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
(內含大量劇透,請還沒有遊戲的朋友們謹慎閱讀)
《古劍奇譚三:夢付千秋星垂野》(以下簡稱古三)從宣傳伊始就以神秘身份的方式介紹本作男二,甚至連官方網站都一直到遊戲開售後近1個月的時間才公布了男二的姓名。同時,筆者先行通關的朋友也對男二的名字及身份再三緘口,這不由讓人好奇,男二究竟是誰,有著什麼樣背景故事,才能讓大家為了不影響玩家們的遊戲體驗而一再緘默不談?
【《古劍奇譚三》前期宣傳圖】
後來,筆者在微博上無意間看見關注的畫師稱男二為「祖宗」,這更讓主線還沒有進行到此處的筆者倍感好奇,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祖宗」?是誰的祖宗?男主的?女主的?還是哪個遊戲角色的?
帶著諸多疑惑,筆者的遊戲進度終於到了一見男二廬山真面目的時刻。其實在遊戲的一些宣傳物料中,曾出現過男二的身影,也大略知道他的樣子,但是僅有形,如何能了解一個人物的內心?
直到雲無月脫口而出他的名字,筆者才恍然大悟,一些之前不得而知的伏筆終於顯山露水,清晰起來。
他叫,姬軒轅。
岑纓說,「你是我們好多人的祖先」,姬軒轅卻囑咐岑纓不要叫自己「祖先」、「祖宗」,若是不知如何稱呼,可叫「前輩」。可哪怕是在現實,在這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能被稱為所有人「祖宗」的,黃帝——姬軒轅一定是當仁不讓的那一個。
那麼成為了古三男二的姬軒轅,與現實中的黃帝有著哪些千絲萬縷的聯繫呢?
黃帝——姬軒轅其人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這句話大概的意思是,黃帝是少典的兒子(也有說少典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個國號的),生來神異不尋常,在襁褓中就會說話,幼小的時候就伶俐懂禮,長大了誠實勤敏,成年後睿智通達,明辨是非。
【黃帝畫像】
這幾乎也就是古劍三中姬軒轅的人物設定了,他眼界甚遠,縱觀全局,看得比一般人都要遠許多。上古之時,他便篤信人族千百年後必將有所作為,並拜託當時已得道的廣成子代為去看著這人間,三千年後,當姬軒轅再次尋訪崆峒山,見到了廣成子的門人,得知廣成子留話:「這紅塵三千年,我已看過,甚是感佩,甚是欣慰」。
古三中的姬軒轅,實際上已經不能算是我們所知道的黃帝,姬軒轅自己曾言「黃帝已歿,這世間唯餘姬軒轅而已。」他的命格不同於常人,三千年前本只是想通過自己不同於常人的命格震住西陵的魔氣,未曾想西陵城內殘餘著半魂蓮,加之夢魂枝可致使神魂嬗變,導致了姬軒轅陰差陽錯的活了數千年,雖是不生不死之態,卻也殘存世間。
【《古劍奇譚三》姬軒轅】
無奈肉身不可行動自如,因而與北洛、岑纓、雲無月一同消滅魔族的,甚至不是姬軒轅安葬在西陵的肉體,而是他強大的精神力。
嫘祖——黃帝之妻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
關於黃帝的名諱到底為何,古之時就一直有所爭議,比較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是黃帝居住在軒轅丘,所以名軒轅。而《國語·晉語》有言:「昔少典娶於有蛟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可見,黃帝生於姬水,後來從公孫姓改為姬姓,所以名為姬軒轅。
西陵,對這個地名玩過了古劍三的玩家應該都不陌生,巫炤、司危、嫘祖,皆出西陵,而導致巫炤與縉雲徹底反目成仇的,也正是西陵的淪陷。
【《古劍奇譚三》戰後西陵】
關於此處,遊戲與歷史開始有了分歧,歷史上的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且大多數人知道嫘祖,多是因為傳言她是養蠶繅絲方法的創造者,也有傳言,嫘祖還是上古時期的軍事家,平定了西陵多次大小內亂。
【現實中的嫘祖雕像】
而在遊戲之中的嫘祖雖成為姬軒轅的妻子,並帶著西陵加入了軒轅丘,但並未與姬軒轅一起呆在軒轅丘,而是守在了西陵,最後卻為了將魔物困在西陵而戰死。遊戲中也沒有提到關於養蠶一事,更多的則是從她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以及軍事家的方面來展示。
畢竟,嫘祖能夠說出「把更多的人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個『國』,人族面對強敵,面對災劫之時才能做更多的應變」能說出這等眼界廣闊的話,如何會是一名普通女子?
