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英語跌宕35年:從聲嘶力竭回歸工具,曾是「鬼話」

2020-12-25 摩登中產

當你掌握一門語言時,你就有機會徵服一個文明。

吟罷「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後,56歲的林則徐被發往伊犁。

他的行囊中有本書,那本書是心結。

書名叫做《鬼話》,薄薄一冊,上面是些粗淺的英語單詞。每個單詞都用漢字注音,比如man注為「曼」,today注為「土地」。

這是中國第一本英語教材,鴉片戰爭後,流行於廣州上海等地。碼頭搖晃的船板上,人頭簇擁的商行前,蹩腳的英語聲不斷響起。

這是我們與英語的初逢,帶著混沌不明的滯澀,以及文明衝撞的茫然。

彼時,英語學習只求發音,不重語法。從李鴻章扇面寫讀音,到辜鴻銘倒背《浮士德》,中國人死記硬背口語,如同品讀天書。

建國之後,英語學習因特殊年代中斷,勉強恢復之後,又陷入另一怪圈:重視語法,忽視口語。當時英語也被稱作啞巴英語。

然而,時代逐漸燥熱,那些積鬱心底的字母,那些盤旋在喉的單詞,在期待一個出口。

1982年1月起,每天黃昏時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院落內,開始迴響起正宗的倫敦腔英語。

