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現金流的健康,對於一個企業的經營來說尤為重要,這也是考驗財會人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指標之一。
收入,成本,稅收,每一環都需要合理規劃來保證企業的正常高效運營。
就在10月,一通來自稅務局的電話,讓財務同學張漂亮為公司帶來了數十萬的現金流。
— 來自稅務局的電話 —
張漂亮是重慶市北碚區某企業的財務。10月,一通來自稅務局的電話,讓他在實務中第一次接觸到了「留抵退稅」這一「特殊」業務,也讓她完成了職業生涯裡第一次留抵退稅的操作流程,為公司退回了數十萬的稅費已繳納的進項稅額。
眾所周知,留抵退稅,其學名叫」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優惠」
理論上來說,增值稅銷項稅額總是會大於進項稅額,但是由於某些特殊原因,譬如集中投資、貨物生產周期較長等原因,便可能會導致進項稅額大於銷項稅額,這樣留抵退稅便出現了。這便也是留抵退稅的特殊之處。
由於其特殊性,所以並不是每個公司都會遇到留抵退稅的業務,在張漂亮的公司這也是第一次,對於如何正確操作,獲得退稅,一開始張漂亮也是一頭霧水。
在疫情期間,每個企業運營都很艱難,一下子能退幾十萬稅款,對於公司正常運營是一個強力的助力,所以儘快處理掉這一部分稅額,成為了張漂亮10月工作的重點之一。
— 學習政策,獲得成長 —
張漂亮所在的公司是重慶設立的一家網際網路人力資源公司,有部分業務涉及當月出帳,下月開票的情況,因為疫情期間部分進項沒有被及時抵扣,出現了60餘萬的留抵退稅額。
在接到稅務局的電話後,張漂亮及其團隊認真的梳理了相關業務,對稅務局解釋清楚了相關留抵退稅額產生的原因,在稅務局的協助下,張漂亮團隊開始了留抵退稅的具體操作。
留抵退稅是一個2019年4月開始試行的新制度,主要針對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符合什麼條件可以申請留抵退稅?
1.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連續六個月(按季納稅的,連續兩個季度)增量留抵稅額均大於零,且第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於50萬元;
2.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者B級;
3.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發生騙取留抵退稅、出口退稅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形的;
4.申請退稅前36個月未因偷稅被稅務機關處罰兩次及以上的;
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徵即退、先徵後返(退)政策的。
關於留抵退稅的相關法律
1.《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
2.《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14號)
3.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明確部分先進位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84號)
4.《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
張漂亮及其團隊對留抵退稅有了深刻的認識,但是具體操作具體操作上卻有遇到了難題。根據相關政策:
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增量留抵稅額×進項構成比例×60%(小知識:進項構成比例是指2019年4月至申請退稅前一稅款所屬期內已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解繳稅款完稅憑證註明的增值稅額佔同期全部已抵扣進項稅額的比重。)
允許退還的增量留抵稅額裡的進項構成比例該如何算呢?張漂亮第一時間聯繫了稅務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在查閱了稅務局給出的一對一輔導記錄表以後,搞清楚了這個數值的計算方法。確定了應該退稅的額度,接下來便是申請退稅了。
— 小小波折,順利退稅 —
學習政策,理解業務,獲得團隊成長之後,就進入了退稅實踐流程了。
目前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政策共有三類:
1、「一般」增量留抵退稅
2、分先進位造業增量留抵退稅
3、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增量留抵退稅
在重慶市稅務局電子稅務局操作窗口裡只有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生產企業增量留抵退稅辦理留抵退稅的選項。而張漂亮所在公司的類型屬於:「一般」增量留抵退稅。
於是張漂亮又給稅務局打了個電話,在相關指引下,找到了退稅套餐進入窗口。沒過多久,公司帳戶裡便收到了重慶市稅務局打來的退稅款。
— 對業務借鑑意義 —
通過這次退稅的實踐,張漂亮不僅學會了留抵退稅新業務的操作和知識,還獲得了一些啟示(希望能對其他財務同學有借鑑意義):
1. 日常一定要做好稅務規劃,儘量避免留抵退稅的出現。
雖然多交的稅款可以退回,但是根據操作公式,不能全額退回,最多只能退回60%,且金額大於60萬才能操作退稅。在日常稅務規劃的時候,我們應該儘量避免進項過多的出現,及時抵扣銷項,並及時關注稅款情況,保證公司的現金流。
2. 保持與稅務局的聯繫,及時獲取新的政策。
雖然稅務局有提醒企業進行稅務操作的義務,但是通過被動告知的方式去獲取稅務優惠太過被動。我們在日常工作之中,需要按時跟稅務局相關人員聯繫,獲取有關的稅務優惠,為公司發展助力。
3. 保持好奇,用隨時學習的心態去迎接新政策。
稅務政策近幾年的變化很大,對於我們的學習和工作產生了很多的挑戰。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及時的去接觸新政策,學習國家出臺的各種政策,助力業務,獲得成長。
2020年,都說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一年,這一年出現新冠疫情讓很多企業都出現了生存問題,我們財稅工作人員在一個企業裡,是最接近「錢」的部門,應該用各種手段,結合合理的政策,為企業發展助力,我們相信,冬天不會太久,春天即將到來,讓我們共同去努力,與公司一起成長發展。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最新最全的「稅」諮詢,戳「閱讀原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