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清滅亡,大家一下就可以聯想到慈禧太后,可實際上,真正結束大清生命的卻並不是她,而是她的侄女——葉赫那拉靜芬,也就是隆裕太后,小名為喜子。這位喜子在他們家姐妹中排老二,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不過慈禧太后可是在喜子很小的時候就放話說:「喜子是不可以嫁給其他人的。」為什麼呢,是喜子長相討喜,慈禧看上了她做兒媳婦嗎,恰恰相反,喜子長相一點也不好,甚至比起自己的兩個姐妹差多了,那她一定是有過人之處了,也許這個過人之處是足夠乖,而且醜。為什麼要說醜也是一個優點呢,因為對慈禧來說控制光緒才是她最想做的,只要這個皇后不討皇上喜歡,自然會依附於自己,喜子又乖,自然可以成為監視光緒的一枚好棋子。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喜子作為皇后嫁給了光緒,從此也開始了她可憐的一生,長相不出眾,甚至有點醜陋,皇上從不願多看她一眼,而是專寵與她一起入宮的珍妃,性格上懦弱無能,慈禧也並沒有偏愛她的這位侄女,對她沒有什麼關照,作為皇后,連面見命婦王妃時也是沒有威信可言。在《太監回憶錄》一書中說到的這位皇后,每天除了早晚向太后皇上請安外,就是待在房子裡。
沒有權利也就罷了,但是作為皇后,隆裕也沒有享受過什麼錦衣玉食,隆裕學管後宮用度,平日宮中出納,年節給光緒和慈禧備辦禮品,還要打賞宮女太監的小錢等等,這些都要她調度。可是終歸是出的少,用的多,年年虧空。隆裕皇后自己是捉襟見肘,甚至某次有重要親戚去世,隆裕因為實在拿賞銀,乾脆就裝病沒出席(這個是《官女談往錄》中榮兒說的)。
等到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 年僅三歲的小皇帝溥儀登基, 悽涼孤寂獨守空房近二十年的後,隆裕皇后終於升為皇太后。但這個溥儀也不是隆裕的親兒子,甚至都不是光緒的兒子,而是光緒弟弟攝政王載灃的長子,這位攝政王也沒有對隆裕皇后有所忌憚,畢竟隆裕和慈禧的能力相差還是有點懸殊。後來受袁世凱蒙蔽,不知共和國為何,將大權都交了去, 只得到每年四百萬的日常費用,當隆裕太后徹底眼白過來己徑什麼都來不及了, 她和痴呆呆半曬才冒出句: "難道是我將大清的基業送。」此後隆裕每日痛不欲生, 靜鬱寡歡。
隆裕這一生最高光的時候大概是宣讀了《清氏退位詔書》後,當時報紙都誇讚她是「第一個醒來的人」,可有誰知道她這一生從未明白的,清醒的活著。也大概是死了之後那場空前盛大的葬禮,生前不曾被人尊重,死後還要被袁世凱的一場政治作秀利用,她這個人大概就像一個提線木偶,從出生就註定了今生的結局,沒有選擇,沒有退路,沒有被人寵愛過,沒有嘗到愛情的滋味,卻看著自己親手毀掉了愛新覺羅的基業,心中只留愧疚。說來也搞笑,當年努爾哈赤滅亡葉赫那拉部族的時候,葉赫那拉部族的大將臨死對天所發的毒誓,大致內容是:「我死後,我的後代就算只剩下一個女子,也必定會覆滅滿洲國的。」這個詛咒最終還真是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