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邰麗華:建議對已脫貧殘疾人建立長效幫扶機制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張寶玉 許丹睿)2020兩會召開前夕,新華網客戶端連線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在今年的提案中,邰麗華就系統修訂完善隨班就讀相關辦法及對已脫貧殘疾人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等方面建言獻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貧困殘疾人的脫貧成效顯著,但殘疾人屬於特殊困難群體,身體受限、勞動能力弱,一部分殘疾人家庭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兩項補貼」等轉移性收入,一部分殘疾人患有慢病、大病,加上康復需求等家庭支出大。邰麗華提到,即使從經濟上脫了貧,但很大一部分殘疾人生活質量仍然不高,極可能再次陷入貧困,造成返貧。為此,邰麗華建議,統計部門建立對返貧風險大殘疾人口的監測,及時發現有返貧風險殘疾人口的特殊困難需求;扶貧等部門研究建立解決殘疾人相對貧困問題的長效機制,分級分類地對生活困難的殘疾人家庭開展幫扶;農業農村等部門在生產生活等方面,持續加大對有返貧風險殘疾人家庭的扶持力度,幫助其家庭增加收入。

此外,為努力讓更多特殊兒童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邰麗華提交了《關於系統修訂完善隨班就讀相關辦法,促進提升特殊需要兒童融合教育的提案》。1994年,原國家教委(教育部)頒發的《關於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以下簡稱《隨班就讀辦法》),為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和普通學校保障殘疾兒童教育權提供了全面的實踐指導,尤其在推進隨班就讀和融合教育發展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後續,也有一些相關政策體系都針對隨班就讀落實提供指導建議。然而,《隨班就讀辦法》已出臺26年,當時的一些規定和指引已經不符合今天推進融合教育的現實需要。

邰麗華提到,在實際情況中出現普通學校在接納和支持殘疾兒童就學方面意願和資源均不足,且《隨班就讀辦法》不能有效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需求等問題。為此,邰麗華建議教育部門主導,出臺《普通學校實施融合教育指導辦法》(簡稱「融合教育指導辦法」)替代原《隨班就讀辦法》,為更加系統保障特殊需求兒童的教育權利發揮實效。

多年來,邰麗華致力於殘疾人藝術表演與研究的同時,熱心公益事業,用行動回饋社會,持續為保障殘疾人權益建言發聲。邰麗華提到,此前的多項建議也在逐步實施。今年兩會提案中,她還提到希望發揮特殊藝術在青少年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通過繼續開展「我的夢」走進基層公益巡演及百場高校巡演,宣傳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成就,用榜樣的力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文化人,用藝術感化心靈,傳遞正能量。邰麗華建議教育部門在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設中,加大對特殊藝術的支持力度。

