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江南春絕句》知識點分析

2020-12-13 語文學習

江南春

唐代/ 杜牧

內容和思想:

《江南春絕句》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杜牧千古傳誦的名篇。這首詩將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交織起來進行描寫,把美麗如畫的江南自然風景和煙雨濛濛中南朝的人文景觀結合起來。在煙雨迷濛的春色之中,滲透出詩人對歷史興亡盛衰的感慨和對晚唐國運的隱憂。

藝術特色:

1、典型化的手法:詩人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徵。江南特點是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色調錯綜,層次豐富而有立體感。詩人在縮千裡於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

(1)「綠映紅」運用借代手法,寫的是綠葉映襯紅花。「鶯啼」寫黃鶯在在綠葉中時隱時現,不時發出婉轉的歌聲。由此聯想到江南的春天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的美景,呈現一幅意趣盎然的花鳥畫。

(2)對句「水村山郭」運用古詩文中的「互義」,泛寫依山傍水的城鎮村莊。「酒旗」的出現,在自然風光中融入了人的活動:江南大地,青山疊翠,綠水依依;村鎮之上,酒旗飄動,炊煙嫋嫋。對句無一動詞,卻點染一幅氣韻生動的山水畫!

2、動靜結合,有聲有色。

(1)一個「風」字則由靜到動,使花草樹木都搖曳在微風之中:綠樹披拂,碧水漣漣,花枝搖曳,酒旗飄飄。這動景與靜穆的青山村郭相映成趣,卻又是畫家難以描繪的生動景象。

(2)前兩句詩調動了讀者多種藝術感受:視覺上,有紅花綠葉和依山傍水的村莊;聽覺上,有黃鶯的歌聲;觸覺上,有暖暖的春風;感覺中,自然也能嗅出沁人的花香。加上遠近相濟、聲色相諧、動靜相映、虛實相生手法的運用,給讀者留下無盡的美感。

3、結尾意義深遠:首兩句色彩濃麗,音調高昂;後兩句色彩朦朧,情致綿渺。感情的洪波經過節制、濃縮,才化作了一股潛在的溪流。「四百八十」是虛數,不是實指,突出佛寺之多,諷刺了皇帝信仰佛教、依賴佛教。可以說,前兩句的高昂,是為後兩句蓄勢,形成了有力的反襯,使得迷惘的景色與淡淡的哀愁,同明麗的境界與闊大的視野形成了鮮明對照,幾經迭唱,發人深思。

5、語言含蓄雋永,朦朧迷人:後兩句中,常人印象中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幽遠的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濛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與「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給這幅畫面增添悠遠的歷史色彩。

創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春,杜牧奉幕主沈傳師之命,由宣州經江寧往揚州訪淮南節度使牛僧孺途中寫下這首詩。杜牧這年來到江南,不禁想起當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誠,到頭來是一場空,不僅沒有求得長生,反而誤國害民。既是詠史懷古,也是對唐王朝統治者委婉的勸誡。後來武宗發動會昌滅佛,從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

