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橋:大運河上的江南第一橋

2020-08-27 最江南旅行匯

西湖文化廣場

美麗的大運河是一道獨特的歷史與自然交融的風景,大運河上的橋是風景中的風景,在眾多的運河古橋中,杭州拱宸橋被譽為「江南第一橋」,因為她不僅承載過東西兩岸無數的人和物,更承載著悠久厚重的大運河歷史文化。

從杭州市中心的武林門碼頭乘上古色古香的運河遊船,在水波蕩漾的運河上緩緩向北駛去,杭州西湖文化廣場等現代建築群首先映入了我們的眼帘,其中170米高的浙江環球中心,更是杭州城市建築的標杆。

大運河上的江南第一橋

幾條貨船順暢地從大運河上通過,把我們的視線引向前方。在不遠處隱隱出現一座雄偉的石拱古橋,像一道彩虹飛架大運河東西兩岸。此情此景,如一幅充滿詩意的水墨畫,美不勝收。這就是大運河上的江南第一橋——拱宸橋。

古老的石拱橋

拱宸橋,是杭城最大最古老的石拱橋,也是古代中國傳統橋梁設計與施工卓越水平的樣本。橋長92米、高16米、橋堍處有12.2米寬。橋身用條石錯縫砌築,橋面呈柔和弧形;系3孔薄墩石拱橋,最大的中孔淨跨15.8米、兩個邊孔淨跨11.9米;採用木樁基礎結構,拱券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

相傳拱宸橋之名是從《論語·第二章·為政篇》引申而來,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因「拱」與「共」通,「宸」與「辰」通,故稱「拱宸橋」。

拱宸橋美術作品

拱宸橋,是京杭大運河南端的標誌,靜觀運河風雲近400年。據《古今圖書集成·杭州橋梁考》和康熙《杭州府志》記載:拱宸橋始建於明崇禎四年,當時舉人祝華封,募集資金造橋。清順治八年,橋身因年久失修曾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率捐築。同治二年秋,左宗棠率軍向橋心所設太平軍堡壘猛攻,橋再次頻於倒塌。光緒十一年,在杭州商人丁丙的主持下重修。1896年,日本人在拱宸橋設關並在橋面中間鋪築2.7米寬的混凝土斜面通汽車和人力車。抗戰勝利後,洋關廢除。解放後,禁止通行機動車。2005年,拱宸橋進行了歷史性大修,以更堅強的形象矗立在大運河上)

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拱宸橋東岸運河文化廣場上,有一所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於2006年國慶節開館。博物館分為序廳和「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和「運河文化」4個展廳。展出了上千件文物和史料,充分顯示了大運河在中華民族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和重要作用。

古籍記載《橋西市聲》

拱宸橋西是杭州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點的歷史文化街區,2009年9月建成了中國刀剪劍博物館、扇博物館、傘博物館。以張小泉剪刀、王星記扇業、西湖綢傘工藝為個案,大力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我國傳統手工技藝。

