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筆記本電腦有什麼特殊的殺傷力?當然不是。筆記本電腦內部結構複雜,易於改裝,藏匿違禁物品。加上筆記本裡的電子元件多是金屬,通過X機光照射時圖像層疊,會干擾安檢員的判斷。與此類似的還有金屬骨架的摺疊傘,也需要單獨取出檢查。
有時候,乘客還會被要求脫下鞋子,解下皮帶,丟棄液體……我先說說鞋子的事。據悉,2001年12月,一名蓋達組織成員乘坐巴黎飛往邁阿密的航班,試圖引爆藏匿在其鞋子內的炸彈,幸而被機組人員和乘客及時制服。自此以後,世界各地的機場都陸續開始要求乘客脫鞋檢查。
那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安檢規定,其實都有些淵源。「鞋炸彈」事件之後,2006年,又有恐怖分子企圖用液體爆炸物攻擊航班,這才有了攜帶液體不得超過100毫升的規定。2009年12月,一名奈及利亞男子企圖用藏在內褲裡的爆炸裝置攻擊飛往美國底特律的航班,隨後機場的乘客身體檢查進一步加強。
02
編輯胡不沉:9·11事件無疑引發了國際民航安檢的變革。在此之前,安檢形同虛設,連美工刀都可以被帶到飛機上。事件當日的一段監控視頻顯示,5個劫機犯中,有4人曾引起了機場安檢報警器鳴叫,但仍通過了人工檢查。
此後,各國都採取了改造飛機結構、擴招航空工作人員、採用新安檢技術以及各國間加強乘客信息互通等安全措施。例如,各大航空公司都更換了新式駕駛艙門,只能從駕駛艙內單向打開,可抵禦強烈撞擊甚至槍擊。
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多次提高全美機場安檢級別。2010年,美國推出全身掃描儀和強迫搜身檢查,被批評為騷擾與侵犯隱私,乘客與安檢人員衝突事件屢見報端。
2012年10月開始,日本緊隨歐美,在全國30個機場對國際航線乘客實施隨機貼身安檢,防止金屬探測器無法探知的爆炸物被帶上飛機。
03
編輯花花:央視曾經就此問題採訪過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航空運輸服務研究所所長鄒建軍,據其介紹,面對威脅,機場或航空公司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在流程上肯定是要進行嚴格的處理,以保萬無一失。
對於尚未起飛的飛機,一般情況下會立即把現有的程序停下來,然後實施清倉。也即釋放全部乘客,清理整個客艙、貨艙裡面的東西,重新進行安全檢查。對於已經起飛的飛機,在最短的時間內備降並清倉。也有航空公司會立即換飛機飛行。
據介紹,備降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最主要一項是燃油油耗問題。由於飛機落地時的重量必須輕於起飛重量。滿油狀態的飛機如果備降,需要把燃油在空中通過盤旋的方式釋放掉,釋放到認為可以安全著陸的狀態才能著陸。以去年 「8·30」深航飛機「詐」彈案為例,光航油消費、飛機起降費等等就超過了20萬元,其他方面的損耗更是不可深究。
04
編輯花花:近年來,以發信息、打電話等各種方式威脅航空安全的案件頻頻發生,引起巨大的恐慌,也造成不小數字的經濟損失,更有人因為一個電話而鋃鐺入獄。
今年4月27日,男子蒲某撥打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熱線,自稱是「基地」恐怖分子,在國航CA406上裝了定時炸彈,要求向其銀行帳戶匯入100萬元人民幣,否則將引爆炸彈。警方經過5小時的排查,確認飛機上並無異常。蒲某後以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
根據我國司法解釋,散布或者捏造、傳播恐怖信息,造成了航班遲延,或重新安檢,就構成犯罪,可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定罪量刑。依法應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最高可判處15年有期徒刑。
在美國,散布虛假威脅航班安全的信息可構成重罪。以麻薩諸塞州為例,該州法律規定對這種行為的實施者最高判處20年監禁,並處以最高50000美元罰款,同時還需要賠付散布虛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損失。
澳大利亞法律對於任何威脅航空安全的行為都規定了嚴厲的懲罰措施。如果有人敢惡作劇說某航班上有炸彈,或者在飛機上攻擊機組人員,他可能會面臨最高10年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