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制度為何能在日本延續兩千五百多年?又是誰讓天皇走下神壇?

2020-12-23 哇真象

日本是最古老的君主制國家之一,這種制度至今仍在延續。那麼,天皇制度為何能在日本延續兩千五百多年呢?答案要從很久很久之前說起。據說,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登基於公元前660年。他的諡號是神武天皇,是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後裔。自日本誕生以來,天皇的身上就籠罩著一層神話色彩,日本民眾視其為神靈的化身,認為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傳說,日本的伊耶那歧神和伊耶那美神將佩劍上的水滴滴入海洋,創造了日本諸島。後來,伊耶那歧神遇到了雷神,在沐浴洗除身上的汙物時,又創造了幾位小神仙:他的左眼生出了太陽女神,右眼生出了月亮神,鼻子生出了海洋神,然後,諸神開始管理宇宙。

在這些神靈中,太陽女神,也就是天照大神在日本最受尊敬。傳說她在跟兄弟海洋神發生激烈的爭吵後,躲進了一個山洞中,從此,整個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

天照大神躲起來後,其他神靈在洞外舉辦慶典,意圖引誘她出洞。神道教就是為誘惑天照大神出山洞而建立的宗教。神武天皇及以後的天皇都舉辦過類似的慶典。其間,參與慶典者會載歌載舞,目的就是重演傳說中的那一幕,以求光明永照人間。

據說,天照大神的直系後裔,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就出生在高千穗峽谷。在神道教中,只有天皇及其直系子嗣可以主持最重要的儀式,這些儀式都來源於天照大神將光明帶回人間的故事。這就是日本的天皇被視為神靈化身和神道教教主的原因。

二戰之後,天皇遭到了強烈的排斥,教科書中甚至刪除了天皇。現在在位的明仁天皇是日本第一百二十五位天皇,他是第一百二十四位天皇裕仁的第四個孩子,也是第一個兒子。他生於1933年,1952年成年後,被立為皇太子,1989年正式繼位,年號「平成」。

根據憲法規定,天皇是日本國和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必須受到全體國人毫無保留的尊敬。一些日本人相信,神武天皇確實存在,他是第一位統一日本的天皇。對外人來說,日本皇室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但要揭開它的神秘面紗非常困難,因為皇室不會同意對古代帝王陵墓進行發掘。有人說,日本皇族可能起源於朝鮮,也有人說,可能來自於中國,但是,這些都只是傳言,並沒有確鑿的證據。發掘皇陵是落實這些傳言的唯一途徑,進不了皇陵,我們就無法弄清日本皇室的早期歷史。

在十二世紀之前,天皇是日本的最高主宰者,之後,隨著幕府當權,幕府將軍作為事實上的君主,統治了日本七百年,此時,天皇成了傀儡。

在江戶時代,沒有多少人了解天皇,只有京都的人對他或多或少地有些了解,其他地方的人可以說是一概不知。天皇從未離開過京都的宮殿,所以,沒有人見過他。通過口口相傳,或者歷史教材,人們對幕府有著一定的了解,但是,卻始終不了解天皇,在人們眼中,天皇是個遙不可及的角色。

這個時期,天皇仍然是神道教教主,但掌權的卻是幕府將軍。可以說,天皇的存在保證了幕府的合法性。如果推翻天皇,他們可能會招來眾多敵人,而保有天皇,只讓他充當形式上的國家象徵,反而會穩固新政權。

這是日本歷史上一個腥風血雨的時期。從十三世紀到十六世紀,為爭奪統治權,日本內鬥不絕,國民飽受蹂躪。十九世紀,日本出現饑荒和經濟衰退,這一方面是因為德川幕府腐敗無能,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對其他國家極度不信任,使自己脫離了國際商圈。

1853年,美軍將領馬修·佩裡抵達日本,以戰爭威脅幕府結束閉關鎖國,與美國開通貿易關係。通過與其他國家接觸,幕府將軍發現,對方往往要求會見天皇,由此可見君主制的重要性。

1868年,倒幕派發起明治維新運動,德川幕府被推翻。倒幕成功後,倒幕派領導人物決定讓天皇成為一種符號。縱觀日本歷史,天皇這個角色是經常被人在幕後操縱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只是徒有虛名。這些幕後操縱者決定利用古老的神話傳說和天皇的神聖起源重塑天皇形象。

