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來了!山西37個縣(市、區)迎來新機遇

2020-12-14 瀟湘晨報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近日聯合印發了《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簡稱《規劃》)。太行山綿延400餘公裡,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其中,涉及到山西省範圍內的南太行、西太行山區的37個縣(市、區)。那麼具體涉及哪些方面呢?10月26日,記者走訪了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南太行、西太行入列規劃

《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030萬人。

其中,南太行山區包括河南省林州市、安陽縣、輝縣市、衛輝市、淇濱區、鶴山區、淇縣、修武縣、博愛縣、沁陽市、濟源市;山西省晉城城區、沁水縣、陽城縣、陵川縣、高平市、澤州縣、潞州區、潞城區、屯留區、上黨區、武鄉縣、沁縣、襄垣縣、黎城縣、平順縣、長子縣、壺關縣等28個縣(市、區)。

東太行山區包括北京市昌平區、門頭溝區、房山區,河北省涿鹿縣、懷來縣、蔚縣、淶源縣、易縣、淶水縣、滿城區、阜平縣、順平縣、唐縣、曲陽縣、平山縣、靈壽縣、行唐縣、井陘縣、井陘礦區、鹿泉區、元氏縣、贊皇縣、臨城縣、內丘縣、信都區、沙河市、涉縣、武安市、峰峰礦區、磁縣等30個縣(市、區)。

西太行山區包括山西省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榆社縣、壽陽縣、盂縣、平定縣、陽泉城區、陽泉郊區、陽泉礦區、定襄縣、五臺縣、繁峙縣、代縣、靜樂縣、忻府區、靈丘縣、廣靈縣、渾源縣、婁煩縣等20個縣(市、區)。

5年實現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超12%

規劃期限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中遠期至2035年。

按照發展目標,到2025年,太行山旅遊形象初步樹立,多樣化旅遊產品體系基本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逐步完善,太行山東西部重點旅遊交通通道全面暢通,產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旅遊業在促進鄉村振興、資源型地區轉型和生態功能區建設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力爭實現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到2035年,太行山成為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展示國家形象、彰顯文化自信的標誌性山脈和國際知名的山嶽型旅遊目的地。太行山東西部安全暢達旅遊交通網絡全面形成,成為交通旅遊融合發展和國家旅遊風景道建設樣板。旅遊產品體系和旅遊產業體系不斷健全,旅遊業成為太行山區最重要的生態產業、富民產業和幸福產業。力爭實現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串聯廊道推動跨區域旅遊聯動發展

太行山區自然生態環境好,區位條件優越,周邊城市群市場潛力大,也是我國旅遊業發展最為成熟的山嶽型旅遊目的地之一,目前已形成西柏坡、紅旗渠、雲臺山、五臺山、野三坡、皇城相府、王莽嶺等旅遊品牌,2019年擁有5A級景區14家,4A級景區124家,接待國內外遊客達5.6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達4369.7億元。旅遊業在太行山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太行山區內26個原國家級貧困縣中有12個縣將旅遊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主導產業,大同、忻州、晉中、長治、晉城、焦作等資源型地區將旅遊業作為實現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重要支柱產業。

《規劃》統籌太行山區地理空間邊界、山水文化生態單元、旅遊交通格局以及產業發展基礎,兼顧跨區域協調發展,構建「重點引領、三區聯動、板塊集聚、廊道串聯」的旅遊業空間格局。

以紅旗渠、雲臺山、青天河、神農山、林州太行大峽谷、皇城相府、野三坡、白石山、西柏坡、媧皇宮、五臺山、雁門關、黃崖洞、壺關太行山大峽谷、王莽嶺、清西陵、八裡溝等國家5A級和重點4A級景區為依託,充分發揮精品景區輻射帶動效應,引領太行山旅遊業的轉型升級。

充分發揮南太行山區的引領帶動作用,增強東太行山區對外承接功能,促進西太行山區創新發展,實現南太行山區、東太行山區、西太行山區等三大片區山水生態、文化生態、紅色生態旅遊聯動發展。

綜合考慮太行山山水文化生態單元的完整性、資源稟賦、發展水平和區域融合發展程度,以及東西向交通通道建設基礎,以推進產業集聚和區域協調發展為目標,打破行政區劃界線,構建跨區域的旅遊產業集聚板塊。

