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臺灣年味:傳統味

2021-02-17 人文築地

都說

臺灣保留著厚重的中華文化


都說
想要了解近現代中國
就得去臺灣

也許
臺灣沒有像傳說中那麼民風淳樸
但是那些不經意間的保留下來的習慣
造就了臺灣的傳統年味


◆ 平安符


過新年,臺灣人多會去寺院、廟裡祈福求平安,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求平安符。帶著福願的平安牌被人們帶回家,送給孩子、長輩,希望保佑家人幸福平安。平安符一般佩戴在脖子上,也可以放在衣服或包包裡,等到第二年的時候,新的平安符會替代舊的,來年好運繼續相隨。

一個小小的平安符,寄託著家人的祝福,無論是在外工作,或者去海外求學,只要看到平安符,就想起牽掛自己的家人,也會牽起一絲鄉情。

◆ 農民曆

農民曆其實就是大陸講的黃曆,因為農民伯伯種菜耕地,都是根據黃曆上的指示進行,所以在臺灣有著農民曆這樣的稱呼。雖然大陸也用農民曆,但從佔比上來說臺灣使用農民曆的人數會比較多一些。


在臺灣的每個寺院、廟宇幾乎都有農民曆提供,可以讓民眾們免費領取。和大陸一頁頁翻看的檯曆或掛曆不一樣,臺灣的農民曆被做成書,內容詳盡,方便隨時取閱。而一般的婚喪嫁娶、買房、生娃、開公司,甚至是出門旅遊等等大小事都會參閱農民曆的建議。

◆ 拜土地公

2016年春節期間,我隨朋友去了一趟臺北松山路上的慈祐宮,特別避開節前的人擠人,沒想到大年初七依舊是摩肩擦踵,裡裡外外擠得水洩不通。由此可以看出慈祐宮的香火之鼎盛。


慈祐宮是道教宮觀,創建於清代乾隆時期,歷時四年完工,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民國年間再加整修,使得廟宇更新,外貌壯麗。此後擴建維修不斷,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重建後殿為六層,雄偉巍峨。慈祐宮也被稱為松山媽祖廟,主要祭祀媽祖,傳說媽祖得道成仙之後,就時常在海上救助遇難的船隻,是臺灣人的信仰中,一位很普遍的神明。


在臺北城,坐落著大大小小數十間廟宇,人們根據住所及工作區域,選擇當地的神廟進行參拜,善男信女來此為自己新一年的事業、情感祈福,也為家人和親友求平安,虔誠之心溢於言表。


從「松山站」捷運站一出來,就被盛大的節日氣氛包圍,五彩的燈籠掛滿頭頂,霓虹燈纏繞出的字體和裝飾,讓人能夠想像出夜幕降臨的時候該有多繽紛。隨著腳步的前行,慈祐宮逐漸顯現眼前,建築氣勢龐大,正殿門匾上書「慈祐宮」三個大字,莊嚴肅穆。屋簷、壁腳有著眾多的石雕和木雕,色彩繽紛、刻畫入微,無論是花卉、動物或人物,都栩栩如生。


慈祐宮境內香菸繚繞、屢屢不絕,隨朋友一起拿了一把香,送到燃點處,「還有一支香沒有點燃」一旁的好心人提醒道,這時,我才在擁擠的人潮中抬起頭來關注到身邊的人。也許是因為在寺廟裡、也許每位來者都懷抱著一顆虔誠的心,看上去大家都那麼慈眉善目,言語間都那麼和善可親,讓我再一次感嘆於臺灣人的謙遜禮讓。


接下來從一樓開始,祭拜、許願、插香,然後是二樓、三樓…直至頂樓,本來以供奉媽祖為主的慈祐宮,為了滿足當地日益增長的人口和信仰需求,逐漸引進了月老、財神、註生娘娘等神靈被供奉在不同的樓層,還蠻有趣的。來參拜的遊人可以看過一旁的介紹後,相對應的許下自己的心願。如果覺得光是燒香參拜還不夠表真心,可以花錢點光明燈,這樣願望會更容易實現哦。


「每次來廟裡拜完就覺得好輕鬆」,走出慈祐宮時,朋友如是說。或許我沒辦法感同身受,但我相信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好像去天主教堂、聽聖歌都會讓人很釋放是一樣的道理。


雖然已經日薄西山,但慈祐宮人流絲毫不減,一旁的饒河夜市上有許多好吃好玩的,其中也不乏算命、求神問卜的攤位,很有特色,是體驗臺灣人文的絕佳選擇。


Tips:
慈祐宮: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761號
捷運:搭乘捷運至行松山站步行約5分鐘
公車:28、306、306區、311、518、527、53、531、605、605副、605新臺五、 622、629、63、668、678、711、藍7至松山車站下
香:免費
門票:免費

