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一尋常植物,堪比「人參」,一斤達百元,遇見大個的要靠運氣

2021-01-08 農情萬家

文|農情萬家

導讀:農民曾拿它當雜草,如今身價飛漲,野生品種更是難得,遇見要珍惜

人們都知道,山中的野生植物最多,往往人少的地方,植物品種更多,如果不是刻意的學習,我們對大部分的植物屬性都知之甚少,其實它們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和價值,而且有一些植物價值極高。現在的農村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以前家家戶戶都會養殖點牲口,而牲口吃的大多是農民野外割回的野草等青飼料,筆者小時候就經常到村外割青飼料餵牛,那是一段永遠難忘的記憶……

過去的農村,各種社會資源並沒有現在這麼豐富,很多的地方雖然解決了吃飯問題,但收入都很低,因此對食物的要求並不高,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的人生活還是挺艱辛的,真有種「天當被地當床」的感覺,地裡糧食打的少,但在野外卻有不少可以食用的野味。有一種植物叫「山蘿蔔」,就曾是人們常常食用的野生植物之一,它不僅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而且還可以燉肉、煲湯,解決了人們很大的問題。

「山蘿蔔」科普

山蘿蔔的中藥名叫四葉參,一個節點因葉子生四片而得名,而「山蘿蔔」是因為其根部長得很像「蘿蔔」而得名。四葉參是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有很強的攀援能力,其長度可達兩米之多,內有乳白色汁液,味道發臭,葉子為互生葉,卵狀,邊沿波浪狀,表面無絨毛,向陽面顏色為深綠色,背面為灰綠色,非常好認;黃綠色單生花,其花期在每年的十月份左右。四葉參多生長在溫暖溼潤的斜坡、樹林、山野等地方,在我國的分布也非常廣。

四葉參的價值

1、食用價值。多年以來四葉參都是農民朋友們眼裡的營養食材,它的根部可以與各種肉進行燉製,同時還是熬粥的最佳選擇之一,四葉參的食用價值真不低,做菜加上它後味道也會變得更加鮮美。

2、藥用價值。在農村但凡有蛇蟲咬傷,都會取一點四葉參的葉子,將其搗碎敷於傷口處,就會加快痊癒程度,它還有消炎解毒的好處。四葉參還對血壓、血液系統以及鎮靜等有一定的作用。

3、觀賞價值。可能很多的小夥伴在想,作為藤蔓植物,觀賞性強?你還別說,目前在大城裡的很多地方,對牆飾裝修的標準越來越高,有向著「壁掛」式裝飾發展的趨勢,而一些藤蔓性的植物則是最佳的選擇。更何況四葉參的鐘形美麗花朵也是非常吸引人的,開的一朵朵花,如同風鈴一般。如今很多的家庭中也開始出現了四葉參的身影,人們還特意看中它的纏繞藤本特點,用以裝飾一些較大的立面空間。

4、營養價值。四葉參之所以將稱之為「四葉參」,是因為它有著人參一般的營養價值,能夠很好地發揮其自身作用,其含有的胡蘿蔔素、各種胺基酸和眾多的礦物質元素,其營養物質的含量非常充足和豐富。在我國很多的醫學書籍中,對四葉參都有詳細的功能性介紹,就連李時珍也對其讚賞有佳,並在自己的著作中做了重點介紹。能與人參扯上聯繫,其營養價值可想而知,這是如今人們看中它的原因之一。

四葉參的現狀

如今市面上的四葉參大都是人工種植的,野生的四葉參相對要少得多,並不容易買到,人工養殖的四葉參其價格上應該算是挺便宜了,一斤大約在幾十元,而野生的四葉參其價值相比人工養殖來說高很多,大約一斤在百元以上,以前根本不值錢。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漸漸開始識貨,這四葉參的市場也水漲船高起來了,這也讓養殖和山中採挖的農民獲得了一份不錯收益,有不少人因此發家致富。