電視上,紅頭髮的英國女孩凱薩琳,主持英語節目《跟我學》(Follow Me)。節目一播出就萬人空巷,大半個中國屏氣凝神,許多人喊出人生中第一個外語單詞。

單詞脫口之際,仿佛有扇落滿灰塵的窗,被奮力推開。

那正是第一次留洋潮火熱之際,人們眺望著西方,英語就是改變命運的咒語。

1982年的《中國日報》上寫道:《跟我學》在中國擁有一千萬觀眾。當時中國的電視機也只有一千萬臺。

因節目太火,來不及出教材,欄目組在《電視周報》上刊登《跟我學》的教材,每次半個版,《電視周報》因此增加了50萬訂戶。

後來教材終於出版,並在整個八十年代瘋狂重印,平裝版、精裝版、合訂本,不完全統計其印數已超3000萬冊。

整個時代陷入狂熱。凱薩琳在北京坐公交,被售票員認出,售票員高喊「同志們,《跟我學》的老師在咱們的車上啊!」

結果全車人一起衝凱薩琳喊:「HELLO。」

說英語成為全中國的夢想,熱潮愈演愈烈,開始影響中國教育的軌跡。

《跟我學》熱播時,華東石油學院校內,私下流行一種英語等級測試,老師和學生都樂此不疲,自評英語等級。

1984年,教育部在石油學院內開會,參會副司長,偶然發現這個測試,大感興趣,並組織參會高校官員集體觀摩。

大家現場討論是否可全國推廣,很快得到90多所高校熱情響應。

大學英語四六級制度,自此誕生,無數年輕人的命運因此改變。

那些包裹在無線耳機下的忐忑,那些塗抹在答題卡上的慌張,那些通過的狂喜,以及那些未能考過後踉踉蹌蹌的青春。

四六級是青春第一道試煉。

四六級制度推行四年後,人教社英語編輯室50歲老編輯劉道義,著手為中學設計英語教材。

那本紅色封面的英語教材,發行了10餘年,影響了至少2億中學生。

書中藏了一段歡快的時光。時光的主角叫做李雷、韓梅梅、一對雙胞胎以及一隻叫Polly的鸚鵡。

李雷在時光中說句「How are you ?」,往事也變得明媚起來。

李雷和韓梅梅誕生同一年,在蘭州大學,一個叫李陽的年輕人,四級考了全校第二名。

此前,李陽英語多次補考,英語即夢魘。

內向的他,極度敏感又極度自信,英語壓破了心理防線,咆哮聲開始響起。

這咆哮,恰恰迎合了時代粗重的呼吸。九十年代,城鄉各地,開口說英語已成迫切的需求。

畢業之後,李陽分配到西安一家電子設備研究所,每天清晨,他堅持在單位九樓,大喊英、法、德、日語四國外語,向時代傾訴渴望。

一年後,他轉戰廣州,成為廣東電臺英文臺主持人,並開創了瘋狂英語,「我的名字將如雷貫耳,橫掃中國大地」。

那是一個全民為英語瘋狂的年代。從白山黑水到巴山蜀水,城市內大大小小的廣場上,無數人奉李陽為教主,奉瘋狂英語為聖經,高喊英語,喊聲如雷。

數據統計,短短幾年,超過3000萬人成為瘋狂英語門徒,新加坡、日本和泰國的學生也慕名而來。

轟隆的麥克噪音下,李陽高喊「天才就是重複次數最多的人!」「英語難,只是因為重複得不夠,與智商無關!」

千萬人手臂揮舞,向時代朝聖。

吶喊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以瘋狂為名,國人急切地想打破語言屏障,觸摸海外新世界。

