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饒訊(記者呂玉璽)「9日晚上家裡熱水器突然壞了,我聯繫了小區黨支部書記後,10分鐘不到,家電維修志願者就來了。有困難找小區黨支部,大事小事都能得到及時解決。」11月11日,上饒市廣豐區蘆林街道源溪社區河濱花園小區居民王倩高興地告訴記者。在小區成立黨支部,是上饒市推進「黨建+幸福小區」建設的有力舉措之一。
今年以來,上饒市以「黨建+幸福小區」為抓手,著力構建黨建引領、群眾參與、共建共治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模式,跑出了城市基層治理的「加速度」。如今,上饒城市建設和治理發生了喜人的變化,城市環境更美了,功能品質更優了,群眾文明意識更強了,市民幸福指數更高了。
編實工作機構「一張網」,做到城市治理的「斷點」在哪裡,黨的組織體系就覆蓋到哪裡。過去,不少地方城市基層治理的組織體系只是延伸到社區一級,社區以下沒有「腳」,形成基層治理的「斷點」,影響城市治理水平。為此,上饒把黨的組織體系向小區延伸,構建市、區、街道、社區、小區五級聯動工作網絡。在市區,成立市、縣兩級「黨建+幸福小區」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領導;在街道,推進街道擴權賦能,使街道聚焦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職能定位;在社區,推動279個社區黨組織改設黨委,社區黨委書記由縣級組織部門備案管理,吸收361名結對共建單位黨組織成員擔任社區黨委兼職副書記,參與社區工作,形成統籌推進的治理格局;在小區,根據小區黨員人數、規模等情況,採取單獨或聯合方式建立小區黨支部,落實工作經費、辦公場所。目前,該市共成立小區黨支部759個,覆蓋84%的小區。
夯實條塊協調「一體化」,做到城市治理的「弱點」在哪裡,黨的組織力量就下沉到哪裡。針對小區治理力量薄弱的情況,上饒堅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注重力量下沉,構建上下聯動、條塊協同的一體化城市黨建格局。小區吹哨,黨員報到。組織在職黨員到住宅小區黨支部報到,開展參加一次小區黨組織生活、幫助居民群眾協調解決一個小困難或小心願等「七個一」服務,並建立量化積分考核機制,由小區黨支部根據黨員報到開展「七個一」服務等情況,進行百分制量化積分考核。目前,全市2.4萬餘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小區報到實現全覆蓋,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0萬人次。社區吹哨,幹部報到。全面推行「社區便民接待日」,由市縣兩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定期組織不少於2名機關幹部到結對共建社區值班接訪,讓機關幹部走出辦公室、走進群眾中,定時定點聽取民意、及時解決困難。今年以來,該市112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先後組織幹部到結對共建社區開展「社區便民接待日」活動,接待群眾9100餘人次,收集問題4464個,已解決3822個。
同時,上饒還從建章立制、強化管理入手,真正讓「黨建+幸福小區」建設有力、有效,為推動城市基層治理提供持久動力。推行管理「星級化」,圍繞黨建引領好、物業服務好、環境衛生好、小區治安好、精神文明好、居民反映好「六好」目標,對小區治理實行星級管理,通過3年創建,實現全市「黨建+幸福小區」全部達到一星級標準,在此基礎上,創建四星級示範點500個、五星級示範點300個。
【來源:江西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