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三亞:小漁村邁向國際濱海旅遊之城

2020-12-13 海南日報數字報
  改革開放40年·海南記憶

  ■ 本報記者 林詩婷

  12月的鹿城,陽光溫暖。在三亞大東海,一望無際的海平面上,摩託艇、香蕉船飛馳穿梭。不遠處,風光旖旎的海岸線旁,國內外一線品牌酒店林立,開闊通風的酒店大堂、園林式的休憩環境、獨具瓊島元素的設計風格、多元豐富的配套設施,每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國內外遊客來此度假休閒。

  「1993年,我第一次到三亞旅遊,那時的酒店並沒有度假休閒的概念,酒店大堂常關著大門,以防空調冷氣『跑』出去。」在海南酒店業摸爬滾打逾20年的三亞銀泰陽光度假酒店總經理、三亞麗禾溫德姆酒店總經理劉凱強深有感慨。

  海南酒店何時從滿足住宿需求轉型到度假休閒功能?在包括劉凱強在內的不少酒店人眼中,海南酒店業正式步入正軌是在1996年。那年,中國第一家五星級度假酒店——凱萊度假酒店在三亞亞龍灣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正式開業,為三亞發展高端濱海度假旅遊打開新大門。

  如今,海南旅遊產業提速發展,三亞發展成為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吸引了亞特蘭蒂斯、希爾頓、喜達屋等國際酒店、旅遊品牌集聚落地,成為中國酒店最密集、國際化水平最高、盈利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

  旅遊立市

  小漁村的轉型探索

  三亞如何從名不見經傳的漁村跨越發展成國際知名濱海旅遊城市?一組由三亞市民孫清拍攝的30多年前亞龍灣的老照片,見證著鹿城旅遊發展的速度。

  照片中,海岸線簡單幹淨,椰子樹筆直生長,幾艘漁村擱淺在沙灘邊,戴著草帽的婦女彎腰拾貝,不遠處是炊煙嫋嫋的居民平房……一張張珍貴的舊照,是不少「老三亞」對亞龍灣的珍藏記憶。

  1987年10月1日,正值籌備海南建省、三亞升級市,一場在三亞舉行的「鹿回頭會議」上,籌備組成員確定了「把三亞建設成為國際熱帶濱海旅遊城市」的發展定位。一個多月後,在近33萬鹿城兒女的殷切期盼下,國務院正式批准三亞升格為地級市。

  然而,對於只有幾條馬路的「巴掌大」城市來說,三亞要闊步發展並非易事。1987年,三亞市生產總值2.3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882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0.18億元,第一產業佔據產業發展的半壁江山,旅遊接待人數僅為13.99萬人。

  「1987年11月,三亞主要有大東海旅遊中心、海南鹿回頭賓館、三亞國際大酒店、金陵度假村、三亞灣大酒店等7家旅遊飯店。」三亞市旅遊委主任樊木說。

  面對基礎弱、條件差、產業少等一系列難題,三亞時任領導班子明確以「無旅不富」的理念來抓經濟。而後,這座邊陲漁村,正式開啟傳奇的「旅遊時代」:1988年8月,三亞亞龍灣、天涯海角、三亞灣、大小東海、鹿回頭、落筆洞、大小洞天等7個風景區列入海南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1992年,三亞市首家四星級旅遊飯店南中國大酒店開業;1994年,國務院批准三亞為對外開放航空口岸,同年鳳凰機場建成通航;1995年8月31日,首架國際商務包機由美國馬克市飛抵三亞,拉開了三亞國際商務包機飛行的序幕,同年11月19日,三亞第一條國際航線——三亞至新加坡航線正式開通,藉助「空中橋梁」昔日漁村與世界接軌,三亞對外開放的空中門戶由此打開。

  旅遊興業

  度假酒店開始亮相

  在海南旅遊人看來,發展初期,真正讓三亞旅遊「做出名堂」「做出名氣」的,是亞龍灣的開發與發展。

  1993年,劉凱強對於亞龍灣的初印象是「原生態的美」。3年後,1996年,灣區內中國第一家五星級度假酒店——凱萊度假酒店式開業,拉開了中國高端度假酒店建設的帷幕,亞龍灣實現向休閒度假灣區的轉型。

