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病夫」!英國媒體集體自嘲

2020-12-2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鞠峰】脫歐,一場延宕多年的「鬧劇」即將「劇終」,而新冠病毒的變異,似乎給這場「政治大戲」來了個「劇透」,許多英國民眾,提前感受到了結局的冰冷殘酷。

在英國發現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新變種後,英國政府採取更為強力的疫情封鎖措施,但仍有倫敦民眾大量外逃,英國混亂不堪,歐洲眾多國家,一個接一個地「禁航」。英國人,一下成了最「不受待見」的歐洲群體。

紅色為對英國「禁航」的歐洲國家(圖源:每日郵報)

一眾英國媒體,用犀利的言辭形容這種尷尬的國際地位。《每日鏡報》直接在頭版上印出「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的標題;《泰晤士報》頭版稱,「歐洲對英國關上大門」;《太陽報》對於法國的態度評論道,「法國沒有絲毫憐憫」。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更是直言英國已成「國際棄民」。

因為在英國發現了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新變種,英國政府在12月19日宣布,從20日起倫敦等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將提升至第4級(Tier 4),實行更嚴格的防疫措施。倫敦等地將再度「封城」,其他區域的防疫措施也會進一步收緊。

各大英媒頭條均與英國「被關門」有關

《泰晤士報》20日頭條以《歐洲對英國關上大門》為題,介紹了歐洲眾多國家,緊急對英國封鎖航線和軌道交通時堅定態度,以及描述英國國內疫情如何「失控」。

《泰晤士報》頭條截圖

該報援引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Matt Hancock)的話稱,由變異病毒毒株引發的疫情「已經失控」。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奧地利等國,在英國首相詹森警告變異毒株的傳染性後,迅速「關上了國門」。

《每日鏡報》提前在推特上發布了次日(21日)報紙的頭版,上面印著「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的大寫字母標題。封面上的詹森帶著口罩,一臉疲倦。

《每日鏡報》21日頭版預告

報導要點提及,因詹森「沒有早一點實施嚴格的封城」,被工黨政客批判。詹森在疫情期間的表現飽受詬病。17日,詹森還承諾假期暫時「放鬆」防疫要求,反對工黨人士「取消聖誕節」的提議,要讓英國人「過個好聖誕節」。但20日,他又突然改口,宣布自20日起的未來兩周內,提升倫敦及周邊地區防疫級別至新增的第四級(Tier 4)。「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宣布,我們無法繼續按原定計劃度過聖誕節。」詹森表示。這種短時間內反覆修改政策的表現,讓工黨領袖斯塔莫感到沮喪,保守黨內部也對詹森「不打招呼」的做法表示不滿。

《太陽報》頭版稱,「法國人沒有絲毫憐憫(show no mercy)」,直指停航停運帶來的英國食品危機。報導稱,(英吉利)海峽隧道和法國的港口的關閉,將影響從蘇格蘭到歐洲的海鮮等商品的出口。如果歐洲駕駛員拒絕前往英國,英國超市的進口食品也將受到影響。

《太陽報》頭版右下部分截圖

英國物流集團喬登貨運公司的董事喬恩·斯沃洛(Jon Swallow)對路透社表示,法國這一舉動,會嚇得歐洲司機不敢前往英國,因為他們擔心會無法回家。他說:「這是一個嚴重的情況,因為我們的庫存商品是為聖誕節期間準備的,以及幫助明年1月穩定(脫歐過渡期結束後的)情況。」 「這說明了英吉利海峽路線有多脆弱。」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本月中旬《泰晤士報》呼籲英國民眾為即將到來的「硬脫歐」而「屯糧」。英國食品生產商預警,「硬脫歐」引發的蔬菜短缺將持續三個月。衛生部長們已經通知藥品、醫療設備和疫苗的供應商在安全地點,儲備至少6周的藥品。

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21日直言,英國成為「國際棄民(a global pariah)」。

CNBC21日報導稱英國成「國際棄民」

報導稱,英國政府表示,將在周一舉行一次危機會議,討論國際旅行的情況。歐理會將在倫敦時間上午10點,舉行歐盟對新冠病毒變種的協調反應談判,「這種情況可能會使英國脫歐談判進一步複雜化。 隨著12月31日最後期限的臨近,英國和歐盟在脫歐後的貿易關係上仍然陷入僵局,漁業等問題引發的爭端是談判的障礙。」