【《古劍奇譚三》嫘祖】
【《古劍奇譚三》嫘祖戰死西陵】
雖然沒能在生時長相廝守,但在姬軒轅心裡,卻是至死都放不下嫘祖,也為自己不能趕往西陵馳援而無比難過,否則也不會有經天輪內,無名青年與妻子形影不離,長相廝守於山頂的夢境。
【《古劍奇譚三》經天輪 長柳與妻子分離】
縉雲——姬軒轅之臣
既然說到了姬軒轅,那不得不提到本作另一名重要的角色——縉雲,也是男主角北洛的前世。
在古劍的世界觀裡,縉雲是與姬軒轅和嫘祖齊名的重要存在,他是軒轅丘最有名的戰士,是戰神一樣的存在,當初與巫炤是惺惺相惜,肝膽相照的摯友,奈何最後為了蒼生親手割下了巫炤的頭顱,自己也戰死在亂羽山。
【《古劍奇譚三》縉雲】
而若是知曉了縉雲名字的由來,想必就能了解這個角色在本作遊戲中的地位非凡了。
《史記正義》云:黃帝為有熊國君,號有熊氏。及曰縉雲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首先要提到的,黃帝也有名號為縉雲式。這與當時軒轅一族崇尚「雲」的文化密不可分,《史記》中言「官名皆以雲命,為雲師。」《左傳》也有記載:「昔者黃帝氏以雲記,故為雲師而雲名。」由此可見,「雲」之一字在當時的意義非常。
同時,又有記載,當時的黃帝以雲名官,分別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縉雲氏,這一官名同時也作為雲氏先祖的姓氏遺留了下來,足以可見縉雲名字所代表的不凡。
古三遊戲中,縉雲將這個字交給了雲無月,並言明名字是很重要的東西,「我不能給你起名,但以後你給自己起名時喜歡這個字,可以把它加進去。」
於是雲無月有了姓氏。
【《古劍奇譚三》縉雲與幼年雲無月】
關於黃帝一生功績在遊戲中的展現
中華名族皆為炎黃子孫,傳說中,黃帝與其臣子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藏數不勝數,比較出名的包括:天文、井田、文字、衣裳、律呂、神仙、醫經等。
古劍的歷史考據一向出名,關於黃帝一生的功績,在遊戲中做出了許多體現,並貫穿在整個主線劇情裡。
天文五行
《世本》記載,「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臾區佔星氣。」宋代家鉉翁稱:「歸藏之書作於軒轅黃帝。
古三遊戲一開始,北洛被玄戈找回天鹿城,就是為了讓北洛去守護當初姬軒轅協助闢邪族人,結合天文星象布下的大陣,北洛去人間原本的目的,也是為了尋找黃帝後人尋找修補大陣的方法,由此才結識了岑纓。
在巫炤墓中,秋文曲說,「我記得《歸藏》一直被認為是軒轅皇帝所創的讖法吧?『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可見姬軒轅於天文五行皆有很深的研究。
井田
有傳言,井田制度是黃帝在位時留下。井田指的是具有一定規劃的方塊田,井田制是我國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西周時盛行。那時,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以井字中央為國有,其餘各自耕種,所收穫的糧食需將一部分上交國家。
雖傳說不可盡信,也沒有明確文獻能證明這項制度的確是黃帝所規定,但在遊戲中,長柳,也就是姬軒轅的一部分沒有記憶的意識體,在他初次來到陽平時,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務農的釘耙。不禁令人感嘆,這位大人真是把人民吃飽飯的重則大任刻進了骨子裡。
岑纓:現在街上都比以往冷清了好多……
無名青年:這是何物?
