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臺灣「高跟鞋教堂」:振興不能靠猛藥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由玻璃和鋼筋製成、六層樓高的「高跟鞋教堂」。

原標題:那隻飽受爭議的「高跟鞋」(看臺灣)

  今年臺灣最紅的景點是海邊的一隻高跟鞋,它由玻璃和鋼筋製成,六層樓高,耗資2000多萬元新臺幣,正式的名稱是「高跟鞋教堂」。 但高跟鞋是真,教堂卻名不符實。高跟鞋位於嘉義布袋港海邊,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趕去看高跟鞋的人潮將周邊道路塞滿,大大小小的店家營業額都多了三成,「朋友圈」也儘是高跟鞋的影子……

  這隻高跟鞋紅了!從參觀人數和營業額來看是人造景點的成功案例,但成功的標準並非人多和錢多;換一個角度看,也有不少人數落這隻高跟鞋的不是,令這隻高跟鞋有「狂在須臾」之憂。

  空有其表難服眾

  夕陽、海邊,玻璃高跟鞋閃耀亮眼、奪人眼目,有令人停車近觀的魅力,也可引發浪漫美麗的想像。但既然叫教堂卻不是教堂,在驚奇、拍照過後,一些問題隨即浮現:海邊的高跟鞋,幾個意思呢?

  造景者解釋,此地因水土汙染曾流行「烏腳病」,發病者往往要截肢保命,不少花季少女因此失去穿高跟鞋的機會,更不可能穿著高跟鞋走進婚禮的教堂。因此造高跟鞋教堂圓那一代不幸女子的美夢,也給現在幸福的新娘們一個拍婚紗照的選擇。

  這個解釋有點繞,沒人能從一隻玻璃高跟鞋上看出這些信息。臺灣有女權主義者對此解釋非常不滿:誰說穿高跟鞋進教堂結婚才是女性夢想?現實生活中已經有不少女性拋棄了痛苦的高跟鞋。再說,那是一場生態災難,與其突出高跟鞋的美麗,不如提醒大家生態保護更有意義。

  有建築師認為,沒有內涵的造景不僅不美,還破壞環境,帶來新的生態災難。雖然美是主觀的,有人覺得美,也有人會覺得不美,但就這隻高跟鞋來講,與海邊環境的確格格不入,鋼筋玻璃的建築會對海岸造成破壞,海風和鹽分也會侵蝕建築,未來的維修是一個無底洞。這個景觀就算看起來很美,也因為設計缺陷和未能與自然和人文聯結而速紅速朽。

  振興不能靠猛藥

  高跟鞋所在的布袋港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它瀕臨臺灣海峽,位於臺灣嘉南平原的西南,是臺灣島距離廈門最近的港口,清朝時就是繁華之地。1945年臺灣光復更給此地帶來繁榮,戲院、商號、船行林立,曾有「小上海」的美譽。上世紀70年代,布袋港開闢澎湖航線,又帶來新的物流與人潮。除了商港、漁港,這裡還是遊艇碼頭,有鹽田鹽山、紅樹林、漁市、廟宇、古厝等生態人文資源。

  隨著高速路和航空業的發展,布袋港的港口經濟沒落,原本5萬人的布袋鎮只剩下2萬人。當地希望靠旅遊業重拾繁榮,除了推廣既有的旅遊資源之外,又大手筆新建高跟鞋,希望一舉炒熱人氣、振興地方。面對批評,地方官員很委屈,認為都市不懂鄉鎮苦,高跟鞋明明已經帶來了人潮與錢潮,一塊空地收停車費就能每月賺15萬元新臺幣,為什麼被罵?

  因為有人認為高跟鞋這樣的人造景觀只是猛藥,只收回光返照之效,沒有起死回生之功,地方振興不能靠猛藥,要細工慢火,挖掘出地方資源的深層價值。比如同樣是投資打造新景觀,如果建設蝨目魚外觀或鹽山造型的文物館,將當地特產、歷史融入景觀,既奪目又入心,外人看後會對布袋有深入的了解、留下印象、產生感情。而一隻高跟鞋能傳達的信息太少了,與布袋這個漁鹽之鄉毫無關聯,高跟鞋紅了,但遊人對布袋依然毫無所知。

  快速時尚不靠譜

  有專家分析,高跟鞋教堂的走紅是快速時尚文化所致,快速時尚顧名思義便是速紅速朽,迅速吸引眼球也迅速被新的設計覆蓋,這一來自時裝的概念如果用於時裝有營利的機會,但用於建築就非常不靠譜。建築造價高昂,一旦棄用就毫無價值,被臺灣人稱為「蚊子館」,而拆除會產生不可回收利用的巨量垃圾,因此失敗的建築貽害無窮。

  有臺灣旅遊業學者指出,遺憾的是,臺灣近幾年形成快速景點風潮,把「拼觀光」等同於「炒短線」,不少景點時尚過後便無人問津,浪費了臺灣所剩不多的地景資源。地方如果建設人造景觀,一定要考慮與自然環境協調,與地方文化聯結,要有精緻和雅致,最後當然要考慮吸引遊客。如果只想著最後一點,沒有前幾項的用心經營,那也是留不住遊客的。

