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2日,「南京路步行街」東拓路段正式開放,吸引大批遊客。新華社記者陳愛平攝
新華社上海9月12日電(記者許曉青 陳愛平)有「中華商業第一街」美譽的上海南京路12日邁出歷史性一步。「南京路步行街」首次東拓,使上海的「中心點」人民廣場至外灘擁有完整連貫的步行街系統。
此間人士評價,這是富有雄心之舉,不僅將促進沿線消費升級,更是「還路於民」,讓「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上海最「接近」全球商業市場的街區,化為現實。
外灘和南京路,一縱一橫與黃浦江「無縫」銜接,是19世紀中葉上海開埠後全球聞名的地標。同時,這裡也是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見證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國貨和洋貨競相進駐這裡,但連年戰亂根本無法實現可持續繁榮,真正的巨變發生在1949年。
1949年上海解放,當人民解放軍整齊行進在南京路上,眾多市民鼓掌喝彩。親歷者、文工團士兵呂其明回憶:「整隊走在上海街道上,大家意氣風發。」
1999年,為迎接21世紀的到來,這條「中華商業第一街」啟動運營全新的步行街業態——南京路步行街。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時,沿街商廈和店鋪修繕一新。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到2020年,儘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南京路步行街東拓的步伐沒有停歇。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葉一帆介紹,東拓後,長約1.5公裡的「南京路步行街」全域雲集上萬個中外品牌,匯聚各類大型百貨和購物中心15家。
「原來從人民廣場出發,南京路通往外灘,還有部分車行道,現在全部改為人行道,適合漫步,這體現了『人民城市為人民』。」有網友留言說。
「我認為,南京路步行街的東拓工程對於上海這座城市來說意義非凡!它為這座城市注入了更多活力和繁華景象。」和平飯店總經理黃定一說。
1929年落成的這棟大樓位於南京路與外灘的銜接點上,最初名為沙遜大廈,曾有「遠東第一樓」之稱,1956年此地改為和平飯店。
儘管面對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及東拓工程施工,但和平飯店今年7月至8月的業務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黃定一樂觀展望,東拓後的這條步行街將一躍成為「可以超越紐約第五大道及時報廣場的大道」。
今天,當人們站在南京路步行街,眺望外灘和浦東陸家嘴,視野無比遼闊。長者們在這裡追憶過往,年輕人在這裡享受5G流量、直播吃甜品、參觀街頭時尚展,中外遊客流連忘返。
「在這裡能讀到中國的『高度』『速度』和『溫度』;在這裡可以讀懂中國,遇見未來。」最新出版的《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中英雙語版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