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華人「漁民」的幸福生活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加拿大華人「漁民」的幸福生活

    7月的一個清晨,在距多倫多東北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鱘魚湖,30多位華人「漁民」分乘10餘條快艇在湖中進行釣鱸魚比賽。 賴海隆 攝

加華漁友會副會長王過展示他的比賽戰果。 賴海隆 攝

  中新網多倫多7月23日電 題:加拿大華人「漁民」的幸福生活

  作者 捷克佳 賴海隆

  「這裡是我們船所在的位置,這個數字是湖的深度,這是水面至湖床間的簡單結構。」在湖面上駕駛快艇上的王道指著一個綜合顯示屏,向記者介紹艇載設備和湖況。

  7月的一個清晨,在距多倫多東北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鱘魚湖,30多位華人「漁民」分乘10餘條快艇在湖中進行釣鱸魚比賽。這是以大陸移民為主體成員的加華漁友會今年組織的系列釣魚賽之一。

  王道是多倫多一家能源公司的老闆,也是現任加華漁友會競賽理事。在2001年自中國內陸城市西安移民到加拿大之前,他並沒有任何的釣魚經驗。但如今,他談起釣魚和駕船,已滿腹經綸。

  這次進行釣鱸比賽,雖然是目標魚只有鱸魚,但王道帶來了8根魚竿。他說,因為湖中的各釣點的條件狀況不同,比如有草,無草,沙石底,水草之間,荷花等,所使用的魚竿便不同。從水面到湖底,每一種都會採取有不同的釣法,用的魚餌也不同。這次比賽,他帶來的魚餌就有二十種左右。

  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10多加元(1加元約等於1美元)的魚竿便可以一竿在手週遊列湖。初級會員是幾十元到200多加元的漁具,中級會員200至500加元左右,發燒友則是千加元以上的漁具。

  作為已經具有專業水準的漁會成員,王道手頭有20多套魚竿,每根魚竿都是200多元,繞線輪也是200多,每套魚竿的價格大致在500元左右。估算下來,僅僅花在魚竿上的費用便超過萬加元。

  去年年初,王道還以小2萬元價格購置一艘二手快艇,並花費數千加元更新艇載的電子設備。如果再加上拖船車輛,一輛可提供強大牽引力的SUV,他這個漁友會的鐵桿成員,在釣魚這個休閒消遣活動上的投入已經接近十萬加元。

  在外出釣魚的頻次上,王道屬於常規級漁友。即每年4月釣魚開季後至10月間,連續7個月每周一次外釣。除11、12月因湖面凍融交替不得不休整外,1月到3月間又開始每周一次的冰釣。

  據王道估算,對於漁會的成員來說,大部分人都是每周一次外出釣魚,無船無車的會員年度所花費用大致是2000加元,有船有車因為船的維護與停泊等開支,年度費用則至少6千加元。

  現任漁會副會長王過則是屬於高頻次的狂熱級漁友,每周外出釣魚兩至三次。他有15套高檔魚竿,還有近2萬加元不斷更新裝置的釣鱸船,一年下來,僅船的維護、停泊費用,就需要數千加元。作為一位可自由支配時間的媒體從業者,王過同時也是一位資深釣魚愛好者。他於上世紀90年代在加勒比海長駐時曾迷戀過海釣,移民加拿大後對釣淡水魚更是樂此不彼。

  加華漁友會現任會長賈百昌說,今年是漁會成立10周年,正是在熱心人士的幫助下,漁會才走到今天。賈是漁會最初的4位倡議者之一,也是創會會長。

  相比於成立之初,漁會會員如今的軟硬體條件都得到極大的改善,僅個人擁有的快艇就有25艘。賈百昌說,「從租船到買船,漁會的發展與加拿大中國移民的成長是同步的。」

  在加拿大境內的華人究竟有多少釣魚愛者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賈百昌認為,每10個家庭中,大致7、8家都會有魚竿,只是釣魚的頻度不同。「無論是休閒娛樂,還是每周必出的愛好者,數量應該不少。」他估計,僅在大多倫多地區,每周定期外出的釣魚客便會有數千人。

  據介紹,加華漁友會網站的註冊會員便有6000餘人。2012年加華漁友會正式加入安省漁獵聯盟(OFAH),成為其會員之一。這是漁會融入本地社會,發展愈來愈走向正規的一個重要標誌。

