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觀賞雪山的徒步路線,很多人會想起尼泊爾的ABC、ACT、EBC等。其實,國內還有眾多徒步路線,其雪山盛景絲毫不遜於這些。
希夏邦馬南北大本營線,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今年5月,汐顏和隊友來此探索,雪山群連綿不絕,冰塔林高聳入雲,每一天都有新的風景令人讚嘆。
▲漫步希夏邦馬冰塔林。
希夏邦馬(Shishapangma),藏語是「氣候嚴寒、天氣惡劣多變」之意,主峰海拔8027米,是14座8000米山峰的老么。
希夏邦馬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在西藏聶拉木縣境內,東南距珠穆朗瑪峰120公裡,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雪峰。
希夏邦馬南北大本營線,用時9天,在海拔4000米以上行走(最低營地海拔4580米,最高5600米),從3個角度仰望希夏邦馬峰群,這裡有其他線路所沒有的雪山盛宴。
線路主要看點是雪山、幽藍湖泊(沒開湖就是白色的),路程起伏小但海拔高,路況差也是一大特色。
線路概況
出發時間:5月12日
徒步總路程:南坡38公裡+北坡42公裡
徒步時間:南坡5天+北坡4天
行車路程:4天
線路計劃
第一天:拉薩—日喀則
第二天:日喀則—聶拉木縣
第三天:聶拉木縣—欣德營地
第四天:欣德營地休整
第五天:欣德營地—天池營地
第六天:天池營地—貢措營地
第七天;貢措營地—俄熱村—聶拉木縣城
第八天:聶拉木縣城—寺龍村—北坡大本營—5460米營地
第九天:5460米營地—前進營地
第十天:前進營地休整
第十一天:前進營地—北坡大本營—寺龍村—崗嘎鎮(老定日)
第十二天:崗嘎鎮(老定日)—拉薩
寫在前面的話
支氣管發炎3個多月都沒好,臨出發找醫生開了一周的藥,吃了藥也沒見好轉,經常咳嗽到停不下來。
一到拉薩就開始頭疼,我想著適應兩天就好,沒成想一疼起來就沒完沒了,導致徒步的時候每天都在頭疼,天天都吃止痛藥度過。
咳嗽、頭疼,還有就是經常性水腫,整個臉腫得像豬頭,簡直沒法見人。這次徒步真的是有史以來最累的一次,沒有之一。
///////////////
拉薩—日喀則
行車路程:9個小時
沒有選擇班車和包車,我們在拉薩租了一輛車,準備自駕去徒步起點,拉薩到日喀則有高速走,這樣可以節約一些時間。
因為是自駕,我們選擇走羊湖兜一圈,一路上經過羊湖、卡若拉冰川、滿拉水庫。
▲羊卓雍措,人們簡稱羊湖,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湖西的寧金抗沙峰高7206米,是後藏地區最重要的神山之一。
▲強寧措和冰川。
▲卡若拉冰川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為年楚河東部源頭,屬寧金抗沙峰冰川向南漂移後形成的懸冰川。
▲滿拉水庫以灌溉、發電為主,雖然只是一個水庫,不過顏色還是挺漂亮的,經過的時候可以看看。
▲顏色很特別的山體。
///////////////
日喀則—聶拉木
行車路程:9個小時
從日喀則慢悠悠出發,今日最佳就是通拉埡口所見的雪山群。
聶拉木縣城特別小,現在修了很多商品房,酒店又差又貴,大家別抱太大希望。