[聲明]本篇文章的內容均為原創,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請點擊閱讀原文聯繫我們

↓↓↓↓

相關焦點

  • 找回古色古香元宵味彰化傳統燈會慶佳節(圖)
    彰化縣的傳統燈會  中國臺灣網3月2日消息據臺媒報導,島內元宵燈會越來越國際化的同時也過度商業化,由此引起許多民俗藝師的憂心。彰化縣各鄉鎮市為了找回元宵節提燈籠、猜燈謎的習俗與傳統,紛紛推出迎排燈、賞燈牆以及古早燈籠創意展等活動,希望找回古色古香的元宵味。  據報導,春節過後,賞花燈猜燈謎的元宵佳節隨著到來,全臺各地元宵燈會與慶祝活動也早已熱烈展開。然而,隨著元宵燈會越來越國際化,也嚴重遭受到了商業化的汙染,讓島內不少民俗藝師憂心,已逐漸失去傳統的元宵味。
  • 臺灣年味(四):元宵燈會搶先看
    臺灣年味(四):元宵燈會搶先看   春節到了,海峽兩岸的民眾都喜歡賞花燈,今年的臺灣燈會將於元宵節在臺中開幕,預計將吸引上千萬人次前來觀賞。目前,燈會的副展區已經率先登場,流光溢彩點亮節日氣氛,接下來就跟隨我們的駐臺記者到現場感受一下。
  • [尋「味」臺灣]臺灣燈會裡的年味
    年味,看燈會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動! (潘建志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2019年臺灣燈會將於2月19日至3月3日登場,主燈「巨鮪來富」14日下午在大鵬灣燈區進行安座儀式,宣告今年臺灣燈會正式開跑。位於岸際的鮪魚主燈在燈會結束後,將永久在現場保留展示,成為大鵬灣的新地標。
  • 2018央視元宵晚會延續年味,非遺唱出傳統文化勃勃生機
    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當下,不少人都在感嘆年味越來越淡了。元宵晚會在傳統文化中尋找「遺失的年味」引發了觀眾熱議。從栩栩如生、千姿百態的福建省傳統布袋木偶,到距今有120多年歷史的北京鬃人;從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木版年畫,到被譽為「硯界明珠」的歙硯……央視元宵晚會舞臺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現帶領觀眾追尋傳統文化的律動,尋找遺失的年味。
  • 央視2018年元宵晚會 延續年味,精彩連連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今年3月2日,是中華民族傳統佳節元宵節。春節假期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年味依舊濃厚。3月1日晚,記者從北京獲悉:央視繼2018年2月15日除夕夜狗年春晚大獲成功之後,又一臺誠意滿滿的「小春晚」——元宵晚會,於2月28日晚在央視1號演播廳,錄製完畢。將於明晚(3月2日)8點在CCTV-1和CCTV-3正式與觀眾見面。據央視大型活動節目中心有關人士介紹:今年的狗年元宵晚會,共有22節目, 延續年味, 精彩連連看,與央視春晚一樣精彩紛呈。
  • 【關注】「中國年 湖南味」2021年湖南非遺元宵喜樂會即將舉行
    為弘揚湖湘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傳統節日的精神內涵,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之「中國年 湖南味」2021年湖南非遺元宵喜樂會活動將於牛年元宵節當天在洋湖水街中廣場舉行。  喜遊洋湖水街,樂享湖南非遺。
  • 《2019年元宵晚會》為全球華人奉上一道喜慶歡樂、充滿年味的文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年元宵晚會》昨晚(19日)成功播出。全球華人通過各種傳播終端共同分享了一道喜慶歡樂、充滿年味,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兼具的元宵節盛宴,為新的一年再添新活力。2019-2-20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元宵佳節是各族同胞相聚齊歡騰的日子。
  • [尋「味」臺灣]臺灣夜市裡的年味
    春節將至,臺灣年味漸濃。臺灣各大商圈春節系列活動起跑,炒熱年節氣氛。    要說年味~一定在「吃」這個字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豬血糕又稱為米血或米血糕,傳統特色糕點之一。臺灣滷肉飯是臺灣地區常見的經典的小吃。
  • 央視2018年元宵晚會 延續年味,精彩連連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今年3月2日,是中華民族傳統佳節元宵節。春節假期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年味依舊濃厚。3月1日晚,記者從北京獲悉:央視繼2018年2月15日除夕夜狗年春晚大獲成功之後,又一臺誠意滿滿的「小春晚」——元宵晚會,於2月28日晚在央視1號演播廳,錄製完畢。將於明晚(3月2日)8點在CCTV-1和CCTV-3正式與觀眾見面。據央視大型活動節目中心有關人士介紹:今年的狗年元宵晚會,共有22節目, 延續年味, 精彩連連看,與央視春晚一樣精彩紛呈。