  這樣的轉變,令劉凱強震撼:「凱萊度假酒店大堂沒空調,是敞開式的環境,員工穿著休閒島服,酒店建有泳池區,這些都顛覆了很多海南酒店人的想像。」據劉凱強回憶,在此之前,海南很多酒店還屬於商務型,少有國際品牌入駐,酒店風格大多模仿廣東建設,服務員身著西裝,酒店設計也很少與自然環境融合,難以體現海南的熱帶風情。

  「凱萊度假酒店首次將自然環境與室內融合打造,突破了傳統思維,迎合了休閒度假遊市場,有力推動了三亞旅遊消費升級。」劉凱強說。

  1996年1月1日,「96中國度假休閒遊開幕式」在亞龍灣中心廣場舉行,成為三亞旅遊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標誌著三亞旅遊開啟1.0版本時代。而後,三亞逐漸成為國際品牌酒店搶灘中國市場的排頭兵,喜來登、萬豪、希爾頓等酒店先後進駐亞龍灣,形成海南最早一批高端品牌酒店群。

  品牌酒店增多,來三亞度假旅遊更愜意,旅遊經濟得到快速增長。1995年,三亞旅遊接待過夜遊客首次突破百萬人次;1996年,這一數字增長至118萬人次,同比增長14.6%。

  而後,三亞又建成國內首個國際郵輪專用碼頭;推動「離島免稅、航權開放、26國免籤、空域開放」等優惠政策落地,打造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創新「四位一體」治旅模式,成立我國首支旅遊警察支隊……免稅購物、郵輪、遊艇、會展、婚慶、低空飛行、健康養生等旅遊新業態孕育而生,海南旅遊產業逐步駛上發展快車道。

  旅遊升級

  走出自信「國際範」

  今年4月,繼杜拜、巴哈馬之後世界上第三個亞特蘭蒂斯項目——三亞·亞特蘭蒂斯在海棠灣正式營業,成為匯聚了度假酒店、娛樂、餐飲、購物、演藝、國際會展及特色海洋文化體驗等豐富業態的旅遊度假綜合體,被稱為三亞旅遊的3.0版本,旅遊新格局再次實現跨越式發展。

  「隨著多年來三亞旅遊的不斷發展,在國內外酒店、旅遊集團帶動下,旅遊灣區逐漸從亞龍灣發展至大東海、三亞灣、海棠灣等各大灣區,旅遊新業態也實現由單一的濱海旅遊,逐漸發展成為『藍綠』資源互補的山、海、空旅遊,傳統觀光旅遊模式逐漸轉變成互動式、體驗式的旅遊模式,國際航空網絡日益完善,入境遊市場實現較快增長。」三亞市旅遊委副主任葉凱中說,今年1月至10月,三亞接待國內外遊客1743.6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近400億元。

  旅遊新格局不斷打開,為國內外遊客提供更優的服務、更美的環境、更好的產品,三亞酒店逐漸成為一張靚麗名片,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酒店最齊全、酒店盈利能力最強的城市之一。截至今年10月,三亞共有旅遊飯店254家,五星級酒店逾60家,國際品牌酒店管理集團17家、國際品牌35個,在建或計劃新建60餘家。

  今年,迎來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和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發展新起點,三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又制定更高目標——積極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先行區,積極推動旅遊產業向高端化、國際化轉型升級,在國際航線的開拓、文旅重點項目建設以及高端旅遊產品供給等方面多點發力,著力打造業態豐富、品牌集聚、特色鮮明、環境舒適的國際旅遊消費勝地。

  (本報三亞12月9日電)

