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運動越來越受大眾的喜愛,不僅可以鍛鍊身體,愉悅身心,放飛自我,還可以置身大自然,欣賞美景,不亦樂乎。
第一次在高原爬山還是2016年的9月,初到西藏錯那縣的第一個周末。那時,剛在4000多米高原生活,多少有些不適應,偶爾會出現高反。那一次,三五好友,說不上是登山,只能說是爬山坡。9月的錯那逐漸進入了深秋,山坡上依然盛開著野花,牛羊成群,雪山連片。只是,再也沒有機會去爬那座山,也沒有那時的心情和那時的人,一起回溫當時的足跡。
在過去的一年多裡,我時常也會爬山,其目的就是為了活動筋骨,鍛鍊身體。說欣賞美景、放飛心情不適宜,畢竟,所處的高原地帶無美景可尋,生活環境亦無心情放飛。
生活總會不如意,我們改變不了環境,可以改變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生活再枯燥無味,我依然要尋找到自己的一份樂趣。於是,這一次,下定決心徵服高山,考驗自己,徵服自己。
4月22日正值周末,邀請一好友,沒有任何準備,直接開始了登山之旅。
剛到山腳下,朋友建議走上山的路,我更傾向於直接爬。於是,我們自己走出了一條上山的路。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說沒有路是自欺欺人,這裡群山連綿,草木不生,哪裡都是路,只要肯攀登。
這次登山的目的只有一個——徵服雪山。一開始的興奮,加快了登山的步伐。無奈,高原缺氧,加上平常運動較少,剛到半山腰,已經喘籲籲,呼吸困難,待休息之後,繼續前進。這次吸取了教訓,放慢了節奏,調節呼吸,緩慢前行。一路上,由於沒有走現成的路,偏離了雪山路線,群山連綿起伏,溝壑縱橫,怪石嶙峋,雪山好似近在咫尺,又顯得好遠。
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後,朋友有些堅持不住。那時,離山頂不到200米路程,但越往上,氧氣更稀薄,風更大,人更累。我一方面徵求朋友的意見要不要繼續前行,一方面鼓勵他繼續堅持,不遠處就到達了我們的目標。
當然,最終我們還是登上了海拔4500多米的山頂。朋友說,那時如果不是我鼓勵他,登上來真的有點難了。
我們歷時2個多小時,為登上山頂而歡呼不已,同時,又有些失望。原來,雪山還是那麼遙遠。平時看到的雪山,是這座山的前面。山外有山,站在山頂,前面還是連綿起伏的山和縱橫交錯的溝壑。而那座雪山,正在我的前方,中間是一條峽谷。無奈,這次無法登上心慕已久的雪山,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多少有些遺憾。
徵服4500多米的高山,置身山頂,擁抱雪山。藍天白雲,視野開闊。徜徉在山的世界、風的海洋、雪山的懷抱裡,神清氣爽、通體舒暢,頓時忘記了疲憊,忘記了煩惱,讓身心回歸大地,這種感覺令人飄飄欲仙。
站在山頂,環顧四周,群山萬壑,草木不生,沒有青山綠水,沒有春意盎然。不得不說,高原的環境艱苦,條件落後。
徵服一座高山,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生活不會一帆風順,路在腳下,遇到高山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奮勇向前,相信終會攀登上理想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