相關焦點

  • 杜牧《江南春絕句》,煙雨樓臺外的故事
    「唐朝杜牧《江南春絕句》詩文漫讀:千裡江南有多少楊柳就有多少杏花,相互掩映,鶯啼婉轉。傍水的山村,臨山的城堡,風吹過了春天的酒帘。抬眼望去,那南朝數不清的廟宇,都矗立在蒙蒙的煙雨中。於是許多人就考證,南朝有多少寺廟,唐朝又到底有多少寺廟,杜牧又看到了多少寺廟。清朝劉士琦,經過他嚴謹的考證,南朝有寺廟2846座,僅南京城就有700多座。但杜牧時期,已經是晚唐了,南朝之後,隋唐又新建了大量的寺廟,那麼在杜牧的時候,又有多少座呢?大家都忽略了一個事實。
  • 江南春絕句杜牧賞析 江南春絕句賞析簡潔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便是《江南春絕句》這首詩,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吧。  《江南春》  唐·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在寫作上,詩人首先運用了映襯的手法,把「紅花」與「綠葉」搭配,並用一個「映」字,從視角上突出了「江南春」萬紫千紅的景象。詩的第二句運用了列錦的修辭手法,描寫了進入眼帘的物象——水村、山郭、酒旗。這幾個物象由大到小,不但表現出一定空間位置,突出了「村」和「郭」依山傍水的江南獨有的建築特色。
  • 杜牧《江南春絕句》
    賞 析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 首句「千裡鶯啼綠映紅」。詩一開頭,詩人放開視野,由眼前春景而想像到整個江南大地。
  • 杜牧一首「尺幅千裡」,色彩鮮明,情味雋永的七言絕句《江南春》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祐之孫,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歌,詠史詩往往以論史絕句的形式,借歷史題材諷詠現實。抒情詩意境清新,韻味雋永。古體詩豪健跌宕,高絕之中骨氣透出遒勁;而近體詩卻情致清爽,秀麗雅淡。
  • 唐詩|杜牧《江南春》
    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詩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濛濛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經過詩人生花妙筆的點染,顯得更加令人心旌搖蕩了。這首詩四句均為景語,有眾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動物,有聲有色,景物也有遠近之分,動靜結合,各具特色。
  • 讚美春天的唐詩,杜牧的《江南春》堪稱絕唱!
    杜牧是唐朝傑出的詩人之一,素與李商隱齊名,合稱「小李杜」(因區別於李白和杜甫的「大李杜」)。杜牧尤其擅長七言絕句,在寥寥28字之中,能刻畫出異常優美動人的畫面。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節,百花齊放,綠草漫野,鶯啼燕飛,一派生機。
  • 杜牧 《江南春》 賞析
    《江南春》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中華經典資源庫34 | 古詩詞賞析:杜牧《江南春》
    在這首《江南春》中,杜牧用聲音、色彩、輪廓甚至氣味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江南春景的印象畫卷。這首詩叫《江南春》,是一首絕句。  杜牧:樊川居士他的七絕中寫得最棒的是詠懷詩  杜牧在中國詩歌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氣的詩人,他是晚唐的著名作家,他的字叫牧之,號叫樊川居士。杜牧在晚唐,之所以名氣很大,就是因為他的七絕寫得非常好。他的七絕中寫得最棒的是他的詠懷詩,比如他的《題烏江亭》就寫得非常漂亮,跟王安石的《烏江亭》幾乎可以經常聯袂被人提舉出來。
  • 杜牧《江南春》鑑賞,訴說一個不一樣的江南
    江南春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的這首七言絕句命題廣大,寫春著眼於整個江南。我們知道在沒有空中視角的情況下,描繪江南風光必然要加以想像,可知杜牧寫這首詩時採用的是虛實相生之法。首先來看首句,我想杜牧當時所處的位置應該是在山丘之上,周圍草木蔥蘢,繁花似錦。
  • 江南春.杜牧
    這裡說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數字。5、樓臺:指寺廟。鑑賞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一首七絕。「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描繪了一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只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一些,似乎使人生觀了幾個景點,也就更深刻了。
  • 每日詩詞|杜牧《江南春》
    【今日詩選】江南春唐/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它不是以一個具體的地方為對象,而是著眼於整個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題為《江南春》。互動1.《江南春》屬於哪種類型的詩詞?A、託物言志 B、詠史懷古解析:1. A 郭,原指外城,此處指城鎮。2.
  • 原來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還有這三種解讀
    杜牧是寫絕句的高手,有一次他從宣州經江寧到揚州去,看到江南春天的景色,於是靈感來襲,產生了創作衝動,匆忙之間寫出了有名的《江南春》絕句。《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路過南京一帶,那是南朝宋齊梁陳的故都啊,當年是多麼繁華。那時信奉佛教,廟宇林立。如今那些寺廟樓宇還在,它們立在風雨裡,顯得古樸而又迷茫。杜牧說是四百八十座寺廟,恐怕還不止這個數,這裡是為了方便入詩,不一定是實指。但寫這些寺廟在風雨中的撲朔迷離,表達的是一種對江南的由衷愛慕之情。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鑑賞
    江南春【唐】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裡,千裡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臺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煥的說法是對的,這是出於文學藝術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後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從前兩句看,鶯鳥啼鳴,紅綠相映,酒旗招展,應該是晴天的景象,但這兩句明明寫到煙雨,是怎麼回事呢?
  • 杜牧的經典唯美作品《江南春》怎麼賞析?
    杜牧《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表面上讀來是一首寫景詩,實則是一首諷喻之作。一一《江南春》。唐。杜牧春滿江南,花紅葉綠,鶯歌燕舞,處處都是迎風招展的酒旗,來往於酒肆間的客人絡繹不絕,倚水而築的村落,傍山而建的城郭,格外的秀美。建於南朝時的諸多寺廟,依然佇立於煙雨濛濛的江南。
  • 一天一首古詩詞 |《江南春》唐 杜牧
    杜牧 江南春(林散之書)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一開頭,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南國大地:遼闊的千裡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江南春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江南春 2016年02月22日13:4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杜牧的《江南春》,一起來欣賞吧。
  • 杜牧的《江南春》,看似寫春天,實則滿心想法不得說
    今天學一首杜牧的詩 講之前先來看看杜牧是誰,杜牧十幾歲的時候,正值唐憲宗討伐藩鎮,振作國事。他在讀書之餘,關心軍事,後來杜牧專門研究過孫子。杜牧從少年時代起,就有為唐朝的復興大業奉獻終生的偉大志向。31歲杜牧來到揚州,在掌管地方軍權牛僧孺門下做掌書記,專門負責信件往來,當時的杜牧太清閒了,而揚州又可以稱得上溫柔富貴鄉,所以經常宴遊,也因此杜牧對江南的景色非常了解非常喜歡,沉醉江南。不過江南的溫柔江南的美並沒有遮住杜牧的雙眼。他的沉醉只是表象,當時混亂的官場根本太難有機會讓他。沉醉溫柔鄉只是無法施展抱負的安慰罷了。
  • 每天一首詩—解讀《江南春》中杜牧的感慨
    南朝詩人丘遲:以江南美景召喚友人回故鄉杜牧是唐朝人,在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有一個文人叫丘遲,他寫過一封《與陳伯之書》,寫過一個叫陳伯之的朋友,這個朋友有他的苦衷,他曾經從南朝背叛逃到北朝,但是他是南朝人,也就是江南人,丘遲想勸這個朋友,讓他回到江南。在他寫的那首詩裡,有一段景色的描寫,也是非常的優美「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杜牧,唐代著名詩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杜牧的詩以七言絕句著稱,並在晚唐時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又以杜牧的寫景抒情詩為一絕,其語言含蓄精煉,情景交融,意境幽美,宛如一幅雋永的畫卷。如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江南春》。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賞析
    杜牧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詩人簡介: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著有《樊川文集》。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青年時期的杜牧,懷有經邦濟世之志,喜讀兵書,為人剛直不阿,敢於指陳時弊。後來,由於捲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張未得旋展,終於墮入頹廢享樂、縱情聲色的生活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