1867年,孝明天皇突然辭世,隨後,神武天皇第一百二十二代後裔,睦仁皇子繼承皇位,成為明治天皇,他將都城從京都遷到了東京。幾年後,明治天皇改變陳舊裝束,脫下了傳統的神道袍,換上了同時代的西方禮服。

當時,剛剛經過動亂的日本需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從歷史進程來看,這與都處在民族統一時期的德國和義大利有著相似性。因此,明治時期的官僚也堅信,重塑天皇形象可以實現這種民族認同感。一種消逝已久的思想再次盛行起來: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只有他才能主持神道儀式。

1869年,明治天皇便建成並開放了靖國神社,這是日本歷史上一個具有重大象徵意義的時刻。在明治天皇的統治下,日本國力迅速增強,十九世紀末,日本決定展現強國姿態和軍事實力。

1895年,日軍與清軍作戰獲勝,震驚了世界,但是,這還不能滿足日本的胃口。在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打敗沙皇俄國,從而確立了大國地位。因此,可以說,在一戰初期,日本是世界上一個不可忽視的強國。但作為強國,它侵略的欲望也越來越強。隨後,日本開始以天皇的名義四處擴張。軍事上的勝利令天皇崇拜在二十世紀初達到頂峰。

然而,1912年,明治天皇患上了嚴重的胃癌,7月30日,天皇駕崩,這讓民眾既震驚又悲痛。利用這一機會,明治天皇背後的權貴通過鼓吹和宣傳令天皇再次成為了民族的精神領袖,這為締造一個亞洲帝國奠定了基礎,並最終導致日本參戰。

明治天皇去世前,制定了皇室家族法,規定只有天皇的長子有資格繼承日本皇位。然而,這一規定為日後未生育兒子的天皇設置了障礙。明治天皇只有皇太子嘉仁一個兒子,因此,皇室只能立其為天皇,史稱大正天皇。大正天皇只統治了十四年。在孩童時期,他曾染上過腦膜炎,並因此留下了後遺症。1916年,大正天皇的健康狀況變得極不穩定,皇室官員開始考慮由誰來繼任。大正天皇永遠得不到父親那樣的名聲,但有一點他比父親強,那就是生下了四個健康的兒子,長子裕仁被扶植為繼任天皇。

後來,皇室決定讓裕仁訪問歐洲,讓這個健康的未來天皇了解西方的皇室對手。歐洲之旅讓裕仁大開眼界。回國後,裕仁主動訪問了國內各地。這一行,無數人見到了神聖的未來天皇,百姓們都感覺自己已經與太子心連心,整個過程他們都在高喊「太子萬歲」。當天皇和民眾真正合二為一時,日本就實現了民族認同。

1926年,在飽受病痛折磨後,大正天皇駕崩。年輕的裕仁正式登上了皇位。裕仁繼位後,改元「昭和」,但是,日本發動了有史以來最可怕的戰爭,「昭和」一詞不能不說是個諷刺。自此,日本進入了一個侵略擴張的時期,它在侵佔了中國東北地區後,又將魔掌伸向了中國的中原地區。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天皇根本無力阻止這種侵略,因為,根據明治憲法,天皇並不參與政治或軍事事務,而這也導致了迄今為止最受爭議的話題的產生,那就是日本天皇該不該為二戰負責。

戰後,美軍將領麥克阿瑟進駐日本。為了找一個真正的傀儡配合美國維持局面,天皇被保留了下來,並且免於起訴。戰後,包括前蘇聯在內的眾多國家都要求廢除天皇,但美國出於自己利益的考慮,沒有尊重這些國家的意願。早在日本投降後,美國政府就已秘密決定,赦免裕仁。