受到市場的影響,野生的四葉參數量越來越少,四葉參是種年數越長而品質越高、體型越大的物種,因此在山中能遇到一株多年大個四葉參是件非常難得的事情,全憑運氣!如果讓你遇到了,可要好好的收藏,你覺著呢?你那裡有這種四葉參嗎?數量多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堪稱山中「人參」,一斤1000元以上,野生的價格更高,看見要帶走
    文|農情萬家導讀:似大山裡的「人參」,一斤1000元以上,如果發現野生品種,你發了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水分、土壤、溫度的影響我國又是利用植物治療疾病從而形成中醫藥體系的國家。幾乎大地上所有的植物均可入藥,從古至今,太多的古代典籍中均有著大量的記載。無論是山中還是田間,那些繁茂的綠色植物,冷不丁就可能有你需要的植物,無論是藥用還是觀賞,終究遵循著「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的某種規律,筆者堅信每種植物總會帶給我們點什麼……
  • 它的地下根莖似「紅薯」,作用媲美「人參」,野生的兩百元一斤
    摘要:它的地下根莖似「紅薯」,作用媲美「人參」,野生的兩百元一斤在農村的深山裡寶貝特別的多,不僅有各種可以食用的山珍野味,而且還有不少珍貴的植物。這些植物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它們的數量很稀少,而用途卻很廣泛,市場需求量大,這才體現出珍貴的價值。不過珍貴的植物並不是人人都認識的,有些珍貴植物不少人都見過,但是卻不懂它們的價值。比如筆者今天要介紹的這種植物,它的地下根酷似「紅薯」,價值媲美人參,但是卻少有人認識它。這種植物葉子是簇生的,四片葉子擁簇長在一起,形狀呈稜形分布。
  • 植株像雜草,根莖卻酷似「人參」,150元一斤,路邊遇見別忽視
    摘要:植株像雜草,根莖卻酷似「人參」,150元一斤,路邊遇見別忽視。前一段時間,因為太乾旱了,種下去的玉米全部都已經枯萎,即便是沒有枯萎的都長不高了。在這一過程中,地裡,地埂,地旁等處的植物,無論是高大的,矮小的,只要會影響到地裡作物生長,都一一被剷除。
  • 山裡有一珍貴植物,根卻是稀罕品種,今達到百元一斤
    農村居民在交通不發達的落後時代,看病完全依賴於土醫,而土醫看病則依賴於山中採藥。甚至到了今天,在老農民的眼裡,山中的中藥仍然是祖傳寶貝,甚至傷筋動骨,面對現代醫學,他們更願意相信山中的中藥。單純從名字山來看,骨碎補就是一種能治療骨骼損傷的中藥,實際情況是這樣嗎?骨碎補品廣泛推廣。
  • 地下一寶物,價值比「人參」還高,1斤10000元以上,有種植過嗎?
    文|小銳導讀:一地下罕見之物,身價超過「人參」,1斤一萬元以上,太值錢!有種植過嗎?今天我們要講的便是在這一帶生長的一種隱蔽性很強的植物。關於此類生長的植物,可能很多朋友能說出不少,比如土豆、地瓜等等,這可不行,咱得來點營養價值高的,「眾生難覓」的!至少得像松露、松茸一類的吧!別急,咱慢慢來,今天要講的是「烏靈參」。
  • 以前山中隨處見的野草,卻不知「根」最為珍貴,一斤700多元
    文:農情萬家導語:昔日野草無人識,如今700多元一斤,其價值堪比「人參」多年後才知道,在農村長大,其實是一種「天賜」,先不說兒時那簡約的生活無憂無擾,單是那旖旎的自然風景農村的月光是柔和的,落在水裡,閃著光華隨水而流,那水中的光波就像一幅畫,岸邊的植物就像夜的影子……如果有人問,野生植物哪裡最多?大部分人必定會不假思索地說是農村,或者山區、荒原,甚至原始森林,總之都是些人員密度較小的地方。的確,這樣的地方往往人類活動軌跡少,對大自然的影響就小,植物生長的就會越為茂盛,因為人們都會奉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理念,人少自然意味著植物量大,鋪蓋面大。
