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極力討伐夷陵老祖?為什麼有關的無關的都要發聲吶喊?為什麼他被一面倒地人人喊打?真的只有正義感作怪嗎?當然不是。有一部分的原因,在於你啊。」
「江宗主,但凡你從前對你師兄的態度表現得好一點,顯得你們之間的聯盟堅不可摧,讓旁人知難而退不試圖挑撥,或是事發之後你多一絲寬容,事情也不會變成後來的樣子。說起來,圍剿亂葬崗的主力也有你一份呢……」
「無冤無仇就能相安無事?」
眾所周知,金光瑤是《陳情令》中的反派,這個反派是一路從一個小小的人物爬到仙都之位,可是你知道他最高光的那一刻是什麼時候嗎?絕不是他坐上仙都之位的那一刻,而是在觀音廟裡的舌燦蓮花,以一人之力舌戰眾人。
在觀音廟裡,可以說金光瑤對所有的故事都做了一個總結,可是這番看似言之鑿鑿的總結,到底誅了誰的心呢?
深刻剖析「忘羨」的「無羈之情」,不一樣的陳情,不一樣的無羈
點擊「關注」,了解更多「忘羨」內心分析
#陳情令忘羨#
01魏嬰
魏嬰可以說是金光瑤所有總結中的中心,他親身經歷了十六年前的所有事情,最後身死不夜天,重生之後又和藍湛一路查找真相。在雲深不知處的時候,魏嬰就曾經說過,自己早已經不在乎什麼真相了。
他不在乎到底是誰在十六年前改變了陳情的指令,也不在乎是誰在背後設計陷害了自己,可是他也同樣說過「總以為心若磐石,可終究人非草木」,在觀音廟聽到金光瑤對江澄的那一番說辭之後,魏嬰還是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對江澄的那些話雖說就是為了讓江澄心裡不爽,話也說得很是極端,可是卻也說的是事實,也讓魏嬰明白了,原來在這個世上,要好好地活著,僅憑著一腔熱血和問心無愧是完全不夠的。
對於魏嬰來說,十六年前,無論是刨丹、棄劍道、修鬼道,還是之後救溫氏餘孤,魏嬰堅持的從來都是心中認定的正道,他一直在堅持本心,踐行自己的誓言鋤奸扶弱,要做一個問心無愧的人,可是誰成想最後卻成了人人畏懼的夷陵老祖。
這一路走來,雖步步艱難,可是魏嬰卻從未改變過自己的初心,直到不夜天身隕的那一刻,魏嬰都不明白,為何自己所堅持的正義會是這樣一個結果,難道自己真的做錯了嗎?
雖說已經真想大白,十六年前的事情很多都是金光瑤和蘇涉在背後推波助瀾,可是魏嬰也明白,十六年前自己的鋒芒畢露也是另外的一個原因,就像金光瑤說的那樣,自己這樣的人,說好聽點了就是俠肝義膽放浪不羈,可是卻也實實在在的在不經意間得罪了很多人。
02江澄
江澄從小就是一個很傲嬌,很彆扭的人,他從小和魏嬰一起長大,雲夢雙傑的感情自是不必過多的強調的,彼此都是可以為對方付出一切的。魏嬰可以為了江澄把自己唯一的金丹換給他,而江澄也一樣可以為了魏嬰付出自己的生命。
江澄關心魏嬰,也在乎魏嬰,可是他卻從肯好好的和魏嬰說一句話,從不肯好好地對魏嬰說一句關心,他總是以一種完全相反的語氣去表達自己的關心,明明擔心卻說要打斷魏嬰的腿,明明擔心卻說敬夷陵老祖,明明想要他回蓮花塢嘴裡卻說著最難聽的話。
對於江澄來說,雲夢雙傑一直都是他心裡的執念,他恨魏嬰為什麼要去救外人,恨他叛離雲夢,恨他不遵守諾言,雖然金光瑤的話本就是為了誅心,可是卻說的也是事實,如果十六年前自己可以更相信魏嬰一點,後來的事情是不是就不會發生了。
江澄是有執念,他是沒有完全的站在魏嬰的身邊,可是我從不認為江澄做錯了,他只是一個直男中的直男,他不是不懂什麼大仁大義,更不是不懂什么正義是非,他只是更在乎自己在乎的人和事。
江澄在乎蓮花塢,也在乎魏嬰,可是和蓮花塢比起來,魏嬰就是需要捨棄的,所以他寧願和魏嬰演一齣戲對外宣稱魏嬰叛離,也要保全蓮花塢。他當然知道溫情溫寧無辜,可是自己什麼都不能做,自己身後有著雲夢江氏的所有人,他不能為了溫情他們就不顧身後的所有人。
03最後
不得不說金光瑤的確厲害,所謂殺人誅心,這一番誅心之論,說得魏無羨和江澄幾乎啞口無言,誰又能說金光瑤是強詞奪理呢?難道金光瑤說的不是事實?即便金光瑤不說出這一切,難道這一切就真的不存在了嗎?
其實對於江澄和魏嬰來說,哪有什麼誰對誰錯呢?立場不同,考慮的關鍵也就不同,所以不能說魏嬰十六年前的所作所為就完全沒有錯誤,至少木秀於林就會被風吹,也不能說江澄做的就完全錯了,他也只是想守住自己的家而已,難道和魏嬰一樣不管不顧的才能稱為英雄?
明明誰都沒錯,可最後好像都錯了,後來的所有、前塵的紛擾誰又說得清呢。只不過,在觀音廟的時候,金光瑤真的是說出了魏嬰心裡的委屈,聽得所有的人都淚流滿面。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你覺得在觀音廟的時候,藍湛有沒有想要殺了江澄?有時候不禁在想,在江澄對魏嬰咆哮質問的時候,如果魏嬰沒有攔住藍湛,那江澄會怎麼樣?
END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重溫《陳情令》後才發現,藍湛最愛的並非是魏嬰,而魏嬰也一樣
重溫《陳情令》才發現,我們一直被藍湛外表迷惑,他絕非天然無害
一邊緊守三千條家規,一邊堅持心中的正義,這樣的含光君誰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