  • 「海交會」臺灣館:傳統特色 「臺味」十足
    「海交會」臺灣館:傳統特色 「臺味」十足 第十四屆海交會「臺味」十足,圖為電音三太子助興海交會。第十四屆海交會「臺味」十足,圖為海交會臺灣館放天燈祈福。
  • 年味在哪裡,年味在這裡!
    你記憶中的年味是怎樣的?國內有一些地方依然保留著最傳統最熱烈的迎新年方式在那裡,還有著最濃鬱的年味今天就推薦給大家10個最有年味的旅行地」,想體驗最地道的年味,不如到春節之源走一趟。臺灣 平溪天燈節中的浪漫夢幻年味還記得清邁那極致浪漫的水燈節嗎?在臺灣平溪,同樣也有這樣的夢幻盛況。
  • 【直播預告】「中國年 湖南味」2021年湖南非遺元宵喜樂會即將舉行!
    為弘揚湖湘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傳統節日的精神內涵,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之「中國年 湖南味」2021年湖南非遺元宵喜樂會活動將於牛年元宵節當天(2月26日)在洋湖水街中廣場舉行。喜遊洋湖水街,樂享湖南非遺。
  • 第九屆江蘇·臺灣燈會兩地「金豬」相呼應 「臺灣味」融入中國年
    常州的《金豬送財》燈組,寓意著吉祥、如意、喜慶 魏佳文 攝中新網常州1月27日電(周姝 魏佳文)歡歌、熱舞、花燈......1月26日晚,伴隨著來自臺灣的《金豬駭浪,吉運常發》燈組的點亮,「第九屆江蘇·臺灣燈會」在常州環球恐龍城迪諾水鎮華彩啟幕
  • 「2019年家味年味臺灣青少年春節習俗研習營」在武夷山舉辦
    央廣網福州2月12日消息(記者呂貝娜)日前,「2019年家味年味臺灣青少年春節習俗研習營」在武夷山開營,來自海峽兩岸的學子一同參加活動,體驗春節習俗,感受兩岸共同的鄉音鄉情。此次研習營由中華文化聯誼會、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南平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
  • 新年將至 臺灣新北元宵小提燈有很家鄉味
    新北元宵小提燈亮相。據臺媒報導,2017年新北元宵小提燈16日亮相,以長尾雉雞當作設計雛形,分別將藍色、紅色兩款提燈命名「桶仔雞」與「麻油雞」,瀰漫濃濃鄉土味。副市長侯友宜指出,長尾雉雞外型非常有精神,且小提燈為雙面印刷,可選擇喜歡的顏色組裝,而桶仔雞、麻油雞則是許多異鄉遊子的家鄉味,盼這樣的命名能讓今年元宵提燈更有「家」的味道。
  • 小年至元宵烏鎮過大年,年味一起造!
    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的,時光如流水,2019年的記事本即將合上。在這「述往昔,盼來年」之際,到一個心儀的小鎮,奔著嚮往的文化,感受別具特色的民俗,過一個傳統中國年應該是每個人所嚮往的吧。烏鎮,這座小鎮千百年來堅守的信仰,便是那些融入當地人骨子裡的民俗文化情結。
  • 臺中元宵燈會現濃厚香江味 香港小吃造型燈籠登場
    臺中元宵燈會現濃厚香江味 香港小吃造型燈籠登場   中新網1月24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即將在2月9日於臺中文心公園登場的「2014中臺灣元宵燈會」今年將展現濃厚的香江味,現場將有26盞香港小吃造型燈籠空運赴臺,可愛登場。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年元宵晚會》延續新意 年味十足
    《2019年元宵晚會》兼顧到了祖國各地不同地域的審美差異,為大家帶來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節目。傳統文化守民俗 傳承大美飄香中華韻味元宵節是己亥豬年迎來的第一個滿月佳節,在這個傳統節日裡,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等傳統民間民俗不可或缺。
  • 銅陵:「尋找記憶中的年味」燈會點亮元宵佳節
    原來,以「尋找記憶中的年味」為主題的2019首屆中國·犁橋大型燈會在這裡舉辦。千餘名遊客在當天齊聚於此,提前感受用燈光「點亮元宵節」的獨特魅力。  過仕寧/攝  元宵看燈是中國傳統的民俗活動。從西聯鎮出發,一路行至犁橋水鎮,整個犁橋老街被萬千盞燈籠照得通亮。從遠處眺望,宛如一條玉龍馳騁在市井之內;走入其中,又似夢回清民年代。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闌珊處,市民們在畫欄雕棟之間感受濃濃的元宵氛圍。
  • 台州各地特色元宵「狂歡」大搜羅 哪裡最有味?
    南城高蹺至今約100年歷史,是一項傳統的寓遊戲性、趣味性、教育性為一體的民間體藝活動。只見來自南城小學的「小演員」們濃妝豔抹,身著長袍戲服,拿上兵器,有序進場,演起了傳統戲曲。據了解,高蹺表演的內容是根據民間流傳的歷史故事和戲劇故事編成的,深受當地村民的喜愛!同時,文化廣場還設置了一條立體燈謎長龍,提供燈謎給遊人競猜,猜中者可以在兌獎臺兌換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