岑纓:啊,這個……不就是釘耙嗎?
無名青年:看起來十分奇特,打造得也很精細,莫非是厲害的兵器?
岑纓:不不,就只是種地用的。這邊一排,很多都是務農的工具。
【《古劍奇譚三》陽平街頭 姬軒轅詢問農具】
文字
相傳倉頡與沮誦是黃帝時期的兩位大臣,《四體書勢》記載:黃帝時有大鳥街圖,體備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曰慎德,曰文曰信義,膺文曰仁智。有臣沮誦(亦作頌)倉頡觀鳥跡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
【傳說中的四眼倉頡畫像】
此項在古三遊戲中沒有明確的展示,只是在北洛記憶中的一段曾出現過縉雲給還是孩子的倉頡和沮誦送東西的場景,並且在遊戲中,倉頡曾說,「我好像……有些明白了。那是不是說,有一天我們也會有勝過縉雲大人的地方?」
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勝過縉雲大人的地方就是暗指日後兩人的創造文字的壯舉?
【《古劍奇譚三》倉頡與沮誦】
律呂
傳說中,伶倫與師延是黃帝時期的樂官,伶倫發明律呂,師廷創造九弦琴(箜篌)。
在遊戲中,岑纓聽見姬軒轅彈奏《清角》,驚嘆不已,姬軒轅玩心大起,隨口糊弄起年紀還沒他活得零頭長的小姑娘,結果被北洛毫不留情戳穿。
【《古劍奇譚三》姬軒轅】
岑纓:這就是《清角》嗎?好聽!前輩,那個時候的樂師,像是伶倫,還有師延,他們是不是都在軒轅丘呀?你是不是也聽過他們奏樂?
姬軒轅:他們沒有我彈得好,你剛才聽到的已經是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了。
岑纓:真的嗎?那我太榮幸了。……可這兩位都是很有名的樂師,原來前輩你比他們還要厲害……
姬軒轅:你看,我是族長,伶倫和師延卻是專司樂律歌舞,我總不能太過顯耀,否則讓他們二位又如何自處?
岑纓:原來是這樣——
北洛:姬軒轅,你隨口騙小姑娘也不臉紅嗎?
岑纓:啊?
姬軒轅:哈哈哈,日沉西山,也該歇息了吧。
:
【《古劍奇譚三》結尾 姬軒轅彈奏樂曲】
神仙
《史記:皇帝本紀》記載「(黃帝)西至於空桐,登雞頭」。《莊子·外篇·在宥》:「黃帝聞廣成子在空同之上,故往見之,問以至道之要。」傳言黃帝曾拜訪廣成子以問道,並從中悟得治國之法。
而在古三遊戲中,姬軒轅則是曾於縉雲二人一同造訪崆峒山,習得「斬三屍」之法,並與廣成子相約留下了「靜觀塵寰三千年」的約定,三千年後物是人非,姬軒轅的精神力回到崆峒山,崆峒一派早已遷走,卻留下門人靜候故人三千年之約。
【《古劍奇譚三》姬軒轅與縉雲拜訪廣成子】
關於黃帝於衣裳和醫術兩項的成就,遊戲中未做相應展開與體現,但是筆者私以為,以姬軒轅作《黃帝內經》的醫學造詣,就算不設定成加血輔助職業,也可以在家園製造的製藥中有所體現,可惜此項並沒有成為姬軒轅的加成項目。
主線劇情與史實對照
既然姬軒轅的設定與歷史上有如此多能夠映照之處,那麼在主線劇情的方面又有哪些與姬軒轅有關的內容是在史實上我們可以一探究竟的呢?仔細看來,一些重要的歷史傳說故事都被巧妙地融入了這個宏大的世界觀內。
黃帝戰蚩尤
涿鹿上演的這場曠世之戰可謂是讓黃帝一戰成名的一場戰爭,《史記》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名。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自古留下的傳說中,這場戰爭的雙方都動用了非人族的力量,最後才以黃帝的勝利告終。
而這場戰役在古劍的世界裡,更是因為蚩尤的魔化,而變成了一場三界浩劫。最終,在天界的協助下,黃帝戰勝,赤水女子獻將蚩尤與魔族封入九天幻靈鏡中,只是不想反倒令他們逃回了魔域。
赤水女子助戰
