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面對的這個社會,面對的那些人和那些事,都會使我們產生產生頗多的感觸。感概一下人生,這是常事。但是,這又取決於一個人對世界的心態,這也就是人的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了一個人的立場,特別是信仰。現在人的思想,尤其是心智,很是迷亂,其實也就是非觀的混亂,好得不信,不好的卻津津樂道。
網絡上有一段這樣的話,據說是村上春樹所說的:你要記得那些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幫你擋住外來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徹夜聊天的人,坐車來看望你的人,陪你哭過的人 在醫院陪你的人,總是以你為重的人,帶著你四處遊蕩的人,說想念你的人。是這些人組成你生命中的一點一滴的溫暖,是這些溫暖使你遠離了陰霾。這段話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人需要他人的熱心的關愛。
如果一個人的心胸,不能夠寬闊博大,那麼這個人,一定就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一個沒有心胸的人,是沒有眼界的目光短淺之人,或者是唯利是圖的人。而胸懷大志的人,必定是有理想和有信仰的人。理想和信仰是一種堅強的意志和果敢的行動力。所以,一個胸懷大志的人,能夠包容和容忍世事,而得人心得天下。
人的一生,一定要培養自己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樹立起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所以,世界觀也決定了一個人的階級立場。立場,是一個大問題。
現在我們搞經濟建設和發展物質文明,而忽略了、或者失去了對意識形態的關注。階級和立場這樣的說法,已經極少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不出現,不代表不存在。相反的是,世界發展到了今天,階級的對立已經愈加的嚴峻和深刻。所以,忘記了階級,也就意味著背叛。
雖然說,今天的社會的,已經不再是狠抓階級鬥爭的那個年代了。但是,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覺悟不能鬆懈。這就需要我們在正確的世界觀的基礎上,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觀」。當然了,這裡還有一個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念。
大多數人所認知的三觀,就是我們在上邊所說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它們既是辯證的統一,又是相互的作用著,也是對崇高的真善美為三觀的追求目標。我們的國家,則是號召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和信仰,要擁有為共產主義奮鬥的事業觀、工作觀和政績觀。
綜上所述,人生就是要有追求,要有為遠大的理想和偉大的信仰而奮鬥的精神。那麼這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各個都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那麼,我們該如何來認識和理解道德觀呢?社會主義道德思想觀念又是指什麼呢?
首先,世界觀也叫宇宙觀,是哲學的一種樸素的形態,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的觀點。由於人們社會的地位不同,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形成的世界觀也不同。其理論的表現形式是哲學,其解決的基本問題是精神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世界觀根據兩者關係的不同認知,分為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即唯心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我們的世界觀,是唯物主義。
其次,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看法和生活方式,即生存之道和生存的目的和價值和意義的看法。人生觀是由世界觀所決定。人生觀是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係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並且受到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和不同階級,所選擇的人生目標不同,也就是人生觀的不同。
第三,價值觀是指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的觀點。
一方面是價值的取向和價值追求的共同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是價值尺度和準則是人們判斷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
個人價值觀確立後,便具有相對穩定性,社會和群體的價值觀念,則會不斷地發生變化。
傳統價值觀會受到新價值觀的不斷的挑戰。而價值觀,則是一個價值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也決定著人的自我認識,並且能夠直接影響和決定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和追求的性質。
最後,我們簡單地再說一下道德觀和社會主義道德的思想觀念。首先,道德觀是意識形態規則的認識和立場,是社會群體的共識,是社會秩序的基礎。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是我們大部分人的道德觀,如果人沒有了道德,那麼也就是做人的最大失敗。
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就是榮辱觀,這是社會主義的道德系統的總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導方針。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以「八榮八恥」為內涵,把握其歷史性與時代性、民族性與世界性、思想性與實踐性的特徵,就是體現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和標準。
本文由風舞黃河岸原創首發 歡迎關注 感謝分享 文中圖片選自 網絡 張東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