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老山輪戰,獲個人、集體一等功的突擊隊長劉海洋近況如何?
文/文史紀事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鬥結束後,越軍繼續越界襲擾,還侵佔我老山、八裡河東山、者陰山等地,此後我邊防部隊展開拔點作戰,越軍則不斷反撲,雙方對峙至九十年代初才慢慢停息戰火。
在老山輪戰期間,部隊湧現了諸多戰鬥英雄,他們當中有的壯烈犧牲,有的則身負重傷落下終身殘疾,在作戰結束以後那些活著的戰鬥英雄大多回歸平靜的生活,低調做事,因而沒多少人知道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比如在1985年血戰老山211高地時,獲個人、集體一等功雙大功的突擊隊長劉海洋負重傷後近況如何?
劉海洋出生於1962年,1980年10月,青春熱血的劉海洋從安徽阜陽縣參軍入伍,兩年後考進了濟南陸軍學校,1984年6月份學成結業後被分配至67軍595團7連擔任排長一職。1985年3月,他所在的部隊奔赴雲南執行老山防禦作戰任務。
5月31號,劉海洋接到作戰任務,帶領1班、3班和6連6班支援在211高地作戰的兄弟部隊。211高地是我船頭方向防禦的前沿陣地,地勢較低,且三面受敵,31號凌晨5點多,越軍動用兩個加強排的兵力,在炮火的掩護下朝著堅守在211高地的5連1班發起猛攻,在堅守過程中,5連1班犧牲10名戰士,情況一度相當危急。
在接到支援211高地的任務後,劉海洋立即行動。但在211高地和255高地之間有塊開闊地帶,中間只有一條60多公分寬的小路連接,路的兩旁都布滿地雷,周邊越軍布下了重重火力網進行封鎖。劉海洋經過勘察,將人員分為5組,散開隊形進行衝擊。
但由於對方在暗,幾個小組剛衝出去就遭到了火力攔截,當即有一死一傷,其餘戰友在被壓制的同時展開反壓制,劉海洋趁此機會一躍而起,帶領幾名戰士火速往前衝,當他衝到距離211高地3號哨位大約100米左右時看見一陡坡,他想都沒想就滾了下去,直接滾過了敵封鎖地帶。
就在此時,敵炮火鋪天蓋地砸了過來,劉海洋帶著大家躲進石洞內並重新編組,之後大家衝出洞外,誰知剛好與越軍碰了個照面,雙方相距僅十餘米,劉海洋一聲令下,兩邊立即交上火,越軍不敵狼狽逃離,十幾分鐘後,又有十幾名越軍攻了上來,劉海洋囑咐大家等對方靠近猛擲手榴彈一起開火,經過又一次激戰,幾人打退了這十幾名越軍。
然而劉海洋等人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他們身上的乾糧只剩下幾包壓縮餅乾,彈藥也不足,還沒有水喝,在這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劉海洋不斷鼓勵大夥做好一切準備。
6月1號拂曉,越軍又朝著3號哨位進行猛烈炮擊,劉海洋帶領大家繼續反擊,同時等待支援。憑藉著頑強的毅力和出色的指揮,劉海洋幾人硬是抵擋住了越軍3次大反撲。20多個小時的激戰過後,全員6人負傷,彈藥、糧食、水嚴重不足。
6月2號晚上10點多,越軍對3號哨位再次炮擊,之後從四面八方衝上哨位,準備包圍劉海洋等人。彈盡糧絕的幾個人緊緊靠在一起,每個人都擰開最後的手榴彈,準備同敵人同歸於盡。
天無絕人之路,在這萬分危急時刻,我部炮火及時支援,將四周的越軍擊退,劉海洋大喝一聲:跟我衝!全員又如猛虎一般衝了出去,撿起敵軍武器繼續殺敵。就這樣幾輪激戰下來,劉海洋等人出色完成了任務,3號哨位也成功交給了來接替的9連。
作戰結束以後,劉海洋向軍、師、團級匯報此次作戰經過以及結果,對於劉海洋等人的出色表現,各級領導給予高度讚揚。幾天後,劉海洋火速提拔為9連連長,6月11號,劉海洋再次出擊,結果身負重傷,頭骨裂成3瓣,左耳失聰右眼失明,並被授予個人一等功。
住院僅兩個月的劉海洋就迫不及待出院,之後他帶領戰友堅守陣地3個多月,前後滅敵160多人,榮獲集體一等功。功成身退後,劉海洋在多個部隊任職,之後他在後勤保障部工作,直到17年12月退休。
在工作期間,他始終惦念著自己曾經的戰友,從2010年起,他輾轉於山東、江蘇、安徽、河北、湖南、四川等地,尋找散落各地的烈士遺骸進行統一安葬。他所尋找的這些遺骸都是在不同時期為國而戰的烈士,有的埋於荒野,有的葬於村頭荒地,劉海洋一一核實,在得到家屬同意後自掏腰包將他們移入烈士陵園,之後他還計劃整理和編寫一部有關老山戰役的英雄冊。
2016年1月,他在山東菏澤定陶區給烈士掃墓時,發現一等功臣王雨軍烈士犧牲三十多年後仍未入土,他立即和當地進行協調,後來經過他的努力,劉海洋帶著曾經的戰友為王雨軍烈士舉行安葬儀式。
在劉海洋的身上,始終保持著當年在老山作戰中那份英雄氣概,以及他負責重義氣的高尚品質,他是戰鬥英雄,也是犧牲在老山戰場中烈士們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