運河水潺潺流淌經過的拱宸橋,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杭州發展繁榮的歷史。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拱宸橋 木棉開時,滿船遠方 美人靠處,一灣江南
    拱宸橋,是杭州城區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古代,「宸」指帝王居住的地方,「拱」即拱手,兩手相合表示敬意。每當帝王南巡,這座高高的石拱橋,象徵對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橋」之名由此而來。拱宸橋東西橫跨大運河,是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到達杭州的終點標誌。明清時期,拱宸橋一帶被稱為「北關夜市」,因為運河便利的交通,米行、木行、土特產行、材炭行等都在這裡沿河開店。
  • 370年前建的拱宸橋,是杭城地理標誌,有著濃厚歷史
    老杭城最北端有一座橋,建於370年前,被稱為「江南第一橋」。在過去的一千年裡,一直沒有具體的標誌來提醒貨船進入杭城,拱宸大橋的建成使京杭大運河的南端有了明確的地理標誌。拱宸橋的名字也很特別。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橋之名(「拱」與「共」通,「宸」與「辰」通)即由此而來,意為民眾擁護實行德政的統治者。相傳,古代「宸」是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拱」的意思是拱手相讓,雙手合十致敬。每當皇帝南巡時,它象徵著皇帝的問候和尊重。拱宸橋建於明朝崇禎四年,當時舉人祝華封,集資建橋。清朝順治八年,橋塌。
  • 杭州京杭大運河的起點,3元乘坐水上巴士,遊覽400年的拱宸橋歲月
    能夠讀懂拱宸橋的必定都是老杭州了,初來杭州的遊人知道西湖、雷峰塔、虎跑山的這並不稀奇,但是知道拱宸橋的就為數不多了。在西湖畔乘坐畫舫遊覽西湖,風中賞荷的遊人不在少數,但懂得乘坐杭城水上巴士,穿行過京杭大運河的大多還是本地人。
  • 杭州拱宸橋影記
    大運河的歷史源遠流長。很多人到杭州旅遊,都是衝著西湖、靈隱、西溪等秀美的風景區去的,可杭州的歷史和人文更多是在運河兩岸和那些隱逸的小巷深處。比如這個在橫跨大運河末端的拱宸橋,就是京杭大運河到杭州的終點標誌。
  • 運河兩岸風光秀(三)江南運河杭州段
    為葺此橋,其斷息割愛,遊走京師。遂錢貲廣聚。今之廣濟長橋系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鄞人陳守清募建。世人感念,譽之為、廣濟橋之父。歷經500多年的風風雨雨,16世紀30年代時,橋裂了,為了使橋基更加結實,用木材、石塊把橋兩兩側的孔各填掉一隻,於是石橋變成了五孔橋,後來又經歷多次修葺,在18世紀初期又恢復七孔,改名為廣濟橋。2006年廣濟橋作為大運河的一部分,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 玩轉京杭大運河
    >沿線經過的景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江墅鐵路公園+傘博物館+刀劍剪博物館+工藝美術博物館+扇博物館+手工藝活態展示館(通義公紗廠舊址)第一站:京杭大運河博物館逛完去江墅鐵路公園,浙江第一條鐵路——江墅鐵路,鐵路公園在原江墅鐵路終點站拱宸橋站上興建,目前已經成為歷史。周一、周二不開放。第三站:傘博物館、刀劍剪博物館
  • 在杭州停留,如何夜遊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我們的老祖宗留給我的珍貴物質財富,和萬裡長城是一樣的。大運河在古代主要的用途就是運輸物資,連通南北,雖然現在它的地位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但是它在歷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磨滅的,對於這樣的工程,我覺得我們應該去了解,去看看。
  • 不去西湖遊玩,大運河最南端的拱宸橋才是您體驗杭州慢生活的起點
    通過運河廣場前面就是「拱宸橋」,一個古老的石碑就豎立在橋邊的亭子中間,述說著拱宸橋的風風雨雨。庭中龜背石碑站在橋上,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船隻行駛於運河上,橋下的墩子前面還臥著兩隻「趴蝮」,據說是龍王的第七個兒子
  • 京杭大運河今夏夜景劇透!張張可以當壁紙