  • 它曾是「四大名魚」之一,想吃靠運氣,如今5元一斤沒人買,可惜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魚,它曾經是四大名魚之一,想吃還要靠運氣。而如今5元錢一斤,卻幾乎沒人買,真讓人感到可惜呀。這種魚就是鯉魚,是咱們中國的四大名魚之一,另外三個是鮊魚(興凱湖)、鱖魚(松花江)、鱸魚(松江),每一種都非常鮮美好吃。其中黃河大鯉魚最為特別,因為野生的黃河大鯉魚比較少見,加上水質的問題,以及以前的捕撈技術不高,導致難以捕捉,想吃還要靠運氣。
  • 葉子像杏葉,根像人參,這種農村常見的野生植物,城裡賣35元一斤
    導語:葉子像杏葉,根像人參,這種農村常見的野生植物,城裡賣35元一斤人參這種植物相信很多人都是很熟悉的,因為這種植物有很多價值,所以很珍貴。因為人參越來越珍貴,和人參比較相似的一些的一些農村的野生植物也越來越受歡迎,比如杏葉沙參這種植物。
  • 老家這種植物,外形像「蜈蚣」,比人參還珍貴,遇見別忽視
    老家這種植物,外形像「蜈蚣」,比人參還珍貴,遇見別忽視。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在90年代以前,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後,農民的生活普遍很艱苦。那時為了不餓肚子,很多人都會到野外去摘一些野菜野果來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食物匱乏問題。
  • 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生長於屋頂,以「人參」命名,過去農村很多,如今8元一斤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地區,大多數人基本都是住在那種古老的瓦房裡面。這種瓦房有一個特點就是冬暖夏涼,現如今很多人住了鋼筋水泥房都在懷念瓦房的好。那些瓦房的上面有時候還會長出不少的野生植物,老人總告誡我們不要去清理掉,這些植物能給我們帶來好運。
  • 以前生長在農村山上的植物,如今卻靠人工種植,市面上一斤上百元
    以前生長在農村山上的植物,如今卻靠人工種植,市面上一斤上百元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村娃來說,過去經常玩耍的地方就是野外或者山上。小優也是一個地道的農村娃,童年時期也沒少在山上玩耍,那個時候還喜歡採摘圖中這一種植物。
  • 農村稱「苦花」的植物,果實一斤上千元,農人朋友不識貨太可惜
    農村稱「苦花」的植物,果實一斤上千元,農人朋友不識貨太可惜。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在我國的土地上生長著太多的植物了,叫人數都數不完,尤其這農村的土地上寶貝可謂是數之不盡啊,尤其是生長在農村路邊上的野菜,總是有一些讓人們意想不到的價值,雖然這些小草有著這麼大的價值,但也因為在以前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很多野草的作用都沒有明確的記載下來,導致很少有人能認識。
  • 這東西,植株像雜草,塊根卻要132元一斤,遇見帶走
    摘要:這東西,植株像雜草,塊根卻要132元一斤,遇見帶走。我們都知道,草木皆兵,野草類在大自然中的數量,可以是堪比地上的螞蟻,海邊的沙石,別說是數量,就算是種類的話,想要數,都難如天上的星星。那麼小編為什麼一整天老是要科普一些野草類呢?而且還都是農村地區比較常見的野草。也許有不少的讀者們會感到困惑,老是科普這些我們都能夠見到的野生植物有什麼意義呢?就不能科普一些比較新奇的嗎?少見的嗎?這裡我想冒昧的問大家一句話,這些野草植物是大家比較常見的,但是你們了解它們嗎?你們知道它們的價值與用途嗎?
