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富裕的農村,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江浙滬等沿海富裕省份的農村,那裡的農民幾乎跟市民沒有區別,家家都很有錢。然而今天我們將要走進的這座神秘的富豪村卻是位於安徽的一個農村,這裡家家都有華僑,大家掙歐元,很多小孩都是在歐洲出生的,這裡就是號稱安徽第一華僑村的槐堂村,也叫歐元村。
一進入歐元村,一棟棟歐式別墅建映入眼帘,歐洲宮廷樣式的草坪在這裡也能隨意看到,錯落有致的瀝青公路將一座座別墅連接起來,街上跑的也都是歐洲進口汽車,不跟您介紹,您真的會認為自己就是在歐洲某座小鎮上。
為什麼槐堂村又叫歐元村呢?這還要從1979年開始說起,1979年國內公民出國的政策沒有以前那麼緊了,並且允許公民合法經商了,這個時候全國其他地區的人們大都開始在國內經商,而我們所講述的槐堂村的前輩們卻創造出一條新的致富之路,也就是出國勞務,走出國門,掙外國人的錢。
為什麼槐堂村的前輩們能想出這麼獨特的致富路呢?這還要從徽商的傳統說起,槐堂村祖上就是傳說中敢爭天下先的徽商,1979年,槐堂人搶佔先機,背著雨傘和鬥笠,以徽商闖天下的精神走出國門,走向歐洲,走出了外出勞務致富的新路子!
然而這條道路看似輝煌的背後,是一代又一代槐堂人用不畏艱難、敢拼敢幹的精神換來的,初到歐洲的槐堂人語言不通、文化不同,大多只能幹些拼力氣的重體力活,比如:餐廳的幫廚,製衣廠工人,保姆等等。剛開始的時候,很多歐美人看不起這些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槐堂人,可是他們愣是用吃苦耐勞的精神贏得了尊重!
阿權,是1979年第一批到荷蘭打工的槐堂人,起初只能幹餐廳的幫廚,後來他來到了法國,這次他找到了一份皮具廠的工作,阿權邊打工邊學習外語,同時還研究做生意的門路,終於在辛苦工作了兩年後,阿權攢夠了第一筆創業資金在法國開辦了自己的服裝廠,做起了老闆,後來生意越做越大,並取得了法國的永久居住權。
小胡也是第一批到歐洲打工的槐堂人,他的故事就更勵志了,小胡去歐洲的時候因身份和手續的問題在國外滯留了一段時間,後來為了早日出人頭地,小胡愣是多年沒有回國,在歐洲什麼苦都吃過,終於在後來取得了成功,等到他功成名就回村的時候,他臨走前出生的孩子已經8歲了。
這些年,很多在歐洲發財的槐堂人還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槐堂村,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槐堂人將自己的手藝帶回來槐堂,並在家鄉建起了工廠,在義大利工作過回到家鄉建起了箱包廠,在法國工作過的回國建起了服裝廠,他們將自己在國外學到的先進技術帶回國內,生產的產品再賣到國外,即利用了國內外的人工成本差,也拉動了村裡的就業。
富起來的槐堂人不僅每家都建起了別墅,還集資40萬元修建了柏油馬路、自來水等公共基礎設施,讓這個歐元村不折不扣地成為了歐式桃花源。
小編佩服槐堂人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優秀品質,更佩服能夠致富不忘槐堂村,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高尚品質。
點個讚再走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