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吸引更多客戶,商業銀行紛紛推出可以用積分兌換現金的信用卡,有的銀行還和超市推能「頂帳的信用卡」。具有現金返還功能的信用卡似乎更合算,市民往往會心動辦理後忙著刷卡積分賺「回扣」。業內人士提醒,信用卡「返現率」往往不是很高,能不能真正帶來真正的實惠,持卡人還需要仔細惦量惦量。
信用卡裝備返現功能
下崗工人7年時間成就百萬身家 為了爭奪市場,各家銀行最近力推具備「返現」功能的信用卡。比如深圳發展銀行推出的靚房卡、靚車卡就擁有返現功能,卡片返還的回饋金根據消費金額分層計算,消費金額越高,回饋比例也就越高。招行與某酒店聯手,為持卡人帶來8%的優惠金返還禮遇,持卡人只需登錄活動專屬頁成功預訂酒店併入住參加活動的酒店,且用該行信用卡支付全額房費,即可享受8%優惠金返還。交通銀行近日與利群聯手,推出的「交通銀行太平洋利群信用卡」,持卡人消費可以累積交行信用卡積分,這些積分可用以抵扣在利群集團消費的信用卡帳單,每周五持太平洋利群信用卡在利群集團旗下全國各商場、超市內任單筆消費滿500元,即可專享該筆消費額外9折優惠,每卡每月最多返600元。
不能為返現盲目刷卡
興業銀行的一位理財師對記者說,銀行用信用卡「返現」聽上去很美,但往往只是刺激用戶刷卡消費的噱頭。「信用卡返現率在萬分之三到萬分之五之間,實際上並不能讓卡戶賺到多大便宜。消費了1萬元,累積了1萬積分,到頭來只能獲得30元到50元的現金返還。如果持卡人為了返現瘋狂刷卡消費,買到不合適的商品,有可能得不償失。」
建設銀行青島分行理財師譚向榮說,有的銀行信用卡返現往往會設置許多限制條件,市民在辦理此類信用卡消費前,最好將哪種消費可算信用卡積分,如何具體返還現金等各項政策問清楚。
(責任編輯: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