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前很多人應該都沒想到,這樣一部劇會把人看瘋。
到今天,《陳情令》豆瓣評分從4.8一路上升到7.8分。
評分人數有43萬+人,已超越《琅琊榜》成為豆瓣評分人數最多的一部劇。
#肖戰#和#王一博#兩位主演也一躍成為眾多少女的新牆頭↓↓
這樣的逆襲之路,在近幾年的影視劇中都可以視作一種奇觀。
回到劇本身,阿令也的確沒讓觀眾失望。無論淑芬和劇粉,都從大結局裡獲得了滿足。
高級的留白處理是整部劇的神來之筆,甚至在原著的基礎上,把立意拔得更高。
留一點遺憾和想像空間,有一種高級的浪漫。
這也是此劇最令人上頭的原因,在《陳情令》的世界裡,每一個配角都擁有著自己的人生。他們在劇裡各自渡著自己的劫、把所有愛恨、苦衷、不甘、意難平都留給了這個夏天。
導演陳家霖在專訪裡說《陳情令》「很仙,但不飛。」
總結得很到位。在這部劇裡,沒有一個絕對的反派,觀眾可以通過這部劇,感受到每個人物的血肉:世人眼裡的狂妄不羈之人並非心若磐石;作惡之人能為了一顆糖、一點知遇之恩以身相報;膽小怕事之人為了報仇暗地裡步步為營……
種種是非,難斷善惡,卻能讓人從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命運中,看到更難得、更寶貴、令人無比感動的赤子之心。
魏無羨,美強慘代表人物。江家家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以說貫穿了他的一生,他願意為了救綿綿、維護藍湛而得罪溫氏,也因此導致了桃花塢滅門、被迫放棄劍道,修習詭道等一系列悲劇。
之後更是無故背負世人的誤解,經歷眾叛親離,萬人唾棄……他早就洞悉了自己的結局。
世人不容他又何妨,他只管保護自己心愛的人。可當師姐死在自己眼前時,他所有的信念又頃刻崩塌,義無反顧將自己的命運推向萬劫不復。
待十六年後歸來,他仍然是「管他熙熙攘攘陽光道,我偏要一條獨木橋走到黑」的夷陵老祖。
歷盡千帆,他心中的大義從沒有過一絲改變,哪怕仙門百家再次衝上亂葬崗要將他挫骨揚灰,他還是願意將自己做成一面招陰旗讓眾人活下來。
所幸他最終等來了自己的光。一句「我早知道他是魏嬰」,讓他從此不再是孤身一人。
最近一直在循環《陳情令》的專輯,很喜歡《曲盡陳情》這首角色歌,每句話都是他。
「也曾笑奪酒罈,劍挑姑蘇十裡春,無關生死事老來盡作江湖詩中人。」
嘗過世間大悲大痛,但在歌裡卻依舊笑如春風,熱血難涼,是永遠的少年。
最懂魏無羨的人是藍忘機。
過去世人皆贊他「皎皎君子,澤世明珠」,可他在面對魏無羨「何種道可以讓弱者得到真正的保護」時,也開始懷疑過去所信仰的正義。十六年的尋找,他代替魏無羨完成了心中相信的正道。不惜違抗家命,身受三百道戒鞭,閉關三年;
或許這句話早已在他心中反覆追問過數千遍,但始終沒有答案。所以他才大聲質問「人間正道孰是孰非、孰黑孰白」;
也讓他在金麟臺上站到了仙門百家的對立面,義無反顧走上那條獨木橋;
至情至性藍二公子,始終都堅持自己的初心和正道,他相信魏嬰所行之事也是他認為的正義,所以「問心無愧」。
大結局裡,魏無羨和藍忘機在姑蘇山上各自轉身離去,看似各奔前程,其實奔赴著同一條路。
藍忘機先行完成自己的家族使命,做仙督穩大局,而這次,換魏無羨來等他。
等再相見時,一聲魏嬰,一個回頭,他們終是等到了彼此。
藍湛終於可以告訴魏嬰那首歌的名字,從此一起雲遊江湖,鋤奸扶弱,實現年少時許下的誓言。
——「願我魏無羨,願我藍忘機,能夠一生鋤奸扶弱,無愧於心。」對他們二人來說,這是最美好的結局吧。
江澄,大概是全劇最意難平的人物。
夷陵老祖死無全屍之時,世人都說他是最開心的人。但得知剖丹真相的他卻陷入深深的崩潰,這麼多年他何曾真的恨過魏無羨?否則不會替他看管16年的陳情。
他從來都只怪他離開自己,「你說過,將來我做家主,你就做我的下屬,一輩子扶持我,永遠不會背叛我們雲夢江氏,這都是你自己說的!!!!」
少年們都已長大,當初一起摸魚喝酒的雲夢雙傑,如今只有一句「對不起」和往事不必提。
魏無羨再也不會知道16年前江澄也曾為他去送死的真相。
江澄從此獨守雲夢,而故人早已離去。
這份赤誠寶貴的恩義只能留給雖看到全貌,卻無話可說的我們來細品。
(哭死了!)
