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方艙醫院可以看作是「諾亞方舟」上的一個「艙位」,初衷是...

2020-12-09 環球網

5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做客《新聞1+1》欄目,就方艙醫院興建、疫情「拐點」等熱點問題接受白巖松的專訪,回應了輿論關切。

1.武漢的防疫壓力巨大,你的感受是什麼?

王辰:可以說是形勢嚴峻,大批的患者未能及時收治到醫院中。而這批患者在社會上的流動、在家裡居住,會造成社會和家庭進一步的感染,這是加劇疫情的最重要的因素。

2.一方面,市民響應號召留在家中不外出。另一方面,這又會增加家庭感染的風險。怎麼看這個矛盾?

王辰:破題的關鍵在於將已經診斷的病例收治到醫院中,進行集中收治和隔離,避免與家庭成員和社會成員的接觸。而在已經感染的患者中,輕症患者的移動性更大,在社會上造成感染的機率更大。目前對於這類患者的收治力度是不夠的,有限的床位主要用於收治危重症和重症患者,大量的輕症患者未被收治的情況是存在的。

3.提出「方艙醫院」的初衷是什麼?能發揮多大作用?

王辰:我們要想辦法擴充收治容量,前期採用了建設定點醫院的辦法,但是容量十分有限。事實上,如果我們借用一些大型場所收治病人,儘管醫療條件不完善,但容量很大,就可以很快解決大量床位不足的問題。 由於大量的輕症病人流動性強,因此方艙醫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收治這些病人,既能讓他們得到醫治,同時還能做到隔離,是很關鍵的舉措。

4.方艙醫院會否有新的理念在裡面?

王辰:方艙醫院可以被看作是「諾亞方舟」上的一個「艙位」,是用最小的社會資源,最簡單的場所的改動,能夠最快地達到擴大收治容量的目的。這裡對輕症患者主要進行簡單的診療和照顧,一旦發現病情加重的情況,可以隨時送到醫療條件更好的醫院及時得到救治,形成一個有序的層級。目前最重要的是執行的問題,現在看來執行得很快。

5.公眾對方艙醫院的安全性表示擔憂,如何看待這些擔憂?

王辰:這些擔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輕症患者是可以自理的。從病症的角度看,輕症患者具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他們需要得到強度並不大的治療,二是他們需要和社會及家庭隔離開,而方艙醫院剛好是「對症下藥」。 在我看來,大家之間相互理解,這些擔憂就可以解決。大家現在是共克時艱,都需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

6.如何做到確診「快而準確」?如何避免疑似病例進入方艙醫院?

王辰:我們的標準是核酸檢測為陽性的患者才可以進入,而且高齡患者、有基礎合併症的且有加重可能的病患不會被收入,可以說是輕症患者的「社區」。這不是「至善之策」,卻是可取之策、現實之策。

7.目前是否有了更為成熟的快速準確的檢測方式?

王辰:檢測方式還主要是對病毒核酸的檢測,雖然不同企業不同檢測試劑的精準度參差不齊,但總體上檢測能力在提升。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患病的人都能夠檢測出核酸呈陽性,而且核酸對於真實病例的檢測率不過30%至50%。我建議,在武漢這樣疫情較重的地區,有流行病學史、有臨床症狀的患者應該可以列為臨床診斷病例。

8.如此大密度的患者出現在方艙醫院中,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會否增加?

王辰:對醫護人員還好,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和在病房以及ICU中是一樣的,都是在一個共同的汙染的環境中,防護條件是一樣的。由於這些輕症患者都是核酸檢測呈陽性,屬於同一種病毒,因此不存在交叉感染的問題。

9.在疫情沒有迅速加劇的情況下,方艙醫院1至2萬張床位能否滿足需求?

王辰:目前確切的人數統計還不完全,我們希望方艙醫院可以容得下。但是如果社區交叉感染問題不解決的話,確診人數還會進一步上升。因此,現在最重要的是實現方艙醫院的初衷,即「應收盡收」, 將社會上的傳染源收治到醫院中,減低社區和家庭的傳播,進而降低整體的患病人數,這需要得到民眾的認同,特別是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10.目前,我們是否朝著「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方向前行了?

王辰:方艙醫院正在進行「應收盡收」的努力,同時還應該提高核酸檢測的能力和容量。目前,核酸檢測的數量可以滿足臨床診斷的需求。需要看到,目前增加的病例數並不是實際增加的病例數,而是核酸檢測出的確診病例數,並非所有被吸納的數字都是被檢測出來的。因此,報導的新增病例數是新增的確診病例數,很可能還有存量,必須實事求是地看待這個問題。

11.目前對於疑似病例是否也找到了有效的辦法?