  而且,發展旅遊業不能只想著爆紅,「慢活」也是一條出路,雖然以生態、田園等地方特色為賣點不能爆紅,但長期經營成效不俗。花蓮縣鳳林鎮花了3年時間打出「慢城」名氣,小鎮成功整合現有資源,以恢復和保存傳統文化為特色,取得了可持續的旅遊效應。

  這隻高跟鞋提醒人們,造景非同小可,是個建築工程,更是個文化工程。

相關焦點

  • 臺灣現16米高水晶高跟鞋教堂
    臺灣現16米高水晶高跟鞋教堂&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水晶高跟鞋教堂(3 /8張)&nbsp&nbsp&nbsp&nbsp這座高跟鞋形狀、幾乎全部由玻璃搭構、閃閃發亮的藍色教堂,其主要結構是由169
  • 臺灣「高跟鞋教堂」引爭議:拍照、打卡...然後呢?
    臺灣「高跟鞋教堂」引爭議:拍照、打卡...然後呢?臺灣《中國時報》圖    嘉義高跟鞋教堂興建以來陸續引發建築界、藝術界、學界的批評。 臺灣《中國時報》圖   中新網1月3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位於嘉義布袋海邊,由320片藍色玻璃構成、高17米、寬11米的高跟鞋教堂,即將在農曆春節前開放參觀,預料將吸引大批人潮。
  • 臺灣驚現「高跟鞋教堂」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靈感集微信公眾號項目位於臺灣嘉義布袋鎮高16.7m,由320片藍彩玻璃打造教堂內總計有
  • 迎接「臺灣燈會」 嘉義高跟鞋教堂增設燈光秀
    華夏經緯網2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了配合嘉義「臺灣燈會」,雲嘉南管理處將在農曆新年推出「高跟鞋教堂全新音樂燈光秀」,每天晚上6點~9點,每20分鐘展演一次,高跟鞋教堂新增設了一些燈光特效,搭配耳熟能響的電影動畫主題曲,燈光跟著音樂律動,宛如一場音樂燈光饗宴。
  • 天使的水晶舞曲~高跟鞋教堂
    高跟鞋教堂位於臺灣嘉義縣布袋鎮海景公園內的大型裝置藝術造景,又稱玻璃高跟鞋教堂。雖然叫做教堂,實為禮堂。為無宗教的西式結婚禮堂,並無基督教宗教場所,亦無牧師、神父等神職人員駐在。閃閃動人的光芒從遠處看到高大的藍色高跟鞋,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閃閃光芒。仿佛就是童話世界裡灰姑娘的水晶高跟鞋。
  • 臺灣掀「快速景點」風潮 嘉義高跟鞋教堂批評不斷
    位於嘉義縣布袋鎮的玻璃高跟鞋教堂(如圖)近來風光無兩,這座號稱全球最大的高跟鞋教堂,吸引全臺民眾爭相參觀,更在6日申請金氏世界紀錄。高跟鞋教堂的爆紅,也折射出近年臺灣旅遊產業的現狀——人造「快速景點」,以最少的經費,建造極具吸引力的特色地標,通過社群網站傳播,讓年輕人前來「打卡」(籤到),快速匯集人潮和錢潮。
  • 臺灣現水晶高跟鞋教堂 外表絢麗引民眾爭相拍照
    臺灣現水晶高跟鞋教堂 外表絢麗引民眾爭相拍照 摘要:【水晶高跟鞋教堂】這座教堂位於嘉義市的布袋鎮,高約17米
  • 世界最大高跟鞋:高達17米的高跟鞋教堂,簡直是建築奇蹟!
    導讀:高跟鞋教堂 ,又稱玻璃高跟鞋教堂,是位於臺灣嘉義縣布袋鎮海景公園內的大型裝置藝術造景,由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建造。雖以教堂為名,實際上並非基督教宗教場所,並沒有牧師、神父等神職人員駐在,而是一個無宗教的西式結婚禮堂。
  • 臺灣現16米高水晶高跟鞋教堂
    臺灣建了一座高16米(55英尺)的水晶高跟鞋教堂,欲吸引女性遊客。   A huge glass... what?   一個巨大的水晶……什麼?   臺灣著名的風景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政府官員於去年6月決定建立這座教堂。
  • 高跟鞋教堂、玻璃光之橋——臺灣掀「快速景點」風潮
    遠看是只高跟鞋,近看原來是座教堂。位於嘉義縣布袋鎮的玻璃高跟鞋教堂(如圖)近來風光無兩,這座號稱全球最大的高跟鞋教堂,吸引全臺民眾爭相參觀,更在6日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高跟鞋教堂的爆紅,也折射出近年臺灣旅遊產業的現狀——人造「快速景點」,以最少的經費,建造極具吸引力的特色地標,通過社群網站傳播,讓年輕人前來「打卡」(籤到),快速匯集人潮和錢潮。只是,這樣的速成方式褒貶不一,非議更是不斷。  短線炒作 帶進人潮和錢潮  翻開2015年臺灣的「爆紅景點名冊」,即可見很多人造「快速景點」。
  • 高跟鞋教堂,一道「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風景
