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出行?「打的」、「乘公交」、「坐專車」一樣不缺

2020-12-24 招商銀行App

隨著科技的發展, 我們的出行變得十分便捷,除了乘坐公交、地鐵等各種公共運輸工具外,還可以使用自行車、汽車出行……問題來了,古代沒汽車、沒地鐵、沒公交車,古人是怎麼出行呢?難道就靠雙腿一步一步走到目的地?其實,在古代,類似的公共運輸工具一樣不缺,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小招給大家捋一捋。

古代的公交車——「油壁車」

在唐朝,興起一種類似「公交車」功能的「油壁車」,因車壁用油塗飾而得名。這種車子用6到8匹馬做動力,設有車廂讓人乘坐,以多人僱傭形式服務於客戶。一些車行將其改造成能夠乘坐6—10人的大車,並在四周掛上綢幔,供喜愛遊玩的男女僱傭出行。與現代公交車相似,只不過「油壁車」比較舒適,如果乘客出行時感覺勞累,還可以在車廂內休息片刻,車行很細心的在車廂內放置了被褥,以供乘客取用。

集「私家車」、「計程車」、「專車」功能為一身的轎子

轎子,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都在電視劇裡看到。然而轎子在古代根據用途不同,肩負起了「私家車」、「計程車」、「專車」的責任。

轎子分「暖轎」和「涼轎」,還可以根據抬轎人數,有二人、四人、八人抬之分。普通老百姓養不起轎子,因為轎子的「動力」來自轎夫,常年養一群轎夫需要很大實力。因此,「私家轎」僅存於有錢人家與官府內。如果普通人有急事要乘轎子出行怎麼辦?可以上「轎行」或「轎鋪」租轎子,這時候的轎子就成了古代出行的「計程車」,而且還是「專車」!

最親民的出行工具——騎驢、馬

比起車和轎,騎驢、馬出行的費用低了不少,是當時比較親民的出行工具。古人想要騎馬或者騎驢出行,也不需要自己養驢、養馬,直接上街頭租一匹就行。此外,還產生了一些專門養驢出租的專業戶,時人稱之「賃驢小兒」。

可有人問,要是我租了驢或馬,跑走了不還怎麼辦?不好意思,在租這些驢馬之前,您得交一份押金,還驢馬的時候,驢馬主人再把押金退給你。

這招看著怎麼這麼熟悉?對,裡面透露了一股濃濃的「共享經濟「」味道!