王辰:從制度設計上看,疑似病例要求當天隔離。我們希望疑似病例中,沒有接受核酸檢測的患者儘快接受檢測。而疑似病人現在又分出一類,即「臨床診斷病例」,也就是在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上和確診病例高度吻合。

12.特效藥何時出來?是否已經有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王辰:要想戰勝疫情,有兩條工作主線。一是防控和醫療,二是科學研究。 面對這個新發的呼吸道傳染病,必須認識它的規律對症下藥,科學應對。根據前期的結果,大家對瑞德西韋抱有比較大的希望,其他藥物包括中藥,我們都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觀察來確定其療效。 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個例的藥品有效與否不是科學結論,一定要進行臨床實驗。

13.何時會出現所謂的「拐點」?

王辰:現在的問題是,疫情的底數並不清楚,判斷根據是不足的。此外,現在社區和社會上未能進行隔離的病人,在家庭和社會的傳播威脅性還是很大的。如果不加以有效的管控,這個「拐點」無法預測 。此外,病毒還有可能不斷變異。我們知道,新型冠狀病毒是新加在人體上的,它還有不斷變異的可能 ,具體體現在傳播性和致病性上,這也無法預期。此外,人員流動、天氣變暖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相關焦點

  • 方艙醫院正式啟用!中國版「諾亞方舟」作用有多大?最新解讀來了
    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方艙醫院可看作「諾亞方舟」的「艙位」2月5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做客央視《新聞1+1》欄目,就方艙醫院興建、疫情「拐點」等熱點問題接受了白巖松專訪,回應輿論關切。
  • 此人與鍾南山、李蘭娟齊名,方艙醫院就是他的提議!
    方艙醫院在抗擊傳染病史上是一個創舉。而方艙醫院的提出者是王辰院士,與鍾南山、李蘭娟齊名,很多人還不知道他。王辰,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山東德州人。當時,因為是臨危受命,王辰帶領大家,在朝陽婦幼保健院,數小時內組建了一個高標準的非典病房。當時他還主動承接了宣武醫院的非典重症監護病房的任務。正因為有當時積累的經驗,王辰才大膽提出建設方艙醫院的設想。可以說,他為此次抗擊肺炎,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 方艙醫院,全體休艙大吉!進擊的「諾亞方舟」,願後會無期!
    有人稱它為「生命之艙」,據統計,武漢方艙醫院運行一個多月以來,共收治輕症新冠肺炎患者1.2萬人;王辰院士將它比作「諾亞方舟」的「艙位」,用最小的社會資源,最簡單的場所改動,最快地擴大收治容量;也有人說它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不同身份、不同行業、不同職責,大家匯聚於此,風雨同舟、同心抗疫…… 自2月5日投用收治首批患者至3月10日全部休艙,方艙醫院,這個「戰疫」非常時期的創新之舉
  • 王辰團隊詳解:武漢16家方艙醫院,在防控新冠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2020年2月,中國首次建造使用方艙醫院,以應對新冠疾病 (COVID-19) 疫情暴發。「方艙」 一詞在中文中聽起來類似於諾亞方舟 (Noah's Ark) ,方艙醫院參考戰地醫院的概念,指短期建成的大型臨時醫院。
  • 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
    雖然很多網友小時候都聽過這個故事,但是諾亞方舟再一次受到熱議應該是在2012年,瑪雅人預言2012年12月世界末日只有諾亞方舟可以拯救人類。但是很多人對於諾亞方舟也許並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方舟在哪裡吧。
  • 武漢首家方艙醫院「休艙」,究竟意味著什麼?
    ;排名第二的是:方艙醫院給武漢疫情防控帶來極大幫助!;排名第三的是:希望各方艙醫院早日「關門大吉」!網民熱議首家方艙醫院休艙 來源:新華網王辰,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提出在武漢建立「方艙醫院」的關鍵人物。2月1日到達武漢的王辰院士在實地走訪後就指出,武漢最緊迫的任務,是解決病毒的社會傳播和擴散問題,如果迅速地把確診的輕症病人都收治起來,給予醫療照顧,與家庭與社會隔離,避免造成新的傳染源。隨後在接受新華社、央視採訪時,王辰院士表示,方艙醫院是國家在當前關鍵時期的關鍵之舉,雖不是「至善之策」,但是「現實之策」。
  • 諾亞方舟之謎:諾亞方舟真存在嗎?諾亞方舟停泊在哪裡?
    諾亞方舟來源於傳說,傳說上帝為了懲罰人類而要發起一場大洪水,但他又不想毀滅這個世界。因此他找到一位人類,命令他建起方舟,因此建築方舟的目的是為了逃避大洪水,並為地球留下生命的種子,所以方舟上除去人類,還有各種各樣的其它動物。因為這些傳說,我們一向認為諾亞方舟不過是一個神話故事,可是近日,有人宣稱已經成功找到了諾亞方舟。
