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她,是《雞毛飛上天》的原型,更是無數白手起家創業者的終極目標。而如今卻跌落神壇,落得「滿地雞毛」。負債225億(截至2019年3月底,債務餘額和未能清償到期債券的餘額共計達到225億),成為「老賴」。
早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周曉光的新光集團就已經陷入了資金壓力。等到第二年的時候,隨著兩筆債券的到期,讓人們意識到這個知名女企業家早已經不如往日般的風採。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新光集團更是被戴上「ST」的帽子。
而最近,已經戴帽的ST新光,再一次遇到了新難題。8月初的時候,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義烏世茂中心發展有限公司收到了來自法院的傳票以及相關的涉案材料。隨著調查的開展,旗下的義烏世茂部分房產已經被查封,部分銀行帳戶被輪候凍結。曾經「雞毛飛上天」的神話,也算是結束了。似乎輝煌過後,只留下了200多億的債務。
因為家境等原因,周曉光很早的時候就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在外拼搏的那幾年,也算是小有積蓄,於是帶著這筆錢重新回到了浙江。當時周邊的生意發展的很不錯,於是周曉光和自己的丈夫也加入了該行業。從一開始的小攤位,到後來的新光飾品,周曉光的創業旅途也算是比較成功的。
1995年創辦的新光飾品,在兩年後就已經發展成為了規模近千人的團隊。不久便成為了飾品領域「領頭羊」般的存在。在進入21世紀後,更是「牽手」國際大品牌——施華洛世奇,正式進入國際市場。而這位女性富豪,也開始了自己的「擴張」之路。
如果從2020年回頭看,我們發現不少「跌落神壇」的富豪也好,企業也罷,往往都是陷入了盲目的「擴張」中。以拉夏貝爾和達芙妮為例,迅速崛起後開始大範圍的擴店,最終造成資金、庫存壓力,瀕臨破產。而最近拉夏貝爾更是更名,並推出了「賣吊牌」的新生意,實在是令人心痛。
而周曉光和她的新光飾品,何嘗不是這樣?
自從飾品生意越做越好,並於2016年登上資本市場後,周曉光就開始將目光放在其他領域。尤其是當時在大眾眼中最賺錢的一些領域,其中就包括:房地產和金融。於是一幢幢屬於周曉光的大樓開始蓋起,義烏世貿中心、義烏香格裡拉大酒店、東陽新光天地等等。而房地產行業一直都是「燒錢」的行業,也為後來的負債纍纍埋下了邪惡的「種子」。
不僅如此,在日常的開支中,周曉光一家也很是奢靡。2017年胡潤富豪榜單上,周曉光、虞雲新夫婦憑藉330億元的身價獲得65名的好成績。同年兒子結婚,大辦宴席。不僅邀請馬雲、王健林這樣的「大佬」參加酒宴,還請來楊瀾主持婚禮,並讓董文華獻唱等等。再加上第二年,周曉光本人又成為了浙江女首富,名氣是越來越大。而隨之而來的,便是對「女首負」的質疑聲。
進軍房地產、金融領域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於是留下了高負債的「後遺症」,原來浙江女首富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的富豪罷了。成為浙江女首富的那一年,也是其成為「老賴」的一年。迄今為止,新光集團身上的債務依舊多達225億。
相關新聞:
《雞毛飛上天》原型周曉光:除了感情戲 其他很相似
由張譯、殷桃等主演的都市商業劇《雞毛飛上天》熱播,它再現了「中國小商品城」義烏改革開放30多年來曲折又輝煌的歷程以及幾代浙商的奮鬥史,劇情瞬間抓住觀眾的心。劇中主人公所參照的原型,正是諸暨人周曉光,其人生故事比戲裡的還要傳奇。
