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海洋天堂——馬爾地夫臨空經濟區獲勝方案公布

2020-12-24 房天下

*文章授權轉載自CAA建築事務所

今年4月,劉昊威帶領的CAA建築事務所在國家「一帶一路」重點海外項目——馬爾地夫臨空經濟區設計競賽中,憑藉從海洋生長出的「生命之城」這一獨特設計理念及建築的藝術魅力,最終擊敗眾多國際知名事務所獲勝。未來建成後,這裡將會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展示窗口」,馬爾地夫當地最具地標性和代表性的建築群。

馬爾地夫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島國,從空中鳥瞰上千座的珊瑚島嶼如同散落在印度洋上的珍珠,特有的自然美景讓這座群島之國成為了享譽世界的人間天堂。

而美麗的背後卻同時潛藏巨大危機: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讓這座天堂正在面臨從地球永遠消失的可能。

據UNEP(聯合國環境署)數據顯示,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40%的溫室氣體,都由大型建築物所產生。如果我們對於城市建造和一次性能源使用的態度不改觀的話,類似馬爾地夫這樣的海島國家的命運都將會受到極大的威脅。

因此,CAA將熱帶文化,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相融合,賦予建築以生命的意義,同時緩解傳統建築對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從空中鳥瞰這片海域,一簇簇珊瑚礁群在湛藍之下層層連接,如同海底的生命之城。這座人造新城從海中生發,延伸至岸邊,整體形態如同一個沿著神經脈絡由海洋向陸地生長的全新生命,與海底珊瑚群相映成趣、互為呼應。

這個新興的建築群不論從形態還是能源使用,都與整個馬爾地夫的海洋生態完整統一,因此得名—「海洋天堂Ocean's Heaven」。

「生命是海洋創造的奇蹟。面對這片大海時,你無法想像是怎樣奇妙的契機使她成為生命本源,但始終會感受到有股強大的力量在平靜的海面下暗自湧動。這份力量太讓人敬畏,它牽引著我,創造一個由海洋向陸地生長出天堂般的城市。」

——劉昊威

△概念生成 |Architecture Generating Process

項目坐落在馬爾地夫首都新區的人工海島—胡魯馬累島的東海岸,緊鄰中央公園,整個地塊被城市中心的中央景觀軸貫穿。在北京城建集團與馬爾地夫政府合作下,規劃佔地6萬平米的地塊上將打造一座總建築面積10萬平米的建築群。其中包括空港服務中心,國際貿易中心,會展中心,交通樞紐港,購物中心,五星級酒店,零售商店,和面向海洋的文化廣場以及附屬基礎服務設施。整個項目將分為兩期建設。

▽概念解析|Generating Detail

1. 原始基地 | ORIGINAL

理解整個經濟區的發展預期和項目地塊的用途與功能,是我們用設計做出回應的第一步。

Understand the anticipated use and function of this new islands supporting development was the first step in allowing us to respond back with our design intervention.

2. 地基容量 | SITE LIMITATION

充分利用該地塊的容量,使建築設計最大化的滿足尺寸,標高,和功能需求。

Maxing the site limitation allows us to understand the deteremined size for our building design. We can then according shape our building to meet each of the programs requirments.

3. 海洋波浪 | OCEAN WAVES

來自海洋的波浪與城市中央公園的中軸線關係,給予這個建築群體最好的回應,塑造出全新的城市天際線,成為整個胡魯馬累島的地標性建築。

Introding a metaphorical wave that ripples over the site. Cutting the building volums and shaping the skyline, allowing the design to become a signature landmark for the islands visitors and guest.

4. 城市庭院 | URBAN COUNTRY

切割建築體量,創造一個朝向景觀公園的中心庭院,成為新的城市廣場。為所有遊客提供了一個令人興奮的視覺景觀和活動空間。

Slicing the building volums and creating an inward facing mega courtyard gives priority to a new urban plaza. And intensified the drama and activity for all guest with exciting new vistas and spaces.

5. 島嶼形態 | ISLAND FORMS

進一步塑造建築形態,當從天空中俯瞰馬爾地夫群島時,使建築體成為其生態島嶼的一部分。

Further shaping the massing to resemble reformations that may be seen from the sky when one looks down on the Maldives archipeligo. Creating a sens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buildings and Hulumale.

6. 建築功能 | BUILDING PROGRAM

以分層的方式引入建築功能,進一步優化建築體量,建立美學與功能的強大聯繫。

Cutting and slicing the forms to introduce the program of the building to the site. Shaping and optimising our massing to create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sthetic and functionality.

