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要是能讓去過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絕對要有著獨一無二的特色,或者是美食,又或是一座城市的地標,一般來說美食哪裡都能模仿,但地標卻是無可複製。
比如說西安的兵馬俑,說起兵馬俑只會想到是西安,而不是想到安徽安慶,即使是按照比例複製了一個,但始終是個笑話,又或者是北京的鳥巢,08年奧運會舉辦場地,雖然過去11年,但依舊是首都北京的亮麗名片,如此傑出的建築,當然避免不了被模仿,同樣的在安徽合肥也有一座「鳥巢」,耗時5年投資2個億,卻是被說成是安徽最醜的建築。
身在合肥的我,對自家「鳥巢」早有耳聞,只是礙於時間比較忙一直沒去親自去看看,但我有了時間準備去的時候,在地圖上搜索找不到這個地方,在網上搜索合肥鳥巢,出來的只是介紹,關於它的準確地址卻是找不到,好像藏起來了一樣。
之後才知道,「鳥巢」起初是準備做科技館,後來又改名為合肥美術館,在今年好像又再次改名字了,改為合肥群眾文化中心,難怪搜索不到,其實鳥巢就位於興大道與廣西路口塘西河畔旁邊。對於合肥版的鳥巢,相信在安徽算是出了名的特色建築,因為有一次網上評比中國最醜建築,合肥鳥巢排在前十名內,也就那次,才讓世人知道合肥「鳥巢」的存在。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對於一般人來說,合肥「鳥巢」造型怪異,像一堆亂放的大鐵棍,毫無美感更說不上有什麼特色,但對內行人來說,這就是一件建築界的藝術品,因為雜亂無章搭建起來的管道都是通過細緻推敲,每一根管道的位置和長短都是經過精心測量,看則亂實則美。
每個人的看法和觀點都不同,不能一棒子打死。不過合肥「鳥巢」確實是歷經坎坷,從建成到對外開放經歷過改名,改名,再改名,閉館,荒廢,再開放,從2009年正式動工開始,預備是2010年完工,沒想到在10年年底的時候第一次改名為美術館,預計2011開館,但萬萬沒想到遇到施工問題被閉館了,一直到2014年,第二次改名為合肥市群眾文化活動中心,然而從14年直到今年才算是正式對外開放。
真正意義上來說,這座「鳥巢」修修改改有近10年的時間,耗費2億左右的人民幣,終於這座有著1600多平方米的建築才得以正式跟大家見面,聽說合肥「鳥巢」的總設計師是來自深圳建築研究總院的孟建民院士,合肥不少著名建築都是由他設計,比如政務新區綜合大樓,渡江戰役紀念館等等,只是沒想到合肥「鳥巢」會成這樣。
關於設計起初的構想確實是從北京鳥巢想到的靈感,但又不能和它一樣,苦思冥想後終於想起小時候玩的遊戲棒,自然散落後的自然狀態進行固化,既能說是形似鳥巢,又能說是一個全新的設計想法,但這能代表大眾的思維與設計者在同一條路上,所以在建成之後遭到很多網友吐槽,不僅模仿不像,還醜的很,於是說是鳥巢,不如說是雞窩。對此去看過合肥「鳥巢」的朋友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