▲路的前方是雪山。
▲雪山群。
▲要到聶拉木縣城時遇到的雪山(超喜歡)。
///////////////
聶拉木縣(3800米)—欣德營地或1號營地(4580米)
徒步路程:6公裡
徒步時間:5個小時
海拔上升:800米
包車從聶拉木縣出發,大概8公裡左右,右前方會有第一個鐵橋,下車開始正式徒步。路跡很明顯,過橋後會有一段300米左右高度的爬升。
▲徒步起點的簡易木板橋。
▲每一片花瓣都是愛心。
欣德營地本來可以看到希夏邦馬兩座衛峰:聶朗日和摩拉門青峰。但是今天天氣不好,一直雲遮霧繞,到下午4點左右就開始下雪。
我們一開始是在山脊上行走,得下撤幾百米才能到欣德營地,背陰面積雪有些地方都到腰了,大雪紛飛中一路趟雪,不一會兒鞋子襪子就全溼掉了。
▲向著雪山出發。
▲行走的隊友們。
此時犛牛工還不見蹤跡,幸好有隊友隨身帶了一頂帳篷,沒等其他隊友到齊就開始紮營,然後躲進帳篷裡躲避風雪。
雪一直下了兩個小時才停,犛牛工這才姍姍來遲。也顧不上全溼的鞋襪,趕緊拎包開始紮營做飯,吃飽喝足躺著等天黑。
▲左前方就是嘉龍措。
值得一提的是,山脊線風景非常好,視野更開闊,天氣好一定要選擇走山脊線,不過就是下午風很大。
聶拉木縣到嘉龍措有公路直接到,路況比較好。酸奶湖也值得一去。
▲山脊上行走。
///////////////
欣德營地(4580米)休整一天
風雪交加一整晚,早上起來帳篷已經被雪覆蓋了一半,拉開帳篷門一看還是大霧瀰漫。
心想這天氣今天肯定走不了,誰承想過了十幾分鐘後,隊友就在喊太陽出來了。趕緊出帳篷一看,有日照金山。
▲摩拉門青雪山群。
我們本不計劃在欣德營地休整,想繼續去前面河谷營地,但因犛牛工的問題,只能休整一天。
▲欣德營地。
從營地出發後,慢慢爬升至山脊,山脊線是非常棒的觀景平臺,可以看到冰川湖泊嘉龍措,冷崗日峰(海拔6979m)、古爾卡波日(海拔6889米)以及彭塘卡波日峰(海拔6830米)遠處的摩拉門青峰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冷崗日峰(6979米)。
▲還沒開湖的嘉龍措和古爾卡波日峰(6889米)。
今天是拍照的一天,天氣實在太棒了。這幾天裡,每天下午過1點天氣就開始變得不好,風一直吹,夜裡就開始下雪。
▲背陰面厚厚的積雪。
///////////////
欣德營地(4580米)—天池營地(5000米)
徒步路程:10公裡
徒步時間:8個小時
海拔上升:420米
徒步第三天,今天天氣不是很好,拔營就趕緊出發,雪厚,所以沿欣德營地右邊山山腰橫切。
原本的軌跡是河谷地帶,為了避開積雪,一上午都在山腰上上下下,很是耗費體力。
▲拔營出發。
▲龐大的雪山,渺小的人類。
▲這種積雪坡其實一點也不好走。
▲摩拉門青雪山。
我們和犛牛工溝通有障礙,走錯了很多路,原本的營地也沒有到,走的另一條軌跡上沒有人走過的路。
幸好趕在變天前紮好營,全隊人員都平安到達,今晚風依舊非常大。
▲因為雪太厚,找錯路過了一條冰雪融化形成的河。
///////////////
天池營地(5000米)—5200米埡口—貢措營地(5180米)
徒步路程:10公裡
徒步時間:8個小時
海拔上升:200米
徒步第四天,起了個大早,爬上山脊去拍日照金山,可惜雲太多。
▲早起上山脊拍日照金山(摩拉門青雪山群,雪山下面是嘎龍錯)。
營地左邊往上走,爬升100米左右,沿山脊往前走,左側巨大的山峰依次是聶朗日峰(7119米)、彭帕日峰(7486米)、摩拉門青峰(7703米)。