北大老師俞敏洪便是其中一員。1988年,他託福考了高分,但因中美關係變化,留學名額縮減,留洋夢空。

隨夢想一同逝去的還有積蓄,1991年,俞敏洪在校外開補習班貼補家用,結果被北大以不務正業為名,全校通報批評。

俞敏洪索性離校,投身商海,那次失敗的留洋,讓他對出國考試和出國流程了如指掌。

1993年,北京新東方學校獨立註冊成立。

新東方喊出了口號「出國創業的橋梁,歸國創業的彩虹」,前半句由俞敏洪完成,後半句交給他的合伙人徐小平。

2006年,新東方在納斯達克上市。

聲嘶力竭的吶喊漸漸消散,一個時代的激情傾瀉而盡,但人們對學英語的渴求並未減退。

李陽在廣州當電臺英文主持人時,同宿舍對床,是擔任中文主持的竇文濤。

竇文濤英語成績不佳,後來也曾按瘋狂英語的模式吶喊過,但依舊開不了口。

他自嘲,第一次去美國出差,因為英語不好,他嚇得與魯豫寸步不離,「從早跟跟到晚,最後魯豫說,你跟著我到房間做什麼?」

竇文濤的慌張,是許多國人第一次實地使用英語的感覺。學了半生的詞句,突然就變成混亂的迷宮。

我們終於發現,那些為考試而強記的英語,和我們想要的英語並不相同。

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掌握一門語言,人生便多了一個維度。

當你在菲律賓長灘的芒果機前,用英語和老闆談天時,當你在梵蒂岡的博物館內,用英語閱讀畫作簡介時,你會發現,英語將擦去旅途中的迷霧。

當你用英語輔導孩子功課,並陪伴他讀第一本英語小說,你會發現,英語不再是機械的記憶,而是能幫你觸摸另外一種文化。

當你用英語閱讀科技新聞,用英語諮詢海外醫療,用英語和移民後的新鄰居打招呼時,你會發現,英語或許是新生活的起始。

當你掌握一門語言,便意味著,神奇陌生的歷史翻開封面,積蓄千年的文化任君採擷,一個文明終將對你敞開懷抱。

或許,你掌握的並不是一門語言,而是對另外一個文明的理解,這種理解,將拓展你世界的邊界。

AI或許能將一切外語翻譯為母語,但你對文明的理解和徵服,無從替代。

幾天前,我在衣櫥一角,發現一個緊系的塑膠袋,拉打全是歲月的氣息。

發黃的準考證,褪色的筆袋,鉛筆綠漆斑駁。

那時的我,一定想不到有一天,學英語會很充實和快樂。

就如現在的我,已記不清那些消散於青春的焦灼。

相關焦點

  • 中國五大難懂方言:粵語只能墊底,第一被稱之為「鬼話」
    中國五大難懂方言:粵語只能墊底,第一被稱之為「鬼話」文丨宋水我國地大物博,所以在各個地方有著不同的方言。雖然現在大家都是用普通話進行交流,但是如果和一個地區的朋友說話,用方言感覺更為親切。但是有些地方的方言讓小編實在難懂,聽完之後我像是聽了英語聽力一樣,根本不知道在說什麼。所以小編就專門做一期盤點方言的稿子,中國五大難懂方言:粵語只能墊底,第一被稱之為「鬼話」五、粵語,這個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無論是粵語歌還是香港的電視劇都有粵語原聲,所以現在大家對於粵語可以說比較了解。
  • 史上最全的鬼話
    我們都知道這些是鬼話,奇怪的是,大多數人不厭惡這套鬼話。鬼話往往是人際交往的必備用語,沒有鬼話,社會就不和諧,家庭就不和睦。 日常鬼話1、吃了嗎:誰要是沒聽說過這句話,他就從來沒到世上來過。誰沒有說過這句話,他就是啞巴。一句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廢話。
  • 中國式假話是什麼意思 最常見的經典的最假的36句鬼話謊話
    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看看中國式假話的相關內容吧。本文目錄:1、日常鬼話;2、職場鬼話;3、時事鬼話;4、消費鬼話;5、教育鬼話;6、男女鬼話;7、中國經典的最假的36句假話日常鬼話1.吃了嗎:教育鬼話31.我當了幾十年班主任,你們是我見過最亂的:實踐證明,每一屆都這麼亂。32.你是我撿來的:全世界媽媽都會這麼騙孩子。
  • 廈航南航兩架飛機曾幾乎相撞 距離空難僅35米
    廈航事件揭秘:兩機幾乎相撞 距離空難僅35米本報記者 劉小童 發自廈門春節後,一段似是民航內部製作的航空安全視頻突然出現在多家網站上,對「2008年廈門航空公司一波音737飛機在大連周水子機場因誤入跑道
  • 香港回歸15年之際:普通話普及率首次超越英語
    中國教育在線訊   英報稱,在香港回歸中國15年之後,普通話終於超越英語,成為這座城市第二種使用最廣泛的口語。  英國《每日電訊報》2012年2月24日報導稱,根據當周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48%的香港居民會說普通話,相比之下,會說英語者的比例為46%。
  • 蔡英文輔選喊話聲嘶力竭 臺民眾摞起椅子成群離場
    蔡英文在臺上喊話喊得聲嘶力竭,臺下民眾卻紛紛摞起椅子成群結隊離去。
  • 每天背35個英語單詞提高成績
    你的孩子對於英語學習感興趣嗎?是否苦於遲遲不能提高成績?或許,一群「學霸」們能夠給你支招。    今天下午,「我和我的家鄉」長沙市中小學生英語風採展示公益活動複賽將舉行。記者3日採訪了幾名參賽選手。有人反覆練習同一句型來鞏固語法,還有人堅持了一年多每天背35個單詞。他們的經歷,或許能給你的孩子帶來參考。
  • 讓英語成為孩子的工具——LILY英語畢業典禮