相關焦點

  • 華人在加拿大的真實生活感受,因為細節愛上這個國家
    如果你之前一直定居在國內的一二線城市,習慣了那裡的「燈紅酒綠」,那你剛剛來到加拿大肯定會有些不習慣,但也僅是不習慣而不是不適應,只是時間問題而已,當你經歷過這段時間後你就會愛上加拿大的生活。首先,你的不習慣可能來源於過馬路。
  • 加拿大龍蝦養殖場疑被縱火,華人企業成漁民和原住民衝突犧牲品?
    10月17日周六早間,加拿大東部新斯科舍省的Middle West Pubnico的一個龍蝦養殖場突起大火,8個消防局出動救火,該建築依然被燒成灰燼。當地警方懷疑此事和早些時候該省漁民和原住民的衝突有關。被燒毀的養殖場建築屬於一家中國公司ECAF。據稱火災中無人死亡,但有一人被送醫。
  • 移民加拿大之後,都可以選擇哪些華人聚集地生活?
    加拿大一直以來都是國際移民群體比較關注和青睞的熱門移民國家,因為這裡不但社會福利保障更為健全,而且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也更為優質,而且這裡的華人非常多,所以很多國內的移民申請者們也非常熱衷於來加拿大定居生活,這樣適應環境會更加快,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移民加拿大之後,都可以選擇哪些華人集聚地生活
  • 華人在加拿大真實生活看似都挺好,實則一地雞毛!
    談到華人在加拿大真實生活,很多人腦子裡會浮現出一副美好的畫面,住在面朝藍天碧海的別墅裡,吃著最新鮮的蔬菜水果和牛奶起司,隨時都能開車去郊外踏青,每個月工資是國內的好幾倍......聽上去像天堂般的生活,現實真的如此?
  • 最早到加拿大的華人是1867年--漁人碼頭歷史文化/遊悠悠
    加拿大卑詩省大溫哥華區列治文(Richmond)的漁人碼頭又名史提夫斯頓漁村(Steveston Historic Fishing Village),他位於大溫哥華地區的列治文(Richmond)市南端的菲沙河(Fraser River)出海口,這裡豐富的海岸資源和優美寧靜的環境,是大溫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之一,是大溫漁民的主要聚居地。
  • 移民加拿大生活定居,最受華人青睞的城市有哪些?
    尤其是加拿大,作為華人最熱門的移民國家之一,其完善的福利、優美的環境、先進的教育和多元的文化都是考量因素。城市如此之多,該選擇哪個城市居住?當然,不少移民者會說:選擇華人比較多的城市去就好了。這確實會有一定好處,但是不是往裡面「扎堆」才是最好的選擇?
  • ...加拿大華人給李敏鎬寄來的韓文粉絲信:你的微笑讓我幸福了一天!
    加拿大華人給李敏鎬寄來的韓文粉絲信:你的微笑讓我幸福了一天!結束兵役準備回歸電視劇的韓流明星李敏鎬收到了從加拿大寄來的一封真誠的信。 居住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州卡爾加裡市的一位外國人送來了用韓文親筆書寫的粉絲信。
  • 這是世界上最幸福國家,但移民於此的176w華人都說:並不幸福!
    這是世界上最幸福國家,但移民於此的176w華人都說:並不幸福!
  • 加拿大小姐姐帶你逛華人超市:華人的生活日常!
    所有在加拿大生活的小夥伴們應該都會知道大統華,我們華人的最愛買菜必去的地方。所以今天想帶大家看一下,在大統華囤糧,買一些日常生活需要的東西的話,大概需要多少錢。大統華是加拿大最大的華人連鎖超市,我們日常會在大統華裡購買蔬類、米麵,還有一些中國風味的零食飲料,其他日常需要的軟飲料之類的,還是會在洋人超市購買。進超市前先拿購物車,大統華的購物車需要一刀硬幣的押金。
  • 加拿大華人聚居城市大盤點
    加拿大華人聚居城市大盤點據加拿大統計局發布的一系列有關加拿大華裔社區的人口普查的數據預測,到2017年加拿大慶祝建國150周年時,加拿大的華裔人口將達到180萬。多倫多華人人口:537,060加拿大最大城市、安大略省的省會,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區。
  • 疫情下的加拿大華人:生活鬱悶無趣,不敢回國怕途中被感染
    而作為美國的鄰居加拿大,雖然目前確診數不超過7000僅有6000餘例,但因距離美國太近,不由得讓人擔心疫情是否會在加拿大大規模爆發。今天,「留學生講述疫情下的加拿大生活」成為社交媒體關注熱點,西方發達國家中,加拿大確診病例數屬於相對較少的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百分百的安全。在加拿大生活的華人、留學生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呢?
