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周氏宗親」加入周氏大家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周」,先點上面藍字周氏宗親,再點關注,每天免費閱讀.
主墓刻著廬陵周公四字。圖/記者歐陽澤
墓前的臥虎。圖/記者歐陽澤
說起周公,大家會不約而同地想起商周時期的周文王。然而,在湛江也有一位周公,他的名字叫周復,是雷州半島周氏的開基祖。後人為了紀念他,特意在遂溪縣嶺北鎮調豐村龍節嶺建有一座廬陵周公墓,保留至今。
1 周復——雷州半島周氏開基祖
記者一行人在周氏後人的帶領下,驅車經過遂溪嶺北鎮,來到山色秀美的龍節嶺。該嶺北麓生長著一大片茂盛的天然林木,一年四季鬱鬱蔥蔥。在這片林木中間,有一群古代的石築墓葬,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廬陵周公墓正坐落其間。
遠離了都市的喧鬧,那裡幽靜而肅穆。下了車,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片綠色環繞、層層的石階梯,烘託出了莊嚴肅穆和厚重的歷史感。拾級而上,我們終於看到了廬陵周公墓的面貌。
據考證,廬陵周公墓始建於元代初,系本地官員古墓葬。墓主周復,字希聖,原籍江西廬陵。南宋末年(1275年)來雷任知軍,元初改稱知路。宋沒元興,復公不甘為元效命,棄官遁跡遂溪,卜居調豐周宅園,生息繁衍,開基立族,為廬陵來雷周氏始祖。卒後葬英裡社貓弄村後龍節嶺。
儘管經過了幾百年的風吹雨打,歷史的滄桑也可窺見一斑,但墓前碑碣鐫刻的「廬陵周公」四個朱紅色的大字依然醒目無比。在其左側,是其嫡配陳太安人墓。右側有明處士周公墓及一無名墓。
據周氏後人周一靈介紹,廬陵周公墓的墓表由青石構成,以宋官儀制石築高輿華蓋。形制獨特,呈轎形,故又稱石轎墓。墓體長225釐米,寬93釐米,高159釐米,共為七層。底層飾蓮花瓣紋,第二層飾花草瑞獸紋,第四層左右兩側為四柱三格,格內刻有長方形、斜方形及金錢紋花窗飾,第六層飾卷草紋,第七層為轎頂形,頂端飾一圓形轎珠,以四瓣花襯託,出四脊至四角上翹。造型獨特而造工細膩。據了解,這樣的墓葬在廣東省內亦屬罕見。
墓的四周有圍欄及石壁,墓前兩側各置一尊造型古樸的石雕臥虎。墳場四周森林密護,山環水繞,地脈奇異,殊美無比。
2 解密「廬陵周公墓」
不少人聽聞「周公」,直覺上會誤以為是商周時期的周文王。周一靈笑著解釋說:「此周公非彼周公!」
為何墓碑上只刻「廬陵周公」四個簡單的大字?一般來說,墓碑都刻有墓主名字、世系、生卒時間、子嗣班派名字、立碑年月等,而它卻與眾不同,且「廬陵周公」也不是墓主周復的專有名詞,只是表明墓主的宗族籍貫和姓氏而已,是一種甚為普通的稱謂。這到底是何原因?周復後裔、清朝進士周植曾指出:「吾祖棄官而卒於元定鼎之後,若題宋字則非時,若題元字則不忍,惟明著廬陵不忘其本而曰廬陵周公。」
可見墓碑只題「廬陵周公」是經過深思熟慮,並非草率行事。同時該墓是以宋官儀制石築高輿華蓋,表明了周公忠於宋室,寧棄不媚的民族骨氣,於當時的社會現實是難能可貴的。
周公墓呈轎形並有精緻的雕刻。 圖/記者歐陽澤
周公墓的兩名管護人員。圖/記者歐陽澤
3 周氏子孫遍及各地 銘記先祖不忘「根」
周復棄官遁跡遂溪後,卜居調豐周宅園,生息繁衍,開基立族,世代綿延,賢達名人、有識之士不計其數。周復長子逢龍追封閤門使,次子起龍貢任廉州教授。第十八代後裔周植為清代進士。至清初,周氏已成為雷郡名族世家。據不完全統計,周氏後裔散居於雷、瓊及海外等地,至今有十多萬人。在湛江,姓周的村莊達300多條。
每年清明期間,周氏後人都從四面八方趕來,瞻仰拜祭始祖,表達對先祖的懷念,世世代代不忘自己的「根」。
駐守在老虎墓負責保護工作、同是周氏後人的周林生告訴記者:從清明前20天開始,從各地趕來拜祭的人絡繹不絕,一直持續到清明後一個月依然人潮湧動,其中以清明後一兩個星期的周末人最多,來參拜人數一天最多可達5000多人。
除了清明節這個比較重大的節日,平時也有不少人來參拜求子。周林生說,來參拜的人當中,也有不少是外地甚至外姓的。他們也許是聽聞廬陵周公墓這個地方是個風水寶地,周氏子孫繁多、世代綿延,所以趕來此地參拜求子。有的人則是求子心願達成了以後回來還願。
4 子孫追本溯源 欲到江西「尋親」
2010年5月10日,廬陵周公墓被列入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並按規定劃定了廬陵周公墓的重點保護範圍和一般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據了解,東至左石築人行道外邊線;西至右石築人行道外邊線,墓前寬54米,墓後寬34米;南至墓背護坡石;北至弧線步級,南北中線長44米都屬於重點保護範圍,力求廬陵周公墓環境的原始風貌不受破壞。
周氏後人十分注重祖墓保護管理工作。全族兄弟自發捐款重修祖墓後,又在遂溪成立了一個文物辦公室負責墓地的一切工作,聘用了2人長期駐守在墓地負責保護和管理、清潔工作。
對廬陵周公墓,周氏後裔發動全族兄弟予以保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而周氏族人都有一顆很強烈的尊崇始祖的赤子之心,尋根問祖的意識也很強烈。
周一靈表示,始祖周復是宋末時從江西廬陵遷來雷州半島落戶的,最近幾年,族人也萌生了到江西「尋親」的想法。他們已經派人到江西廬陵進行調查研究,根據族譜,發現了歷史上曾存在3位名為周復的人。而根據時間推算,已經把另外2位同名周復的人排除,只剩下一位名為周復的人與自己的先祖比較相像。周氏族人近期準備派人到江西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尋回先祖的原址。
作者:張雅婷 何有鳳 周漢基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分享~
↓↓↓點下面「閱讀原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