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屈一指!揭陽最古老的龍船今年重出江湖!

2021-02-13 揭陽城市動態

▋簡介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廣泛流行於我國長江中下遊及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相傳起源於楚國人捨不得賢臣屈原的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之後演變為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划龍舟表達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軀體。「龍舟競渡」在戰國時代就已出現,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活動環節。千百年來,賽龍舟已成為民間一項規模宏大的民俗活動,除紀念屈原之外,各地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揭陽賽龍舟活動歷經400多年,歷史悠久、基礎廣泛、群眾參與性強。揭陽龍舟造型生動逼真,彩繪豔麗,是潮汕龍舟的代表。每年端午節前後,揭陽各地溪河鑼鼓聲交錯而起,龍舟賽如火如荼。2009年,揭陽賽龍舟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揭陽江河縱橫,素有「龍舟之鄉」美譽。榕江南北兩河及其他支流、練江以及龍江水寬流長,哺育了勤勞智慧的揭陽人民,也為他們舉行紀念先賢的活動提供優越場所。

古老風俗,傳承至今,長盛不衰。每年五月初五,榕江上總是熱鬧非凡,龍舟賽吸引著紅男綠女沿江觀賞。比賽時江中鼓聲如雷,吼聲震天;岸上觀眾互動助威,喊聲動地。


賽龍舟時,江中鼓聲如雷、吼聲震天;岸上觀眾互動助威、喊聲動地,場面熱烈壯觀,讓人血脈賁張。


除了龍舟,揭陽各地鄉裡內溪比賽還劃一種兩頭平平、中間凹下的木船,稱為「無頭臼」。溪狹河隘,「無頭臼」卻短悍精幹,能靈活地來回穿梭不停,使競賽場面更激烈、更具趣味性和觀賞性,故有「真龍劃輸無頭臼」之說。

揭陽榕城區西馬街道打造的「鳳舟」,開創了潮汕地區女子端午競渡的先河。

悠久的賽龍舟歷史,造就獨特的龍舟製造技藝,揭陽龍舟不論規模還是造型,在潮汕地區可謂首屈一指。《潮汕百科全書》第450頁載:「潮汕地區的龍舟,以揭陽為代表」。揭陽的龍舟,龍首高昂,龍頸修長,龍尾高翹,龍身彩繪,形象逼真,威武俊秀。近年改革新建的龍舟,長28米,寬1.35米,高1.8米,設51橈(即25對和頭橈1人),鼓手(全舟的鼓動者和指揮者)、鑼手、舵手各1人,共54人。有些地方,如地都大蓮一帶,也設一少兒「倚龍規」,手執小扇,按節奏搖撥。也有些地方安排一位「身份高」或出資多者充當。


在揭陽部分地區觀看龍舟賽時,偶爾可見船頭坐一個戲服太子打扮的男童,俗稱「倚龍規」,是榕江流域獨特的龍舟元素。「倚龍規」的入選者是經過挑選的有膽略而機敏的人,是吉祥的象徵。

在揭陽,龍舟賽事依舊保留著濃厚的文化傳統和地方特色,從下水參加比賽到比賽結束龍舟上水,整個過程都要舉行各種儀式,莊重而考究。一般是節前數天,擇定日辰,屆時參賽者敲鑼打鼓到村旁的「龍船厝」把龍舟的「龍身」(船體)和「龍骨」(長杉)抬至河灘,取來竹篾絞成篾索,把「龍骨」絞縛到「龍身上」,稱「縛龍骨」。之後再把龍頭、龍尾裝上,並舉行開光祭典。


端午節前數天,人們敲鑼打鼓到龍船屋把塵封了一年的龍舟抬出,裝上龍頭、龍尾。

龍舟下水前,會進行莊重肅穆的點睛、祭祀儀式,祈勝求安。

祭畢把龍舟推下水,劃到江邊龍王廟祭拜龍王,稱「送紙」。「送紙」完畢,讓後生們開展划龍舟暖身比賽,稱「練槳」。初四,把龍骨重新絞緊,以備比賽。參加比賽的橈手位置由主事人確定,編好號碼後送到橈手家中,稱為「分橈」。

