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無奈」的省會,一座城市給全省貢獻一半GDP,卻人是三線

2020-08-21 旅行指南記

文/旅行指南記

旅行對我來說,是恢復青春活力的源泉。

大家知道我國到底有多少個省級行政單位嗎?都知道它們的省會城市嗎?先來說第一個問題,我國一共有著三十四個省,這三十四個省級單位都有著自己的省會。很多的省會因為是省會城市,可以獲得比當地其他城市更多的各種資源和更加完善的發展規劃,憑藉著這些優越的條件,省會城市可以得到極大的發展。由此造成省會城市一家獨大的局面,比如四川省的成都,湖南省的長沙。另一種情況是其他城市也有跟省會有一爭之力的經濟實力。如果問大家,我國最霸氣的省會城市大家都會怎麼回答呢?大家可能會有非常多不同的回答,當然很多省也不一定是省會城市一家獨大,地級市有著不輸省會的經濟實力和發展前景。今天要說的這個城市更是誇張,它為自己所在的省份一年可以貢獻一半的GDP,它到底是哪座城市呢?

這個城市叫做銀川,有的人沒有聽說過這裡,有的人聽說過這裡卻不知道這個城市是屬於哪省份,銀川市是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省會城市,寧夏回族自治區在我國一直以來都是默默無聞,不引人注意,算是我國特別沒有存在感的城市之一。儘管這座城市不引人注目,但是它的經濟成就並不一般,在大數據中可以看出來,二零一九年銀川用一千八百三十六億的GDP總量位居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第一。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發展總值第二名的城市叫做吳忠,這座城市更加的默默無聞,就連小編之前也是很少聽到有人說知道這個城市。

光從二零一九年這一年來看,寧夏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三千七百三十八億,銀川地區為整個寧夏的生產總值直接貢獻了一半。二零一九年人口普查顯示整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人口數量有六百九十四萬人,銀川地區的人口數量有二百二十九萬人,佔整個寧夏回族自治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從這些數字來看,銀川是寧夏地區總體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大數據甚至顯示近十年來,上述數據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真是霸氣。要知道,大家所比較熟悉的成都也只是佔到全省國民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

寧夏地區大部分有特色值得一去的景點也都在銀川地區。對於其他各地遊客來說可以省下很多來回奔波的費用,畢竟在銀川一站式旅行就可以看到整個寧夏特色風光,銀川周邊有著大量的特色人文及自然景觀,銀川本身當地物價相對來說也不算高,比較適合去旅遊。

銀川地處寧夏中部地區,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西臨賀蘭山、東有銀川平原,黃河沿著銀川由南向北流過,南北走向的賀蘭山阻擋了太平洋的吹向中原地區的水汽,有著黃河的豐富水資源澆灌當地農作物,所以當地物產豐富,這裡不僅地理位置優越,氣候也很宜人。