周曉光1962年出生於諸暨,現任浙江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是全國知名的企業家、傑出女性和浙商群體的代表人物。2016年胡潤百富榜上,周曉光、虞雲新家族以300億元財富排名第53位。
除了感情戲,相似度極高
日前,記者電話採訪了周曉光本人。她說,這部劇的確是以她為原型,主演殷桃和張譯也和她見過面,劇情裡的很多場景都是在「新光」工廠裡拍攝的。周曉光表示,她一直在追這部劇,創業線和劇中人物的精神風貌跟自己的經歷相似度極高,到了下半部分劇情,會愈加明顯。
周曉光介紹稱,在劇中作為浙商創業代表的陳江河和駱玉珠,遭遇過新老經營觀念衝突、知識結構跟不上時代發展等危機。在時間跨度近40年的故事裡,陳江河和駱玉珠的後代也登臺亮相,續寫企業家在網絡時代的新抉擇。
現實生活中,周曉光的孩子們已經接班,利用網際網路促進了傳統產業的升級。她說,當時男女主角後代的扮演者也特意來和她的兩個兒子交流。「在新的經濟形勢與時代下,年輕人面對的機會比我們當時多,但是他們面臨的挑戰也是我們以前沒遇到過的。」
而對於劇中的感情線,周曉光笑稱那就不是自己的經歷了,現實中,她在1985年與丈夫虞雲新喜結連理,三十多年來感情和睦,「我比駱玉珠幸福許多,雖然當時婚後我們各自創業,經常天南海北需要分開,但我們感情特別好。」
還原艱辛創業歷程
不少觀眾曾表示對《雞毛飛上天》的劇名不甚理解,但對周曉光而言,「雞毛」曾經點亮過她年少時的記憶,也是新中國第一代「商人」都可能接觸過的東西。她回憶,1975年前後,十二三歲的自己就跟著母親,從老家走到義烏買紅糖或是針頭線腦,然後再回到農村換小麥大米、雞毛撣子,或是塑料涼鞋和解放鞋廢棄的鞋底。
女主角駱玉珠背著巨大的貨物行李擠火車的情節,也是周曉光的親身經歷。在1978年到1985年七年時間裡,她為了做生意幾乎獨自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她曾經獨自一人背著貨物穿梭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30℃的環境裡找生意。
「哪裡可能做成生意,就去往哪裡,」周曉光回憶道,當時出門手裡一張火車票,八九十斤重的東西扛在肩上,以前的火車候車時間往往提前三四十分鐘,檢了票還要走天橋過地道,那時是一邊流淚一邊流汗,被貨物壓得跪到地上咬著牙都要爬起來。
帶領員工重走當年路
在2017年的當下,去回首1978年前後的創業,如何看待《雞毛飛上天》的現實意義?周曉光很誠懇:「我覺得今天有這樣一部電視劇,它的作用應該是勵志。」
雖然《雞毛飛上天》中,男主人公陳江河的戲份可能會比駱玉珠的重,但周曉光說,年輕的女孩也會從這樣一部年代劇中感受到動力。「女人這一生有3個坎,家庭、事業、社會,身為女性要承擔的東西會比男人多。但是這個時代,我國的男女平等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不要依賴別人,依賴家庭,女人也能承擔大責任。」
從諸暨嶺北走出去的周曉光,對於家鄉,一直有份深入骨髓的深厚情懷,每年要來諸暨十多次。除公事之外,每逢節假日,她都會回來探親。
前段時間,周曉光的公司還舉行了一個活動,她親自帶著兩百多人從東陽出發,步行到諸暨嶺北,全程30多裡,走了3個多小時。她表示,這主要是為了帶員工們重走創業路,感受創業人堅韌不拔、敢闖敢拼的品性。
周曉光常常告誡自己飲水要思源,但凡家鄉需要幫助,她總是毫不猶豫地付出。這些年,周曉光時常為嶺北鎮基礎設施建設捐資,在嶺北中學設立周曉光獎學金,鼓勵家鄉孩子發奮苦讀、自立自強。多年下來,周曉光已為家鄉建設捐款好幾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