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帝,是《慶餘年》中一個貫穿於全局之中的重要線索人物,看似與人無尤,實際上是操縱一切的幕後之手。
慶帝,他的首要身份自然是慶國的君主,只是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大宗師的身份。這個帝王看似一切都無所謂很隨意的樣子,可事實是這樣的嗎?下面,就來為大家解說一下這個人在哪裡顯得神通廣大了。
細節處盡顯人物心機
《慶餘年》中有一個情景就是範建一家人在家中推牌九,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場景,也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場景,並沒有什麼重要的,而對於此,慶帝都知曉的一清二楚,可見,任何事情都在慶帝所知範圍之內。
與此類似的還有一細節就是,範閒在剛剛進京都之時,莫名其妙地被人帶入慶廟,而將他帶入此地的便是慶帝的貼身太監。最後,又被放入慶廟之中,在慶廟之中遇見了自己的「雞腿姑娘」。而後慶帝離廟而去之時,自己的三言兩語讓自己身邊的護衛直接下跪,並說「臣有罪」,至於他有什麼罪,慶帝沒有明說,應該是藉此機會下一下他,讓他知道究竟誰才是主人。
那麼問題來了,他在當時為什麼要下跪?因為身邊之人的一舉一動都在慶帝的監視範圍之內,所以不難知道太子與自己身邊的護衛私交甚密。而在當時,這是很忌諱的事情。於是,護衛想到這裡立刻下跪,向慶帝表明自己的忠心。
言語中看似平淡無奇,但細想之處句句誅心。
慶帝在質問長公主與太子之時,長公主一直面色不該沉穩的很,而太子就顯得稚嫩了許多。此時,慶帝趁機問了幾個問題,太子的答案中規中矩,有問有答。而慶帝這個人可沒有那麼簡單,他在反駁太子之時真可謂是將什麼大實話都說了出來。將皇權背後的陰暗與自私的本質說得一覽無遺。
論起心機謀算,無人比得過他
林珙之死佔有很大篇幅,牽連的人物有很多。一開始的矛頭直指範閒,太子據理力爭認為二皇子與範閒最有殺人的動機,而知道這一切的北齊暗探司理理,也是備受大家爭奪,多方勢力都希望從她的口中獲取蛛絲馬跡,然而,結果確實徒勞。
最後,這事鬧到了慶帝那裡。太子指認二皇子與範閒,二皇子對此據理反駁,無奈將丞相叫來,丞相果然是個老狐狸,為了兩邊都不得罪,將過錯推到陳萍萍身上,認為是他檢查不利而致如此結果。陳萍萍立刻就說找到了兇手,兇手是四大宗師。又從四大宗師引到北齊,最終只得到一個結果,那就是請陛下發兵北齊。
而這些,都是慶帝的謀劃。陳萍萍深知慶帝心意,所以將過錯全部引到北齊,這樣就能夠找到發兵北齊的理由,也讓全國之人同仇敵愾,顯得這是一個多么正義的戰爭。在場之人,無不明白,只是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罷了。
總結:
這裡的慶帝,表面如同任何一個平常人一樣,看似兩耳不聞窗外事,實際上卻是任何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所有事情也都是在自己計劃的步驟進行的。他知道下面發生的所有事,但有時依舊選擇裝不知道,熟不知帝王之心,一般人豈可妄加猜測。
(註: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歡迎評論指出,喜歡的人可以關注我,謝謝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