截至目前,國際上已經有超30個國家和地區宣布了對英國「禁航」、停止人員往來的相關措施。但是,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個英國「盟友」顯得十分例外。澳衛生部長稱「無計劃與英斷航」,解釋道「我們的隔離方式與歐洲不同」,美國也認為沒必要限制(英國)航班,「無需拉響警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歐洲病夫」!英國媒體集體自嘲!英國成為「國際棄民」
    圖為 疫情下的英國 英國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儘管經濟實力再強的國家都抵抗不住來自疫情病毒的打擊英國媒體都自嘲:「歐洲病夫」。由此可以見得該地區疫情情況是多麼嚴重。最近,英國也是一路坎坷啊!之前脫歐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持續了三年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 脫歐事件雖告一段落,但是疫情就開始全方面的大爆發,據了解,英國與30多個國家切斷了「旅行聯繫」。
  • 正觀大字典:「歐洲病夫」,英媒自嘲英國現狀
    正觀大字典搜羅全球各地新聞資訊碎片化信息中發現世界趨勢「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今天,正觀關注「歐洲病夫」>近日英國出現變異的新冠病毒,而被三十多個國家限制交通,路透社21日報導時以「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為題來自嘲。
  • 「歐洲病夫」,英國人為何如此自嘲?
    在西方人最看重的聖誕節來臨之際,英國的變種新冠病毒帶來一場危機,不僅英國封城,40多個國家頒布緊急旅行禁令,切斷與英國的往來。英國出境的貨車,在公路上排成長隊動彈不得,原先預想的港口城市多佛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廁所,也是不幸言中。
  • 那個轟開中國國門的「日不落帝國」,如今成了「歐洲病夫」
    40多個國家緊急切斷英國航線,法國強制關閉海底隧道,德國、義大利、荷蘭、奧地利……紛紛表示不歡迎英國來客,美國媒體CNBC直言英國已經成為「國際棄民」。見此牆倒眾人推的慘狀,英媒《每日鏡報》無奈自嘲道:「我們成了歐洲病夫!」
  • 倫敦封城,英國成了「歐洲病夫」,英軍還想去「打敗」俄羅斯?
    對此,「今日俄羅斯」指出,這種論調長時間存留於英國高層的頭腦中,所謂「與時俱進」的新戰略,只不過是來自於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不過,在卡特揚言將「努力擊敗俄羅斯」的同時,他所在的英國卻正遭遇一場史無前例的巨大災難。經歷過新冠疫情半年多的襲擊之後,英國抗疫「大戲」並沒有如願降下帷幕。相反,病毒的變異,卻給英國在疫情防控、經濟重啟等領域上增加更多危險變數。
  • 英國變成「歐洲病夫」了?英學者:忽視中方讓我們十分絕望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子非】導語:現在西方世界的聖誕節已經過去了,但是在這個聖誕節當中,英國民眾並沒有感受到任何的歡樂,反而是因為疫情出現新型變異新冠病毒,導致英國疫情越來越嚴重,目前英國首都倫敦已經進入了全城封鎖的階段。
  • 英國自嘲「歐洲病夫」 需求激增導致貨櫃船大面積延誤
    英國疫情這幾天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原因是其境內出現了一種更具感染性新冠病毒新變種,多國對此緊急宣布限制英國旅客入境。 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義大利等超40個國家採取了針對來自英國旅客或貨運的緊急措施,相繼緊急宣布關閉邊境、停飛往返英國航班等措施,應對新冠病毒新變種。
  • 被30多國限制交通,英國媒體對自己真狠,連「歐洲病夫」都用上了!
    「『歐洲病夫』:因擔心(變異的新冠病毒),(多國)切斷與英國的(交通)聯繫」,路透社21日以此為題的報導稱,多個歐洲國家當天因為擔心英國出現的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紛紛切斷與英國的交通聯繫。報導提到,法國關閉了邊境,禁止來自英國的人員和卡車入境,關閉了與「歐洲大陸最重要的貿易幹線之一」。英國交通大臣格蘭特沙普斯表示,這一舉措令人驚訝。「歐洲對英國關上大門」,英國《衛報》將這句話上了標題。英國《每日鏡報》在頭版打出「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的文字,還配有首相詹森帶著口罩的照片。
  • 連「歐洲病夫」都用上了!
    被30多國限制交通,英國媒體對自己真狠,連「歐洲病夫」都用上了!「『歐洲病夫』:因擔心(變異的新冠病毒),(多國)切斷與英國的(交通)聯繫」,路透社21日以此為題的報導稱,多個歐洲國家當天因為擔心英國出現的一種新變異的新冠病毒,紛紛切斷與英國的交通聯繫。
  • 「歐洲病夫」成「國際棄民」,英國:歐洲還是對我們關上了大門
    自從2016年以來,英國公民投票「脫歐」以來,如何做,怎樣做,做了會如何……等問題的討論便不絕於耳,這亦使得英國內部民意動蕩不安,英國脫歐「便因此拖延了下來。因為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多個歐洲國家當即表示擔心,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封鎖英方的航班,禁止英國公民入內。包括法國,義大利,荷蘭,德國等國家,紛紛表示和英國切斷「旅行聯繫」。更有甚者如法國,關閉邊境,禁止英國人以及其卡車入境。