7. 海洋生長 | OCEAN GROWTH

海洋向建築群島生長,顯現出多維度的空中廊橋和花園,使所有訪客可以興奮的穿梭於每一處場所。

A further connection from the ocean is introduced. which reveals a sky bridge and garden. allowing all visitior to freely move around the site between each of the facilities with ease.

8. 珊瑚生態 | CORAL GROWTH

當海洋生長到建築形體上,生態形態就會體現出來,此時一種象徵珊瑚群落的空間體系開始顯現並出現最終的結果。

Once any new form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iological life the always prevails. A metaphorical coral sysmtem begins to appear and manifest itself within our enviroment.

9. 能源體系 | ENERGY SYSTEM

珊瑚群落衍生為太陽能清潔能源系統和雨水收集系統,為整個經濟區建立起全新的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體系,同時它們又為網狀空中廊橋提供結構支撐。

The coral growth future establishs itself. providing structure for the pedestrian network bridge. Rainwater collection reservoir, and solar harvesting system which are deeplu intergrated to the design.

10. 海洋天堂 | OCEAN HEAVEN

一個與胡魯馬累中央公園連結的城市海洋生態系統誕生了,帶來了一個象徵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繁榮文明城市——海洋天堂。

Once all system have been established. A new urban coral system has been born with green connection to the hulumale island park. Allowing a rich bilologically active urban intervention to flourish.

△ 分層系統 |Explode

△ 功能分析 |Program

△ 總平面圖 |Master Plan

「海洋天堂」 將水陸交通樞紐,商業,零售,酒店及文化中心整合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未來主義社區。

△ 空中廊橋貫穿的社區花園

Sky bridges cross over the central garden

而社區中心花園又模糊了不同區塊功能的邊界,彼此互相連接形成整體。由海洋為起點生長的空中天橋如神經系統般蔓延至城市腹地,打破了海陸邊界,串聯起空港服務中心、會展中心、交通樞紐港和酒店四個原本獨立的建築體,人的活動場所經海洋向陸地水平與垂直的雙向延伸,讓整座城市空間的體驗變得更加立體。

△ 豎向交通系統 |Vertical Circulation

△ 交通動線分析 |Transportation System

而這個「神經系統」不僅僅是交通空間和空中花園,它還被賦予另一更重要功能——巨型的城市能源轉換器。

△ 新能系統分析圖

Architecture Recycle System

以珊瑚形態呈現的綠色能源收集系統仿佛是從海洋生長而出,將整個地塊覆蓋。雨水收集和太陽能儲蓄技術通過細胞狀的「遮陽雨篷」實現,同時這些 「雨篷」的立柱結構相應分布在空中廊橋的結點上,也成為了支撐「神經系統」的結構體系,因此這個可持續能源結構的設計成為了功能與美學完美結合的藝術裝置。

△ 新能源結構示意圖

Architecture Recycle System

這套可持續發展能源裝置的設計將太陽能收集,雨水收集,潮汐能儲存,屋頂綠化和自然通風融合一體,形成一套完整的綠色能源體系。它提供了整體建築群運轉所需的70%能源支持,使建築成為一個龐大的有機生命體。

△空中花園看向酒店

Hotel Glimpse from Sky Garden

建築、藝術、科技的交匯是當下全球智慧城市的基石,然而這一系列的探討必須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人工智慧,可持續,自動化,區塊鏈這一系列的技術將緊密連接藝術、人文與哲學,來創造一個先進而互聯的未來社會文明。

△首層平面圖 |First Floor Plan

△國際貿易中心標準層平面圖

International Trade Standard Floor Plan

△酒店標準層平面圖

Hotel Standard Floor Plan

△西立面 |West Elevation

△ 北立面 |North Elevation

「海洋天堂」 在印度洋美麗的瀉湖之中把建築、藝術、環境、文化重新編織、它將成為一個人與自然共生的社區,一座有生命的建築群落,一個屬於馬爾地夫指向未來的城市地標。

△海上廊橋望向碼頭

Wharf Glimpse from Bridges

△濱海會展中心

Costal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項目信息

業主方: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地點:馬爾地夫,胡魯馬累

規劃面積:6公頃

總建築面積:102,000㎡

設計起始時間:2018/02

預計竣工時間:2022年

狀態:方案設計

項目類型:旅遊&商業綜合體

項目團隊

設計方:CAA建築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劉昊威

設計團隊:Felix Amiss,Edward Ednilao,張盼,趙星雲,鄧越,任卓穎,蘇立德,肖鵬

合作甲級設計院:北京城建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PROJECT INFORMATION

Client: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Location: Hulumale, Maldives

Scheme Area: 6 hektares

Gross Area:100,000 sqm

Design start:2018/02

Expected Completion: 2022

Status: Schematic Design

Category: Tourism& Commerical

PROJECT PARTICIPANTS

Design Studio: CAA ( Core of Architecture & Art)