相關焦點

  • 北京坐輪椅乘公交還難嗎?記者跟隨體驗發現:無障礙出行還差一點點
    段先生遇到的無障礙設施不配套的問題並非個案。缺少坡道緣石的問題屢見不鮮,健全人一抬腳就走了,毫無察覺,但這個問題卻讓乘坐輪椅的殘疾人「騎虎難下」。殘障人士吳女士告訴記者,原來她坐輪椅出行都習慣走非機動車道,避免上下路牙的麻煩。但現在非機動車道上的一些快遞車,不僅逆行,速度還飛快,所以,遇到修葺平整的坡道,她更願意走人行道。
  • 無縫對接賽場與地鐵佛祖嶺站,鐵人三項賽事公交專車27日開通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22日訊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10月22日獲悉,為方便市民、觀眾前往江夏梁子湖觀看軍運會鐵人三項賽事以及賽事結束後市民、觀眾及時有序的疏散,除目前運營的常規公交線路——公交920路可以提供出行服務外,武漢公交部門還將專門開通配合該項賽事的公交專車
  • 租車、打車、坐公交難尋安全座椅,抱娃家長很無奈
    車到了之後,家長都是直接抱著患兒坐到後排。「家裡沒有車,計程車、網約車又都不提供安全座椅,我有什麼辦法?」一位兩歲半孩子的媽媽告訴記者,平時帶孩子出門,她都會叫車況、服務好一些的專車,但即使是花費更高的專車,也不配備兒童安全座椅,「我家男孩比較淘氣,坐在後排老是亂動,每次都怕一個急剎車,他會從後排躥到前排去。」
  • 在伊斯坦堡IST機場如何坐公交去市區?這裡告訴你
    旅樂音遊記:上一篇文章說到我在阿拉木圖機場轉機的一些建議,這一篇文章我就來說說,我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的IST機場,是如何在機場那裡買交通卡和坐公交車到伊斯坦堡老城區的吧。伊斯坦堡坐什麼交通公具好?有人會說已經晚上十點啦,不如打個車從機場去酒店吧,但在土耳其打車是非常貴的,而且網絡上有非常多在伊斯坦堡打車被當地司機宰或者是被換了假錢等等的信息,所以我們選擇最保守出行方式,的就是坐公交車。
  • 乘心·乘意|坐上BRT體驗快節奏的出行
    車輛一路向南行駛,暢通無阻,不一會功夫,眼前出現「老虎山隧道」,當車輛駛入隧道的時候,望著車窗外的車輛飛馳而過,以前坐公交車的感覺已經蕩然無存,真是飛一般的體驗。恍惚間車輛已經駛過了扳倒井立交,正式進入專用車道行駛。我對媽媽說:「現在已經到了二環南路,這一片就是華潤社區。」媽媽接著說:「你大姨以後去閨女家可太方便了,不到十分鐘的車程。」
  • 明起北京公交地鐵「一碼通乘」 公交地鐵刷碼乘
    覆蓋1500餘條公交23條地鐵  為進一步提升乘客乘坐公共運輸出行體驗,2019年初,北京首次提出要實現公共運輸「一碼通乘」,並於2019年底先行公開招募6萬名「體驗官」對「一碼通乘」服務進行測試。  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經過近5個月的公開測試,各APP系統得到充分磨合及優化完善,總體運行平穩。
  • 坐輪椅乘公交被拒載,武漢離「無障礙出行」還有多遠?
    坐地鐵、搭公交、沒有直梯就用木質或塑料的板凳爬樓,甚至一個人坐著輪椅推行李,再背上笛包,一路坐地鐵到高鐵站回家。她用三年,學會了一個人該怎麼在城市裡生活。回到武漢後,受up主@大程子好妹妹的啟發,原本只在B站發布樂器演奏視頻的張琪慧開始了武漢無障礙設施體驗vlog的拍攝。除了自拍,她偶爾也會拉來媽媽充當攝影的角色。
  • 導乘地圖登上日照公交站牌 乘客一目了然
      導乘地圖登上公交站牌,乘客一看便知咋坐車。  半島都市報8月6日訊 「今後去哪裡坐幾路公交車,只要看看公交站牌上的導乘地圖便可一目了然。」8月6日,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日照市部分公交站牌將陸續增加公交導乘地圖,外地遊客、市民不用再為出門如何乘坐公交車發愁了。
  • 1折乘地鐵3折坐公交 青島2020年綠色出行宣傳月活動啟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關於開展綠色出行行動的決策部署,加強綠色出行主題宣傳,進一步提高公眾綠色出行意識,助力青島「公交都市」宣傳推廣,9月21日上午,「踐行綠色出行建設美麗青島」青島市2020年綠色出行宣傳月系列活動在太平角公園拉開帷幕。為鼓勵分享和傳播綠色出行理念,營造良好活動氛圍,一大波優惠、互動活動來襲。
  • 手機琴島通上線,青島乘公交坐地鐵可以刷手機啦!
    半島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 郭瑩無論是乘公交還是坐地鐵,很多市民都會為缺乏零錢發愁。而隨著智慧型手機和行動支付形式的日益多樣,刷手機乘車在島城已經實現。這意味著手機琴島通業務再添新「成員」,將成為青島公共運輸出行新的支付方式。據悉,青島市琴島通卡公司曾在2016年推出基於電信SIM卡的手機琴島通。近日,手機琴島通業務再添新「成員」—NFC全終端手機,標誌著島城公共運輸出行的支付方式,在原有的琴島通卡、現金、二維碼之後,將給市民增添NFC這一新的支付選擇。