根據習俗,每年端午前龍舟都要舉行下水儀式,祈求龍舟下水後能給村裡帶來平安。

民間認為,龍舟是一種龍圖騰,象徵吉祥如意,預示著村落興旺發達。同時,龍舟又是友誼的使者、感情的紐帶,能把平時散居在各處的村人團聚起來,維繫村民間的感情。

有龍舟的鄉村,在賽事之餘,常將龍舟劃到沒有龍舟的友好鄉村「洗港」。所謂「洗港」,就是龍舟繞溪港熱烈划行,鼓聲、鑼聲、爆竹聲和槳手們的吼喊聲匯成一片,震天動地,波浪翻騰,據說這樣溪港就吉祥如意了。每年賽龍舟結束,贏得的標旗部分贈給捐資者,部分拍賣給村民,以其收入作為賽事費用。事畢,龍舟各部分拆卸,「龍身」和「龍骨」送回龍船厝放置,龍頭和龍尾收藏於專門櫥櫃。

隨著時間的推移,內涵的沉澱,賽龍舟已然轉化成一種團結協作、勇往直前、拼搏向上的龍舟文化。它傳承「龍」的氣象,滿載吉祥和奮進的民族願望與精神,和力爭上遊,拼搏向上的積極態度和美好寄託,在揭陽縱橫交錯的水道上不息前行。


策  劃:曾楚雄   餘映濤

顧  問:彭妙豔

統  籌:林佳燕

攝  影:黃嶽平  黃志輝  黃浩波 鄭楚藩  塗英鵬  林曉明 黃遜彤

撰  文:許佳曼

題  籤:林   愷

本版參考資料:《揭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民俗》 《潮汕百科全書》

鳴  謝:揭陽市攝影家協會 鴻浩攝影器材商行

來源:揭陽龍舟文化、揭陽日報

-- 拓展閱讀 --

點擊圖片查看往期精選

揭陽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方案出爐!將徹底改寫揭陽商業格局!

時隔10年廣東省發布新地圖,揭陽最權威的標準地圖出爐!

《揭陽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成果發布!

廣東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揭陽9處文物入選!

揭陽古城驚現「黃河」!

國級!省級!市級!揭陽古城多處文物正在修繕中!

揭陽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喬林蘭香樓、塘埔官渡等入選!

2019年!揭陽的龍舟節開始啦!

廣東最大的石器時代遺址群在揭陽!揭陽文明史從越人時代寫起!

農曆四月十八!揭陽市政府前將舉行賽龍舟活動!

定了!首屆「賢德揭陽」龍舟賽將於端午節當天在普寧練江舉行!

揭陽目前公交線路22條,預計未來兩年將新開線路39條!