相關焦點

  • 三亞:「小漁村」邁向世界級濱海旅遊城
    (潮起海之南)三亞:「小漁村」邁向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中新社三亞4月26日電 題:三亞:「小漁村」邁向世界級濱海旅遊城中新社記者 王曉斌「火車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從地處「天涯海角」的「小漁村」,發展到擁有中國最密集的高端度假酒店群、全球最大的單體免稅店、中國最重要的南繁育種基地之一、通達世界多地的國際機場、舉辦一批又一批的國際性文化體育賽事活動……三亞的巨大變化和國際化追求,正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最生動的「縮影」。外來賓客如今再也不用擔心無處可棲。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三亞,開拓國際市場進行時
    ,增強國際市場的廣告投放力度,旨在希望國際旅遊市場能止跌回升,增強三亞作為全球知名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  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張琦在多個場合表示,國際旅遊島的建設,一方面是國際化、國際標準,另一方面就是國際遊客。世界上著名的國際旅遊目的地,都是國際遊客在支撐,一個充滿多元氣氛的旅遊城市,才能建設成國際化的精品城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春節試營業
    新春佳節進入倒計時,如何玩轉春節「黃金周」,品味獨特的海洋魅力,感受國際化、精品化的品質之旅?記者今天專程探秘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嘗鮮特色旅遊新產品,共同揭開奇幻海洋王國的神秘面紗。  21家寰球美食將陸續開宴  如何同時飽覽各國美食、滿足挑剔的味蕾?記者今天從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獲悉,該酒店將於2月15日試營業,瓊島亦將迎來首家綜合型娛樂度假目的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GO三亞,玩不夠
    鏡頭切換到近海旅遊,在蜈支洲島、西島,香蕉船搏擊海浪、摩託艇在海面上肆意的「橫衝直撞」、拖曳傘慢慢地離地升起……,在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中,一個美好的下午時光,就在不知不覺中陪海度過了。  如果抬頭看看天空,三亞的海會更有一番滋味。與國內廈門、青島、大連等濱海度假城市不同的是,隨著低空旅遊的興起,乘坐直升機空中遊覽三亞的大海別有一番滋味。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發力復甦俄語系旅遊市場
    前三季度海南俄語系  市場較為低迷  與前些年在三亞城市街道上經常可以看到俄籍遊客不同,今年前三季度,俄籍遊客的身影越來越少。俄語系旅遊市場的低迷,也能從一組統計數字中可見一斑,今年前三季度俄來瓊遊客9.9萬人次,同比下降35.37%。  「俄羅斯在2008年超過韓國成為我省第一大海外客源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上運動的美妙天堂
    文\海南日報記者 程範淦  四面環海的海南島,椰風海韻,景色旖旎。  南海的風,南海的水,吹拂和滋潤著海南島這一方熱土,也孕育了悠久而燦爛的海洋文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郵輪快速駛入黃金水道
    今天上午,在北京舉辦的「海南省郵輪邊境旅遊異地辦證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省長助理、省旅遊委主任陸志遠在接受十餘家媒體的採訪時坦言,今年元旦中國海洋旅遊年在三亞啟動,被認為是中國旅遊業對中央提出的海洋強國戰略的一個具體呼應。在海南正從濱海觀光向海洋旅遊度假轉變的關鍵時刻,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加速推動海南郵輪產業的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幸福中國年 多彩三亞遊
    「網紅」酒店亞特蘭蒂斯著力打造酒店綜合體,在傳統「住」的基礎上,不斷融入「娛」的業態,水世界全新升級、由11國藝術家聯袂打造的海南首個採用3D立體水舞臺劇場劇目——C秀熱鬧上演,「我們著力探索文旅融合發展,嘗試用國際一流模式量身定製一場契合當地文化的演出,不斷助推三亞旅遊產業向高端化、國際化轉型升級。」復星旅文董事長兼CEO錢建農表示。
  • 三亞度假酒店「金陵」始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成智  21歲受南京旅遊局委派來瓊,27歲成為最年輕的金陵度假村常務副總經理,曾經想「幹滿三年趕快回去」,卻把全部青春獻給這個島嶼。  44歲的高曉陽,至今一口蘇味兒普通話。
  • 海南日報數字報-郵輪,不再是「別人的生活」
    隨著南海旅遊開發的步伐不斷加快,我省的郵輪旅遊迎來新氣象。郵輪母港建設提速、豪華郵輪正式開建、郵輪旅遊產品不斷豐富……系列利好消息的出現,使得海南旅遊加速邁向深藍,掘金海洋經濟。  掘金南海郵輪市場  「椰香公主號還有其他的訂票方式嗎?剛問了好幾家代理的旅行社都說本月船期沒票。」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國慶主要優惠活動