    在臺灣,有一雙美麗的藍色夢幻高跟鞋矗立在廣闊的草坪上,位於臺灣嘉義的高跟鞋教堂,7月開始就可以啟動夜間打燈,並且規劃在中秋夜開放遊客當天可在園區草坪野餐,並欣賞打燈的高跟鞋教堂,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賞月的新去處。
  • 嘉義「高跟鞋教堂」夜間試燈 臺灣網友驚嘆不已
    華夏經緯網4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嘉義縣布袋鎮高跟鞋教堂經過1年多的施工終於全部完工,6點舉行點燈儀式,而園區試燈照片最近在網絡傳開後,獲得網友一致驚嘆,有人說:「看到這幅景象,我戀愛了」;還有人說「美到爆
  • 嘉義「高跟鞋教堂」夜間試燈臺灣網友驚嘆不已
    華夏經緯網4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嘉義縣布袋鎮高跟鞋教堂經過1年多的施工終於全部完工,6點舉行點燈儀式,而園區試燈照片最近在網絡傳開後,獲得網友一致驚嘆,有人說:「看到這幅景象,我戀愛了」;還有人說「美到爆」。
  • 藍色水晶高跟鞋竟是個教堂?
    臺灣建了個16米高的水晶高跟鞋教堂,用來吸引女性遊客。玻璃教堂,高跟鞋形狀的,仿佛有一位灰姑娘巨人跑過(臺灣)嘉義,不小心把鞋落在了這裡。
  • 嘉義「高跟鞋教堂」或於春節前開放參觀(圖)
    (嘉義縣政府提供)華夏經緯網1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嘉義縣布袋鎮「高跟鞋教堂」,預定春節前開放部分區域參觀,路透社18日派員實地採訪未來的觀光新亮點。 據報導,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嘉義縣布袋鎮施作「高跟鞋教堂」,近期主體完工,正進行園區植栽,預定農曆春節前開放部分區域參觀。
  • 天吶,花450萬建一個水晶高跟鞋教堂竟然是為了這個…
    臺灣建了個16米高的水晶高跟鞋教堂,你沒看錯:玻璃教堂,高跟鞋形狀的,仿佛有一位灰姑娘巨人跑過(臺灣)嘉義,不小心把鞋落在了這裡。
  • 嘉義高跟鞋教堂人氣慘輸寶可夢?雲管處:萬萬沒料到
    同一時段,布袋高跟鞋教堂的遊客人數顯得較少。記者黃煌權/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嘉義縣布袋高跟鞋教堂人氣指數被寶可夢打敗?    高跟鞋教堂今年2月開放,當月遊客人數逾40萬人次,3、4月也有20多萬人次,但5、6月均跌破20萬人次,上個月因教堂於夜間打燈,遊客人數回升到21萬人次,但這個月到22日為止,入園人數只有16萬5000人次,由於這個月只剩2天假日,雲管處預估這個月總入園人數應該在20萬上下,成長的機率不大。
  • 彩繪 教堂 天空步道 臺灣觀光三寶退燒
    華夏經緯網10月1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觀光總愛一窩蜂跟風,許多縣市景點都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觀光三寶」彩繪、教堂、天空步道充斥,一旦新鮮感消失,這些景點就不再迷人。以臺南市北門水晶教堂、嘉義縣布袋鎮高跟鞋教堂為例,推出僅短短幾年,就因新鮮感退去,觀光人潮猶如溜滑梯直直落。高17公尺的高跟鞋教堂是嘉義布袋沿海新地標,藍色玻璃鞋深具浪漫意象。
  • 外媒評選十大最特殊景點,臺灣的水晶高跟鞋排第5
    世界各地無奇不有,許多熱門的旅遊景點除了自然景觀外,也會以「特殊」的景點來吸引觀光人潮,外媒《TheTalko》就評選出世界各地的十大特殊景點,其中臺灣也有景點入選。1.捷克「人骨教堂」:該教堂全名為塞德萊茨藏骨堂,位於捷克庫特納霍拉郊區,這間人骨教堂內部收藏了約四萬到七萬人的骨骸,大多來自14世紀黑死病和15世紀初胡斯戰爭中被殺死的當地人,木匠在建造教堂時將大量骨骸變成教堂的裝飾。
  • 臺灣嘉義觀光業靠陸客,當地官員惋惜:疫情過後也回不去了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臺灣疫情雖趨緩,地方經濟要完全復甦還需要不少時間。無黨籍嘉義縣樸子市長吳品叡接受訪問時表示,臺當局除了廣泛發放消費券,各地鄉鎮也要多舉辦特色活動,刺激民眾買氣才行。吳品叡表示,過去幾年陸客到阿里山觀光確實帶動地方經濟和觀光發展,當時嘉義縣市增加很多旅館和餐廳專做陸客生意,臺18線沿途有許多伴手禮店專賣茶葉給陸客,也把臺灣茶葉行銷到海外市場。現在大環境不一樣,兩岸因為政治因素關係交流幾乎停擺,未來要振興臺灣觀光只能依靠本地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