    在中國,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英語水平讓人驚訝、驚嘆、驚奇。圖為中國教育電視臺主持人、播音員馬廣超先生致辭典禮現場座無虛席,五百餘名LILY英語的學生和家長到場祝賀。
  • Q版萌鬼做寵物 《鬼話鍾馗》壓測今日開啟
    飛揚天下旗下首款Q版2D回合制新遊《鬼話鍾馗》壓力測試今日18:00開啟!此前經過一系列曝光,遊戲參考文學典籍以及影視作品製作的精美原畫和Q版中國風濃重的精彩截圖給玩家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感受。透過遊戲介紹,雄厚的故事背景、多元化的創新以及新鮮感十足的玩法給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粵語只排第三,第一被稱之為「鬼話」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粵語只排第三,第一被稱之為「鬼話」相信大家都會有這麼一個經歷吧:那就是我們走在路上或都坐公交時,總能聽見不屬於自己省份的語言,有些的特別容易分辯,比如東北話,有些又覺得他們這是在說什麼鬼話,聽都聽不懂。
  • 中國五大難懂方言:粵語只能墊底,第一常被人稱為「鬼話」
    中國五大難懂方言:粵語只能墊底,第一常被人稱為「鬼話」中國的人口多,分布的地方也不一樣,各個地方還有各地地方的方言,不過小編今天說的是漢語裡的,少數民族不包含在內,並且排名可能出現片面,個人有個人的排行,不過這是相對比較難懂的方言,看看有你的方言嗎
  • 《超腦:地庫》:蓮蓬鬼話2000萬神貼,陳可辛、郝蕾盛讚
    人類從未停止進化網絡原名《我的朋友是怪咖》天涯社區蓮蓬鬼話點擊近兩千萬,全網點擊破億神貼中國科幻懸疑現象級巨作離奇 詭異 燒腦首部電影籌備中,網劇、電視劇版權籤約國內頂級影視巨鱷——唐德影視,全方位IP打造即將起航 【基本資料】書名:《超腦:地庫》作 者:蔡必貴 著出版時間:2016年12月定 價:35.00元出版發行:現代出版社 內容介紹遊戲公司金牌策劃人水哥三年前突然辭職,從此成天四處遊蕩不說,更染上一個怪癖
  • 「破」英語,竟也是達賴的偽裝工具?
    中國西藏網訊 2011年,一部資料翔實、措辭鋒利的著作——《並非如此禪:達賴隱匿的一面》撕下了達賴呈現給西方的「神聖」面具。它的作者,就是法國作家、資深媒體人馬克西姆?維瓦斯。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之際,維瓦斯接受《環球時報》專訪,談了他眼中的真實西藏。
  •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更何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所以語言方面更是繁多複雜,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最難聽懂的六大方言,這些方言在外地人聽著就像在聽天書,其中最難懂的第一名還被稱作是「鬼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航空英語:機長說的那些鬼話
    你知道哪些「鬼話」?歡迎留言
  • 中國人與英語教育這40年:從「啞巴英語」到在線教外國人說中文
    而後,經歷連年戰爭與政治形態變化,英語在教育中的地位幾次沉浮。隨著對外政策的變化,英語第一外語的地位曾被俄語取代又回歸;接踵而至的十年浩劫,又讓剛剛萌芽的英語教育一度中斷。當代國人學習英語的真正熱潮,起步於改革開放。
  • 2019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交通工具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題:交通工具 2019-11-29 19:26 來源
  • 鹹豐10年的英語教材,距今150多年,英語單詞用漢語拼音標註
    我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回憶:「十四歲起又添了英文課,除了《英語讀本》,我只念了兩本書……」而晚清重臣曾國藩的長子、外交官曾紀澤則是近代第一位有史記載的自學英語的官員,他曾在日記中寫道:「餘習西音,然湘中苦無師友,取英人字典獨研數年,自創習法,事倍功半,有所成……」從近期現世的一本印有「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字樣、距今
  • 怎麼使用英語翻譯工具
    有時候跟朋友等人聊天時,朋友發來了英語式問候,有時遇到新單詞看不懂,又不好說說出來,怕被朋友,現在我告訴大家如何使用英語翻譯工具,讓你不再尷尬了。百度英語在線翻譯工,金山詞霸英語在線翻譯工具,有道英語在線翻譯工具等等,很多很多。
  • 孫儷出席噠噠英語發布會大談等等英語學習:英語是一種工具
    其實英文只是孩子學習、大開眼界、走向世界的工具而已,千萬不要把它當成壓力。」她還補充說。正如噠噠英語CEO郅慧女士在發布會上所說:「我們希望未來,噠噠英語能為孩子傳遞更多的國際化優秀課程,讓英語成為孩子與世界溝通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