    屆時,來三亞亞龍灣愛立方濱海樂園的遊客可以親身體驗到大雨中不溼身的感覺。此外,曬雨屋美照還有機會贏取美高梅和仙人掌酒店的住宿體驗券、海底餐廳下午茶體驗券、海上項目體驗、冰世界零度樂園體驗、照片列印充值卡和景區宣傳品等禮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萬寧推動旅遊市場轉暖
    書屋負責人陳潤崛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他這幾天忙得「腳不沾地」。  數據顯示,2018年,萬寧接待過夜遊客468.5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5%,這也是近5年來接待過夜遊客增長最多的1年;旅遊總收入達到45.2億元,比上年增長15.98%。  「旅遊市場由寒轉暖,體現出萬寧旅遊市場競爭力正不斷上升。」
  • 海南日報數字報-暑期親子遊 海南準備好了!
    內蒙古的楊琳一家正在為出遊海南做準備。  海南也為此做好了準備。  在日前啟動的2019海南暑期旅遊推廣和消費活動中,親子類活動和親子遊產品成為重要組成部分。192項精彩的文化會展賽事中,涵蓋2019亞洲兒童平衡車錦標賽、第二屆三亞國際兒童時尚周、海南青少年遊泳嘉年華這類親子活動,以期進一步攪熱海南親子遊市場。33條精品旅遊線路中,闔家親子遊產品備受關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端上春節旅遊大餐
    此前,多個機構發布的2019年春節黃金周旅遊趨勢報告顯示,海南榮登春節境內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榜單,三亞位居春節國內遊人氣目的地排行榜首。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為迎春節黃金周,我省各市縣及旅遊企業豐富旅遊產品供給,以新產品、新業態引領春節黃金周旅遊新潮流,讓遊客春節出遊選擇更豐富、玩得更盡興。
  • 海南日報數字報-金沙灣,海口的「黃金海岸」
    罕見的金色沙灘,長達五公裡原生海岸線,灘緩水清,擁有大面積天然潟湖和珍稀的海岸溫泉資源,金沙灣———海口一片黃金海岸帶,原生態天然純淨地,被譽為「海口西海岸之驚世典藏」當之無愧。  也許大多數人會心存這樣的疑惑:當西海岸的長流起步區、盈濱半島度假區逐漸邁向成熟之時,金沙灣為何卻一直久未人識?「這片黃金處女地是海口市政府雪藏多年的項目。
  • 借鑑坎昆經驗加快國際旅遊島建設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坎昆旅遊業在規劃、環保、發展戰略、發展方式等方面皆有成功之處,值得海南國際旅遊島借鑑。當務之急,是把坎昆的經驗變成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推進器,加快推進各方面工作。  坎昆旅遊業發展概況  坎昆是墨西哥享譽全球的國際熱帶濱海度假旅遊目的地。它位於加勒比海北部,尤卡坦半島東北端海濱,是一座長21公裡、寬400米的美麗海濱城市。
  • 三亞高頻亮相海南這份重磅文件!涉及電子商務、旅遊、教育…
    小芒細看了全文,多處提到了三亞,涉及加快三亞郵輪母港建設、建設中國(三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支持三亞建設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發展「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做優做精「大三亞」旅遊經濟圈,打造世界級旅遊度假城市帶。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國際旅遊島歡樂節,今天盛大啟航
    、儋州、瓊海、萬寧、陵水  歡樂吉祥物:椰娃歡歡和樂樂  歡樂用語:瓦愛魯(海南話「我愛你」發音)  作為海南國際旅遊消費年的重要活動,海南島今年的歡樂盛宴——2019年(第二十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今天盛大啟幕。
  • 阿利坎特古堡與三亞海上觀音的「對話」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西班牙地中海沿岸的阿利坎特市是一個濱海小城,小城的海邊懸崖上有一座著名的古老城堡。三亞也是一座濱海城市,海上人工築起的小島上有一個著名的海上觀音佛像。因為一項共同的運動,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個古堡與這座觀音有了一次特殊的「對話」。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西部旅遊期待「春暖花開」
    西環高鐵的開通,將成為西部地區旅遊經濟和綠色經濟運輸通道,它不僅縮短了遊客在路途上花費的時間,而且,西環高鐵的沿線設計也儘量做到了一站一景,結合當地特色、景觀特色打造站點。  坐上快速如飛的動車,盡賞窗外旖旎的海島風光,感受獨特的西部風情,體驗一次暢快的生態、環保、和諧之旅。西環高鐵的建成,將吸引遊客往西線走,打破西部旅遊沉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