雖然爬升不多,但是高海拔徒步真的挺累人的,山脊線尤其累。
▲摩拉門青雪山和還沒開湖的嘎龍措。
▲還未融化的冰花。
▲一直在碎石路上行走,非常非常費腳。
走到近中午,我們在山脊上看到了貢措,現在沒開湖,還是白茫茫的一片。
犛牛工說,正常路線的營地現在背陰面雪大去不了,所以從湖對面走,多走路不說,貢措營地的倒影也怕是拍不了了。
不知道是中午的路餐有問題,還是因為高反,吃完飯不到半個小時吐了兩次。加上低血糖,手腳無力,完全走不動,含了好幾顆糖才勉強緩過來。
一路沿著貢措湖邊晃晃悠悠走,好不容易到了營地,風大到直接把帳篷吹翻了。請3位犛牛工幫忙,帳篷四周壓了一圈大石頭才搞定。晚上吃不下東西,喝了點蛋花湯也想吐,註定又是一個不好入眠的夜晚。
▲還未開湖的貢措。
▲貢措營地:希夏邦馬主峰、聶朗日、彭帕日、摩拉門青峰就在貢措對面一一排開。
///////////////
貢措營地(5180米)—俄熱村(4450米)—聶拉木縣(3800米)
行程路程:40公裡
行程時間:1個小時
徒步路程:12公裡
徒步時間:7個小時
海拔上升:80米
徒步海拔下降:730米
徒步第五天,早上一起來又發現自己臉腫了,雙眼皮秒變單眼皮。打開帳篷一看,又是拍日照金山的好天氣。
▲貢措營地的日照金山。
從貢措營地往前走2公裡左右,左手邊有個崗西措,不過在山脊線上也看不到,如果想去看,可單獨去,從崗西措右邊翻埡口也可以到希夏邦馬北坡大本營。
貢措營地爬升幾十米就到了山脊線,一直沿著山脊線走2.5公裡左右就開始一路下坡。一路亂石區,起起伏伏的地形讓路跡不是很明顯,不過這裡有犛牛工堆起來的瑪尼堆,可以作為路標參考。
下行的途中在路邊會看到兩個快乾涸的海子,沿著山坳一直往下走就到了俄熱村。這次行程因為各種原因,基本上都沒有按照軌跡走,地形很特別,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經歷。
▲左邊就是俄熱村。
希夏邦馬北坡來回全長42公裡,不僅能近距離觀賞這座巨峰,更能看到野博康加勒冰塔林。
冰塔林是一種罕見的珍稀的景觀。在海洋性冰川上不能形成冰塔林,因為它冰溫高、消融快、運動的速度也快。
冰塔林是大自然慢慢精雕細刻的作品,只有在大陸性冰川上才可能出現冰塔林,而且還要在中低緯度的地區,高緯度地區的冰川上也不能形成冰塔林。
///////////////
聶拉木縣(3800米)—色隆村(4700米)—北坡大本營—(5000米)—5460米營地
行車路程:70公裡左右
行車時間:3個小時
徒步路程:15公裡
徒步時間:7個小時
徒步海拔上升:440米
徒步第六天,到希夏邦馬北坡大本營已經快中午。兩位犛牛工已經提前一天出發,在這裡等著了。
▲希夏邦馬北坡大本營路上遇到的一群野毛驢。
吃點午餐就開始出發,大本營往前走一點會有一座橋,過橋一直往上走就行,路跡很明顯,開始幾公裡還會有車輪的痕跡。
和犛牛工溝通好今天在5300米紮營,結果等我們風雪中到達5300米預定營地時,哪裡有犛牛工的影子,被迫又往前走。
▲雪山與犛牛駝隊。
今天犯了一個嚴重錯誤,之前幾天一直帶著雨衣,這段時間天天晴天也沒用著,所以昨天晚上就把雨衣放大包裡沒隨身攜帶。
現在就悲催了,速幹、毛猴、厚羽絨服加上衝鋒衣也不抵事,還是一樣的冷,帶了抓絨軟殼手套也快凍僵了。
北坡的風是我見過徒步路線上最大的風,沒有之一!