天皇一直被視為神的象徵,因此,神風敢死隊成員才願意為他去送命。在日本天皇上千年的神話背景下,美國人說服裕仁天皇放棄神性是不容忽視的一件大事。1946年1月1日,裕仁天皇承認自己與平民百姓一樣,不是神,只是人,這令國民大為震驚。這一舉動讓天皇的「天子」神話在瞬間灰飛煙滅。大概在日本歷任天皇中,只有裕仁一個人說過:「我是個普通人!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從日本戰敗到今天僅僅過了七十多年,天皇是如何從「神壇」回到「人間」的呢?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日本的戰敗對天皇的地位有著巨大的影響。在日本國內,根據日本警方的資料,到戰爭後期的1944年,日本國內已經沒有了原本那種「一億一心」效忠天皇的氛圍。
  • 戰後投降的日本:天皇走下神壇
    關於誰來接班,萬眾矚目。天皇的近臣們經過仔細研究後推舉了一個能與盟總充分協作,熟悉美、英的人物——幣原喜重郎。幣原喜重郎1872年出生於大阪市的一個地主家庭。他少年聰穎,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成為三菱財閥的女婿。他憑藉深厚的資本,歷經5屆內閣,4次出任外相,是個資格非常老的外交家。老到什麼程度呢?
  • 中國第一大家族,綿延兩千多年,日本天皇曾親自下令要保護
    日本雖然是中國的近鄰,歷史上的日本也曾深受中國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和日本的文化本質上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在筆者看來,兩國在歷史上的最大不同在於日本是由一個家族連續統治了兩千多年,雖然中間也有過偶爾的中斷,但名義上日本天皇家族始終是日本歷史上的最高統治者。
  • 裕仁天皇走下神壇,變為「人」後,為何不敢去衝繩?
    盟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銜著菸斗走下飛機,腳步穩穩地落在日本國土上。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時刻,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外來者徵服並佔領。盟軍佔領日本後,清算軍國主義日本也提上了日程。作為這場戰爭的發動者和實際領導人,裕仁天皇面臨巨大的壓力,隨著形勢的發展,裕仁本人的生死連同天皇制的存廢,一時處於風口浪尖。
  • 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天皇和首相誰大?工資多少?要上班嗎?
    天照大神日本天皇是日本的保護神,也是日本皇室的始祖神日本天皇的前世今生,日本國王被稱為「天皇」。日本以天皇為核心,從神話時代延續到現在的君主制度,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與其他國家相比,它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君主制度。
  • 細說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為何能延續至今?
    日本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稱號,相傳為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後裔,其王朝稱「菊花王朝」,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現在的明仁天皇已延續125代,從來沒有改朝換代,是世界歷史上國祚最長的王朝,號稱「萬世一系」並寫入日本憲法,現為日本的國家象徵,要細說「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為何能延續至今,就要細說歷代日本天皇
  • 為什麼日本天皇能延續千年?
    而日本天皇就是萬世一系的天照大神之後裔,誰會和一個大家都公認的神仙的後代爭名利、篡權?那他一定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自尋死路。大家都知道天皇的後代是誰,就是有名無姓的皇室,萬世一系的皇室,唯一的皇室,一個民族唯一的象徵的皇室,無人能替代,沒人願意替代,沒人替代得了。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 中國的帝王制度會被推翻,日本天皇為什麼沒有被推翻呢?原因是這樣
    中國的帝王制度從秦始皇開始一朝更換一朝,一直延續到1912年溥儀下詔退位也就是清朝滅亡之後。但是日本的天皇一直存在於現在。日本天皇是日本國家的象徵,歷代世襲延續了兩千多年,竟然王朝從來沒有更迭過,日本天皇為什麼沒有被推翻呢?戰後象徵天皇製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因素是多元的。
  • 麥克阿瑟治理日本七年,將天皇拉下神壇,卻贏得了千百萬民眾的心
    誰知道,七年之後,麥克阿瑟結束了「駐日盟軍總司令」的任職,準備返回美國時,日本百萬人前來相送,這到底是為什麼?   1、麥克阿瑟改變了日本文化,推行民主,百姓被重視
