東西部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在延吉召開。 自鄞延對口扶貧協作以來,鄞州區已累計投入2790萬元,先後支持延吉市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就業扶貧等19個項目建設,其中已完工項目14個,在建項目5個,累計帶動貧困戶898人次實現穩定增收。鄞州區社會各界也積極參與延吉市脫貧攻堅工作,累計捐款捐物達728.63萬元。 洪慶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鄞州對口合作工作表示感謝。
  • 楊玲玲率黨政代表團赴四川閬中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她希望兩地密切配合,盡心盡力把這一助殘、惠殘的民生工程實施好,努力打造優質工程、示範工程,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範。 捐贈儀式
  • 山海偕行: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福定」故事
    三年多前,相距2000多公裡的兩個地方攜手前行,在產業、生態、就業等各個領域開展深度協作,先賢開闢的「福定」情誼之路越走越親、越走越寬,見證了中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生動實踐與豐富成果。▲位於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鳳翔鎮中川村半山腰的「福州亭」(9月11日攝)。
  • 大愛滿溪州——濟南市歷下區、永順縣全面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大愛滿溪州 ——濟南市歷下區、永順縣全面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東西部協作項目的實施,給毛壩鄉產業的發展送來了及時雨,為全鄉脫貧攻堅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隨行的毛壩鄉黨委書記鄭巖清也對歷下區的無私幫扶,讚嘆有加。 毛壩鄉彭嵐鄉長介紹,歷下區對毛壩鄉的扶貧協作,按照「產、制、研、銷、帶」規劃,打造集產品、加工、研發、品牌、銷售於一體的莓茶產業,全方位、立體式布局,深得毛壩百姓擁護。
  • 王志忠:紮實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紮實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江蘇省對口幫扶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協調小組成員 王志忠「十三五」期間,江蘇省堅持省內脫貧攻堅和省際對口幫扶兩手抓,東西部扶貧協作取得重大成果堅持以園區共建為突破口,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產業轉移融合,實現互利共贏。全省累計在對口地區產業合作投資超3000億元,到位資金超1500億元,累計為當地創造稅收超500億元。二是積極推進「蘇才西用」。實施「666」人才支援計劃,每年向對口幫扶地區的每個貧困縣至少選派6名教師、6名醫務人員、6名農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