大漁湖20多公裡的濱江公園8月底全部建成!總佔地3千多畝!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全國最老龍舟!586歲鹽步老龍下周「重出江湖」
    全國最老龍舟!586歲鹽步老龍下周「重出江湖」 2018-05-26 13: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86歲的鹽步老龍明天重出江湖!原創MV《老龍印記》,燃到爆!
    端午近,龍舟起在龍床「蟄伏」一年之後586歲的鹽步老龍將於明天(5月29日)上午在鹽步龍湧「重出江湖因為「老龍」不僅僅是龍船,更是……最新出爐的《老龍印記》,超正!586歲鹽步老龍的歷史聞名粵港澳及珠三角地區的大瀝「鹽步老龍」,是全國現存最古老的的龍舟。
  • 荔灣這些地方今年端午暫停「扒龍船」!
    近段時間以來,廣州已經有不少街、村宣布取消今年端午龍舟活動。近日,荔灣區坑口村、海中村等表示將暫停大型龍舟活動。今年部分傳統「老龍」不會被叫醒,街坊們所熟悉的龍舟景恐難再現。坑口聯社暫停龍舟節一切活動坑口村的扒龍船歷史已有數百年,現有兩條坤甸龍船,每逢端午節,二船並駕齊驅,前往友好村探親。
  • 日本知名品牌愛華重出江湖推出多樣新品
    根據日本媒體消息,aiwa 將會在今年重出江湖,並會在不久之後推出包括音樂播放器和電視機在內的新產品。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日本知名品牌愛華重出江湖推出多樣新品http://nb.zol.com.cn/644/6444185.html
  • 花蓮「紅面鴨」重出江湖 增水舞燈光秀(圖)
    原標題:花蓮「紅面鴨」重出江湖 增水舞燈光秀(圖)   花蓮縣壽豐鄉鯉魚潭今年春節假期,紅面鴨帶著15隻小鴨,搭配水舞重出江湖,花蓮縣長傅昆萁(右5)2月9日於記者會中宣告,13日開幕當天精彩可期。來源:臺灣「中央社」
  • 揭陽,廣東最委屈的城市
    via.中關村 攝盡天下 就在大粵網12月4日發起的「廣東最沒存在感的城市」投票中,具有千年歷史的揭陽竟然被票選為第二名 揭陽,全廣東最委屈的城市 揭陽,想當年秦始皇33年始建揭陽縣,擁有了名字,是廣東省最古老的縣份之一,見諸史載已有2200餘年。
  • 五月五·龍船鼓,今年荔灣端午就這麼過!
    節慶系列活動更是精彩繽紛,有南獅表演、嶺南武術、粵韻體操、水墨旗袍秀、龍船說唱、書畫揮毫、雞公攬走秀等節目,向市民遊客充分展現廣府民俗文化的魅力。旅遊小tips 荔枝灣是廣州最具嶺南水鄉特色的風景區,大家耳熟能詳的西關,傳統、自然、現代等等文化要素都濃縮在這景區中。
  • 王晶《黑白迷宮》曝「重出江湖」預告
    今日,《黑白迷宮》曝光「重出江湖」預告,任達華、陳小春聯手破人性迷宮勇闖黑白江湖,重燃古惑仔情懷。  在《黑白迷宮》中,任達華再演霸氣大哥,陳小春再做死忠小弟,再訴一段生死與共的兄弟情。預告中,任華達雨夜持槍,一聲槍響打破了香港街頭巷口的寧靜,也拉開了「重出江湖」預告片的序幕。一句「總之社團的利益最重要,必要時你跟我的命都可以犧牲」,將江湖的義薄雲天緩緩道來。
  • 賞龍船嘗美食 第十二屆羅店龍船文化節開幕
    人民網上海6月18日電 (記者勵漪)「魅力寶山,浴蘭端陽,花神故裡,羅店龍船」——第十二屆上海寶山羅店龍船文化節今天在美蘭湖畔盛大開幕,吸引上萬遊客前來參與和體驗。
  • 譚魚頭創始人重出江湖
    帶領戰友們的孩子再創業 譚魚頭創始人重出江湖   今年8月中旬,成都最後一家譚魚頭火鍋關閉,承載無數人味覺記憶、創下無數商業傳奇的「譚魚頭」招牌就此封存。此時,距離譚長安以20億元財富殺進福布斯富豪榜整整相隔13年。13年間從頂峰到低谷,「譚魚頭」的每一次起落都備受關注,譚長安的商業故事演繹出了無數版本:債務危機、IPO對賭失敗、賭博敗家……惟有身處風暴眼中心的他始終沉寂。
  • 龍船酒莊|Chateau Beychevelle
    Duc D'Epernon官運亨通,並深得法王亨利三世器重,後來他成為了法國海軍總司令,權傾一時,並得到不少人的崇拜和尊敬。 龍船莊就在聖祖利安村靠近吉隆河邊的土地上,後花園一直延伸到河邊,因此可看到來往的船隻甚多。
  • 重出江湖的豬籠餅
    這段時間,是老街最熱鬧的時光,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買竹片,開篾,浸竹柱,一家大小圍在門口編織豬籠。鄰裡街坊相互串門,你幫我編,我幫你織,不亦樂乎。客商通常會在農曆四五月上門訂購豬籠,不需要交押金,只要口頭說「要貨」,「要多少」,這樁生意就算定下了。老街坊們開始趕工期,如期交貨。據說大塘邊街有一個傳統,媳婦新入門不久,家婆便會手把手教織餅籠。