  • 最下面四張的照片,看戰敗後的日本天皇,是怎樣被趕下神壇的
    這些日本軍人是遵守了天皇的命令歡迎他的,麥克阿瑟看到了天皇在日本人們心中的重要性和影響。這個時候雖然他還沒有見過當時的昭和天皇,但是他已經敏銳的嗅到了天皇的氣息了。當時天皇在日本是神一樣的存在,天皇的權威至高無上,日本國民們對昭和天皇的崇拜無以復加,因為日本人身心統治者精心編織的謊言。天皇是最神聖的神,只要天皇振臂一呼,所有的日本人都願意為他赴湯蹈火。
  • 日本的天皇制度,為什麼能夠一直存在,至今地位也絲毫沒有動搖
    從此之後,這個觀點在日本延續了2000多年。想要了解,在日本天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首先我們要明白天皇和律令之間的關係。從這裡可以看出,在哪個時期,「天皇」這一個稱呼,還沒有出現,只是稱呼「大王」。大和王權一直到推古天皇時代,逐漸形成了一種冠位十二階制度。從604年開始,編錄了《天皇記》《國記》之後,「天皇」這一稱呼才取代了「大王」。日本天皇制度,能夠延續至今,也是有其特定的原因。
  • 日本天皇古墓藏著個秘密,可日本人始終遮遮掩掩,至今不敢公開
    在日本的歷史上,最高權力的統治者叫做天皇,根據日本史料的記載,從傳說的神武天皇到如今,總共經歷了120多代天皇。歷代天皇去世後,都會安葬在古墓裡,雖然日本也有盜墓賊,但日本從來不敢公開天皇古墓裡的一切。
  • 講座|姜建強:走下神壇的天皇家還能走多遠
    10月23日,傳燈人線上分享會第十五期,由旅日華人作家姜建強為讀者分享:「走下神壇的天皇家還能走多遠」。在日本,農家出生的人能當上首相,如這次新當選上臺的菅義偉。但農家出生的人能當上天皇嗎?不能,因為天皇家是萬世一系的。什麼是「萬世一系」?天皇是怎樣的存在?
  • 二戰後,日本天皇的權力被架空,那麼天皇現在的作用是什麼?
    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稱號,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領袖,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從神話傳說中的神武天皇,到現在的德仁天皇,共傳了126代。相傳,天皇是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這也是日本天皇沒有姓氏的原因。日本最早有關天皇名臣的記載,是於公元689年日本頒布的《飛鳥淨御原令》。
  • 活動預告 | 日本人為什麼依舊需要天皇?
    但農家出生的人能當上天皇嗎?也就是說菅義偉如果放棄當首相,他能繼任日本的天皇嗎?顯然不能。那為什麼不能。因為天皇家是萬世一系的。但真得是萬世一系的嗎?從第一代的神武天皇到今天的第一二六代的德仁天皇,都出自一個血脈嗎?顯然不是。但非天皇家的人為什麼又能當上天皇?從這一意義上說將來日本天皇家,也能讓外來人當天皇嗎?顯然又不能。那天皇家將來怎麼辦?
  • 到底是誰殺死了日本天皇
    不管是戰國時代大混戰,還是二戰後期的慘敗,都沒把天皇怎麼滴。畢竟,日本民眾可是把天皇家族當神供起來的。但其實,日本天皇的日子一直過得很苦逼。日本則不同,他們的天皇是神,底下鬧得再怎麼歡騰,神壇上的偶像是不會變的,從來沒哪個臣子篡位,把天皇給篡了。不過,凡人不敢殺神,神仙自己也愛打架。
  • 日本天皇一年的工資是多少?日本天皇一年能掙多少錢?你都想不到
    日本是如今全球少數保留君主的國家之一,同時日本皇室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皇室,已經傳承上千年之久。二戰後,日本天皇被拉下個神壇,《人間宣言》發布以後,日本天皇只作為日本國的象徵存在,沒有任何實權,也沒有姓氏與戶籍,生活由日本全國供養。日本每年都會在皇室上有著一大筆開銷。這樣一來,就有很多人好奇,日本天皇有工資嗎?
  • 日本天皇為何只用一個年號
    [摘要]「一世一元」增強天皇存在感,也改變了幹支紀年的舊習。作者:茂呂美耶(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明治」年號時代持續了45年,而「昭和」年號時代更長達60多年。按當時的平均壽命來看,能活到花甲就該謝天謝地,因此用天幹地支數算或記住自己一生中的大事,不但綽綽有餘,也不會混亂。
  • 日本天皇到底承載著何種歷史意義
    某種意義上,國人對天皇的印象也是如此:這五十年(1894-1945)的天皇引人討論,而延續的兩千年的天皇卻無人問津。山東大學副教授胡煒權《菊花王朝:兩千年日本天皇史》一書便嘗試跳出日本天皇在「這五十年」給人的印象,將目光投向更為廣泛的「兩千年」,通過一問一答的淺顯模式,讓更多人從大歷史角度理解天皇制度的誕生與演變、發展與傳承。
  • 天皇在日本至高無上?但被神秘機構牢牢控制,幾代天皇夫婦被折磨
    不過,在封建與現代的對抗中,日本既保留了傳統的封建特色,又注入了現代社會的政治元素。首相和天皇在他們國家是可以並存的,說白了這就是君主立憲制度,同英國的女王是一樣的。不過看似高高在上的天皇也會受制於人,那便是日本的一個政府機構即日本宮內廳。今天這個小故事就一起來分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