相關焦點

  • 對話履職13年的全國政協委員邰麗華:疫情下聾啞人唇語交流不便...
    拍攝:荊宇琦 剪輯:鄭平平 手語翻譯:黑虹央廣網北京5月28日消息(記者王晶)以一部經典舞蹈《千手觀音》被人們熟知的聾人舞蹈家邰麗華,是位不折不扣的「老委員」。今年是她履職全國政協委員的第13年,關注目光再次聚焦於8500餘萬殘疾人群體的權益。邰麗華首次履職是在2008年。
  • 全國政協委員邰麗華:提升特殊需要兒童融合教育
    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帶來了《建議系統修訂完善隨班就讀相關辦法促進提升特殊需要兒童融合教育》的提案,建議更加系統地保障特殊需要兒童的教育權利。《隨班就讀辦法》是為了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以及《殘疾人保障法》(以下簡稱「兩法」)於1994年出臺的一個試行文件,而上述兩法已先後於2008、2017年修訂。《隨班就讀辦法》應從總體性和具體實施條款中貫徹新修「兩法」指導原則。
  • 邰麗華「談」幸福:讓殘疾人更好地生活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邰麗華「談」幸福:讓殘疾人更好地生活  中新社記者 尹力  因領舞《千手觀音》而家喻戶曉的全國政協委員、殘疾人舞蹈家邰麗華,用手語與中新社記者「暢談兩會」,希望社會能更多的關注並改善殘疾人的生存現狀,讓殘疾人更好地生活。
  • 邰麗華委員:讓特殊藝術更好地傳遞「中國精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5日訊 (記者 吳佳佳)殘疾人的特殊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傳遞自強不息奮鬥精神的一張靚麗名片。如何能讓特殊藝術更好地傳播中國精神,進一步促進殘健融合?
  • 邰麗華:用特殊藝術感染青少年
    作為連任三屆的全國政協「老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這些年中,始終為全國殘疾人群體「代言」,她的很多提案都已實現。今年,她尤其關注青少年群體。邰麗華今年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的提案,其中就包括《關於發揮特殊藝術在青少年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中作用的提案》。
  • 齊心協力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編者按:11月19日在京舉行的第五屆企業社會責任高層論壇上,與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企業社會責任和慈善領域的專家、企業家代表匯聚一堂,就倡導廣大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建立健全解決貧困問題的長效機制、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與探討。
  • 15年了,曾靠《千手觀音》感動全國的聾啞人邰麗華,現狀如何?
    在學校裡,她覺得律動課十分生動有趣,木地板下傳來的嗒嗒聲音,可以把音樂動感傳給感受者,邰麗華感覺到了音樂世界的無窮想像。二、舞蹈訓練殘聯給予了邰麗華很多幫助,使她接受了正規的訓練,為了達到老師的要求,邰麗華一天除了吃飯和休息,都在舞蹈中度過。
  • 那個在春晚跳《千手觀音》的舞者邰麗華,這15年去哪了?
    後來,邰麗華在殘聯的幫助下,進行正規的舞蹈訓練。02, 舞蹈,讓她鳳凰涅槃重生邰麗華15歲進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開始正規舞蹈訓練。她跳得第一個舞蹈,是《雀之靈》。由於沒有進行過專業訓練,完成這個簡直就是在飛躍一個天塹。
  • 夜讀丨「千手觀音」邰麗華:最好的舞蹈 總與人生相關
    邰麗華,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聾啞人舞蹈家、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她領舞的《千手觀音》技驚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重讀她的故事,感受 「堅守夢想,永不言棄」的力量。多年前的春晚上,由邰麗華領舞的《千手觀音》,讓彼時29歲的她一夜成名;今天,從聾人舞者到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掌門人」的角色轉變,也並未讓掌聲離她遠去:她培養了更多年輕的「千手觀音」,逐漸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與尊重。
  • 湖北聾啞人邰麗華:曾靠《千手觀音》徵服全國觀眾,如今過得怎樣
    2004年,雅典帕運會上,由湖北舞蹈家邰麗華帶領的21人隊伍以一首絕美的《千手觀音》震撼力世人,2005年春晚,邰麗華再次在鏡頭前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表演,完美地呈現了舞蹈中的力量與情感。《千手觀音》的排練是艱難的,因為她們都是聾啞人,聽不見別人的話語,也發不出自己的聲音,將排練變得無比艱難。
  • 脫貧路上政協情深!
    脫貧路上政協情深——山東政協系統助力脫貧攻堅工作記事記者 張文敬 通訊員 高曉東2020-08-06期 01版盛夏時節,山東省政協圍繞「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7月28日至30日,省政協副主席吳翠雲帶隊赴沂水縣,了解基層解決農村相對貧困長效機制中的創新做法。7月21日至23日,省政協副主席趙家軍帶隊赴菏澤市,圍繞「加強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的建議」進行督辦調研。
  • 15年來,曾經感動全國的聾啞人邰麗華,現在呢?
    這也為無數殘疾人樹立了榜樣,雖然他們有身體殘疾,但他們可以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們來談談《千手觀音》邰麗華的故事。0101據說邰麗華也吸引了一位富商的追捧。事實上邰麗華早在就結婚了。如果真有富商,恐怕只能是單相思。這麼好的女孩怎麼會不被人注意呢?
  • 老師眼中的邰麗華:她的精神讓我感動
    1991年,由於邰麗華所在的聾啞學校沒有中學,她便獨自一人到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學習,在文潔老師的指導下正式學習舞蹈。憶及當年,文潔老師直言不諱:「由於邰麗華沒有受過專門的舞蹈訓練,所以剛進文藝隊時,她的基本功最差。但邰麗華並不氣餒,只要有時間,你一定能在練功房看到她的身影:壓腿、下腰、地面練習……很快,她便脫穎而出。」
  • 當年春晚的「千手觀音」聾啞人邰麗華,成名後被富豪追,如今成了這樣!
    邰麗華相信很多人都認識,還記得2004年雅典帕運會上面的節目《千手觀音》不僅震驚了中國,更震驚了世界。而這個節目的領舞人就是邰麗華。在這之後,邰麗華也是一戰成名。
  • 《千手觀音》已過去15年,領舞邰麗華光彩依舊,她最近怎樣?
    舞蹈編導家張繼剛歷時7年的創作,舞蹈演員是21個聾啞人,這段舞蹈感動了全國觀眾。領舞邰麗華也大放光彩,15年過去了,邰麗華現在怎麼樣了?邰麗華,1976年出生於湖北宜昌,從小就長得可愛伶俐,但是在她兩歲時,一場發燒,拿走了她的聽力,她成了一名聾啞人,再也聽不到這個世界的歡聲笑語。
  • 海南人大:長效機制幫扶長田村脫貧「摘帽」
    2016年4月,長田村被確定為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定點幫扶村。五年時間裡,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以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為重點,不斷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截至2020年11月,全村貧困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2700元,脫貧成果得到了鞏固。
  • 全國政協委員李賢義:建議建立專項治理校園暴力的司法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李賢義:建議建立專項治理校園暴力的司法制度 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傑 2020-05-24 15:23 來源:
  • 全國政協委員:三江源、祁連山生態保護不能「歇一歇」,應建長效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公保扎西提交了《關於建立三江源、祁連山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和建設長效機制的提案》。《提案》表示,三江源、祁連山是中國「一屏兩帶」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國家生態安全和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有著獨特而不可替代的生態地位。
  • 拒絕嫁入豪門的明星——邰麗華
    能夠嫁入豪門,是不少女孩們做夢都想要的,但有也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會迷戀物質,邰麗華就是其中的一位。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開幕式上,來自中國的一個殘疾人藝術團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驚豔了世界。21位聾啞女孩用整齊劃一的舞姿給全球幾十億觀眾帶來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也讓我們記住了那個端莊美麗的領舞女孩——邰麗華。1976年出生於湖北宜昌的邰麗華並不是天生就是聾啞人。在兩歲的時候因為一場感冒發燒而注射了過量的鏈黴素導致失去了聽力,從此成為了聾啞女孩。
  • 15年前,邰麗華憑藉千手觀音紅遍全國,15年過去她現在如何了?
    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中,由十多位舞蹈演員演繹的千手觀音體現出了佛教的隱忍,美感和古樸的韻味,同時也讓邰麗華這個名字家喻戶曉。時候人們才知道邰麗華竟然是一個聾啞人,而且不僅邰麗華是聾啞人,在邰麗華身後演出的基本都是聾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