Lead Architect: Liu Haowei

Design Team: Felix Amiss,Edward Ednilao, Zhang Pan,Zhao Xingyun, Deng Yue,Ren Zhuoying,Su Lide, Xiao Peng

Qualified Collaboration institut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 Development Group Co., Limited

媒體垂詢請聯繫:

info@caarch.com

+8610-59756123-103


—CAA ARCH—

由劉昊威領導的CAA建築事務所,作為多元化的建築設計與創意平臺,秉承「只為明天設計」的理念,持續研究「未來平行城市」的空間形態變化和發展的可能性,同時兼顧商業和社會價值,實現多領域項目落地。

About UED

UED願意以「愚者之心」

「不遺餘力」地傳遞設計之美

版權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UED Contact

uedmedia@uedmagazine.net

投稿請發送至媒體合作郵箱

Explore More

UED官網|www.uedmagazine.net

新浪微博|UED城市環境設計

相關焦點

  • 三峽臨空經濟區起步區是啥樣 城市設計方案揭曉
    原標題:三峽臨空經濟區起步區是啥樣 城市設計方案揭曉並對外公示   正如廣州白雲機場、鄭州新鄭機場、武漢天河機場都成為當地產業和城市發展的引擎一樣,具有獨特區位優勢的三峽機場也承載著宜昌的希望。
  • 廊坊臨空之門設計方案首次對外公布,一起來看看!
    臨空的概念對於現在的廊坊人來說並不陌生,作為廊坊未來發展的重點,臨空建設的一舉一動都關乎甚大。△項目點位示意圖近日,廊坊臨空之門意向設計方案首次對外公布,咱們一起來看看吧!據悉,此項目位於廣陽區,新機場北高速空港收費站匝道與105國道的「丁」字路口處。
  • 廊坊臨空經濟區表彰先進再出發
    這是廊坊臨空經濟區「決戰臨空,大幹一百天,打造精品工程」競賽的建設現場。2020年5月—8月,廊坊臨空經濟區啟動了「決戰臨空,大幹一百天,打造精品工程」勞動競賽,累計參賽項目單位12家,參賽人數3000餘人。
  • 三大政策落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
    控規獲批打造新時代規劃引領發展的「新樣板」日前,北京市政府正式批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標誌著臨空經濟區建設進入新階段,以一個規劃、一套標準、一體建設,把臨空經濟區建設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新高地。
  • 鄂州將託管一個區建立臨空經濟區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近日正式獲批並發布,鄂州將託管一個區建立臨空經濟區。臨空經濟區的位置東到鄂黃大橋,西與黃石主城區接觸。面積178.7平方公裡。主要打造航空特色區,以保護生態優先。包含鄂城區燕磯鎮、花湖鎮、楊葉鎮、沙窩鄉、碧石渡鎮、汀祖鎮、新廟鎮7個鄉鎮,並託管鄂州市三江港新區。
  • 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14個設計項目招標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開幕式現場獲悉,以北京新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區的14個設計招標項目也正式發布,包括臨空經濟區軌道交通及站點一體化設計、綜合保稅區的規劃、起步區道路命名等。據了解,臨空經濟區整體開發總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  據介紹,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以機場為核心,輻射半徑約15公裡,規劃面積控制在600平方公裡。
  • 總投資103.53億元 湖北黃岡臨空經濟區起步區建設啟動
    12月28日,黃岡臨空經濟區三臺河生態治理工程開工,標誌著黃岡臨空經濟區起步區建設正式啟動。黃岡臨空經濟區起步區由黃岡市與中國鐵建合作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03.53億元。黃岡白潭湖片區黨工委負責人介紹,10年合作期內,雙方將在起步區完成六大項目,包括黃岡臨空經濟區先行區(黃州片區)25.4平方公裡的相關規劃、巴河特大橋至國道347連接線道路和起步區約10平方公裡的基礎設施、臨空經濟區招商及創業孵化中心、起步區拆遷還建房建設、白潭湖片區東北片區綜合開發、三臺河生態治理開發等。今年8月,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
  • 湖北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掛牌成立
    央廣網武漢12月5日消息(記者張晶)12月4日,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掛牌成立,著重圍繞正在建設中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開展工作,並探索創新空港城市的產業發展模式,爭創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按湖北省委編委批覆,鄂州市委臨空經濟區工作委員會與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
  • 廊坊孔雀城|新機場周邊150平方公裡將建臨空經濟區
    致敬城市奮鬥者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大興區委書記周立雲3日在北京表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方案已報審批,預計不久將獲批覆。目前,臨空經濟區的管理體制、政策都在研究和制定中,並將組建開發平臺,引進高素質人才和團隊。
  •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掛牌!這個消息,趕緊看!
