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張嘉譯:父母老了,我不讓他們晚年流淚

2020-12-17 老娛記說明星

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張嘉譯

2020年12月,因為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劇中男一號「刁大順」的扮演者、著名演員張嘉譯紅到炸,多次上熱搜。媒體將他稱為「最有魅力的國民大叔」。

張嘉譯至今已主演了2000多集電視劇,是優秀演員。他與著名女星王海燕再婚後,婚姻平穩幸福,堪稱模範丈夫。張嘉譯還有一個重要身份,那就是孝順兒子。百善孝為先。張嘉譯的孝順原則是,在物質和精神上贍養父母,讓他們晚年不流淚……

01

張嘉譯1970年出生於西安,他上面有4個哥哥,下面有一個妹妹,張嘉譯在家排行第五。張嘉譯的母親姬春如在圖書館工作,父親也是普通工人。

張嘉譯(右一)

張嘉譯以前叫張小童,他覺得自己以後年紀大了,人家還「小童小童」地叫,有些刺耳,於是90年代後期,他自己改名張嘉譯。

張嘉譯中學在西安86中就讀,在校期間,他不活躍,也沒有表現出什麼文藝天賦,唱歌還五音不全。誰也沒想到,他將來能當演員。高二時,張嘉譯迷上了摔跤,便經常去學校附近的體校練習摔跤。

但教練覺得他在摔跤方面沒有過人的天賦,勸他放棄。張嘉譯一度很是迷茫。高二時,張嘉譯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了北京電影學院在西安招生的消息,便頭腦發熱地報考電影學院。

成名不忘恩師,張嘉譯夫婦去看望馬精武

張嘉譯有個哥哥的嶽父,在陝西省人民藝術劇院當導演。姬春如便領著兒子找上門,請親家輔導張嘉譯。對方將張嘉譯介紹給曲國強老師。曲國強在西安知名度很高,他輔導張嘉譯小品、臺詞,教他唱歌。

當時,陝西有1000多名考生參與競爭,很多是藝校的孩子,還有不少考生拍過戲,而張嘉譯是一張白紙。北電負責招生的馬精武老師,覺得張嘉譯長相端正,舉止大方,就將他招了進去。

1991年,張嘉譯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西安電影製片廠工作。當時西影廠已經沒落了,負債纍纍,很少投拍影片。

青年張嘉譯

於是張嘉譯便在西影廠團委,從事行政工作。那段時間他非常糾結,經常將自己關在家裡聽音樂,然後對著牆壁大吼。

母親在外面敲門,很是擔心。張嘉譯在裡面說:「媽媽,你放心,我發洩發洩心情就好了。」母親走後,張嘉譯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02

自己學了4年表演,再這樣下去就廢了。1992年,西安電影製片廠籌拍影片《殘酷夏日》,張嘉譯主動找到導演,要求給個角色。他說:「我不要補助,只要劇組給我盒飯吃就行。」

導演覺得他很誠懇,又是科班出身,讓他在裡面扮演一個角色。

張嘉譯《道北人》劇照

張嘉譯性格好,聽話,從不與人發生摩擦,導演都喜歡用他。從1992年到1998年,凡是西影廠投拍的影片,導演都喜歡找張嘉譯演。那段時間,他參演了《背靠背,臉對臉》《埋伏》《道北人》等多部影視劇。

張嘉譯演廠裡的戲是本職工作,沒有酬勞,只有少量的生活補助。因為家裡孩子多,張嘉譯從小見證了父母生活的艱難。他將微薄的補助省下來,讓父母補貼家用。

姬春如和丈夫省吃儉用了大半輩子,以前省錢養6個兒女;現在孩子們大了,要結婚成家,要買房,要生育兒女,她和丈夫又要省錢貼補兒女們。因此,作為多子女的父母,姬春如夫婦總有操不完的心,一輩子也不敢亂花一分錢。

張嘉譯的父母

母親喜歡吃南方的荔枝,但幾年也不買一回。一次張嘉譯從外面拍戲回來,給母親買了4斤荔枝。姬春如說:「你買這麼貴的水果,媽媽都不敢吃。」張嘉譯隨口撒謊:「媽,這不是我買的,是劇組發的。」姬春如這才吃了幾顆。張嘉譯扭過臉,淚水淌滿臉頰。

2000年,張嘉譯已是西影廠的知名演員,但他依然很窮,在全國也沒有知名度。於是這年秋天,張嘉譯來到北京發展,成了一名北漂。

經歷短暫的落魄和迷茫後,張嘉譯迎來了事業的黃金時期。隨著《蝸居》《懸崖》《借槍》等影視劇的熱播,張嘉譯躋身一線男星行列。

張嘉譯

經濟條件好了,張嘉譯每年要給父母好幾萬塊錢,但他發現二老一輩子節儉慣了,捨不得花錢。於是每次回西安,他就給父母買吃的、穿的、用的。父母嫌貴,張嘉譯就壓低三分之二的價格,哄得父母眉開眼笑。