  • 端午節,來看「龍船漂移」
    「疊滘龍船漂移」作為佛山市獨具特色的非遺項目,比賽過程中無可比擬的驚險與刺激,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國內外遊客專程前來觀看。該片通過對賽事的真實記錄,講述了龍船文化傳承的故事。而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的「疊滘龍船」賽事中,龍舟需要在L型、C型、S型的狹窄河道上甩尾通過彎角,宛如賽車漂移,稍有不慎就會撞船傾覆,場面異常驚險刺激,當地稱之為「煲龍船」。急速競渡是疊滘龍船賽最吸引人的獨到之處,龍船賽充滿驚險與刺激,河道最窄處不過六米,疊滘人偏要做二十五米的龍船來挑戰自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提及龍船賽,疊滘人這樣調侃道。
  • 高愈正:十窨茉莉花茶重出江湖
    十窨福州茉莉花茶重出江湖,製作者高愈正40多年堅持茉莉花茶純手工製作。近日,高愈正先生還被評為福州茉莉花茶工藝傳承大師。  「人們熟知的茶種類,從採茶到市場流通,就兩三天時間,而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就要3天,十窨茉莉花茶單製作時間,*少就需要一個月。」高愈正說。
  • 展示國家非遺 上海寶山羅店龍船文化節開幕
    央廣網上海6月19日消息(記者周洪)昨天(18日),「魅力寶山,浴蘭端陽,花神故裡,羅店龍船」——第十二屆上海寶山羅店龍船文化節在美蘭湖畔盛大開幕,吸引了上萬遊客前來參與和體驗。開幕儀式上,羅店划龍船習俗所獨有的祭祀儀式,包括「立竿」、「燃旺盆」、「送標」、「接龍」、「砍纜」、「啟航」等在美蘭湖畔上演。古法今承,每一項都在龍船下水儀式上被完整演繹,讓人們近距離感受到了傳統民俗的魅力。
  • 花蓮「紅面鴨」重出江湖增水舞燈光秀
    臺海網2月10日訊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有別於去年,臺灣花蓮縣壽豐鄉鯉魚潭今年春節假期,紅面鴨帶著15隻小鴨,搭配水舞重出江湖,湖面上還將設置飲料區,讓民眾享受水舞、雷射光燈光秀。傅昆萁說,太平洋燈會在2月13日開幕當天,將以雙向影像傳輸系統及空拍攝影技術,讓鯉魚潭燈區及花蓮市六期重劃燈區聯機,營造「雙會場、雙主燈」的氣勢,歡迎鄉親大手牽小手,親子同遊。鯉魚潭燈區於燈會期間每日晚間7時至9時30分,每30分鐘一場雷射水舞表演。
  • 膠州:「魚頭泡飯」重出江湖 曾是清代鄭板橋最愛
    據了解,「魚頭泡飯」曾經是鄭板橋喜愛的一道美食,距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這是青島船老頭餐飲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多地探訪、研究和製作,讓這道隱藏在民間美食「重出江湖」。追溯 魚頭泡飯距今270年  「真的是魚頭泡飯!這可是真正的美食啊!」
  • 中國最神秘的富豪,曾是「天上人間」老闆,隱退15年後重出江湖
    在這之後,「天上人間」憑藉高昂的消費和美貌豔麗的從業者,一躍成為了京城首屈一指的娛樂場。 不過,這一切都在2015年戛然而止,因牽涉其他案件,這一年,覃輝轉讓股份,賣掉了「天上人間」股份,開始隱退江湖。 雖然覃輝對此做出過解釋,但外界質疑的聲音,依舊不絕如縷。
  • 獵德龍舟|給素顏的龍船畫上最美妝容!龍船圖案你知道多少?
    龍船經過狹小的水閘,從龍船塘出到獵德湧。※▲韓湘子法器:能滋生萬物之笛子※▲呂洞賓法器:能鎮邪驅魔之寶劍※「另外,在龍船大家還能看到一些水果的圖案,這個就是我們村自己的特色。獵德自古就是水鄉,而且盛產水果,所以就在龍船上畫出幾種獵德最有名的水果,例如楊桃、荔枝、石榴、龍眼等等。」
  • 零公裡處:道州端午,龍船下水打爛鼓
    農曆四月三十日的那天,日曆上標識出:「初八夏至,今日入梅。」這入梅的日子——梅雨季節,與端午相約一般,前後而至。道州將「入梅」叫作「漲端午水」,更為貼近自己的民俗生活,端午漲水了,就是為了那一場千年的約定——扒龍船,吃粽子,洗龍水澡!「龍生廟,廟生龍」。道州龍船,寄託著深厚的廟宇與宗族信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