  • 在北京乘公交出行,這些障礙消除了嗎?
    公交無障礙常困人的公交站臺有坡了常啞聲的報站器「亮嗓」了本報去年曾報導,家住天壇東門附近、今年60歲的李先生因患小兒麻痺症,年輕時便只能騎殘摩出行。他常到東城區殘聯參加活動,最煩心的是位於家門口的法華寺公交站,站臺兩側都沒有坡道,輪椅下了公交車,連人帶車都給困在站臺上。
  • 出行便利:魯山小夥伴可以坐公交去平頂山西站乘坐高鐵啦!
    2019年12月1日,隨著鄭渝高鐵鄭襄段開通,平頂山西站的正式投入使用,平頂山市邁進高鐵時代,平頂山地區的居民出行更便捷和快捷了。2020年1月14日,魯山老汽車站到平頂山西高鐵站開通直達公交車,魯山小夥伴們可以乘公交去平頂山西站坐高鐵出行了!
  • e乘巴士攜手貴陽巴士快運 助力定製出行升級
    近日,e乘巴士定製出行服務平臺與貴陽巴士快運旅遊有限公司達成全面合作,並首批上線5條貴陽地區往返線路,7月19日起,用戶通過「e乘巴士」服務號就能實現一鍵快速購票等操作,體驗專車專座上下班。公共運輸作為人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是保障社會人口有序流動的紐帶。
  • 暴雨天儘量選擇乘公交出行 公交車底盤高趟水性能好
    記者 陳理傑 攝  建議:暴雨天多乘公交出行  雖然雨下得很大,但總體來說,昨日島內的公交線路行駛並沒有遇到阻礙。不過,有市民提出疑問:積水深了,公交車會開嗎?公交車開不開,得看積水深淺如何。不過,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停開,而是繞道。
  • 搭公交or乘地鐵 百度地圖「公共運輸安全出行指南」給你答案
    復工期如何提升公共運輸出行的安全性?充分掌握公交地鐵的實時動態,進而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和路線不失為一種「智慧」的方式。近日,百度地圖推出「公共運輸安全出行指南」(以下簡稱「出行指南」),覆蓋實時公交動態、實時地鐵客流量、周邊疫情與公交信息、安全出行提示等功能。
  • 在長沙坐地鐵公交,一個APP就夠了
    華聲在線6月18日訊 在長沙,乘地鐵、公交車時選擇和包支付付款,對準閘機輕輕一刷,便能享受優惠乘車,既省錢又方便。近日,和包支付在長沙地區推出惠民活動,用和包支付坐地鐵最低1折、坐公交7折。該活動將持續到今年9月底。
  • 乘「公交」去上海?太原機場開通「並滬公交快線」
    乘「公交」去上海?10月25日,2020年冬春航季第一天,太原機場開通了「並滬公交快線」,從太原飛往上海,就像坐公交一樣便捷。這是山西開通的首條公交化運營航班路線,不僅票價更優惠,乘客還能享受一系列更加便捷、實惠的乘機體驗。
  • 老年人坐公交這樣防摔跤 溫馨巴士公交出行宣傳進社區
    青島新聞網9月23日訊(記者 丁淑華 通訊員 許彥斌 肖俊)為積極踐行綠色出行理念,倡導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溫馨巴士將「公交出行宣傳周」乘車安全知識「送」到了興隆路街道。9月23日,交運溫馨巴士盛達分公司、迅達分公司聯合興隆路街道瑞安路社區開展了「公交服務進社區,安全乘車零距離」志願服務活動,通過為老人宣講安全乘車知識,倡導老年人錯峰出行,現場徵集老年人對公交服務工作的意見與建議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和乘車安全意識,掌握公交盲區安全知識,提高自護能力。記者了解到,很多老年人在外出時喜歡乘坐公交車。
  • 福建泉州為臺籍員工辦實事 婦女專車讓出行方便安心
    終點位置偏僻,離最近的公交站有一段距離,四野荒蕪少人煙,卻有流浪狗到處流竄,偶有車輛在不設紅綠燈的土路上疾馳而過。這段路,陳汎汝不敢夜間獨行。陳汎汝是福建泉州德潤產業園的臺籍女員工。她從臺灣新北市來,轉眼已約3年。此前在蘇州經商十餘年的好姐妹鼓勵她來大陸發展,她動了心,隻身來到泉州,參與產業園內臺資頤和醫院的籌建。
  • 長沙地鐵公交出行 一個APP就夠了
    紅網時刻6月14日訊(通訊員 彭景)近日,在長沙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長沙出行方式悄悄出現變革,一個APP即可搞定地鐵公交兩大出行,這是長沙首次實現一個APP同時承載地鐵和公交兩大出行功能,可以說,和包支付將長沙交通出行真正帶入了行動支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