父母大半輩子沒有離開西安,張嘉譯拍戲時就將他們帶在身邊。幾年裡,張嘉譯帶領父母走了20多個劇組。他人緣好,朋友多,聽說他父母來了,朋友們都趕來看望姬春如夫婦,給他們帶水果和糕點。

2015年,父母年齡大了,張嘉譯不方便再帶他們出來拍戲。於是他就頻繁回西安看望雙親。他經常會將一大幫朋友帶回去,也不事先給父母打招呼。姬春如和老伴兒熱情好客,一次和20斤面做扯麵是常事。張嘉譯和朋友們吃得倍兒歡。

03

張嘉譯的父母

姬春如夫婦低調樸實,從不在親友和鄰裡間炫耀張嘉譯是大明星。二老生活依然節儉,出門捨不得坐計程車,還經常擠公交車。

在6個子女之間,姬春如和老伴兒也做到一碗水端平,絕不因為張嘉譯名氣大,就厚愛一層。

2018年,姬春如和老伴兒都患上了慢性老年病。因為自己的事業和小家庭都在北京,張嘉譯無法長期在父母跟前盡孝,便對4個哥哥和妹妹說:「你們輪流照顧父母,父母有什麼事,你們第一時間趕過去。爸媽的生活費、醫藥費等一應開支,都由我承擔。」

張嘉譯

張嘉譯的4個哥哥和妹妹都很孝順,將父母照顧得妥帖周到。為感謝哥哥和妹妹的付出,張嘉譯總是在經濟上給予他們援助。哥哥妹妹家遇到孩子升學、搬家、生日等喜事,張嘉譯都要包大紅包。如果時間允許,他還會回老家祝賀。

因為張嘉譯的孝順和暖心,他將哥哥和妹妹緊緊地團結在父母周圍,4個嫂子和一個妹夫也很服張嘉譯,稱他仗義、大氣。

2019年春天,張嘉譯接拍家鄉的電視劇《裝臺》,外景地就在西安。拍攝期間,他不在劇組安排的賓館住,而是晚上回家陪父母。

張嘉譯與閆妮《裝臺》劇照

本來張嘉譯在劇組吃過盒飯了,但每次他一到家,不管他回來多晚,母親都做好熱騰騰的飯菜等他。

張嘉譯說:「媽,我吃過了。」姬春如笑眯眯地說:「那就再吃一點,這麼多年了,你一直在北京發展,媽媽也沒機會照顧你。現在好不容易回家拍戲,就讓媽照顧你一段時間吧。」

聽了這話,張嘉譯落淚了。無論自己年紀多大,在父母眼裡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這就是父母的偉大之處。

與父母分別的日子裡,張嘉譯經常給雙親打電話,聽二老嘮家常,詢問他們的身體和生活狀況。他對父母說:「爸爸媽媽,你們操勞了一輩子,現在孩子們都大了,你們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養好身體。」兒子的暖心話語,熨帖著姬春如和老伴兒的心。

張嘉譯與妻子王海燕

自從2007年12月,張嘉譯與女星王海燕在北京再婚後,夫妻倆互敬互愛,相扶相持,婚姻始終平穩幸福。在張嘉譯看來,自己好好拍戲,經營好婚姻,是在精神上贍養、孝順父母。

2020年12月,張嘉譯已經50歲了,父母年近八旬。張嘉譯在物質和精神上贍養、孝順父母,讓他們晚年不流淚,讓他們的晚年舒心安逸,這是一個孝子最樸素的情懷!