【來源:黃河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發布,河北這些縣市將迎來利好
    10月21日,發改委發布了《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提出要充分發揮旅遊業在太行山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中的戰略支撐作用,推動太行山區旅遊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 山西37縣進入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 涉及太原四景區
    我市有:婁煩縣(鄉村旅遊);婁煩縣高君宇故居(紅色文化旅遊基地);中國煤炭博物館、婁煩雲頂山(研學旅遊)10月23日消息,婁煩縣等37個縣(市、區)進入《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
  •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來了!河北這些地方迎來新機遇
    >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030萬人。武鄉縣、沁縣、襄垣縣、黎城縣、平順縣、長子縣、壺關縣等28個縣(市、區)。西太行山區包括山西省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榆社縣、壽陽縣、盂縣、平定縣、陽泉城區、陽泉郊區、陽泉礦區、定襄縣、五臺縣、繁峙縣、代縣、靜樂縣、忻府區、靈丘縣、廣靈縣、渾源縣、婁煩縣等20個縣(市、區)。規劃期限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中遠期至2035年。
  •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來了!沙河將在這些項目迎來新機遇
    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030萬人。武鄉縣、沁縣、襄垣縣、黎城縣、平順縣、長子縣、壺關縣等28個縣(市、區)。西太行山區包括山西省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榆社縣、壽陽縣、盂縣、平定縣、陽泉城區、陽泉郊區、陽泉礦區、定襄縣、五臺縣、繁峙縣、代縣、靜樂縣、忻府區、靈丘縣、廣靈縣、渾源縣、婁煩縣等20個縣(市、區)。規劃期限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中遠期至2035年。
  • 河北27縣(市、區)迎太行山旅遊發展良機
    11月5日在邢臺市信都區漿水鎮前禪房村拍攝的太行山秋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攝10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聯合印發《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
  •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
    近日,國家發改委、文旅部聯合印發《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石家莊市平山縣、靈壽縣、行唐縣、井陘縣、井陘礦區、鹿泉區、元氏縣、贊皇縣名列其中,屬於東太行山區。據了解,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裡。
  •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 年)》正式公布 河北太行這些區域將迎來大發展
    10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聯合公布了《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 年)》。太行山綿延400餘公裡,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 4 省(市),共 78 個縣(市、區)。其中,涉及到河北省範圍內的東太行山區的27個縣(市、區)。
  • 河北27縣(市、區)迎太行山旅遊發展良機
    11月5日在邢臺市信都區漿水鎮前禪房村拍攝的太行山秋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攝□河北日報記者 潘文靜10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聯合印發《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
  •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發布 我市所轄縣市區均有涉及
    山西日報記者劉聰報導:10月21日,國家發改委、文旅部聯合公布了《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太行山綿延400餘公裡,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其中,涉及到山西省範圍內的南太行、西太行山區的37個縣(市、區)。
  • 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印發,京冀晉豫四省市在列
    10月21日,國家發改委、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印發《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的通知。《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030萬人。河南哪些市縣入列?戰略目標定了啥?一起來劃重點。範圍 | 河南哪些市縣入列?
  • 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聯合印發《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旅遊業在太行山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太行山區旅遊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經國務院同意,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聯合印發了《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 最新規劃來了!張家口這些地方迎來新機遇
    、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030萬人。武鄉縣、沁縣、襄垣縣、黎城縣、平順縣、長子縣、壺關縣等28個縣(市、區)。西太行山區包括山西省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榆社縣、壽陽縣、盂縣、平定縣、陽泉城區、陽泉郊區、陽泉礦區、定襄縣、五臺縣、繁峙縣、代縣、靜樂縣、忻府區、靈丘縣、廣靈縣、渾源縣、婁煩縣等20個縣(市、區)。規劃期限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中遠期至2035年。
  • 國家發改委、文旅部聯合印發最新規劃!石家莊這些地方迎來新機遇
    規劃範圍和期限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030萬人。其中,南太行山區包括河南省林州市、安陽縣、輝縣市、衛輝市、淇濱區、鶴山區、淇縣、修武縣、博愛縣、沁陽市、濟源市;山西省晉城城區、沁水縣、陽城縣、陵川縣、高平市、澤州縣、潞州區、潞城區、屯留區、上黨區、武鄉縣、沁縣、襄垣縣、黎城縣、平順縣、長子縣、壺關縣等28個縣(市、區)。
  • 【重磅消息】元氏縣納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
    近日,國家發改委、文旅部聯合印發《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 >、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030萬人。
  • 最新規劃!石家莊這些地方迎來新機遇……
    >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030萬人。武鄉縣、沁縣、襄垣縣、黎城縣、平順縣、長子縣、壺關縣等28個縣(市、區)。西太行山區包括山西省昔陽縣、和順縣、左權縣、榆社縣、壽陽縣、盂縣、平定縣、陽泉城區、陽泉郊區、陽泉礦區、定襄縣、五臺縣、繁峙縣、代縣、靜樂縣、忻府區、靈丘縣、廣靈縣、渾源縣、婁煩縣等20個縣(市、區)。規劃期限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中遠期至2035年。
  • 聚焦 |平山縣又迎來新機遇!!!
    近日,國家發改委、文旅部聯合印發《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規劃範圍和期限規劃範圍>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個縣(市、區),總面積10.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030萬人。
  • 為河北旅遊發展注入新動能「太行山全域旅遊發展聯盟」成立
    會中,著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河北省內太行山沿線重點縣(市、區)政府及旅遊部門有關負責人、新聞媒體等各界代表通過主旨演講、圓桌對話等形式,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旨在推動太行山文化旅遊特色文創產品的開發、促進太行山沿線城市的單邊和多邊合作,打造太行山全域旅遊新品牌。
  • 山西或將有城市新規劃!這兩區若強強聯手,太原或將有大發展
    因為在我國眾多飛速發展的省份中,山西的經濟並沒有很突出,在經濟增速上也比較緩慢。不過這幾年山西也在便發展便尋找新的產業模式,以期望得到更好的發展。作為一座擁有濃厚歷史的省份,山西境內的資源十分豐富,除了煤炭之外,還有很多代表性的景觀,深受遊客的喜歡。
  • 河北保定:下好太行山旅遊業發展「先手棋」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定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機遇,搶下「先手棋」,積極推進太行山旅遊產業集聚帶建設,探索太行山旅遊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保定市的淶源、易縣、淶水、阜平等8個縣位列《國家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這裡也是保定文化旅遊資源最富集的區域。
  • 伊犁旅遊發展迎來新機遇
    伊犁旅遊發展迎來新機遇新增6家國家4A級景區 擦亮「金」字招牌12月8日,記者從伊犁州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在11月底公示的國家4A級景區新增名單中,伊犁州直有3家上榜,分別是伊寧市六星街景區、新源縣那拉提國家溼地公園景區和特克斯縣八卦城景區,至此,伊犁州直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