▲遠處的佩枯措。
///////////////
5460米營地—前進營地(5600米)
徒步路程:5公裡
徒步時間:3個小時
海拔上升:120米
徒步第七天,不可避免的,臉又腫了!今天天氣非常糟糕,大風又下雪,壓根不想出帳篷。
磨磨蹭蹭九點才出發,大風雪中走一步都覺得喘,早上喝的粥,感覺血糖沒上來,吃完還是心慌,手腳無力,只能跟在俞姐她們身後慢慢走。
▲第一眼看到的希夏邦馬冰塔林全貌。
犛牛工告訴我們儘量往右邊走,我看網上的軌跡是沿著河谷走的,犛牛工說河谷不好走,右邊路跡很明顯,大家以後別走錯了。
被風吹得差點喘不過氣,在無比崩潰的3小時緩慢爬升中,終於到了前進營地。
隊友已經紮好了營,帳篷後面就是一個冰湖,右手邊就是冰塔林和希夏邦馬。超級美的五星營地,當然風也是超級大。
▲冰塔林末端的冰湖。
///////////////
前進營地(5600米)休整(前往冰塔林拍攝)
徒步路程:4公裡
徒步時間:3個小時
徒步第八天,今天主要的任務就是去冰塔林拍攝!冰塔林離前進營地看著很近,實際也就2公裡,但是走了一個半小時才抵達。
▲雪山與冰塔林。
能近距離接觸和觀看冰塔林太讓人興奮了,大家圍繞冰塔林拍照,停不下來。相較於希夏邦馬峰,此時此刻的冰塔林更吸引人。
拍了4小時才戀戀不捨地往回走,回程和去的時候一樣,用時還是一個半小時。
▲被風吹得各種造型的積雪。
▲冰塔林尾端很多被沙石掩蓋的冰塔林。
▲高聳入雲的冰塔林。
▲深入冰塔林。
▲藍冰。
▲小心翼翼地在冰塔林中行走。
▲不身臨其境不會知道冰塔林究竟有多美。
早早就做好飯,特意多做了一些,叫上犛牛工和我們一起吃。外面風依舊很大,躺在帳篷裡寫遊記,等天黑。
前進營地往冰塔林走的兩邊,有很多座登山者紀念碑,有些寫了名字,有些就是無名的石堆,都是為了紀念永遠留在希夏邦馬峰的登山者。
▲希夏邦馬登山者的紀念碑群。
///////////////
前進營地(5600米)—北坡大本營(5000米)—寺龍村(4700米)—崗嘎鎮(老定日4350米)
徒步路程:18公裡
徒步時間:7個小時
徒步海拔下降:480米
今天終於能出山了,大家都很激動,早起拔營,馬不停蹄往大本營趕。昨天下了一晚上的大雪,看不到路跡,犛牛工趕著犛牛走在我們前面,不一會兒就看不到他們的身影,我們一路就跟著他們的腳印走。
今天路程18公裡,不過下午3點多我們就到了大本營,可見速度並不低,出山後的大餐給了我們動力。
到了大本營後見犛牛工還在等著我們,一起吃了午飯,就驅車回到寺龍村。電話聯繫好管理員把僱犛牛的錢給他,又驅車來到佩枯措。
▲佩枯措拍到的雪山群。
本來是想在佩枯措湖邊露營的,現在開車好像去不了湖邊,就此作罷,決定回到崗嘎鎮(老定日)休整。明天返回拉薩,結束此次行程。
▲國家努力搞建設。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線路難度:
超高海拔徒步。徒步者需要適應高原,提前鍛鍊,才能走得輕鬆一點,否則徒步這條路線會很吃力。
最佳徒步時間:
5~6月、9~10月
注意事項:
去南坡需要聯繫聶拉木鎮充堆村村長,提前兩天確定犛牛,他們需要去山上把犛牛牽回來。
充堆村長西熱:13322525280
南坡顧犛牛費用:200/天
犛牛工費用:240/天(1~6頭犛牛都是兩個犛牛工)
想輕裝走希夏邦馬環線,一般會選擇從俄熱村出發,找的聯繫人是聶拉木鎮充堆村村長,他會統一安排。在此提醒,村長安排的犛牛工不太靠譜,犛牛工普遍普通話不好,不好溝通。
另外,走希夏邦馬環線會被收取打掃費,50元/人,收費方是聶拉木鎮充堆村委會。
聶拉木鎮的犛牛不去南坡大本營,也不去北坡大本營,想去北坡大本營得回到聶拉木縣然後再去寺龍村租犛牛。
轉自戶外探險雜誌,作者:汐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