-END-

原創不易,敬請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裝臺》獲人民日報點讚!「張嘉譯」或許成為最大贏家!
    一部戲的成功離不開演員對細節的處理,順子去看梅的那場戲,他一直用手捋頭髮,父親頭上的白髮讓梅子動容也讓觀眾動容,情不自禁也想到自己的父母,我們長大了他們也就老了。有生活才有藝術的再創作。閆妮2020年11月29日在央視一套播出的《裝臺》,自播出以來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該劇對準了以刁順子為首的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裝臺》主角孫浩:11年前張嘉譯說,你沒歌唱跟我拍戲,我哭了
    孫浩《懸崖》 電視劇《裝臺》火了,該劇主唱和「鐵扣」扮演者孫浩也受到人關注,他飾演的反派人物鐵扣,被人認為壞到了家;他演唱的主題曲《不愁》《我待生活如初戀》卻備受稱道
  • 《裝臺》閆妮:張嘉譯讓我演他媳婦蔡素芬,她命苦像我,我就答應了
    「閆妮,有個《裝臺》的電視劇,在咱西安拍,寫西安人故事,讓你演蔡素芬,劇裡頭是我媳婦,想演不演?」張嘉譯問閆妮。 劇照 這一年,張嘉譯還在西影廠做演員,與《裝臺》導演李少飛一起打拼。 他們雖然演多部戲,但籍籍無名。
  • 張嘉譯 、 閆妮主演的新劇《裝臺》
    裝臺別名:我待生活如初戀主演:張嘉譯 / 閆妮 / 宋丹丹 / 秦海璐 導演:李少飛 這部電視劇大腕雲集啊電視劇[裝臺 / 我待生活如初戀]改編自陳彥的小說《裝臺》,劇中的張嘉譯就是一名裝臺的工人。那麼「裝臺」到底是幹嘛呢,就是演出的時候搭建舞臺。
  • 《裝臺》刁順子原型,60歲朱冬平:感謝張嘉譯把我演得這麼好
    北京裝臺中 就在那個時候,他忙碌的身影,進入戲曲院院長陳彥的眼帘,他和裝臺人的辛勞幹活,他們徹夜交談、忍受辛勞的情景,成了激發作者寫作的素材來源
  • 《裝臺》張嘉譯:論頂流男星的自我修養
    最近,由張嘉譯和閆妮主演的《裝臺》這部劇正在熱播,也有著很好的收視率。這並不是張嘉譯和閆妮的第一次合作了,之前二人就曾合作過多部影視劇。每次看到二人同框的時候,總是能夠給我們帶來太多的驚喜。在娛樂圈裡邊,確實有著不少的星二代,即便是憑藉著父母的名氣,就可以很快在圈內爆紅。
  • 張嘉譯閆妮新劇《裝臺》開播,爆笑相識再演夫妻,陝西美食成亮點
    一直以來,張嘉譯閆妮被公認是屏幕最般配的夫妻,一樣的搞笑,一樣的默契,就像現實生活中的老夫老妻。所以這一次,張嘉譯閆妮再續前緣演夫妻,電視劇《裝臺》有望成為爆款。由李少飛導演執導,張嘉譯、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陳小藝主演的都市劇《裝臺》,在11月29日正式開播,第一集就被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和閆妮飾演的蔡素芬爆笑相遇吸引了。關鍵是兩人相遇的版本還有些細節上的差別,但都耐人尋味。蔡素芬(閆妮飾)是這麼描述的:「你騎三輪車把我的腿給碰傷了,但是我沒碰瓷。
  • 《裝臺》演大雀的姬他:14年前,張嘉譯當面狠罵我,我現在忘不了
    「他當面把我指罵一番,他是我哥,我知道,為我好的。當時臉紅了,想一想也罵得對,上了北影,卻丟掉本行,我想了很久,覺得聽嘉譯哥的。」一、《裝臺》火了,姬他被認可!小說《裝臺》裡大雀原名叫趙北瓜,人物比較扁平,離世後,葬到北京著名公墓,不符現實。姬他豐富了大雀這一形象,他也曾體驗生活,讓自己與人物對話。為了演好大雀,我就穿得破爛一點,專門去了西安人力市場,跟著幾百農民工一起等人叫幹活賺錢,結果一天沒有人叫我。
  • 《裝臺》導演感嘆:沒有張嘉譯,就沒有《裝臺》!揭秘拍攝故事
    大雀妻子周桂榮跪下來說:順子大哥,你是好人,我也沒有去處,求求你收留我吧!我好好照顧你一輩子,你就是我的恩人。」在家裡,順子看著一大群螞蟻扛著食物,浩浩蕩蕩地搬家。順子無奈與大雀(小說名叫趙北瓜)妻子周桂榮成家,蔡素芬再也沒有回來。菊花整容失敗,很落魄地回到家。這是陳彥先生原著《裝臺》裡的結尾。
  • 《裝臺》導演道出真相:沒有「張嘉譯」就沒有裝臺!揭開幕後秘密!
    《裝臺》雖然火了!但是你們根本不知道這背後的護故事!在這裡邊,有一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想必你也猜到了,就是張嘉譯!裝臺因為張嘉譯的家,陝西省煤炭科學研究院和《裝臺》作者陳彥、電視劇編劇馬曉勇(電視劇匯中黑總扮演者)工作的陝西戲曲研究院在一條大街上,都是陝西人。
  • 《裝臺》張嘉譯:人做事得講誠信