  • 被指「亞洲病夫」,中國反應過度了嗎?
    筆者注意到,在主流的批評聲音之外,某些自媒體公號和個人打著「客觀公正」的幌子,隱晦地指出,中國人並沒有完全參透sick man在英語中的真正意思,委婉暗示中國反應過度。Sick man究竟是什麼意思?經筆者查證,這一說法起源於歐洲。
  • ...歐洲病夫」!美國抗疫隊長稱沒必要斷航?|附各國最新停航信息
    英國路透社和每日鏡報等多個媒體在報導中直指英國已成為「歐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英國《都市報》22日的報導則形容英國現在是「聖誕地獄」(Jingle Hell)。美國媒體更是毫不留情,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在標題中稱英國已淪為「國際棄民」(a global pariah)。
  • 「歐洲病夫」名不虛傳,變異病毒失控民眾大逃亡,封國恐為時已晚
    ,而現在英國政府在三級的基礎上加了第四級,可見英國的疫情已經嚴重到了何種地步。如果不出意外,即便選擇立刻封國,歐洲各國也很難堵截大舉逃離倫敦的英國人,可能世界其他地區的「封國」也已經晚了。因此,很多英國人在社交媒體上發洩內心的失落,很多人表示歐洲對英國旅客的禁令只會增加對人們的傷害。一位不高興的英國網友寫道,現在,是時候重新認識「歐洲病夫」這個詞了。
  • 倫敦封城:英媒驚呼「歐洲病夫」,倫敦被劃「疫區」可能性幾何?
    12月21日,英國著名報紙《每日鏡報》在自己報紙的頭版,用無比碩大的字體,寫下了一個堪稱轟動一時,未來註定也會流傳後世的超大標題:SICK MAN OF EUROPE——歐洲病夫。歐洲病夫四個碩大的英文單詞,分成兩行,將感染新冠病毒初愈不久的英國首相詹森戴著口罩的形象緊緊包圍在報紙頭版中間,充滿了某種不可言說的象徵主義:英國自稱歐洲病夫。
  • 英媒直呼「歐洲病夫」,多國頒布對英旅行禁令,詹森這回尷尬了
    【南方+12月21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截至12月21日,由於擔心變異新冠病毒毒株造成的傳染,英國最親密的盟友們都選擇對英國實行旅行限制,這直接切斷了英國與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旅行聯繫,而更諷刺的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變異新冠病毒毒株正在構成威脅,導致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奧地利、瑞士、愛爾蘭、比利時、以色列和加拿大都已宣布停飛來自英國的航班,並對英國關閉邊境。
  • 病毒變異,倫敦封城,而在英國的中國人朋友圈卻「歲月靜好」?
    英國疫情形勢升級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畢竟英國首相已經親口表示,英國出現了傳染性更強的變種病毒。此時的英國,被歐洲「孤立」,倫敦也封城了,但英國的華人朋友圈卻在曬美食、曬購物、曬聖誕的節日氣息,讓很多人懷疑英國的疫情是否真如媒體報導的那麼嚴重。
  • 中國曾被稱為「東亞病夫」,那「西亞病夫」是哪個國家?
    今日問題 ⊙「西亞病夫」是哪個國家?⊙ 晚清時期,「東亞病夫」(Sick manof Asia)的稱呼令我們倍感恥辱。
  • 將歐洲病夫變成西亞強國,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做了什麼?
    她們都被歐洲人加上了侮辱性的稱呼,一個是「老大帝國"——清帝國,另一個則是「歐洲病夫」——奧斯曼帝國。一副諷刺奧斯曼的漫畫15、16世紀,奧斯曼依靠著幾代明君的勵精圖治曾在西亞和東歐稱霸一時,成為世界上無法忽視的地緣政治力量。但從18世紀開始,經歷過彼得大帝改革的沙皇俄國崛起並不斷向奧斯曼控制的黑海地區擴張,這使得奧斯曼將大量資源投入到對俄戰爭中。
  • 英國政客強行甩鍋,中國記者:戴上口罩別再胡說八道
    網友吐槽:英國政客最傑出的能力,是責怪外國人!相對於英國政客法拉奇的「西式雙標」,大部分英國民眾卻十分清楚現實。有英國網友指出:「中國在沒有新冠疫苗的情況下控制住了疫情,但英國在有疫苗的時候,卻還讓國內的新冠疫情如此嚴重。」此外,還有英國民眾表示:「正是因為有法拉奇,才讓人誤以為英國政客最傑出的能力,就是出事後責怪外國人。」
  • 從「東亞病夫」到「文明之獅」 中國「綽號」完成蛻變
    如上海市體育局五百年體育大事記中就說:「(1896年)九月十一日(10月17日)租界英文報紙轉載了英國倫敦《學校歲報》專論,稱『夫中國——東方之病夫也』。此後,中國人常被西方人貶為『東亞病夫』。」19世紀中期,土耳其帝國國力衰敗,屢被西方國家欺凌而無法振興,故被其強鄰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譏笑為「Sick Man of Europe」(歐洲病人)。此後,「Sick Man」這一形容詞,在西方世界廣為流傳。如1860年,美國國會議員Cox曾用「Sick Man」形容過墨西哥;1896年《字林西報》的另一篇文章,則把中國、土耳其、波斯和摩洛哥統稱為天下四大「Sick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