活到最後一集的金光瑤,人生是另一種艱難。「娼妓之子,無怪乎如此」多麼誅心的話,是他一生背負的枷鎖。
多年前被親生父親一腳踢下金麟臺,多年後,他殺父殺兄殺妻殺子,留下一身罪孽和惡名。
這樣一個狠毒陰險的惡人綁架了金凌,卻在聶大哥的刀劈下來之際推開了他。同樣地,最後被藍大刺中一刀,恨到要和他同歸於盡的時候,他還是心軟了。生死關頭金光瑤推開了藍曦臣,與被自己親手殺死的大哥聶明玦封印在一起,死後也繼續纏鬥不休。
金光瑤這一生壞事做盡,卻將那僅存的溫柔和真心都給了真心待他的人。
受盡世人嘲笑的「一問三不知」聶懷桑,在最後才露出一點馬腳。大哥死後這十餘年間,他又何嘗不是在渡自己的劫。
默默布局,處心積慮,做起了最不願當的家主,活成了當初最討厭的那種人。
當真相塵埃落定,他撿起金光瑤的帽子時,是否也唏噓過命運弄人呢。
當年在雲深不知處聽學的那群執劍少年,此生各有各的意難平,但所幸都活成了最血性的樣子。
未曾辜負過任何人的溫瓊林,這一生說過太多「對不起」,今後終於有了自己想走的路。
溫氏滅門之後被藍忘機帶回雲深不知處的小阿苑,得到很好的照顧,成長為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
無爹無娘被脾氣暴躁的江澄、和心機頗重的金光瑤照料長大的金凌,繼承了父親的傲嬌和母親的善良;
還有他們。許多在劇中僅寥寥數筆卻真指人心的人物,都有著獨特的高光時刻。
冷酷無情的薛洋為一顆糖動心,守城八年候一亡魂;
曉星塵和宋子琛,從此「負霜華,行世路,降妖除魔,一同星塵。」
仙界小輩們各個都有顆至誠之心,不聽信長輩們的流言蜚語,堅信自己所看到的公道和正義。
所以在眾人討伐夷陵老祖時,還願意和他站在一起。
還有溫柔如水的江厭離、
醫者仁心的溫情、
勇敢無畏的阿箐……
每一個配角都擁有著自己的人生,他們的所思所求和不可得、不可追共同構建出了《陳情令》的世界。夏天的風雖然離開了,但留下了他們創造的俠義江湖。
這應該就是這部劇最令人著迷,令人瘋狂的地方。
它拍出了「自以為心若頑石,卻終究人非草木」的人性本善;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的人心叵測;
「管它緋我謗我,無愧於心而已」的大氣風骨;
編劇的筆下有蒼生,有俠肝義膽、有百死難涼的熱血和純粹的赤子之心。數不清的淚點和燃點,令人深深感動。
魏無羨說人這一輩子有兩句話非說不可「對不起和謝謝你」,這句話也同樣送給阿令劇組。
從一開始飽受質疑和爭議,到現在用作品說話逆轉風評。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謝謝各位的堅持和用心。
之前看到一篇專訪裡,導演談到大結局裡魏無羨和藍忘機在姑蘇山頭重逢的戲,為了拍這場戲,劇組當天也是頂著風雨來回徒步六公裡才完成。
戲裡戲外,迎著風雨,皆為「陳情」。
不僅觀眾深深淪陷,導演和演員們又何嘗不是呢。陳導在微博這樣寫道:「雖然阿令殺青快一年了,但仿佛還是昨天,只因我中毒太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抽離陳情令的世界……」
肖戰在採訪裡說魏無羨是對他影響很大的角色,演完了要把他留在那裡,還給他心愛的人。
劇裡魏無羨剖金丹給了江澄,劇外肖戰則獻出了自己,讓角色活在了他的身上。
不止肖戰,每個演員都是如此,都盡最大的努力完成了的角色,讓我們有幸見證了他們一段人生。三年,1128天的努力,謝謝寧讓我們在這個夏天遇見《陳情令》。我們來日方長,不說再見。
期待《陳情令之生魂》番外大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