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北京街頭:交通工具簡單,一些自行車很拉風

2020-12-15 月下泛史

圖中一條馬路十分寬敞,非機動車道上滿是自行車,出現的少量汽車也都樣式繁多。這個景象,不知道的估計會以為這是某個偏遠地區,實際上卻是80年代北京街頭的樣子。

說起那個年代,大家耳熟能詳的都是自行車大軍。雖說也有公交車的身影,可樣式造型比現在差遠了。圖中這輛公交車,外觀老舊,車身顏色也很單一,現如今見過的人可不多。

出門拉貨,一位小夥子駕駛一輛小型卡車正停在街頭等待同伴。後車廂看起來和現在的農用三輪車差不多,小青年們坐在兩邊的車門板上,也沒個保護裝置。然而在30多年前,即使是這樣簡單的卡車,也是不多見的。

圖為1985年北京街頭的一個交通指示標誌:由此往東禁止停車。看得出來,那時候北京街頭的汽車數量也不會太少,不曉得那時候違停罰單有多少。

七八十年代,就在國內多數地方還是循規蹈矩騎自行車的時候,北京一些民間發明家們可玩出了花樣。圖中這位大哥載著自家小孩兒出來逛街,稍加改裝,一輛自行車簡直成了邊三輪。

又一位騎著拉風自行車帶娃的男子。雖說這改裝沒多少含金量,只是在旁邊加裝了一個輪子和坐小孩兒的容器,可是點子很出彩。騎行在路上,這回頭率估計不低。

圖中一條道路邊上,齊刷刷停放了一排人力三輪車。架子上放著不少綁縛用的繩索,顯然是為人拉貨的。到了現在,這門營生還有,不過不少都是小型卡車和微型貨車了,再不濟也是大型電三輪了。這種人力三輪車,路上倒不多見了。

沒有便捷的交通運輸工具,圖中一位大爺賣力地騎著三輪車拉貨。這種運輸方式,90年代初的時候還很常見。後來隨著交通工具的日益多樣化,人們出行方便了,工作起來也輕鬆了不少。

