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周氏開基祖

2021-02-08 周氏宗親

  點上面周氏宗親」加入周氏大家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周」,先點上面藍字周氏宗親,再點關注,每天免費閱讀.

主墓刻著廬陵周公四字。圖/記者歐陽澤

    墓前的臥虎。圖/記者歐陽澤

    說起周公,大家會不約而同地想起商周時期的周文王。然而,在湛江也有一位周公,他的名字叫周復,是雷州半島周氏的開基祖。後人為了紀念他,特意在遂溪縣嶺北鎮調豐村龍節嶺建有一座廬陵周公墓,保留至今。

    1 周復——雷州半島周氏開基祖

    記者一行人在周氏後人的帶領下,驅車經過遂溪嶺北鎮,來到山色秀美的龍節嶺。該嶺北麓生長著一大片茂盛的天然林木,一年四季鬱鬱蔥蔥。在這片林木中間,有一群古代的石築墓葬,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廬陵周公墓正坐落其間。

    遠離了都市的喧鬧,那裡幽靜而肅穆。下了車,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片綠色環繞、層層的石階梯,烘託出了莊嚴肅穆和厚重的歷史感。拾級而上,我們終於看到了廬陵周公墓的面貌。

    據考證,廬陵周公墓始建於元代初,系本地官員古墓葬。墓主周復,字希聖,原籍江西廬陵。南宋末年(1275年)來雷任知軍,元初改稱知路。宋沒元興,復公不甘為元效命,棄官遁跡遂溪,卜居調豐周宅園,生息繁衍,開基立族,為廬陵來雷周氏始祖。卒後葬英裡社貓弄村後龍節嶺。

    儘管經過了幾百年的風吹雨打,歷史的滄桑也可窺見一斑,但墓前碑碣鐫刻的「廬陵周公」四個朱紅色的大字依然醒目無比。在其左側,是其嫡配陳太安人墓。右側有明處士周公墓及一無名墓。

    據周氏後人周一靈介紹,廬陵周公墓的墓表由青石構成,以宋官儀制石築高輿華蓋。形制獨特,呈轎形,故又稱石轎墓。墓體長225釐米,寬93釐米,高159釐米,共為七層。底層飾蓮花瓣紋,第二層飾花草瑞獸紋,第四層左右兩側為四柱三格,格內刻有長方形、斜方形及金錢紋花窗飾,第六層飾卷草紋,第七層為轎頂形,頂端飾一圓形轎珠,以四瓣花襯託,出四脊至四角上翹。造型獨特而造工細膩。據了解,這樣的墓葬在廣東省內亦屬罕見。

    墓的四周有圍欄及石壁,墓前兩側各置一尊造型古樸的石雕臥虎。墳場四周森林密護,山環水繞,地脈奇異,殊美無比。

    2 解密「廬陵周公墓」

    不少人聽聞「周公」,直覺上會誤以為是商周時期的周文王。周一靈笑著解釋說:「此周公非彼周公!」

    為何墓碑上只刻「廬陵周公」四個簡單的大字?一般來說,墓碑都刻有墓主名字、世系、生卒時間、子嗣班派名字、立碑年月等,而它卻與眾不同,且「廬陵周公」也不是墓主周復的專有名詞,只是表明墓主的宗族籍貫和姓氏而已,是一種甚為普通的稱謂。這到底是何原因?周復後裔、清朝進士周植曾指出:「吾祖棄官而卒於元定鼎之後,若題宋字則非時,若題元字則不忍,惟明著廬陵不忘其本而曰廬陵周公。」

    可見墓碑只題「廬陵周公」是經過深思熟慮,並非草率行事。同時該墓是以宋官儀制石築高輿華蓋,表明了周公忠於宋室,寧棄不媚的民族骨氣,於當時的社會現實是難能可貴的。

 

    周公墓呈轎形並有精緻的雕刻。 圖/記者歐陽澤

    周公墓的兩名管護人員。圖/記者歐陽澤

    3 周氏子孫遍及各地 銘記先祖不忘「根」

    周復棄官遁跡遂溪後,卜居調豐周宅園,生息繁衍,開基立族,世代綿延,賢達名人、有識之士不計其數。周復長子逢龍追封閤門使,次子起龍貢任廉州教授。第十八代後裔周植為清代進士。至清初,周氏已成為雷郡名族世家。據不完全統計,周氏後裔散居於雷、瓊及海外等地,至今有十多萬人。在湛江,姓周的村莊達300多條。