這裡很好地融合了北方的豪放和南方的溫婉,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發展和我國的整體發展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很值得一去的。今天分享的內容已經全部展示完畢,大家關於今天的分享內容有怎樣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發表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如果大家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情況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小編,說不定小編就會突然出現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中國有一個省會城市,GDP佔全省一半,卻還只是個三線城市
    因此許多人都說2020年開始,中國將開始步入強省會時代。但在我國各大城市中,卻有這麼一個省會城市——銀川,它的GDP佔了全省的一半以上,但僅僅只位列於我國三線城市中,而且銀川這座首府的知名度也相對偏低,說起銀川市時甚至有許多人說不上它屬於哪個省。
  • 中國「最霸氣」的省會,GDP佔全省一半,很多人卻不知道在哪個省
    說到省會,現在可以說是中國城市發展的「先鋒」,省會是各省的中心城市,通常是對外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是,在眾多省會城市中,既有有名且「存在感」強的城市,也有相對「存在感」較弱的城市。在省會中,銀川可以說是「存在感」較低的省會之一,一聽到銀川這個城市的名字,很多人馬上就想不起來它在哪個省,這可能是因為銀川平時比較「低調」,新聞也不多,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很容易被大家忽視。
  • 中國最「沒面子」的省會城市,二線掉到三線,還是一座經濟特區
    筆者認為,在我國眾多城市中,省會城市是最受關注的,作為一個省的中心城市,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實力上,都應該是全省最高的,但是,有個別省份的發展似乎也不夠好,比如,由於省會的位置,大西北地區的發展一直跟不上國內其他城市的發展。
  • 一個省會GDP佔全省的一半,哪個省會這麼強大呢?唯有這兩個城市
    中國現在很多省份都在搞強省會戰略,像成都、武漢就是強省會的代表城市,這些城市在省內就是一城獨大,在各自省內的經濟佔比超過了30%,不過,雖然成都、武漢是這麼強大,但是,跟銀川、長春比起來,這兩地的獨大程度比成都、武漢更加重,一個省會GDP佔全省的一半,其他城市還能活嗎?
  • 「存在感」最低的省會,寧夏GDP一半來自它,曾是我國的文化名城!
    如今,許多省份的省會城市都無人問津,我國30多個省份各省選擇交通便利、強大的城市作為其省會城市,因此,作為省會城市,基本上一個城市是獨一無二的,可以快速發展。當然,也有比青島和蘇州等地方更特別的地方。另一些省會非常安靜。
  • 最弱新一線城市,經濟實力還不如三線城市,GDP不到深圳一半!
    目前國內最強的幾個城市分別是北上廣深跟香港,這些城市在國內不說。在國際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除了這些城市,國內還有15個新一線城市,這些年來發展的速度也很快。特別是重慶和成都這樣的城市,GDP總量很久以前就已經突破萬億!
  • 江蘇「最低調」的城市,曾做過21年省會,如今僅為三線
    江蘇省是我國經濟第二大省,而且各個城市的發展都很均衡,13個地級市都是全國經濟百強市,可以說實力相當強,但是,這些城市的發展也有差距,比如南京、蘇州、無錫這些城市都成功進入萬億俱樂部,發展勢頭非常猛,有一個城市,曾經做過江蘇省省會21年,現在只是個三線城市,你知道在哪嗎。
  • 我國「人氣爆棚」的三線城市,GDP遠超省會,是公認的全省第一
    我們都知道,中國議會按各個城市的發展階段對城市階層進行分類,一般來說,經濟越好,城市的層次就越高,例如北上廣深的四個城市,對一個城市的劃分幾乎沒有異議,但在劃分兩個或三個城市方面存在許多分歧,例如一些城市的經濟實力明顯強於兩個城市,但最終合併成第三條線,這就是唐山的典型例子。
  • 中國「最憋屈」省會,GDP佔全省一半多,很多人卻不知屬於哪個省
    提起每個省的省會城市,基本都是該省最出名的城市了,也相當於一個省的代表。但是就算再知名的省會,也不可能獨挑起該省GDP的大梁,中國唯有一個省的省會GDP超過全省的52%,但在全國的存在感卻很低,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屬於哪個省,因此可以稱得上中國最「憋屈」的省會,它就是古稱「鳳凰城」的銀川。
  • 我國逐漸淪為三線城市的省會逐漸失去存在感,卻佔了全省一半GDP
    山人帶你去旅行,我們一起看世界。,大都建在主要的交通樞紐,受地緣與交通的影響這些省會城市大都迅猛發展,成為省內城市的佼佼者,例如武漢、長沙、南寧、貴陽等,但是有的省份的地級市還會強過省會城市,例如深圳、青島等,我們今天說的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省份城市,不但佔據了半個省份的GDP,而且人口也是也是全區五市之首。
