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後的「賓州15號廣場」效果圖。旁邊的帝國大廈風光不再。
「每一個在紐約市建起的大樓都會改變城市的天際線。我們不必找到每個業主,然後一一向他們道歉。某些人擁有了一棟大樓,他希望這是唯一的高樓。很抱歉,現實不是這樣的。」
——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
紐約天際線之爭最終以帝國大廈的失敗而告終。
當地時間周三,紐約市議會以47:1的壓倒性投票結果批准了在帝國大廈附近興建新的摩天大樓的計劃。這個計劃中將建於賓州車站附近的「賓州15號廣場」只比帝國大廈低34英尺。儘管帝國大廈所有者強烈要求市議會否決這一將「破壞大廈城市地標地位」的新項目, 但紐約市議會認為,紐約的外觀不應停滯,應該歡迎新的投資。
紐約當地媒體認為,新大樓的興建,不僅讓帝國大廈所有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也會重新界定紐約市的天際線。
紐約要有「新氣象」
一些議員認為,新摩天樓將給紐約市帶來好的影響,他們也很高興看到「賓州15號廣場」的開發商同意斥資1億美元改進地鐵站和賓州廣場的地下通道。目前,紐約市全市範圍的建築業都不景氣。
紐約市議會發言人克裡斯汀·奎恩說,新項目能帶來就業機會。她還表示,「紐約市正在前進,正在從衰退中走出來……今天就該項目的投票結果將幫助紐約市在曼哈頓中城建立一個全新的、重要的、21世紀的辦公樓。」
該項目也得到了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的鼎力支持。布隆伯格政府一直希望能在賓州車站這樣的大型交通樞紐處進行高密度發展。該車站是北美最繁忙的交通樞紐,每天有超過45萬乘客出入於此。
美國沃那多房產公司是新大樓的開發商。該公司此次獲得額外獎勵,當地政府同意其建立一棟比通常所允許的體積大56%的建築。沃那多房產公司發言人佩羅恩說,公司對投票結果很高興,也相信這座有68層樓、1216英尺高的「賓州15號廣場」能成為「紐約又一座地標」。
「人們到紐約來,不是為了參觀洞穴的。」紐約大學城市政策教授、紐約市市長的非正式顧問米歇爾·摩斯說,「他們希望看到景觀,觀賞高大的建築。摩天大樓能讓我們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
新摩天樓也有可能不蓋
在這場戰鬥中敗下陣來的帝國大廈的所有者安東尼·馬爾金表示,雖然他支持有新項目在帝國大廈的附近區域發展,但認為應該降低新大樓的高度,不應阻擋他的產業。「我們認為,『賓州15號廣場』離1250英尺高的帝國大廈太近了,就高度和設計來說都有影響。」建成之後,當遊客從帝國大廈第86層的觀景臺向西望去,「賓州15號廣場」將成為沒人能夠忽視的一道景色。
馬爾金說,從經濟角度來說,沃那多公司的項目會讓帝國大廈受益,並不會形成競爭局勢,因為自己的物業租賃費用要比「賓州15號廣場」低得多,對商戶們也更具吸引力。但在帝國大廈旁邊修建大樓,相當於在自由女神雕像旁建立石油鑽塔,或是在艾菲爾鐵塔、大本鐘邊上建摩天大廈。
雖然此次新項目取得壓倒性勝利,但也有議員對新大樓對帝國大廈構成的挑戰表示憂慮,認為這損害了帝國大廈的象徵性地位。
不過,「賓州15號廣場」至少在幾年內都不可能動工。開發商沃那多房產公司說,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大型公司作為租戶,他們就不會開始建造這棟造價為30億美元的大樓。此外,新項目的建設還需要摧毀對面的一棟標誌性建築:賓州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