    10年前,杭州大運河之夜以一幅「水墨丹青」長卷的模樣亮相,江南韻味十足,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10年來,運河夜景不斷蝶變!如今,杭州市運河集團在大運河兩岸打造了22公裡長的亮燈景觀,是目前杭州市規模最大的一項亮燈工程之一,涵蓋富義倉、十裡「銀」湖墅、武林門碼頭、拱宸橋等多處節點。夜幕降臨之際,站在運河兩岸,縱目遠望,沿岸流光溢彩,燦若星河。
  • 京杭大運河全攻略,老杭州帶你逛吃杭州
    一張圖看懂大運河的位置圖:杭州大運河位置示意圖。圖片最下方是西湖景區,西湖北面相對離運河較近,大概有4公裡。運河景區的大致範圍南起武林廣場(上圖西湖文化廣場左下),沿河北上至拱宸橋(橋西歷史直街)。到小河直街:長徵橋站,76路C. 到橋西歷史直街:拱宸橋西站,1路7,9路Tips:三個景點相隔不遠,喜歡步行的也可以串聯起來徒步遊玩,全程兩三公裡左右。
  • 京杭大運河,old杭州的所有策略都帶你去吃杭州
    圖片:杭州大運河沿海歷史文化街區。圖看懂大運河的位置圖:杭州大運河位置。圖片底部是西湖景區,西湖以北距離運河較近,約4公裡。運河景區總體範圍從南部武林廣場(上圖西湖文化廣場左下角)開始,向北從沿河到拱宸橋(橋西歷史直街)。
  • 遊客忙著打卡一座橋,橋邊還有扎堆的博物館!
    長假第3天,杭州網記者將鏡頭對準流淌千古的京杭大運河南段,走進拱宸橋及橋西歷史街區,感受世界文化遺產跳動的脈搏。一座拱宸橋,半部杭州史中國運河看杭州,杭州運河就要看這拱宸橋。始建於明崇禎四年拱宸橋,是杭城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也是運河最南端的標誌。
  • 我在京杭大運河南端等你
    河離不開橋,橋也是運河的一種文化符號,大運河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橋也亦然。 在京杭大運河最南端,有一座300多歲的老橋,叫拱宸橋。 在拱宸橋上,可以看到一艘艘貨船排列成整齊的隊伍,或是一起從南往北行駛,或是一起從北往南行駛。這道獨特的風景從何而來?
  • 大運河邊的拱宸橋雪糕來了,草莓味的,小時記者剛剛親嘗...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見習記者 陳馨懿站在拱宸橋邊,拿著拱宸橋雪糕拍張定格照,這幾天成了不少杭州市民和來杭遊客一個熱門的打卡話題。拱宸橋雪糕?是不是聽起來有點陌生?介紹一下,這是杭州市運河集團新推出的一款「中國大運河冰品」的草莓口味雪糕。
  •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走多少遍都歡喜的大運河橋西歷史文化街區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5月的杭州,風景宜人,氣候舒適。隨處走走都是風景。腦海中第一反應「西湖」,之後我便也答不出其他的了。但是每次不知道去哪遛娃的時候,首先就會想到大運河,橋西歷史文化街區。首推原因有很多: 距離近周邊有商場不愁吃喝,沿靠運河街區風光好,多個博物館加持,有草地適合撒野。
  • 杭州水上觀光巴士,3元就能夜遊京杭大運河、領略運河魅力
    杭州是水的故鄉,除了西湖、錢塘江、還有一條重要的水系,那就是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始鑿於春秋,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京杭大運河(杭州段),北起餘杭塘栖,南至錢塘江,全長39公裡,貫穿杭州市餘杭、拱墅、下城、江幹四個城區。
  • 這座橋是杭州最高石拱橋,歷經百年,比西湖斷橋更值得一看
    作為西湖十景之一,「斷橋殘雪」這個景點也讓全國各地的遊客們記住了斷橋,這座橋可以說是杭州最著名的橋了。但是在筆者看來,在杭州還有一座橋比斷橋更值得一看,也許它的歷史沒有斷橋那麼悠久,名氣也沒有斷橋那麼大,但是它對於杭州這座城市有著獨特的意義,那就是拱宸橋。
  • 漫遊杭州:這座橋,古代進入杭州的標誌性建築,如今是重點文保
    走在杭州的麗水路上,已經無限接近這條世界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秋冬的運河,蕭蕭西風冷。但見遠處的一座漂亮的橋,東西橫跨大運河,橋形巍峨高大,氣魄雄偉,一艘艘木船從半圓的橋洞下穿梭而過,激起一層層水波。
  • 杭州京杭大運河最佳遊玩方案,坐船遊最美航線,阿九隻花了3元
    江南總是和水分不開。而位於長江以南的杭州,更是河網密布,河道就和城市的道路一樣的多。走幾步便能看見一條河,跨過一座橋。作為京杭大運河的終端,杭州的運河文化可以說是深入骨髓,人們沿河而居的習性一直延續至今。杭州的河網如此的發達,陸路走不通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走水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