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錢晨菲 攝
中新網杭州11月17日電(錢晨菲)17日,2020千島湖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行,本屆論壇以「和合共生,美美與共」為主題,130餘位院士專家及行業大咖與會,共話千島湖的生態保護與價值轉化。
千島湖擁有島嶼1078個,湖岸線2500公裡,湖區面積573平方公裡,素有「西子三千」的美譽。2019年9月,千島湖配供水工程通水啟動、浙江省政府批覆淳安設立中國首個「特別生態功能區」,當地的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邁入新時代。此次論壇聚焦「數字」話題,共探數字賦能生態保護及產業轉型。
論壇現場。 錢晨菲 攝
當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雲鶴以「疫情的啟示」為題,講述疫情背後出現的新秩序。
在潘雲鶴看來,「疫情之下全世界都在改變,世界不會再回到從前的樣子,發生了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之變、信息流向之變以及發展理念之變。只有洞察和引領這種新變化,才能佔領發展的制高點,千島湖同樣需要前瞻性的發展。」
何以前瞻?千島湖水質未來的演變趨勢及保護是多位與會嘉賓關注的話題。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專委會副主任江桂斌說,不少汙染物會通過河流以及大氣的沉降進入千島湖湖區,藻類的增加也使千島湖湖水能見度下降,雖目前來看千島湖表層沉積物中多環芳烴(PAHs)處於安全狀態,但未來需給予充分的關注和研究。
其建議,千島湖地區需強化多汙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的協同治理,同時城鎮汙水管網要全覆蓋,做到汙水100%不入湖,這對水質保護非常重要。
作為千島湖在杭「飛地」的入駐企業,浙江遠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閔皆昇介紹,其團隊正努力將仿真技術及高性能計算機應用到「數字千島湖」上。
「我們希望將整個湖區作為三維的水動力模型,水流速度、相應的湖區溫度梯度,以及對氣候的影響都進行綜合展示。目前多數專家團隊對千島湖的研究是基於水質水華等方面的數據,若能將水動力模型充分納入,並對防洪減災進行評估,把洪峰推演、排放量等預估數據交到決策者手上,將會是非常直觀的數字千島湖應用。」閔皆昇說。
作為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子活動,本屆論壇亦承擔著招才引智的重要職能。圍繞「數字千島湖」建設,論壇上聘任了「高端智庫」,擴充千島湖智囊團。此外,一批項目舉行落地籤約儀式,其中浙江大學醫學院康復醫學研究中心將中國(千島湖)國際康養大會永久會址落戶千島湖;浙江遠算科技有限公司將高性能計算可持續發展高峰圓桌會永久會址落戶千島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