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9月21日,第16屆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在匈牙利舉行。由上海國際電影節推選的《白雲·蒼狗》《拂鄉心》《第一次的離別》三部中國影片,組成該電影節「聚焦上影節」單元參加展映。繼2018年之後,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新一輪「一帶一路」電影巡展正式啟程。
圖說:參加「聚焦上影節」單元的觀眾們 官方圖
去年的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成立了「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創辦了「一帶一路」電影周。在此基礎上,電影節開啟了「一帶一路」電影巡展機制,依託「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的平臺優勢,展開了成員之間的電影展映、展覽和展示。電影巡展機制不但把上影節的「一帶一路」交流合作從節內擴展為全年,以更大力度推動了一批中國電影「走出去」傳播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還促使「一帶一路」電影文化的交流互鑑,轉化為促進聯盟成員國電影產業發展和豐富各國觀眾文化生活的實效,因此,受到了熱烈歡迎,也產生了廣泛影響,吸引了更多國家的電影節紛紛要求加入。「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從去年成立時的29個國家的32個成員機構,至今年9月已增為33個國家的38個成員機構。
圖說: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成立了「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為將「一帶一路」電影巡展進一步走深走實,6月底起,上影節就從今年金爵獎、亞洲新人獎以及展映單元的入圍片單中精心挑選了一批優秀中國影片,向「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成員進行推薦。截至目前,除了匈牙利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之外,《第一次的離別》入選了以色列第36屆耶路撒冷電影節,《武林孤獨》《少年桑吉》入選了白俄羅斯第26屆明斯克國際電影節等。如此多的各國電影節密集展映上海國際電影節推選的中國影片,不僅是上影節深化「一帶一路」電影文化交流取得的積極成果,還傳遞了「一帶一路」電影巡展對應了各國電影節和觀眾期待了解中國文化、期待展開交流互鑑的信息。
圖說:《第一次的離別》 官方圖
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從2017年起在影片展映板塊設立「聚焦上影節」單元,集中展映由上海國際電影節(SIFF)推薦的影片。今年,上影節除了向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推薦了三部電影之外,還向對方推薦了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導演鄭大聖擔任競賽單元評委。
率先亮相本屆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的《白雲·蒼狗》,在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亞洲新人獎最佳男演員、最佳攝影提名。展映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們對該片所展現的父子親情和社會現實充滿興趣,映後交流環節的互動更是格外熱烈。有觀眾提問,該片是否導演的真實經歷?該片出品人李驥回答說:「這個故事是來自編劇的真實生活體驗。」觀眾還追根刨底地提問,在中國,影片中的這種父子關係是否是普遍存在?李驥認為,不光是中國,可能全世界的父子關係都普遍會存在這種緊張狀態,男人成長過程中與父親產生摩擦是常見的現象。展映當天,正逢中國傳統節日中秋佳節,李驥為觀眾們送上了月餅,讓現場氣氛十分活躍融洽。
圖說:《白雲·蒼狗》 官方圖
而摘得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的影片《拂鄉心》,帶給當地觀眾的是另一種情感體驗。影片從孤寡老人蔣生的晚年生活展開,將焦點放在時代變遷下的個人命運波瀾和情系異鄉的異客歸根鄉愁。觀眾們被帶入到了影片所描述的時代與環境,他們時而託腮凝思,時而眉頭緊鎖。一位華人觀眾說,雖然中秋節剛過,但觀看該片,讓他想起了遠方的祖國與家人,「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啊!「
圖說:《拂鄉心》 官方圖
北京時間今晨與當地觀眾見面的《第一次的離別》是「聚焦上影節「單元最後一部影片。該片以新疆男孩艾薩的生活為線索,講述了他和青梅竹馬的好朋友凱麗比努爾的童年故事,以及他與患有疾病的母親之間的親情。映後互動環節一開始,觀眾就紛紛表達對電影的喜愛。有觀眾說:」通過影片第一次看到了中國新疆,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人文情感真是讓人非常難忘。「片方代表也表示,每一次的別離是為了下一次的美好相遇。(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