    每年清明期間,周氏後人都從四面八方趕來,瞻仰拜祭始祖,表達對先祖的懷念,世世代代不忘自己的「根」。

    駐守在老虎墓負責保護工作、同是周氏後人的周林生告訴記者:從清明前20天開始,從各地趕來拜祭的人絡繹不絕,一直持續到清明後一個月依然人潮湧動,其中以清明後一兩個星期的周末人最多,來參拜人數一天最多可達5000多人。

    除了清明節這個比較重大的節日,平時也有不少人來參拜求子。周林生說,來參拜的人當中,也有不少是外地甚至外姓的。他們也許是聽聞廬陵周公墓這個地方是個風水寶地,周氏子孫繁多、世代綿延,所以趕來此地參拜求子。有的人則是求子心願達成了以後回來還願。

    4 子孫追本溯源 欲到江西「尋親」

    2010年5月10日,廬陵周公墓被列入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並按規定劃定了廬陵周公墓的重點保護範圍和一般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據了解,東至左石築人行道外邊線;西至右石築人行道外邊線,墓前寬54米,墓後寬34米;南至墓背護坡石;北至弧線步級,南北中線長44米都屬於重點保護範圍,力求廬陵周公墓環境的原始風貌不受破壞。

    周氏後人十分注重祖墓保護管理工作。全族兄弟自發捐款重修祖墓後,又在遂溪成立了一個文物辦公室負責墓地的一切工作,聘用了2人長期駐守在墓地負責保護和管理、清潔工作。

    對廬陵周公墓,周氏後裔發動全族兄弟予以保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而周氏族人都有一顆很強烈的尊崇始祖的赤子之心,尋根問祖的意識也很強烈。

    周一靈表示,始祖周復是宋末時從江西廬陵遷來雷州半島落戶的,最近幾年,族人也萌生了到江西「尋親」的想法。他們已經派人到江西廬陵進行調查研究,根據族譜,發現了歷史上曾存在3位名為周復的人。而根據時間推算,已經把另外2位同名周復的人排除,只剩下一位名為周復的人與自己的先祖比較相像。周氏族人近期準備派人到江西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尋回先祖的原址。

作者:張雅婷 何有鳳 周漢基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分享~

↓↓↓點下面讀原文」,更精彩!

