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顏姓男子於10月持大陸一次性護照赴俄羅斯旅遊,返臺後,卻發現自身的戶籍被註銷。對此,11月7日晚間,臺灣陸委會聲稱,臺灣民眾使用中國大陸護照行為,無論是否為一次性旅行專用護照,都是不被容許的。
來自臺北的幾位青年學生手持電子臺胞證。
海外網11月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早前報導,10月初,臺中顏姓男子等20多人組團前往俄羅斯海參崴5日遊,並於10月8日返臺。不料,10月底,他卻接到通知,因持有大陸護照,他的戶籍已被註銷。對此,臺灣相關部門給他的理由是,他旅遊時使用了大陸護照。
此事引發島內關注,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11月7日晚間,臺灣陸委會作出回應,聲稱「臺灣民眾及相關旅行業者未來不要便宜行事,應先在臺灣辦妥前往相關國家旅行籤證,以免觸法」。
對於顏姓男子遭銷戶一事,臺灣旅遊業者表示,拿大陸護照出入境,這在臺灣早已是見怪不怪,「沒想到竟被重罰,令人意外。」據海外網早前報導,不少臺灣旅遊團從大陸邊境轉往他國旅遊,因為沒辦目的國籤證,又想跨境遊,於是就拿大陸一次性出入境的臨時護照進出,這早已「見怪不怪」。就大陸方面而言,則是將持有臺胞證的臺灣民眾視為「國民」,依法依規可辦理臨時護照,如果臺灣團提出要求,大陸就提供臺灣民眾更多便利,過去也都很順利。
需要指出的是,臺灣陸委會作出類似限制也不是第一次。今年7月30日,陸委會發出新聞稿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條之1規定,臺灣人民不得領用中國大陸護照,如違反規定將喪失臺灣地區人民身份及相關權益。」7月6日,陸委會提報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退離職軍公人員登陸許可管制年限,從原則3年、原服務機關得增減之,修正為管制年限至少3年,原服務機關只能增加、不能縮減。馬英九、吳敦義等臺灣地區前領導人、副領導人均受限。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曾表示,1949年以來,儘管海峽兩岸尚未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在統一之前,在處理兩岸關係事務中,特別是在兩岸談判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就是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至於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我們一貫主張,可以在一個中國基礎上,通過平等協商尋求解決之道。(綜編/海外網 張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