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彰顯人民至上執政理念

2020-12-09 國際在線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深刻闡明了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藍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學習《建議》,深刻體會到「人民至上」這條紅線貫穿始終。《建議》提出了「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的目標,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

中國共產黨一往無前謀發展,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小康」寄託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發展是第一要務、民生之基,如果沒有發展,「以人民為中心」就會成為無水之源、無本之木。編制和實施五年規劃,是要解決發展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一往無前謀發展、一心一意奔小康,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從貧困到溫飽,從溫飽到小康,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在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詩經》中「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景象,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變成生動的現實。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人民性品格。《建議》編制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同時,注重問計於民、服務於民,多渠道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基層經驗吸收到《建議》中,使《建議》更加符合人民期盼、更好體現人民意志。《建議》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大原則之一,這再次充分表明,推動發展的力量始終來自人民,發展的目的始終是增進人民福祉。要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而更廣泛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增福祉,彰顯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民生關乎人民切身利益、社會公平正義,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並為之犧牲不顧、奮鬥不息。我們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促發展,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也因此在飽經磨難中淬火成鋼、鑄就輝煌。「十三五」期間,我們黨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並取得了顯著成就,一幅幅人民美好生活的壯美畫卷在神州大地徐徐鋪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歷次五年發展規劃內容都不一樣,但民生問題始終是重中之重,「十四五」時期需要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當前,我國已由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已成為社會主要矛盾,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建議》把「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六大主要目標之一,提出「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等新的更高要求,體現了與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相適應、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契合。這就要求要更加關注民生、尊重民意、體察民情、順應民心,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國共產黨一體推進抓落實,彰顯了堅持人民至上的制度優勢。人民至上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論,而是生動、具體的實踐,需要落實到增進民生福祉上,並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化。增進民生福祉是一項全方位的系統工程,覆蓋人民群眾生活各方面,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任何一方面的短板,都會影響民生的改善,不能長的很長、短的很短,必須系統謀劃、一體推進、全面落實。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醫療、養老、居住等民生問題,我們黨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系統完善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注重在發展中不斷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切實把人民至上的制度優勢體現在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之中。

編制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建議》不僅規劃「十四五」發展藍圖,還展望2035年遠景目標,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和我們黨「一張藍圖繪到底」的使命擔當。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需要接力奮鬥、紮實推動、久久為功。《建議》提出「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等宏偉目標,並強調「紮實推動共同富裕」,同時部署安排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等一系列重點任務。這些目標任務兼顧當前與長遠、兼具需要與可能,既鼓舞人心又符合實際,既全面規劃又突出重點,需要準確把握、抓好落實。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創造偉業要充分發動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善於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善於運用新思維新技術,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增進民生福祉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已走過萬水千山,今後也必將不斷跋山涉水,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前進,創造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光明未來。

(作者單位: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本文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人民主體性研究」(17AZZ001)階段性成果】

相關焦點

  • 努力推動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讓全省人民共享高質量轉型發展成果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具體體現、是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必然要求,要認清重大意義,把握基本要求,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作,讓全省人民共享高質量轉型發展成果。
  •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朝著實現「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奮力前行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分配結構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
  •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水平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者: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唐任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不但擘畫了「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藍圖,而且將「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作為「
  • 【戰「疫」說理】疫情大考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制度優勢
    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這就深刻闡明了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深刻反思中國人民的偉大戰「疫」鬥爭,不難發現,它既是對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實際檢驗,也是深入踐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 紮實推動人社事業發展 全面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如何進一步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記者採訪了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那煒清。
  • 人民觀點:民生改善,成就美好生活
    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民生改善既反映著國家發展的宏大敘事,更連接著億萬人民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十三五」時期,我國各項民生事業不斷繁榮發展,各項民生指標不斷改善,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 牢記為民宗旨 增進民生福祉
    連日來,就如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話題,河南團代表開展了熱烈的討論,我省專家學者和幹部群眾也熱議增進民生福祉,決勝全面小康。
  • 常德市武陵區堅持「人民至上」理念高質量推動民生發展
    情為民所系——常德市武陵區堅持「人民至上」理念高質量推動民生發展近年新建成的武陵區第一小學。(武陵區委宣傳部供圖)萬 成 郭海龍 雷江峰 王 蕾常德市武陵區把「人民至上」理念作為幹事創業的「風向標」,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的民生小事,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高質量推動民生發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提升民生福祉 努力化危為機——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並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落實到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去」;  「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新華社發  1、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是「十四五」時期社會建設的一項主要目標  民生與人民利益關係最為直接,是人民群眾最為關切的事情。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就是在人民當家作主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狀況。
  • 匯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磅礡力量
    6月2日,習近平主席在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時再次強調「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築牢築實隔離牆,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此時此刻,復盤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其中的艱辛歷程、大國擔當、上下同心、人類大愛,一切的一切,都展示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磅礡力量。
  •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專家講之一: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
    從97年前,一個僅有53名黨員的小黨、弱黨,到如今成為擁有8900多萬名黨員、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69年執政生涯的大黨、長期執政的黨,這翻天覆地的變化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執政的根基、血脈和力量,只有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黨才能永遠與人民心連心,才能擁有強大力量去破除各種艱難險阻,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民群眾的需求已進入「升級換代」的新階段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
  • 特別策劃: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原標題:黨建雜誌特別策劃: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   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
  • 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 切實增強民生福祉
    根據十九屆五中全會重要精神指導,曲靖市全面總結「十三五」成效,科學擬定「十四五」奮鬥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切實增強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間,曲靖市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穩價保供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糧食產量穩定增長。國家統計局曲靖調查隊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曲靖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710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51元。
  • 石獅:以「發展熱度」提升「民生溫度」
    中共石獅市第七屆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提出,必須全面推進「五拼」攻堅任務,民生拼溫度,持續補短板、提成色。始終將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公平正義當作一面鏡子,不斷擴大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讓改革發展成果溫暖千家萬戶。一個「拼」字,彰顯堅持人民至上的矢志不渝、持續提升民生的奮力奔跑,以及「更上一層樓」的格局與視野。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 堅定不移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九屆十次全會精神,就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堅定不移提升保障改善民生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這一重要思想,既與黨的理論傳統一脈相承,又展現了新的時代內涵,成為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為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基本遵循,意義重大而深遠。   站穩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 【思政講理】中國共產黨執政底氣來自人民的哲學意蘊
    ,走向世界的高鐵……無不是人民聰明才智的結晶,充分彰顯出人民在認識過程中的突出作用。  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是不斷深化和發展的過程,隨著人民群眾歷史實踐的深入和拓展,必然會對黨的執政能力、執政本領提出新的挑戰、新的問題、新的考驗、新的要求,由此推動黨的建設和執政能力的不斷發展。打鐵還需自身硬,實踐發展永無止境,黨的建設也就永無止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
  • 堅持人民至上 傳遞民生溫度——社會各界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原標題:堅持人民至上 傳遞民生溫度——社會各界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華社記者 王優玲 何宗渝 駱 飛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濃濃的民生暖意。
  • 2021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讓「人民至上」根植於黨的精神基因
    2021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讓「人民至上」根植於黨的精神基因 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專項,因此申論備考尤為重要。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優秀的申論範文,以及福建省考申論技巧、申論熱點、申論題型等,更多內容請點擊福建公務員考試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