相關焦點

  • 曾氏開基祖墳墓
    曾文辿拜楊筠松為師以後經師傅擇地,於公元882年前後從於都葛坳鄉曲洋小源村遷居三僚定居,成為三僚曾姓開基祖。曲洋原先是一個獨立的鄉,現劃歸在葛坳鄉轄下。去小源還真不容易,到了葛坳鄉政府還要經過曲洋江,有座新建的橋,曲洋渡口是去小源的必經之路。開春的季節,寬闊的河床上沙灘佔有了三分之二的面積,
  • 平和秀峰開基祖(六三郎公)考
    九子遊中的五七郎公至永定月流長嶺下夏圳背開基,傳樂水公、樂山公。月流世系至此。樂水公無傳,樂山公生四子,外遷四地皆成一地之祖。長子五九郎公開基大溪,次子六三郎公開基平和秀峰,三子念四公開基詔安秀篆,四子念季公開基洪源。
  • 雲霄縣東廈鎮周氏家廟維則堂對聯
    周氏家廟「維則堂」為雲霄縣東廈鎮荷步村。  周氏維則堂位於雲霄縣東廈鎮荷步村圩場邊,座北向南偏西,建築面積二百多平方米。祠龕奉祀荷步周氏開基祖太養公及妣吳氏、莊氏和二、三世公、媽神主。屏頂掛維則堂匾。祠堂前大戲埕,原左側豎兩副四支石筆,埕下泮池,塘下半月形照壁每年正月十五為周氏祭祖日,要在宗祠辦燈桌,燃爆竹、鳴三眼槍。
  • 最新中華周氏字輩大全
    重慶梁平周氏字輩:受乾道為勝,福祖顯朝天,思中念國德,常懷啟裔賢,履武稱祥瑞,受乾道為勝,福祖顯朝天,思中念國德,常懷啟裔賢,履武稱祥瑞,裕謀在步年,泰伯崇三讓,端委緒長延,程興雍和建,疇居茂叔先,庭階自交翠,圖書萬載綿。重慶榮昌周姓字輩:宗德光先世,良才啟大佳,成康開彥意,富貴永長發。
  • 中華周氏字輩大全
    四川成都外西三座墳仁厚堂周氏字輩:魁吉龍華世,宗長遠開繼,永興。四川成都西門仁厚堂周氏字輩:仁員必子友,玉瑄元循照,曰雋毓季鳳,聲錦麟應達,天廷作福祥,善舉孝為先,啟基承根正,祖德裕來昆,前彰載青冊,繼澤揚家譽,忠義禮守信,冠亨利貞齊,文安邦鼎盛,武定國運隆,昭穆奉聖堂,粵東傳世第,賢能顯名宗,瑞臨兆光輝。
  • 昨天,全世界周氏看汝州!中國·汝州周氏汝南堂拜祖大典!
    4月14日上午,戊戌年中國·汝州周氏汝南堂拜祖大典在蟒川鎮寺上村周赧王陵前舉行。據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述,周姓基本都出於姬姓,姬姓是非常古老的姓。中國很多姓,是從帶女字旁的這種姓氏分出來的。因此,汝州成為全世界周氏宗親心靈的故鄉。 此次活動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設有「盛世禮炮、敬獻花籃、淨手上香、行施拜禮、恭讀拜文、高唱頌歌、樂舞敬拜、祈福中華、天地人和」等議程,吸引全球周氏宗親回到故裡走一走、看一看,用心交流,表達對「家」的祝福和對祖國的祝願。
  • 太原堂溫氏河南固始開基祖溫澤
    溫澤為河南固始溫氏開基祖,是太原堂溫氏後裔,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 其後代人文蔚起,人才輩出。他的七世孫溫子昇,明進士、任吏部郎中;八世孫溫立極,授山西布政司照磨;十二孫世溫潤,貢生候選同知;十五世孫溫登第生子六人棗長子溫作梅,庠生;次子溫作霖,歲進士。
  • 最新全國各地周氏字輩大全
    四川成都外西三座墳仁厚堂周氏字輩:魁吉龍華世,宗長遠開繼,永興。四川成都西門仁厚堂周氏字輩:仁員必子友,玉瑄元循照,曰雋毓季鳳,聲錦麟應達,天廷作福祥,善舉孝為先,啟基承根正,祖德裕來昆,前彰載青冊,繼澤揚家譽,忠義禮守信,冠亨利貞齊,文安邦鼎盛,武定國運隆,昭穆奉聖堂,粵東傳世第,賢能顯名宗,瑞臨兆光輝。
  • 周氏入閩史述略
    唐朝已知著名的周氏,還有周樸(福州人)、周匡物(漳州人)。龍巖建寧周姓祖先先世自河南汝南遷居建寧石壁鄉,至周宗貴時遷居永定,生十一子,分居晉江、廣東大埔、饒平等地。(三)宋朝周氏肇基祖 南平浦城縣周氏肇基祖先 宋太宗年間(976—997),寧德縣(今蕉城區)周氏始祖周導(中書右相)之第五子周雲(縣令),從寧德縣西鄉蘭橋(今寧德蕉城區洋中鎮)隨母定居浦城。
  • 西晃山、米貢山蒲姓開基祖:蒲天統