  • 諾亞方舟的傳說,一個傳奇的故事
    你要用木材造一個大方舟,帶上各種動物,每種雌雄各7隻,躲進方舟,然後會連下40天傾盆大雨。方舟製成後,諾亞及其家人和一些動物就乘上了船。不久,天上果然下起了大雨。大雨持續下了40天,地上的一切都被水衝走了,水勢不斷上漲,洪水逐漸淹沒了高山的山頂,方舟在一片汪洋之中漂到了阿美尼亞的艾亞特拉山頂。
  • 發現諾亞方舟遺址,諾亞方舟不是神話傳說,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那諾亞方舟聽過嗎?在西方,關於諾亞方舟的傳說非常流行。其實,諾亞方舟是出自《聖經》,說的是為了讓諾亞、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地生物能夠順利逃過一場上帝故意製造的洪水災難而建造的。有人堅信諾亞方舟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 諾亞方舟殘骸找到了?它被凍在土耳其冰川中
    筆者:三體-小遙在西方傳說中,上帝為了懲罰貪婪的人類,製造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洪水,它淹沒了地球上絕大部分生物。一位名為諾亞的人由於具備勤勞善良的品德而得到了提示,為了儘可能保全各個生物,他投入了大量精力製造出一艘巨大的船,這就是諾亞方舟。
  • 英國新冠肺炎單日死亡數創新高,倫敦「方艙醫院」正式營業
    僅耗時9天,倫敦版「方艙醫院」——南丁格爾醫院搭建完成,已在4月7日開始接受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據央視新聞此前報導,南丁格爾醫院位於倫敦東部,由倫敦國際會展中心改造而成,分為80個病區,可以容納多達4000張病床,最多時需要1.6萬名工作人員來管理。據當地媒體報導,和普通醫院不同的是,該醫院將只接受已經需要呼吸機支持的重症病人。
  • 農民自製逃生設施 自稱「2012諾亞方舟」(圖)
    「諾亞方舟」,可載14人海上漂泊5個月。7日,中新網記者探訪「諾亞方舟」製造工廠,製造者劉起元稱:正在加緊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期望定型量產用於實際救援。  7日,記者在河北省香河縣鉗屯鄉的一個工廠內見到了「2012諾亞方舟」的製造者劉起元。「雖說我對2012災難日的說法不迷信,但是我造的『諾亞方舟』,用於地震、海嘯、洪水等險情的救生設備,應該還是可行的。「劉起元向中新網記者講述研發的初衷和製造技術的可行性時顯得格外自信。
  • 諾亞方舟不是神話?疑似發現諾亞方舟遺蹟,科學家們怎麼說?
    《聖經》中記載著許多的故事,傳說有一位男子叫做諾亞,他在得到上帝的旨意後,製造出了一艘大輪船,這艘大輪船便是世人心心念念的諾亞方舟。正是憑藉著這艘大船,人類和世間的萬物才能夠躲過大洪水的衝擊,世界上也才能留下人類的生命種子。
  • 諾亞方舟遺址是真的嗎?諾亞方舟遺址具體位置在哪裡
    解答:諾亞方舟是西方的某個傳說,主要就是一個叫做諾亞的人成功製作了一艘大船,成功在洪水中拯救了人類文明和重要的火種。很多人覺得諾亞方舟確實存在,並且找到了很多所謂遺址,但是最終證實是虛假的。2010年某隻考察隊稱成功尋找到諾亞方舟遺址,下面探秘志帶大家共同了解下。
  • 對於諾亞方舟的事情,科學家們在阿勒山上有了發現,或可以證明
    文/瑤堇雲詩對於諾亞方舟的事情,科學家們在阿勒山上有了發現,或可以證明地球是神秘的,這對人類而言來說是這樣的,因為人類對地球的研究、探索,可能還處於大部分都未知的情況,可就算是人類發現了一些事情不過這都不算什麼,對於聖經裡面的一個內容,關於諾亞方舟的事情,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雖然說並不能夠證實,但是很多人也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切事情都不是空穴來風的,既然是有所記載的,就算是神化了的,那也是很可能存在的,所以這對於那一場洪水的災難,以及諾亞方舟,科學家們對此也是進行著探索。
  • 一個哥們用了20年的時間建了自己的諾亞方舟
    這個哥們叫Johan Huibers,荷蘭一個商人兼工程師。33歲的時候,這哥們做了一個夢,在夢裡他看到荷蘭被一場洪水給淹沒,死傷慘重。醒了以後,Johan一想,自己夢到的聖經裡描繪的那場大洪水簡直一模一樣啊。於是他產生了一個瘋狂的想法,他要建自己的諾亞方舟。
  • 諾亞方舟在哪裡?
    諾亞方舟在哪裡? 舉世驚愕,瞪大眼睛尋覓。 在哪裡? 在哪裡?! 諾亞方舟在哪裡? 在九百六十萬 平方公裡的大地上, 新冠病毒敗下陣, 潮水般乖乖遁去…… 這是一個奇蹟!
  • 義烏商人150萬造諾亞方舟 2012去哪裡登船?
    8月6日上午,他親身進入直徑4米、重6噸的球形「諾亞方舟」試驗,從近乎垂直的50米山坡滾落池塘,「諾亞方舟」外部受損,而楊宗福本人被劃破了下巴,但他認為,試驗很成功。初衷:災害天氣頻發「2008年的雪災讓我萌生建『諾亞方舟』的想法,而此後不斷出現的各種災害天氣讓我更加下定決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