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張寶玉 許丹睿)2020兩會召開前夕,新華網客戶端連線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在今年的提案中,邰麗華就系統修訂完善隨班就讀相關辦法及對已脫貧殘疾人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等方面建言獻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貧困殘疾人的脫貧成效顯著,但殘疾人屬於特殊困難群體,身體受限、勞動能力弱,一部分殘疾人家庭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兩項補貼」等轉移性收入,一部分殘疾人患有慢病、大病,加上康復需求等家庭支出大。邰麗華提到,即使從經濟上脫了貧,但很大一部分殘疾人生活質量仍然不高,極可能再次陷入貧困,造成返貧。為此,邰麗華建議,統計部門建立對返貧風險大殘疾人口的監測,及時發現有返貧風險殘疾人口的特殊困難需求;扶貧等部門研究建立解決殘疾人相對貧困問題的長效機制,分級分類地對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家庭開展幫扶;農業農村等部門在生產生活等方面,持續加大對有返貧風險殘疾人家庭的扶持力度,幫助其家庭增加收入。
此外,為努力讓更多特殊兒童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邰麗華提交了《關於系統修訂完善隨班就讀相關辦法,促進提升特殊需要兒童融合教育的提案》。1994年,原國家教委(教育部)頒發的《關於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以下簡稱《隨班就讀辦法》),為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普通學校保障殘疾兒童教育權提供了全面的實踐指導,尤其在推進隨班就讀和融合教育發展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後續,也有一些相關政策體系都針對隨班就讀落實提供指導建議。然而,《隨班就讀辦法》已出臺26年,當時的一些規定和指引已經不符合今天推進融合教育的現實需要。
邰麗華提到,在實際情況中出現普通學校在接納和支持殘疾兒童就學方面意願和資源均不足,且《隨班就讀辦法》不能有效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需求等問題。為此,邰麗華建議教育部門主導,出臺《普通學校實施融合教育指導辦法》(簡稱「融合教育指導辦法」)替代原《隨班就讀辦法》,為更加系統保障特殊需求兒童的教育權利發揮實效。
多年來,邰麗華致力於殘疾人藝術表演與研究的同時,熱心公益事業,用行動回饋社會,持續為保障殘疾人權益建言發聲。邰麗華提到,此前的多項建議也在逐步實施。今年兩會提案中,她還提到希望發揮特殊藝術在青少年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通過繼續開展「我的夢」走進基層公益巡演及百場高校巡演,宣傳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成就,用榜樣的力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文化人,用藝術感化心靈,傳遞正能量。邰麗華建議教育部門在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設中,加大對特殊藝術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