    (蒲網訊)關於西晃山、米貢山蒲姓開基祖蒲天統,《四川蒲氏族譜》稱蒲文,《湖北蒲氏族譜》稱蒲文祖,《湖南新晃蒲氏族譜》稱蒲秀乾,《湖南蒲文彬支系族譜》稱添統,湖南、貴州等地《蒲氏族譜》又稱蒲天統...... 雖然名稱不一,但生卒年基本一致。
  • 卓源周氏:傳承兩岸百年情深 ——記新北市周氏回鄉祭祖
    「非常感動,很有意義」,「這是我第一次回來祭祖,和祖地的人接觸,感到分外親切。我們在臺北也有宗祠,大家都會去祭拜,但是在這裡會更有慎終追遠的感受。」在竹園村湖石角落的卓源周氏西樓祖祠,新北周氏一行沉浸在濃鬱的鄉情氣氛之中。  在西樓祖祠的二樓,新北周氏後人們向祖宗牌位和畫像列隊行三跪九叩大禮,宣讀了祭文。
  • 臺屬臺胞代表參加己亥年汝州周氏汝南堂拜祖大典
    日前,己亥年周氏汝南堂拜祖大典在平頂山市汝州蟒川鎮寺上村周赧王陵前舉行,全球周氏宗親代表共同拜謁周氏祖先。  活動共邀請全球周氏宗親代表1000餘人,來平頂山市汝州尋根問祖,其中臺胞臺屬代表近150名。
  • 各個省份,周氏輩分大全!
    重慶梁平縣福祿鎮周氏字輩:*隆自有啟,,忠厚傳家遠。重慶梁平周氏字輩:受乾道為勝,福祖顯朝天,思中念國德,常懷啟裔賢,履武稱祥瑞,受乾道為勝,福祖顯朝天,思中念國德,常懷啟裔賢,履武稱祥瑞,裕謀在步年,泰伯崇三讓,端委緒長延,程興雍和建,疇居茂叔先,庭階自交翠,圖書萬載綿。
  • 江西吉安廬陵烏東周氏、吉水泥田周氏關於對中華周氏聯譜理事會的嚴正申明!
    ,總會將周告根寫上編委一員,然在江西周氏世系,第一節烏東周氏世系:略。輅北周侁世系《中華周氏聯譜江西省九江卷二0一二年五月》侁公:諱彥博,字沂濱,號仕清生於唐高宗永微二年(651),夫人宋氏生於唐高宗永微八年(657),由潤州丹陽太平鄉豐裡仁義堡徙居江州瑞昌瀼溪之西輅北開基
  • 最新全國各地周氏字輩彙編!周家人速看!
    重慶梁平周氏字輩:受乾道為勝,福祖顯朝天,思中念國德,常懷啟裔賢,履武稱祥瑞,受乾道為勝,福祖顯朝天,思中念國德,常懷啟裔賢,履武稱祥瑞,裕謀在步年,泰伯崇三讓,端委緒長延,程興雍和建,疇居茂叔先,庭階自交翠,圖書萬載綿。重慶榮昌周姓字輩:宗德光先世,良才啟大佳,成康開彥意,富貴永長發。
  • 周氏字輩
    安徽巢湖市趙柳鎮茶周村周氏字輩:國正興順永,樂基[自]宜。安徽定遠愛蓮堂周氏字輩:聖明朝起玉,家周登步文,學井義守國,華有志保序,順忠孝仁道,立業長。安徽定遠周氏字輩:朝業永守金,祥。安徽固鎮縣連城周氏字輩:大有學化禮,恩光兆瑞年,雲聯興運啟,慶曆保綿延,文俊弘遠志,武功耀浩天,彥賢開新泰,成業慰汝南。安徽合肥肥東周氏字輩:乾元亨吉泰,利貞坤卜雲,望重期祖福,德高生家仁,理學宗聲永,蓮*世*長,忠厚風*晉,勤儉效虞唐。
  • 中華周氏字輩
    重慶梁平周氏字輩:受乾道為勝,福祖顯朝天,思中念國德,常懷啟裔賢,履武稱祥瑞,受乾道為勝,福祖顯朝天,思中念國德,常懷啟裔賢,履武稱祥瑞,裕謀在步年,泰伯崇三讓,端委緒長延,程興雍和建,疇居茂叔先,庭階自交翠,圖書萬載綿。重慶榮昌周姓字輩:宗德光先世,良才啟大佳,成康開彥意,富貴永長發。
  • 周氏輩分大全
    重慶梁平縣福祿鎮周氏字輩:*隆自有啟,,忠厚傳家遠。重慶梁平周氏字輩:受乾道為勝,福祖顯朝天,思中念國德,常懷啟裔賢,履武稱祥瑞,受乾道為勝,福祖顯朝天,思中念國德,常懷啟裔賢,履武稱祥瑞,裕謀在步年,泰伯崇三讓,端委緒長延,程興雍和建,疇居茂叔先,庭階自交翠,圖書萬載綿。
  • 太原堂溫氏內蒙古溫家溝開基祖溫召應
    現居內蒙古太原堂溫氏族人,大多數為清中晚期從山西、陝西遷移過去的溫氏族人的後裔,遠祖是唐叔虞,開基祖是溫何。最先遷移的目的都是為了生計,遷移路線由南向北,以黃河兩岸、河套內外、大青山前後為主要遷移地,也就是後來人們常說的走西口。
  • 周氏家族子輩大全,資料庫,請君查閱!
    雲南文山州周氏字輩:常祖元世宗,應大朝天子,永勝定安邦,肇瑞承恩蔭,萬代啟嘉祥。雲南文山周氏字輩:坤彪能遠長,世聯文金碧,登明大光先,永品正朝國,弘龍雲起主,地到元唐德。雲南宣威周氏字輩:世發興隆永,文章繼仕春。雲南永善縣周氏字輩:萬成福忠興,世代慶吉和,天開文映遠,武朝雲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