相關焦點

  • 珍貴老照片:80年代的北京,80年代的天津,80年代的上海!
    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拍攝的是80年代的北京飯店外景照片,從圖片中看去,當時的北京飯店建設在國內都是超一流的,整座建築氣勢磅礴,非常宏偉!飯店前面的馬路上,來往的車輛也比較多!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是上世紀80年代的長安街照片,從圖片中看去,當時的長安街人相比現在來說非常少,出行的百姓也都是騎著自行車,很少看見小車的影子!珍貴老照片:這一張是80年代的天津老照片,圖片正中間為當年的寶林祥食品店,店面的前方有大量騎自行車的行人,在照片的左側則是一輛時代屬性很強的解放牌大汽車。
  • 上世紀80年代,一輛鳳凰牌自行車售價18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80年代是一個特別的時代,當時改革開放還不久,百廢待興、百廢待業,雖然人們的物質生活還不是很富裕,但都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就猶如一縷春風吹過,帶給人們的是希望。
  • 北京冬季最拉風的樂園,騎特殊自行車穿梭,大人也能玩得像個孩子
    老北京的冬日記憶,離不開滑冰。滑冰和滑雪不一樣,滑冰更加大眾化,樂趣更多!每年大概12月底1月初的時候,北京各大公園裡都會開設冰場,老一輩人對於這些冰場都很熟悉,在北京的公園裡冬季滑冰,是老北京一代人的記憶,現在是遊客必須體驗的老北京特色項目。這些天北京的極端寒冷天氣,按理說是給滑冰創造了絕好的條件,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北京現在幾乎沒有溜冰場開業。
  • 80年代,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價值180元,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自行車在如今社會中種類繁多、樣式新穎,它不僅成為眾人強身健體、鍛鍊身體的最佳交通工具,也是時下環保綠色的最佳選擇。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任何一樣東西在歷史的長河中都會從有到無,自行車也毫不例外!自行車的湧入是崇洋媚外,還是時代使然?
  • 老照片裡回不去的曾經 40年前你的自行車後座屬於誰
    所以一輛鳳凰牌自行車,不僅是青年男女們約會必備交通工具,更是娶媳婦生娃娃必備的四大件物資之一。70年代的公共汽車,處於有軌電車和無軌公交通用的時期,也只有北京、上海、昆明等大城市才有。北京街頭,交通混亂的問題也開始凸顯。
  • 70-80年代的記憶(騎自行車,學自行車,坐自行車)你是否還記得
    80年代的街頭。到了80年代,國內的自行車飛速的發展。有幾個大品牌,估計大家都不陌生,像「永久」「鳳凰」,「飛鴿」,「紅旗」,「金獅」等。到了80年代以後買自行車,相比以前,會好買多了。(各地區的情況不同,早期可能還需要憑票購買,),雖然還是屬於大件商品,但隨著國家的發展,自行車在那個年代,開始了爆發式的增長。
  • 80年代的罕見老照片,一家5口坐一輛自行車,公園裡已經有人跳舞
    在當時的那個年代,自行車是家家戶戶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如果需要一家子人全部出行的話,那就只能依靠這輛自行車。這張照片中就是一家人都坐在自行車上趕往目的地的場景。可以看到父親把兩個孩子都放到了自行車前面的橫槓上,母親在後面抱著一個孩子。如果在今天這樣騎自行車,可就要被交警叔叔喊停了。
  • 80年代的店鋪:門面簡單,不少店名現在見不到了
    80年代的時候,店鋪雖然不是很多,有一些店名可是很有時代氣息,現在不多見了。圖為1985年北京一條街道上的店鋪:國營永定門食品商亭。看樣子也就是現在的商店,門口攤子上還擺放著不少水果。一家臨街經營菸酒的店鋪,外面掛著一張醒目的招牌:泰山糖菸酒商店,門前有不少顧客正在購物。那時候的街頭,基本看不到某某超市之類的店名,換作現在,這種店鋪多數都是菸酒超市之類的名字了。
  • 80年代出行照:坐在爸爸的自行車上刻骨銘心,圖9萬元戶也買不起
    【燃油三輪車】(這是一組反映80年代中國人出行方式的照片,從中能感受到當時人們整體精神面貌以及人們生活水平情況。)這張照片中的三輪車即便放在今天馬路上駕駛,依舊不落後,可見設計者的設計水平。【重慶長江邊的輪船】當時人們對交通方式的選擇,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比如山城重慶人們出遠門的首選就是輪船。【自行車和有軌電車】這種無軌電車是有上海客車廠生產,由架空接觸網供電、電動機驅動,不依賴固定軌道行駛的道路公共運輸工具。當時中國能源短缺,因此無軌電車得到迅速發展,成為大城市裡居民較遠距離出行的首選。
  • 80年代自行車風靡全國,一輛價值150元,折合到現在是多少錢呢?
    這輛只是將馬車去掉了兩個輪子的自行車十分簡單,但只能依靠雙腳蹬地前行,十分費力,改變方向時甚至需要直接搬動車子,十分不方便。而且從建國初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自行車風靡全國,一輛車的就要賣150元左右,相當於城市職工近三個月的工資,折合到現在約需要兩萬元。而且當年自行車也是憑票供應,昂貴又限量供應,使自行車的意義不再限於交通工具,而是成為身份的象徵。
  • 重生80年代的美好生活之拉風女明星
    梅豔芳:拉風的「百變天后」拉風指數:★★★★★☆梅豔芳有「香港的女兒」、「舞臺女皇」、「百變歌后」、「百變影后」、「樂壇大姐大」、「東方麥當娜」……她是香港演藝圈的神話,她的一生可以用輝煌來形容。除了在音樂上的超級成就之外,在影壇方面梅豔芳也堪稱天后級。
  • 80年代,一輛180塊的永久牌自行車,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新中國自然是人人平等,但交通工具和家裡有錢與否還是很有關係的。能夠坐汽車的,那自然不一般,別人也不奢求。普通人一般期待的是自行車,尤其是「永久牌」自行車。我國七八十年代為什麼這麼看重自行車呢?其實不僅是自行車受到青睞,當時有一個詞叫「三大件」,現在已經很少用到了。
  • 北京冬季最拉風的遊樂項目,騎著改造的自行車,穿梭什剎海湖面上
    每年大約在十二月底一月初,冰場在北京各大公園開放,老一輩人對這些都很熟悉,在北京的公園溜冰,是老北京一代人的記憶,現在是遊客必須體驗的老北京特色項目。北京這幾天非常寒冷,按理說是為溜冰創造了極好的條件,但由於這次暴發的原因,北京的溜冰場已經很少開張了。什剎海是北京所有公園中最有名的,也是每年遊客最多的一處。
  • 懷舊組圖-70年代80年代我們不會鋪張浪費,生活也苦中有樂
    老照片,70年代的中國社會80年代的廣州老照片,80年代的中國人(那時候時尚其實比現在更簡單)那時候中國街頭的人總是很多,而且服飾衣著都很樸素,對於燙個捲髮,穿著一條長連衣裙的女士來說就是非常時尚的打扮了
  • 若是全面禁止了電動自行車,我們拿什麼交通工具出行?
    在我們國家,最先火起來的是「摩託車」,上世紀80年代,摩託車由於價格比轎車低、速度快,利於出行,迅速成為全國各大城市重要代步工具。即便在當時一臺摩託車的售價接近1萬元錢,但摩託車還是盛極一時,普及率極高,城市大街小巷都能見到摩託車的「身影」。好景不長,1985年北京開始禁摩,2002年杭州禁摩,2004年廣州禁摩,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185個城市加入禁摩陣營。
  • 曾經的那個28大槓自行車你還記得嗎?從交通工具看出中國越來越強
    在找的過程中不經意間又看到了我們家的老古董,以前的28帶槓的大自行車。我依然記得自己剛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就是這個大自行車服役的!對於這個可以說也算得上是一段回憶吧。剛學自行車的時候,年齡小腿短身子小的。這個大自行車對於當時的我實在是過於龐大,但是又想學騎車。那是我們那個年代每個人都要學習的本領!
  • 80年代,購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多少錢?放到現在值多少錢?
    上個世紀80年代,想買一輛永久自行車,還是需要花費很多月的工資的,如果想用省下來的錢購買的話,可能要存一兩年的錢,才能夠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的。上個世紀80年代永久牌自行車多少錢在上個世紀80年代,能夠擁有一輛永久牌自行車是相當牛的事情,也是每家每戶必備的交通工具,可以說是一家人幸福的標誌。
  • 德州:「死飛族」街頭很拉風 不裝剎車危險相伴
    原標題:「死飛」在街頭很拉風這貨僅19個零件
  • 七零後眼中的80年代,這些老照片讓我們慢慢品味吧!
    那個年代自行車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很高, 就像現在開著豪車一樣, 每個人都夢想著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自行車。 08
  • 記憶中的老物件——二八自行車:當年重要的交通工具
    如今,私家車已經開進了千家萬戶,曾經的「自行車王國」早已成為了過去。如同汽車一樣,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自行車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那個時候普通老百姓日常的吃和用,基本上都要靠它運回家,是當時最重要最普及的交通工具。「記憶中的老物件」系列報導我們關注二八自行車:當年重要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