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載:「有鐘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獻。」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鄉。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山海經》女魃】
這是山海經中關於赤水女子獻協助黃帝戰勝蚩尤的場景,而在《龍魚河圖》和《雲笈七籤·九天玄女傳》記載中,則是九天玄女下凡為黃帝送來兵信神符,從而制服了蚩尤。
雖二者稍有出入,但都言明黃帝是在仙女的協助下擊退了蚩尤。
古劍三遊戲中似乎是將兩種傳說進行了結合,赤水女子獻是天界派來協助黃帝對戰蚩尤的,她馭龍而來,將蚩尤與眾魔收入九天封靈鏡中,雖陰差陽錯令他們逃回魔界,姬軒轅卻也贏得了最終的勝利,人界終得片刻安寧。
黃帝鳴鼓
相傳,最早制股的人也是黃帝,《山海經·大荒東經》:黃帝以夔牛之皮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百裡,以威天下。
但在古劍的設定之中,姬軒轅敲響的聞天鼓來自伏羲的贈與,是溝通天人之間的傳訊工具,雖說都是聲聞百裡的陣勢,但卻還要擔負著上達天聽的重要作用。
主線劇情中,姬軒轅眼看西陵馳援不及,反覆擂響聞天鼓,卻不得回應,待到仙人得到消息姍姍來遲,已經晚矣,西陵早已空城,嫘祖也戰死其中。
【《古劍奇譚三》姬軒轅擂響聞天鼓】
鼎湖乘龍去
「崆峒駕鶴遊,鼎湖乘龍去。」這是懸掛在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山管理所翰譜堂的一副書聯,按照民間傳說,黃帝在崆峒山造訪廣成子後,的確是得道升天,而升天騰龍的地方,就是鼎湖。
在現實中,黃帝陵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區西20公裡陽平鎮的黃帝鑄鼎塬上,此處古稱——鼎湖。
【現實中的黃帝陵遺蹟】
在古劍的遊戲中對於黃帝的乘龍與安葬之處,也是鼎湖,不同的是,因為設定中的魔族入侵西陵,嫘祖封城死戰葬身於西陵,且西陵魔氣未消,所以姬軒轅在彌留之際,也命人將自己葬在了西陵,一方面想要用自己獨特的命格鎮住西陵的魔,另一方面,也是想在西陵陪伴嫘祖。而陽平附近的鼎湖黃帝陵,不過是空有實名的黃帝陵。
【《古劍奇譚三》古鼎湖】
遊戲中,姬軒轅曾有過成為仙人的機會,伏羲派天女贈與仙丹,可脫胎換骨,返老還童,位列仙班,但被他拒絕了,姬軒轅說「那仙丹是真的,伏羲也是一番好意,但這天賜年月,我卻不想受之。我希望我的一生都是人族,為人而來,為人而去。」
如此胸襟,如此格局,著實令人心生敬仰。
【《古劍奇譚三》伏羲派天女賜仙丹】
在遊戲主線走完,STAFF表出來的時候,一切故事歸於沉寂,所有的遊戲人物如同走馬燈一般在眼前過了個場,姬軒轅的身影卻久久無法消散,炎黃子民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的名字,卻如同一個朋友一樣與你在這世間走了一遭,他與你彈琴、與你嬉鬧、說與你為人的道理、告訴你八十歲為喜喪,不要為他的離去而流淚。
道理都懂,卻依然會為這份遺憾久久不能釋懷。
一直到<完>字出現在屏幕上,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悵然若失,終於體會到為什麼微博上的大家都在吹著「世界上最好的祖宗」。
【《古劍奇譚三》結尾彩蛋 成家後的岑纓帶孩子來黃帝陵祭拜】
題外話:有熊之所以叫有熊,真的是因為它有熊,而且熊多……所以姬軒轅的武力值應該堪比戰鬥民族,怕是徒手揍熊。
另外,有學者爭論黃帝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甚至有多篇關於黃帝是女性的猜想論文,不愧是馬冬梅!
【編輯:種白菜的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