  • 溫哥華耗資數千萬建加拿大華人博物館,強調華人對加拿大貢獻
    據CBC報導,格蕾絲·黃(Grace Wong)的華人父母有一個和很多人不一樣的移民故事。她的父親在20世紀20年代初從祖國來到加拿大,經過幾次往返,他在祖國娶了她的母親,並生了一個兒子。黃是加拿大卑詩省(簡稱BC省)新成立的加拿大華人博物館協會(Chinese Canadian Museum Socie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負責人,該協會將監督溫哥華唐人街一座新博物館的開發和運營。本周早些時候,當地省政府宣布投資1000萬加元(約合5000萬人民幣)建立博物館。
  • 加拿大炒房的華人是否會全部套牢?
    從而使得只要有一些華人湧入的哪個城市,這個城市的房價炒高是自然。但是,國內這些炒房者可能沒有想過,以他們的經驗來看,在中國炒房可以無往而不勝,在國外炒房是否如此是相當不確定的。因為,市場發達的民主國家,住房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居住權是天賦人權。政府一旦看到房價炒得與居民的基本居住條件相衝突時,房地產政策調控是必然,否則這屆政府想再當下去是不可能的。
  • 【走進加拿大】臨近年關 曬一曬加拿大華人的收入
    生活在北美的華人,一般不會欠別人錢,也不會有收不回的款,沒有清帳的環節。但是,無論清帳不清帳,人走到哪裡都得養家餬口,都得有個工作的目標。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加拿大華人的年收入,為已在加拿大的華人提供一個自身定位的圖景,為希望到加拿大的華人提供一個參考方向。
  • 華人在加拿大生活究竟是種怎樣的體驗?一切過的都很「慢」
    對於很多海外華人來說,加拿大絕對是改變生活軌跡的一個重大轉折,有的人過得更好,開始新的人生;有的人,卻過得並不輕鬆。  說說我在加拿大生活的體驗感想,我總結一下,「慢」,我覺得我的個性已經比較的溫吞了,在國內的時候,很多朋友都說我慢吞吞的性子,做事不緊不慢的,沒有那種利索性。到了加拿大後,我和這邊的人比,我簡直不要太快。
  • 探訪淘金古鎮巴克維爾,可能改變你對早期華人在加拿大生活的認知
    作者:介庸(加拿大華人歷史研究學會)我在向團友講解巴克維爾的歷史故事我剛剛來到加拿大的時候,聽了很多人講:早期華人在加拿大生活相當艱苦今天我帶一個旅行團來到淘金古鎮巴克維爾,這個古鎮非常完整地保留了淘金時代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華裔人口在該鎮一直佔據1/3至1/2,大量的檔案資料和實物可以讓我們瞭解加拿大華人早期的生活和社會活動狀況。
  • 加拿大究竟有多少華人?
    有很多藝人都是加拿大華人,比如彭于晏、趙又廷、蔡卓妍、竇驍,他們都是加拿大華人,加拿大的總人口不多,但華人比例卻相當高,甚至有些城市,華人已成為主體族裔。加拿大是世界著名的移民接納國,其人口增長超過82%都來自接納移民,而每年加拿大接收的外國移民之中,華人常年位列首位。由於華人在加拿大數量的不斷增加,漢語也成為了加拿大繼英語和法語之後,加拿大第三大常見的母語,絕大多數的加拿大華人,依舊能夠熟練掌握漢語,倒是有將近兩成的加拿大華人其實並不能熟練使用英語或者法語。
  • 加拿大:華人佔比超20%,溫哥華為什麼有這麼多華人?
    中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航空距離有將近1萬公裡;雖然說裡程漫長,但無礙加拿大成為長期以來華人主要移民聚居的國家。據加拿大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華裔人口目前已經成為了加拿大最大的少數族裔群體,數量達到近200萬,約佔總人口比例的5.1%。在分布於加拿大各地的華人群體中,尤以溫哥華地區的華人比例最高。
  • 從加拿大溫哥華看出華人現狀
    雖然袁以個人之力為華人贏得一份尊重,但澳大利亞的歧華形勢仍然嚴峻。上述逼華人「表忠心」就是鮮明一例。實際上,加拿大也有這種暗潮在時時湧動。前不久,《環球新聞》將華人自願購買口罩送往中國支援抗疫與中國國家行為聯繫起來,就是刻意抹黑華人,製造社會分裂的明確例證。相關報導自始至終,也在質疑著加拿大華裔對加拿大的「忠誠」。
  • 僑外加拿大移民:真實華人移民故事—生活是堅持自我、追隨本心的...
    摘要:  本網6月19日訊 近年來,加拿大寬鬆的移民政策吸引了大批華人移民,他們大多抱著美好的憧憬來到加拿大,想開啟嶄新的生活。那麼現實跟想像是一樣的嗎?隨僑外加拿大移民一起來看兩個典型的華人移民故事。