  • 西北最「霸道」的省會城市:坐擁全省1/3人口,GDP總量佔全省一半
    其中有些省份經濟十分發達,常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有些省會城市經濟發展一般,甚至名次排名比較靠後。為了能夠快速的發展,從而都是省會城市先富再帶動後面城市發展。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下西北最「霸道」的省會城市,坐擁全省1/3人口,GDP總量佔全省一半。這座省會城市就是銀川,可能有許多小夥伴並不是很了解他,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 中國最「委屈」的省會,GDP佔全省一半,人們卻不知道它是哪個省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 中國曾經從「隱形」的小城市變成了「強國」, 現在的中國站起來,不僅國內經濟上升,國際上也有發言權,現在的中國地位和存在感都相當強, 中國發展得這麼好,和我們國家很多城市和人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我們國家是地區廣大的大國,不僅面積大
  • 青海這個城市,GDP幾乎佔全省一半,卻是「低調」的省會
    一提到青海,我們馬上就會想到青海湖,中國最大的湖,青海的名字就來源於此,但是,說到青海省的城市,很多人可能並不熟悉,甚至當你突然問身邊的親朋好友,青海省的省會是哪個城市?估計很多人一下子想不起來了。事實上,青海省省會西寧不僅是青海省最大的城市,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寧作為青藏高原東部的門戶,古絲綢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必經之地,自古以來就是西北的交通大動脈和軍事中心,其重要的城市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 中國最沒存在感的省會,GDP佔全省一半,很多人卻不知屬哪個省
    通常,一個省的省會是這個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擁有許多省內其他城市所沒有的資源。在每年的GDP排名中,除了個別幾個省份外,大多數省份GDP排名第一的一定是省會。不過,這也很正常,畢竟省會的存在就是起到一個「帶頭」作用。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湖北「最可憐」的城市,曾經擔任過省會,如今卻淪為全省最「窮」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如今旅遊已經成為了國人最喜愛的休閒方式之一,中國城市眾多,每個城市都以其獨特的旅遊風光和資源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前來旅遊,城市的發展水平向來是國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湖北省是中國經濟發展較好的省份之一,但省內城市發展不平衡,城市間貧富差距較大,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湖北最「可憐」的城市,曾經當過省會,如今淪落為全省最「窮」,這個城市是恩施。
  • 青海「第一大城市」GDP「佔全省一半」卻被稱為「最沒存在感」省會
    說到青海省,馬上就會聯想到我國最大的湖「青海湖」,「青海」這個省名肯定也來自那裡,但是說到青海省的城市,不是很多人都很了解,你突然問周圍的朋友和家人時,青海省的省會到底是哪個城市? 我想很多人一次想不起來。
  • 廣西「最被低估」的城市,曾是全省最發達城市,如今卻是三線城市
    中國近幾年的經濟不斷飛躍,很多城市都發展得很迅猛,從原來不起眼的小城市發展成為了新概念的第一線城市,三線直通國內,三線直通國內,但是,廣西有個城市,被無視了,可以和廣州相提並論。這個城市是柳州市,是廣西第一工業城市,柳州有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汽車零件、機械製造等行業很發達,重工方面有柳工、柳鋼,戰爭期間,柳州具備生產坦克、裝甲的能力,在國防事業中具有重要地位。
  • 中國「最強勢」省會,GDP成功突破4萬億大關,穩居新一線榜首
    看一個城市是否發達,其實就是看gdp,如果gdp增長快,那麼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肯定比較快,我有這樣一個非常強的省會,gdp佔全省的半壁江山,現在他已經穩居全國新一線城市的首位,你知道那是哪個城市嗎?
  • 河北「最委屈」城市,GDP比省會強,可如今還是三線城市
    在國內各省中,河北的經濟水平處於我國的上遊水平,2019年,GDP總量達到3.5萬億元,這個省份是國內唯一一個坐擁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在這樣的條件下,省內各城市都取得了良好的發展,那麼,河北省經濟最強的城市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