  • 曾經千元一斤被搶購,如今跌落神壇,20元一斤也無人問津,為啥?
    人們發現這樣能賺錢,於是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野生植物瘋狂挖採,因為人工種植不僅要付出種植成本,價格低,還好賣,讓不少種植戶感慨:其實效果都一樣,為啥差這麼多呢?這其中就不乏一些被人熟知的植物:黑枸杞、人參、三葉青、七葉一枝花等。
  • 山裡一種植物,形似鹿茸,曬乾260元一斤,見到別當雜草
    摘要:這東西,形似鹿茸,也堪比鹿茸,山裡遇見別當雜草。任何事物,但凡看久了都會產生一種枯燥無味,甚至是厭倦的心理,再漂亮的物種亦是如此。也許是喜新厭舊吧,但也算是人之常情的心理,畢竟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說他們家裡面種植的一些花卉植物都已經看習慣了,很想種植一些外貌比較特殊的觀賞植物。那麼說到一些外貌比較特殊的野生植物,其實在之前,或者說是近段時間吧,小編就有跟大家科普過很多,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去重視一下。而且像小編所科普過的野生植物,不僅外貌很漂亮,而且基本都是身含各方面價值的。
  • 一種植物,種子榨油一斤上百元,這樣種植,做當今「賣油翁」
    農村一種植物,種子榨油一斤上百元,這樣種植,做當今「賣油翁」農村一種植物油,因為現代人們提倡綠色食品,重新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在農村,其實很多植物已經受到了熱捧,天麻、白芨、重樓七葉一枝花、瑪卡、人參、冬蟲夏草等等,已經為人們所熟知。
  • 此樹滿身刺,但樹芽卻是極品野菜,營養不輸人參,出口80元一斤
    說到這裡,筆者想到了一種植物,它叫做「楤木」, 此樹滿身刺,但樹芽卻是極品野菜,營養不輸人參,出口80元一斤。楤木是什麼植物?很多朋友都吃過野菜,若要說哪種野菜是野菜中的極品,可能現如今的大部分南方人會說是「薺菜」,但歷史上,刺老芽的地位比薺菜還要高,被譽為「山野菜之王」,在古代的時候,那可是餐桌上的奢侈野菜。之所以會如此,一個是楤木在我國分布區域少,二個它的採摘有時間要求。刺老牙從春季到夏初均可採摘,但以春末季節嫩葉拳曲未伸展者為佳,入夏以後嫩葉變老就不能食用了。
  • 雞樅菌下的「寶貝」,補氣堪比人參,1斤能賣2000元,採挖的人少
    因此,雞樅菌也是採挖烏靈參的參照物之一,烏靈參價值很大,價格也很貴,1斤價格大概在2000元左右,高峰時期一斤能賣上萬元。烏靈參的名稱來自於它的外觀和價值,它顏色烏黑,和人參一樣具有補氣的作用,補氣堪比人參,故名字中也含有「參」字,人稱烏靈參,民間認為烏靈參是雞樅菌的蛋狀菌核,因此也叫它——雞樅蛋。在急切需要的時候會去挖雞樅菌下的白蟻巢穴,挖到這種寶貝,不過概率不是特別大。
  • 山中一「野草」,人工種植也價值千元,網友:或是下個冬蟲夏草?
    不過比起野生動物,野花野草可能更為常見,不管是田邊的地頭還是小山坡,或者是河邊的樹林中,都能夠看到各種各樣我們從未見過或者是見過,但是卻從來不知道名字的野生植物。對於這些東西,我們經常只將它視為雜草,要麼就是直接踩死,要麼就是選擇忽視,但是後來當你知道了它的價值之後,便又心生懊悔,為何自己當初見到的時候沒有將它採摘下來?
  • 農村深山一種野生植物,曾一斤200元,而今卻卻無人問津,真賠本
    文|農情萬家導讀:農村深山一種野生植物,曾一斤200元,而今卻卻無人問津,真賠本古木參天、飛瀑流泉,很多時候泛指那些遠離市井的依山伴水之地,這樣地方的農民生活相對安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沒有「一夜暴富」,也沒有「饑寒交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