    按湖北省省委編委批覆,鄂州市委臨空經濟區工作委員會與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同時,鄂州市、鄂城區兩級出資成立鄂州臨空集團有限公司,為臨空經濟區招商、投資、融資、開發、建設、運營的市場化主體,由鄂州市政府委託臨空經濟區管理與運營。
  • 濱海新城臨空經濟區項目最新進展來了,請查收!
    依託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樞紐,濱海新城臨空經濟區正加快現代物流信息平臺和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不斷完善園區配套建設。 據悉,物流園3棟單層中小件庫已投入使用,未來物流園將實現冷鏈、醫藥、中小件電子等京東自營訂單及平臺訂單生產、分揀及銷售服務智能化,增強京東集團東南區物流節點建設,進一步促進臨空經濟區現代物流產業發展。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鳳凰振翅 「臨空」起飛
    原標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鳳凰振翅 「臨空」起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正南方,大興國際機場宛如金色鳳凰,在冬日碧空下熠熠生輝。
  • 重慶臨空經濟區 振翅欲飛
    江北國際機場、兩路保稅港、悅來會展中心、空港新城、重慶石盤河商務區,幾大功能板塊不約而同集聚渝北,使渝北區「臨空經濟區」的屬性和地位陡然呈現。基於此,渝北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在10月21日召開的區委十三屆三次全委會上,科學提出「全方位發揮臨空優勢,加快建設重慶臨空經濟區」的目標任務。
  • 濱海新城臨空經濟區項目最新進展來了,請查收
    據悉,物流園3棟單層中小件庫已投入使用,未來物流園將實現冷鏈、醫藥、中小件電子等京東自營訂單及平臺訂單生產、分揀及銷售服務智能化,增強京東集團東南區物流節點建設,進一步促進臨空經濟區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除了京東一號福州長樂物流園,中國智能骨幹網核心節點項目一期4棟廠房已經竣工,1棟廠房已經投入運營,二期廠房主體建設也已接近尾聲。
  • 加快臨空經濟區建設 助推廊坊邁向國際一流航空城
    作為該機場臨空經濟區(河北部分)建設的重要責任主體,廊坊市委、市政府始終將臨空經濟區建設作為頭等大事、「一號工程」來抓,協同新機場打造「國家發展的一個新的動力源」。「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廊坊市依據上位規劃,歷時1年多組織編制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河北部分)3個控制性詳細規劃和13個專項規劃,形成了全域覆蓋、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多規合一的高質量規劃體系,於今年4月份正式對外公布,細化到每一棟建築、每一條街道,成為推動開發建設的指導性文件。「1+3+13」規劃體系實施意見同步印發實施,為臨空經濟區大規模開發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產業展示中心揭牌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許蘭超)12月22日上午,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產業展示中心揭牌。 去年12月4日,規劃面積178.7平方公裡的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掛牌成立。該區著重圍繞正在建設中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鄂州機場開展工作,並探索創新空港城市的產業發展模式,爭創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 孔雀城柏悅府為美好而來,臨空經濟區的發展
    在固安立體交通線路中,所謂的「六高」指六條高速:大廣高速、106國道、知高路、蘆求路、首都環線高速、北線高速(建設中,2018年2月13日,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關於同意北京新機場北線高速公路廊坊段建設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函》)。
  • 時不我待,為一流航空城打拼——走近廊坊臨空經濟區的一線建設者
    時不我待,為一流航空城打拼——走近廊坊臨空經濟區的一線建設者眼下的廊坊,若問哪片區域最令人充滿期待?答案無疑指向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旁的廊坊臨空經濟區。150平方公裡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100平方公裡位於廊坊境內,廊坊由此迎來臨空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從今年起,廊坊臨空經濟區從規劃編制階段到大規模建設階段,4月份啟動11個村徵遷任務,5月份將啟動29個村徵遷任務。
  • 為美好而來,臨空經濟區時代來臨
    目前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定位為「全球臨空經濟區4.0模式新典範,京津冀融合創新動力源」。臨空經濟區」的概念有一個比較漫長的發展歷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要打造的「4.0模式」實際上是指第四代模式的臨空經濟區。
  • 引爆臨空價值高地!南昌下一個銅鑼灣廣場正式落戶臨空經濟區
    4月份,贛江新區臨空組團2019年上海春季招商推介會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茂大廈舉行,推介會商銅鑼灣大型商業等9個項目落戶臨空組團。12月份,項目正式籤署合作協議,銅鑼灣廣場正式落戶臨空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