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處於選材動漫荒中的師兄,今天繼續來講一部電影。
《狙擊電話亭》,由喬·舒馬赫執導,科林·法瑞爾、弗瑞斯特·惠特克、凱蒂·赫爾莫斯、基弗·薩瑟蘭等主演的美國犯罪驚悚片。
現在年輕的弟弟妹妹們不知道有沒有用過那種街邊的投幣或插卡的電話亭,與歐美不同,這類東西在中國出現的很晚,發展地卻很快,有那麼幾年,的確是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但是後來手機普及以後消亡的也幾乎只是在一夜之間。
世紀之初的紐約,有著大約八百萬居民,有著五十多家電話公司,儘管移動通訊的勢力在不斷增長,依然有大約四百萬人利用投幣的公共電話。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53街的一個電話亭裡,它也許是整個曼哈頓西區最後一個老式公共電話庭,每天有三百個電話在這裡撥通,今天是它最後一天為使命服務,明天將有一個全新的電話亭在這裡取代它。
我們的主人公,是一名似乎小有成績的經紀人,正帶著他的小跟班亞當遊蕩在這條大街上,用手中的手機撥通著一個個聯繫人的電話,同事、主編、明星、妻子,以及自己最近迷上的年輕女孩,哦,最後這個電話可不能用自己的手機打,於是他走進了這個看似普通的電話亭。然而等待著他的是一場致命的來電。
很多好萊塢導演,本身也是一流的電影編劇,甚至有時編劇所獲得的成就會超過導演工作本身,比如本片的導演喬·舒馬赫,師兄最熟悉的他的導演作品《劇院魅影》,他本身也參與了劇本的創作。而本片真正的編劇則是好萊塢曾和希區柯克等一代大師合作過的老資格編劇——拉裡·科恩。這樣的主創配置來打造這樣一部小製作的驚悚懸疑片,似乎是一件輕鬆的事。
的確,全片拍攝僅耗時12天,這在如今電影工業產業高度發達的時代也是無法想像的速度。雖然著主要歸功於大部分場景都在電話亭這一封閉的狹小空間內完成,節約了大量的成本,更不可埋沒的是,以科林·法瑞爾為首的演員們在本片中奉獻的精湛演出。
無論在知乎和豆瓣,觀眾和影評人們對本片的評論有多麼兩極分化,但他們為數不多的共同觀點是,科林·法瑞爾在本片中展現出了近乎完美的演技。
科林·法瑞爾這麼多年來,雖然一直稱不上一線男星,還動不動被人表示臉盲分不清他和布拉德·皮特,但在演技這一項上,實在是沒得可黑。《狙擊電話亭》裡,大部分時候是只靠他一個人撐起了整部片,而且基本都是獨角戲,連個對戲的演員都沒有,只講電話,是真正的在和空氣鬥智鬥勇。還有《殺手沒有假期》中的愛爾蘭殺手、《神奇動物在哪裡》中的帥大叔,隨隨便便都是經典角色。
更何況還有著名的黑人影星福裡斯特·惠特克助陣,他通過飾演那位親切感和耐心爆棚,被人問「嗶」和「嗶」的問題還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的警官,為觀眾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幾年後,他憑藉在《末代獨裁》中的出眾表現贏下小金人,成為了奧斯卡歷史上第四位黑人影帝。最近,他在剛剛上映的漫威電影《黑豹》中飾演了瓦坎達大祭司。
《狙擊電話亭》選擇了一個特定的環境,一個特定的反派,在平常的一個充滿了都市感的地點,交織成了一場極具爆發力的戲劇場景。一個電話,能讓全城的人為之關注,能出動大量的警力,最重要的是,能讓眾多影片之外的觀眾為之叫絕。它的劇本構思在當時絕對是非常有新意,導演的現場調度也令人嘆服,雖然有一些邏輯上的漏洞和劇情交代上的不足,但依然稱得上一個7分左右的評價。
畢竟單就從本片從始至終成功營造出的緊張感,就已經秒殺90%的懸疑電影。
而時隔多年之後,再重看一次,更多的想法是,美國社會本身始終存在著的不安情緒,使他們的電影人在創作中誕生了無數像本片中的狙擊手一樣的「反社會」反派,他們實施惡行不再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牽引他們去做的只有內心中對於「正義」和「審判」的扭曲理解,這些無知而偏執的人,一旦有了機會或條件,就將他人的性命和尊嚴肆意玩弄,最不值得被原諒。
這個世界,任何時候都不需要任何一個自以為是的個人執法者。
師兄個人評價:整體只有中上,完成度不錯,男主演技是最大亮色,小成本製作出的大作品,值得看一看,但不推薦看什麼都太認真的分析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