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導讀:1879年,日本吞併了滿清王朝的藩屬國琉球,改為衝繩縣。腐敗無能的滿清王朝哪敢和如狼似虎的日本爭較,只得默認了這一現實。這天,琉球國有三個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國事犯」偷偷地逃亡到了江寧(今江蘇南京)。日本政府獲悉,立即向清政府索要。清廷因為與日本訂有盟約,便命令地方官搜捕這三個人,不久就在上元縣擒獲了。
文|吳桐
1879年,日本吞併了滿清王朝的藩屬國琉球,改為衝繩縣。腐敗無能的滿清王朝哪敢和如狼似虎的日本爭較,只得默認了這一現實。這天,琉球國有三個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國事犯」偷偷地逃亡到了江寧(今江蘇南京)。日本政府獲悉,立即向清政府索要。清廷因為與日本訂有盟約,便命令地方官搜捕這三個人,不久就在上元縣擒獲了。可是,由於看守官員的一時疏忽,竟有二人越獄逃跑了。上元縣令嚇壞了,連忙請求江寧知府帶著他一起去向兩江總督請罪。當時,兩江總督是林則徐的女婿沈葆楨,他耐心聽完稟報,默默一言未發。上元縣令深知此事得罪了強鄰日本,有礙邦交,朝廷怪罪下來,只怕不殺頭也要充軍了,嚇得連連磕頭。哪知沈葆楨沉思良久,忽然對江寧知府說:「一共只有三個囚徒,既然已逃掉了兩個,剩下一個還留著幹什麼?不如也放掉算了。」江寧知府與上元縣令以為他是暴怒之下才故意這麼說的,都嚇得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沈葆楨又溫和地安慰他們道:「你們只管放心將囚犯釋放,如果有什麼事情,由我一人承當,決不會怪罪於你們。」知府與縣令見他說得誠懇,這才齊聲應諾,退了出去。沈葆楨退到後堂,對一個姓梁的幕客說:「我日日思量著要回家鄉去安度晚年,朝廷卻不批准,今天可有了機會了。」便寫了一封奏疏,以逃逸了囚犯而自劾,其大意是說:「琉球是我大清王朝的藩國,如今卻被日本強行吞佔,改為郡縣,實乃一大痛事。如今該國有人逃來依靠於我,我既然沒有能力庇護他們,已經深感慚愧了;再將他們抓起來獻給其仇敵日本,實在是心有不忍啊。如今他們都越獄逃跑了,這是老臣的責任,請懲治老臣之罪,與其他官員沒有任何關係。」其時當政的是恭親王奕,他素來器重沈葆楨,讀了這份奏疏後,也深有感觸,便沒有再追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