    這部由張嘉譯和閆妮主演的《裝臺》讓人越看越覺得有味道,因為它讓我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讓我們看清了作為一個人如何才能在充滿誘惑的社會中永遠保持著善良的本心。圖片來自網絡河南來的老姚越過鐵扣直接找了張嘉譯裝臺,目的是想節省一點錢財。生活不易,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所以老姚這樣的做法可以理解。
  • 《裝臺》作者:順子原型叫生生,還在蹬三輪!去年碰到他,我哭了
    《裝臺》作者陳彥深情地說出這番話。這個叫生生的人,白天依然在戲劇院門口等活,晚上回家看《裝臺》。但他不知道,那個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就是他的原型,因為他,才有了這部讓人產生共鳴的電視劇。美食特別是裝臺的人,他們每天說話嘰嘰喳喳,陳彥在辦公室聽得清楚,那個叫生生的人是他們頭兒,幾次在他辦公室向他要過工錢。
  • 張嘉譯、閆妮新劇《裝臺》開播,我卻以為是部美食紀錄片!
    最近張嘉譯、閆妮主演的《裝臺》電視劇已經開播,小編也是劇荒去看了看,感覺很搞笑,有點看趙本山《鄉村愛情》的感覺。究竟《裝臺》是一部怎樣的電視劇呢?去年夏天《裝臺》電視劇在西安的吉祥村,沙井村一代拍攝的時候,抖音上熱過好一陣,小編本是是影視愛好者,但是我從來不追星,知道了張嘉譯閆妮正在西安拍裝臺,想著最少不等個一兩年才能跟觀眾見面,昨天突然看到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開播,為這次能這麼快地看上這個電視劇感到欣喜。這部劇一開始的第一集可以說活脫脫一段舌尖上的西安。
  • 《裝臺》張嘉譯對閆妮的感情是「愛情」嗎?
    《裝臺》這部劇結束了,但是在人們心中留下了許多的疑惑,其中大家最關心的可能就是張嘉譯和閆妮的感情問題。在劇中張嘉譯和閆妮沒有一句愛的承諾和誓言。最多的話,就是好好過日子。他們可能只是為了搭個夥過日子。圖片來自網絡而且隨著劇情的發展,兩個人也沒有太多的感情互動,只是過著平常夫妻才有的平凡的日子,閆妮在家裡做飯,而張嘉譯在外面裝臺。
  • 《裝臺》後,張嘉譯、閆妮紛紛換搭檔,新劇正面PK,張嘉譯贏了
    娛樂圈中熒幕情侶很多,熒幕夫妻卻很少,目前能夠被大家一下想到的就是張嘉譯、閆妮,黃磊、海清。相比黃磊、海清,貌似張嘉譯、閆妮更合拍一些,二人合作至少五次。從《一僕二主》到《裝臺》每一部劇播出之後都是當年的熱門。尤其是近日《裝臺》的播出,更讓觀眾見識到他們二人的默契度。劇中言語神情之間,都是如此的自然,真的有老夫老妻既視感!
  • 《裝臺》張嘉譯:等分下房了有我娃的一套
    《裝臺》這部電視劇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它帶給我們的思考卻是長遠的。張喜譯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裝臺工人,但是他卻總是認真做事,真誠待人,讓人不得不對他心中充滿佩服。對於大女兒菊,張嘉譯可謂是又愛又怕,不過好在漸漸地菊從生活中明白了許多道理,也懂得了父親的不易。這讓張嘉譯很是安慰,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所以做的就算再過分也無法不管。
  • 《裝臺》姬他:曾開寵物店、炒房,被表哥張嘉譯斥責不務正業
    姬他2020年12月,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創下了逆天的收視奇蹟。張嘉譯、閆妮等一幹主創人員紅到炸。1999年春天,父親對姬他說:「你這個精神狀態不對,我和你媽心都操碎了,你能不能臉上有點笑容呀?你去看看同齡孩子,哪個不是又蹦又跳的?」姬他不說話,眼裡淌著淚水。接著父親說:「北京電影學院來西安招生了,你去試試吧。就算考不上,也算見見世面。」在父母的想像裡,兒子沒學過表演,文藝才華也不突出,肯定考不上。
  • 張嘉譯閆妮新劇《裝臺》,又是一部平民劇爆款,續寫西安百姓日常
    老戲骨張嘉譯和閆妮又再一次合作新劇《裝臺》。這部劇的劇名就很難以理解,其實這主要是陝西地區的人管一些從事舞臺裝置的工作人員的稱呼。而張嘉譯就是這個裝臺人。
  • 《裝臺》三兄弟:張嘉譯、姬他、孫浩的情誼你不知
    張嘉譯 2020年12月,根據茅盾文學獎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豆瓣評分達8.4分,收視率破2,成為本年度最受觀眾熱捧的國產劇之一。
  • 王海燕:只要我對公婆好,張嘉譯什麼都可以包容
    張嘉譯是大孝子,每年過年鐵定回西安陪父母。王海燕總是帶著女兒,陪丈夫一同前往。有時下大雪,一家人就坐火車回去。為哄公婆開心,王海燕給二老買大包小包的禮物,老人喜得合不攏嘴。公婆看重的不是禮物的價值,而是王海燕的一片心意。張嘉譯有4個哥哥一個妹妹,他們都是普通人,張嘉譯經常在經濟上給予他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